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法理学中法律责任特征

法理学中法律责任特征

发布时间: 2025-04-26 22:32:53

司法考试法理学知识:法律责任

一、法律责任的概念和特点
法律责任是指由违法行为、违约行为、或者由于法律规定而应承受的某种不利的法律后果,法律责任的产生会橘谈嫌导致不利后果。法律责任是对法律权利的救济措施,体现了国家权力。法律责任能够促使义务的履行。

●法律责任的特点

1.承担法律责任的最终依据是法律。

2.法律责任具有国家强制性。

●法律责任与权力、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法律责任与法定权利与义务有密切的联系。首先,法律责任规范着法律关系主体行使权利的界限,以否定的法律后果防止权利行使不当或滥用权利;其次,在权利受到妨害,以及违反法定义务时,法律责任又成为救济权利、强制履行义务或追加新义务的依据;再次,法律责任通过否定的法圆手律后果成为对权利、义务得以顺利实现的保证。总之,法律责任是国家强制责任人作出一定行为或不作一定行为,救济受到侵害或损害的合法利益和法定权利的手段,是保障权利与义务实现的手段。

例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多选)

A、承担法律责任的最终依据是法律

B、在权利受到妨碍以及违反法定义务时,法律责任是救济权利

C、法律责任通过设定否定的法律后果成为对权利义务得以实现的保证

D、法律责任规范着法律关系主体行使权利的界限

【答案】ABCD

【命题目的】考查对法律责任特点的理解。

●法律责任的种类

1.刑事责任;2.民事责任;3.行政责任;4.违宪责任

例题:将法律责任划分为民事责任、刑事责任、行政责任、国家赔偿责任与违宪责任的标准是:( )

A、责任的内容 (财产与非财产责任)

B、责任的人数 (个人责任与集体责任)

C、责任的程度 (有限责任与无限责任)

D、引起责任的行为性质

【答案】D

二、法律责任的归责和免责。

法律责任的归责是指由特定的国家机关或其授权机关依法对行为人的法律责任进行判断和确认,归责要遵循合法(责任法定)、公正、效益、合理性原则。法律责任的免责形式有:时效免责、不诉及协议免责、自首立功免责、履行不能免责。法律责任的免责不只是免除法律责任,实际上是免除其具体的责任承担。

免责又称为法律责任的免除,指虽然违法者事实上违反了法律,并且具备承担责任的条件侍禅,但由于法律规定的某些主观或客观条件,可以被部分或全部地免除(即不实际承担)法律责任。理解时,我们要注意到这样几个观念:第一,免责首先意味着他有责任,在有责任的情况下才谈得上部分责任的免除和全部责任的免除,我们说正当防卫、紧急避险本身不负法律责任,所以不存在免责的问题。第二,法律责任的这种免责不同于“不负责任”和“没有责任”。第三,免责也不能混同为“证成”,部分或全部免除责任并不意味着特定的违法行为是合理的、法律允许或法律不管的,更不意味着这些被免责的行为是法律赞成或支持的。

三、法律制裁是指由特定国家机关对违法者依其法律责任而实施的强制性惩罚措施。

法律制裁与法律责任有着紧密的联系。一方面,法律制裁是承担法律责任的一个重要方式。法律责任是前提,法律制裁是结果或体现。法律制裁的目的,是强制责任主体承担否定的法律后果,惩罚违法者,恢复被侵害的权利和法律秩序。另一方面,法律制裁与法律责任又有明显的区别。法律责任不等于法律制裁,有法律责任不等于一定有法律制裁。这个观念一定要注意到,就是说从违法行为到法律责任到法律制裁实际上是一个不断缩小的口子,违法行为被追究法律责任的恐怕不一定是,而有法律责任的实际受到法律制裁的肯定也不一定是。法律制裁分为刑事制裁,民事制裁,行政制裁,违宪制裁。

例题:根据我国有关法律的规定,下面这些行为哪一个不能减轻或免除法律责任?

