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法律责任认定
发布时间: 2025-04-23 19:24:43
Ⅰ 民法典对侵权责任中被扶养人的认定规定
在众多侵权纠纷中,被扶养人是指受害者应尽抚养责任的未成年人或无法正常工作且无经济收入的成年人。
在具体处理过程中,成年近亲的抚养费能否得到补偿常常成为争议焦点。
这主要因为若要为成年近亲的被扶养人提供生活费用,需满足三个必要条件:
(一)抚养者负有法定扶养责任;
(二)被扶养人失去劳动能力;
(三)无其他生活来源。
基于此,以下两个案例将有助于理解此问题:
首先,年龄超过60岁的成年近亲,他们的抚养费通常可以得到赔偿;
其次,对于未满60岁的成年近亲,除非能证明其“丧失劳动能力且无其他生活来源”,否则抚养费请求难以得到支持。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被扶养人生活费的计算方式为:
根据抚养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的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标准进行计算。
如被扶养人为未成年人,则计算至18岁;
如被扶养人无劳动能力且无其他生活来源,则计算20年。
但60岁以上的,每增龄一岁,抚养年限减少一年;
75岁以上的,抚养年限按5年计算。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七条,被扶养人生活费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标准计算。被扶养人为未成年人的,计算至十八周岁;被扶养人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计算二十年。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被扶养人是指受害人依法应当承担扶养义务的未成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成年近亲属。被扶养人还有其他扶养人的,赔偿义务人只赔偿受害人依法应当负担的部分。被扶养人有数人的,年赔偿总额累计不超过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额。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