网约车平台法律责任
A. 网约车被运管查的后果
网约车被运管查处的后果主要取决于是否取得了合法的营运许可。
如果没有取得合法的营运许可而擅自从事网约车经营活动,根据《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县级以上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会责令改正,并予以警告,同时处以10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的罚款。若情节严重,还可能构成犯罪,会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如果已经取得了营运许可,但存在其他违规行为,如未按照规定的线路行驶、强行招揽乘客等,那么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的相关规定,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并处以相应的罚款,具体金额根据违规程度和当地法规而定。
此外,如果网约车被运管查处后不及时处理相关罚款,车辆可能会被一直扣留在运管部门,甚至可能会影响到个人信用记录。在一些地区,非法营运行为还可能会被从严处罚,包括撤销道路运输从业资格,且在一定年限内不得重新申领。
因此,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风险和经济损失,建议网约车司机在从事经营活动前务必办理好相关营运手续,并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B. 网约车出事故的网约平台需要承担责任吗
网约车出事故的网约平台是需要承担责任的。根据规定,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工作人员追偿。
通常情况下,乘客乘坐出租车发生交通事故,致使乘客发生伤害的,依据民事法律法规,出租车公司应当承担赔付责任是很容易认定的。但“网约车”并不像出租车有明确运营资质的公司管理,当“网约车”运营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且“网约车”司机的赔付能力不强的情况下,“网约车”服务平台是否承担法律责任就成为受害者能被救济的重要因素。目前,从“网约车”服务过程中的交通事故纠纷案件审理的情况来看,法院一般审理思路是,权衡受害人、注册司机和平台公司各方利益,侧重受害人救济和兼顾新业态发展。认为:此种思路是站在公平正义角度,且无法可依的情形下权宜之计,不具备普遍的法律约束力,而且很容易产生同案不同判的情形,影响司法的权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八百二十三条
承运人应当对运输过程中旅客的伤亡承担赔偿责任;但是,伤亡是旅客自身健康原因造成的或亩中早者承运人证明伤亡是旅客故意、重大过失造成的除外。前款规定适用于按照规定免票、迅雀持优待票或者经承运人许可搭乘的无票旅客。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一条
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培郑任。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工作人员追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