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通过后有法律效力吗
1. 民法典生效之后签订了合同但是合同主页写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字样这份合同是否无效打官司会赢吗
民法典生效后签订的合同,那么应当适用的是民法典。
根据民法典之规定,导致合同无效的情形没有进行统一一个条款的描述,是分散在各个章节中的,如第一百五十三条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综观民法典,没有因为在合同上所写的法律依据而导致合同无效的规定,也就是说,上述的虽然约定了依据已经废止的《合同法》,但是这个不会导致合同无效。
关于合同效力的问题,很多人都觉得,一个合同的法律效力,主要在于后面的依据(当然其很重要)。觉得只有写上这一点,才会受到法律保护。实际上真正生效的,属于合同本身的内容,即合同方对于意思表示是否达成一致,后面的依据没有任何作用,单纯是为了好看。
至于合同能否生效,主要看内容是否违背了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像是一些强迫签订、违背公序良俗、恶意串通损害等,会被直接否定其效力。抛开法律禁止的行为,在双方同意的情况下,合同内容就是生效的,就是常说的:法无禁止即可为。
综上所述,仅仅因为上述的约定法律已经废止为由,打合同无效官司的话,是没有胜诉的可能的。
2. 民法典出台后合同法司法解释还有效力吗
法律分析:民法典实施后,合同法就同时废止,所以合同法司法解释也会废止,不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二百六十条 本法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同时废止。
3. 民法典合同是否具备法律效力怎样定
法律分析:民法典规定,签订合同当事人有民事行为能力,是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就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四百六十五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依法成立的合同,仅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4. 民法典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配套司法解释八千多条是有法律效力的,因为根据国家相关的法律当中明确地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在实施之后是由相应配套的司法解释予以具体的实施的,这就意味着具备法律效力。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六十条 本法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总则》同时废止。
5. 民法典后的联营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民法典后,可以按照民法典一般规定来判断联营合同是否有效,也就是说没有民法典规定的无效情形的、合同主体间真实意思表示形成的联营合同仍然有效。
虽然民法典中没有联营的具体规定,或者说取消了民法通则中对联营合同的规定,但并不意味联营合同不再有效,或不能生效。另外,民法典同步修改的民事案由规定中仍保留了联营合同纠纷的民事案由,也可佐证,联营合同可以继续具有法律效力。
6. 民法典规定债务公证后有用吗
法律分析:债务公证后具有法律效力,可以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除非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该项公证。
法律依据:《公证法》第三十六条 经公证的民事法律咐李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简简握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拦庆该项公证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