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法律责任的证明
A. 民事诉讼证明责任法律规定有什么
民事诉讼适用于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处理民事诉讼案件,当事人需要对自己提出的主张进行举证,提供证据证明其存在的真实性。法院会给一定的期限,当事人在该期限内提出证明即可。一、民事诉讼证明责任法律规定有什么?
《民事诉讼法》
第六十四条 证明责任和职权探知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
第六十五条 举证期限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应当及时提供证据。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主张和案件审理情况,确定当事人应当提供的证据及其期限。当事人在该期限内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延长期限,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申请适当延长。当事人逾期提供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责令其说明理由;拒不说明理由或者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根据不同情形可以不予采纳该证据,或者采纳该证据但予以训诫、罚款。
二、什么是民事诉讼简易程序?
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审理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的民事案件,适用简易程序。
简易程序是相对于普通程序而言的,是基层人民法院和它的派出法庭审理简单的民事案件所适用的一种独立的第一审诉讼程序。
简易程序只适用于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民事案件。简易程序起诉方式、受理案件的程序、传唤方式简便。审理实行独任制,程序简便。
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不适用简易程序的情况:
(1)起诉时被告一方下落不明的
(2)发回重审和再审的案件
(3)非诉程序
(4)共同诉讼中一方或双方当事人人数众多的
并且,简易程序经双方当事人协商人民法院同意的可以使用简易程序,而且当事人不得协议排除适用简易程序。
在处理民事诉讼案件时有两种审判程序,一种是普通程序,另一种是简易程序。一般来说,适用于普通程序,但如果案情简单,证据明了的情况下,可以适用于简易程序审理案件。
B. 关于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明责任是怎样的
一、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明责任是怎样的
1、我国刑事诉讼证明责任的分担如下:
(1)人民检察院负有证明被告人有罪的责任;
(2)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应当对其控诉承担证明责任;
(3)在例外情况下,被告人应当承担提出证据的责任。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一条
公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人民检察院承担,自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自诉人承担。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强制措施有哪几种
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强制措施有五种:
1、拘传: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没有拘留、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强制其到指定地点接受讯问的方法,是强制措施中最轻微的一种;
2、取保候审:公、检、法机关依法责令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提供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其不逃避或者妨碍侦查、起诉、审判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措施;
3、监视居住:公、检、法机关依法责令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不得擅自离开住所或指定的居所,并对其行动加以监视的一种强制措施;
4、拘留: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份子,在遇有法定的紧急情况下依法采取的临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
5、逮捕:公、检、法机关为防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避或者妨碍侦查、起诉、审判的进行,防止其发生社会危险性,依法采取的暂时剥夺其人身自由,予以羁押的强制措施。
C. 证明在法律上承担什么责任
法律分析:证明人只是证明这件事确实存在,不需要其承担连带责任,而担保人或者保证人则需要承担完全连带责任或者不完全连带责任。在签字时,应当注意签在证明人一栏,不可签在保证人或担保人一栏,避免承担不必要的法律责任。还应当注意的是,如果没有注明见证人一栏,而对方需要签字,记得在签字前加上前缀证明人字样。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百八十七条 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为一般保证。
一般保证的保证人在主合同纠纷未经审判或者仲裁,并就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不能履行债务前,有权拒绝向债权人承担保证责任,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债务人下落不明,且无财产可供执行;
(二)人民法院已经受理债务人破产案件;
(三)债权人有证据证明债务人的财产不足以履行全部债务或者丧失履行债务能力;
(四)保证人书面表示放弃本款规定的权利。
D. 责任认定书是什么
责任认定书是指在法律纠纷或事故中,由相关机构或部门出具的一种文件,用于明确各方在事件中的责任归属。
该文件具有法律效力,可作为证据用于解决纠纷或进行法律诉讼。
一、责任认定书的出具
在交通事故、工伤事故、医疗事故等涉及责任划分的场合,相关部门或机构会根据现场勘查、证据收集、调查取证等工作,对事故责任进行认定,并出具责任认定书。责任认定书的出具遵循公正、公平、客观的原则,确保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二、责任认定书的内容
责任认定书通常包含以下内容:事故的基本情况、责任划分依据、责任归属、责任方的具体责任以及处理建议等。通过责任认定书,当事人可以清晰地了解自己在事故中的责任,以及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三、责任认定书的法律效力
责任认定书作为法律文件,具有法律效力。在解决纠纷或进行法律诉讼时,责任认定书可作为证据使用。法院在审理案件时,会根据责任认定书的内容,结合其他证据,对事故责任进行认定和裁决。
四、责任认定书的重要性
责任认定书对于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帮助当事人明确自己在事故中的责任,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和损失。同时,责任认定书也为相关部门和机构提供了处理事故的依据,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
综上所述:
责任认定书是在法律纠纷或事故中,由相关机构或部门出具的一种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用于明确各方在事件中的责任归属。它对于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解决纠纷以及维护社会秩序具有重要意义。在涉及责任划分的场合,当事人应积极配合相关部门或机构的工作,确保责任认定书的准确、公正出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规定:
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第一千一百八十六条规定:
受害人和行为人对损害的发生都没有过错的,依照法律的规定由双方分担损失。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七十三条规定: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任,并送达当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