A.家住偏僻山区的蒋某把入室抢窃的康某捆绑起来,关押了6个小时以后才把康某押到40里以外的乡派出所

B.蔡某偷了一辆价值150元的自行车,10年以后被人查出

C.医生李某征得患者王某的同意锯掉其长有肿瘤的小腿

D.高某在与三个青年打架时拿出刀子将对方刺成重伤

【答案及解析】D。他跑到我家来我和他搏斗,我把他制服了,我们可以想像一下情况,如我也饿了休息一下再把他送到派出所,或者说天黑了、晚上了,所以A可以免责的。B是时效免

⑵ 2017年司法考试《法理学》知识点: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

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
法律责任的归结,也叫归责,是指由特定国家机关或国家授权的机关依法对行为人的法律责任进行判断和确认。在我国,归责的原则主要可以概括为:责任法定原则、公正原则、效益原则和合理性原则。
责任法定原则是指法律责任作为一种否定的法律后果应当由法律规范预先规定,包括在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之中,当出现了违法行为或法定事由的时候,按照事先规定的责任性质、责任范围、责任方式追究行为人的责任。
公正原则要求在追究法律责任方面:第一,对任何违法、违约的行为都应依法追究相应的责任。第二,责任与违法或损害相均衡,即人们通常所说的“责罚相当”、“罚当其罪”。第三,公正要求综合考虑使行为人承担责任的多种因素,做到合理地区别对待。第四,公正要求在追究法律责任时依据法律程序追究法律责任,非依法律程序,不得追究法律责任。第五,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对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必须同样地追究法律责任,不允许有不受法律约束或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殊公民。
效益原则是指在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时,应当进行成本收益分析,讲求法律责任的效益。
合理性原则是指,在设定及归结法律责任时考虑各当事人的心智与情感因素,以期真正发挥法律责任的功能。
上述四项归责的基本原则可以概括为“合法、公正、有效、合理”八个字。丽合法、公正、有效、合理地归结法律责任,是正确、充分地发挥法律责任的功能,实现法的价值的必要条件,进而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保证。

⑶ 法理学简答题法律权利的特点有哪些

1. 法律权利的特性首先在于其是由法律规范所确认和保障的,体现了权利主体在法律中的地位和利益。
2. 法律权利赋予了权利主体一定的自主性,即权利主体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决定是否实施相关行为。
3. 法律权利是一种旨在保护权利主体特定利益的法律手段,确保权利主体在法律框架内能够行使自己的合法权益。

⑷ 司法考试法理学知识-法的特征

法理学探讨了法律的起源、发展、消亡,法律的本质和作用,法律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法律的创制和实现,以及法律的价值等核心议题。
(一) 法作为调整人类行为的社会规范
法律与标准、准则、规矩和规则等概念相近,是指维系人与人之间交往行为的基本准则。法律是社会规范的一种,具有社会性和个人性。与技术规范和自然法则不同,法律是一种文化现象,并以公共权力为后盾,具有特殊的强制性。
(二) 法律的制定和认可
法律分为习惯法和成文法,分别源于自然演变和公共权力机构的制定或认可。法律形成的根本区别在于公共权力机构的参与,这是法律与其他人为形成的社会规范的主要区别。
(三) 法律的普遍性
法律的普遍性体现在其普遍有效性、普遍平等对待性和普遍一致性。特别是法律的普遍有效性,指法律在国家权力所及范围内具有普遍的效力和约束力。
(四) 法律的权利义务内容
法律通过设定权利义务来调整人的行为,将行为纳入秩序之中,并调节社会关系。法律规定的权利义务适用于所有公民和组织,体现了法律对个人追求利益的正当性确认。
(五) 法律的强制力和程序性
法律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通过法律程序保证实现。法律强制是国家强制,以军队、警察、法官等国家暴力为支撑。法律的程序性是法律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的重要特征。
(六) 法律的可诉性
法律的可诉性意味着法律可以通过法律程序在规定的机构中维护自身权利。法律的实现方式不仅体现在国家强制力,更体现在制度化的争议解决机制。

热点内容
司法体制是什么 发布:2025-04-27 04:55:21 浏览:214
司法装备网 发布:2025-04-27 04:50:39 浏览:674
国家开放大学经济法概论作业答案 发布:2025-04-27 04:38:09 浏览:880
法律顾问给教师培训内容 发布:2025-04-27 04:27:07 浏览:899
海南司法医院 发布:2025-04-27 04:25:50 浏览:3
合同法六十二六十三条 发布:2025-04-27 04:25:49 浏览:614
劳动法保健按摩法律 发布:2025-04-27 04:25:42 浏览:467
工商营业执照监事人承担法律责任吗 发布:2025-04-27 04:19:00 浏览:645
劳动法辞自动离职补偿标准 发布:2025-04-27 04:08:51 浏览:219
结构主义和行为主义经济法 发布:2025-04-27 04:07:22 浏览: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