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证券法的法律责任
⑴ 违法操纵证券市场的,责令依法处理非法持有的证券,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的罚款
【答案】:B
根据《证券法》第二百零三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操纵证券市场的,责令依法处理非法持有的证券,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B选项符合;
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30万元的,处以30万元以上300万元以下的罚款;
单位操纵证券市场的,还应当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并处以10万元以上60万元以下的罚款。
因此,B选项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选项。
⑵ 证券法第五十八条解读
证券法第五十八条是关于证券公司及其从业人员行为规范的重要法律条文。它的主要目的是确保证券市场的诚信和透明,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以下是该条文的解读:
1. 行为准则的明确规定
证券法第五十八条禁止证券公司及其从业人员在证券交易中从事一系列损害客户利益的行为。这些行为包括:
- 违反客户委托进行证券交易;
- 未在规定时间内向客户提供交易确认文件;
- 挪用客户委托的证券或资金;
- 未经客户委托擅自进行证券交易;
- 损害客户利益或违背客户意愿进行交易;
- 其他违背客户真实意愿、损害客户利益的行为。
2. 证券公司及其从业人员的责任
证券公司及其从业人员应当忠实于客户,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诚实守信,勤勉尽责。此外,证券公司需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对从业人员进行有效监督和管理,防止违规行为的发生。
3. 违法行为的处罚与监管
违反证券法第五十八条规定的证券公司及其从业人员将面临法律的处罚,包括但不限于警告、罚款、从业资格的撤销,严重者还可能追究刑事责任。监管部门将加强市场日常监管,确保及时发现并处理违法违规行为,以维护市场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综上所述,证券法第五十八条通过对证券公司及其从业人员的行为规范,旨在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确保证券市场的公平性和透明度。证券公司和从业人员需严格遵守该条款规定,监管部门也将加大监管力度,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
⑶ 证券投资的违法行为与所承担的法律责任
证券市场的主要违法行为主要分为4种,最主要的是非法从事证券投资咨询业务类犯罪。违法犯罪人员在未取得证券咨询从业资格的情况下,以互联网、电视、电话、报纸、杂志等为载体,以极具蛊惑力的语言招揽会员,收取会费,非法提供证券投资咨询业务。他们一般声称其掌握内幕信息,预测股价准确性极高,只要加入会员或委托其炒股,保证收益达到相当水平。目前,此类活动传播范围极广,城市、农村甚至包括大学校园等都有所波及。二是发布虚假研究报告,传播虚假信息。违法犯罪人员冒用证券公司等专业机构名义,编造虚假研究报告,捏造所谓“资产重组”、“价值低估”、“企业转型”等信息,诱骗投资者买卖股票,操纵股价,进而非法获利。此类行为往往通过互联网进行,多以论坛发帖等形式出现。三是非法从事证券经纪业务。违法犯罪人员在未获主管部门批准的情况下,通过冒充证券公司分支机构等方式,以各种优惠吸引投资者,提供所谓“开户”和“证券交易”服务,非法从事证券经纪业务。此类行为风险较大,曾经发生过数起不法分子携款潜逃的案件。四是盗取投资者账号、密码。近来,不少地方出现了投资者账户、密码被盗案件。通常情况下,违法犯罪人员通过偷看、木马、设立与证券公司类似网站等方式获取投资者账号及密码,然后非法买卖股票,或通过转账、盗取或伪造投资者身份证、银行卡等方式盗取投资者资金。
新《证券法》规定,投资咨询机构及其从业人员不得有下列行为:
(1)代理委托人从事证券投资;
(2)与委托人约定分享证券投资收益或者分担证券投资损失;
(3)买卖本咨询机构提供服务的上市公司股票;
(4)利用传播媒介或者通过其他方式提供、传播虚假或者误导投资者的信息;
(5)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为.
有前款所列行为之一,给投资者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投资者或者客户可依法提起民事诉讼,请求损害赔偿.我国《刑法》第181 条规定:"编造并传播影响证券、期货交易的虚假信息、扰乱证券、期货交易市场,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金."任何单位和个人可以向地方证监局(证监会)投诉和举报证券、期货投资咨询违法行为,地方证监局有权要求相关机构和人员说明情况并提供相关资料.分析师参与广播电台、电视台相关证券节目之前,应提供相关资格证书和注册地证监局出具的书面意见,不得准许材料不实、证监局提出异议的咨询机构和任何个人参与证券节目,不得准许咨询机构工作人员以广播电视从业者身份从事采访活动,不得在证券节目中播出客户招揽内容.广播电台、电视台应加强对证券节目的审查与管理,节目内容必须符合广播电视节目管理规定、证券投资咨询相关法律法规、行业自律规范以及证券监管部门的管理要求和标准,提高资讯含量,不得宣传过往荐股业绩、产品、咨询机构和人员的能力,不得传播虚假、片面和误导性信息.咨询机构和执业人员违反相关规定或提供虚假材料的,由中国证监会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罚款、暂停或者撤消证券投资咨询相关资格.违反自律规则的,由证券业协会予以纪律处分并在诚信数据库中进行过失记录.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对证券投资咨询机构的检查分为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对现场和非现场检查中发现的违反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的行为,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应当根据职权范围做出处理或者移送有关部门处理;触犯刑律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有执业资格的人员应与所在机构同时办理年检,暂缓通过年检的咨询机构,整改期间停止新增原有证券投资咨询业务,也不得以其他方式开展证券投资咨询业务.从事证券、期货投资咨询业务的机构和人员不得出租、出借、 转让、涂改业务资格证书,否则由中国证监会暂停或者撤销其从业资格.投资咨询机构擅自从事证券服务业务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罚款,在三年内不受理其咨询业务资格的申请.</SPAN>
⑷ 非法荐股能定什么罪
法律分析:非法推荐股票违反了《证券法》,即无从业资格的个人,不允许从事证券投资、咨询业务,属于非法经营的行为。收费的个人荐股者就已经违反了《证券法》,即“无从业资格的个人,不允许从事证券投资、咨询业务,他们的行为属于非法经营,是否构成非法经营罪,则要视具体后果、程度而定。”而如果是具有从业资格的荐股者,则可能属于违规操作。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二十五条 违反国家规定,有下列非法经营行为之一,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的;(二)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的;(三)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经营证券、期货、保险业务的,或者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的;(四)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
⑸ 新证券法对个人内幕交易行为的处罚标准
法律分析:新修改的证券法加大了证券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显著提高了违法成本,以严厉震慑违法行为人,营造风清气正的市场环境。证券法规定,对相关证券违法行为,有违法所得的,规定没收违法所得。同时,较大幅度地提高行政罚款额度,按照违法所得计算罚款幅度的,处罚标准由原来的1至5倍,提高到1至10倍;实行定额罚的,由原来多数规定的30万元至60万元,按违法情况分类,如欺诈发行行为,罚金提高到最高200万元至2000万元。虚假陈述、操纵市场行为罚金提高到100万至1000万元。内幕交易行为罚金提高至50万至500万元。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第七十三条搭氏 禁止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和非法获取尺孝内幕信息的人利用内幕信息从事证券交易活动。具体来说,内幕交易行为应包含三个构成要件:内幕信息、内幕人(内幕交易的行为主体)和知困散内幕交易行为。如果某一行为满足了上述三个构成要件,就可能构成内幕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