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效力与法律时效有联系
A. 借条三年后还有法律效力吗
借条三年后还有法律效力。
从诉讼时效的角度看,如果借条注明了还款日期,那么诉讼时效就从还款日期的次日起计算3年。虽然超过3年是有效的,可以进行起诉,但是失去了胜诉权,如果被告以诉讼时效已过作为抗辩理由,那无疑是会败诉的。
有借贷纠纷的一定要在诉讼期内起诉才能有效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写借条要注意写明借款人,借款的日期,还款的日期,借款人签字,借款的数额,借款的原因等,大写数字,千万不要有差错,另外还需要注意以下五点:
1、最好附带在借条中体现出借人和借款人的身份证号码,这样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2、借款人签名的时候,出借人必须亲眼看其签名,防止借款人用其他人来签名,最后拒绝承认借条;
3、借条的书写人必须是借款人,而不是出借人,否则借款人会以内容非其原文抗辩;
4、尽量避免使用容易产生分歧的语言,简洁和语义单一的借条才是最标准的借条。避免出现“甲向乙借钱”这样模糊不清的语言,因为,很容易分不清谁是出借人,谁的借款人;
5、名称要写为借条,而不是欠条,一字之差,它们的法律含义则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写借条更为合适。
超过诉讼时效的债务处理方法如下
1、争取债务人自愿还款。按照民法理论,超过诉讼时效的债权,消灭的仅仅是债权的强制执行力,并没有丧失受领力和保持力。超过诉讼时效后如果债务人自愿履行债务,债权人便可接受债务人的清偿而使债权得到满足;债务人在清偿债务后,不得以债权已过诉讼时效为由,要求债权人返还财产。将债务人的履行视为诉讼时效重新计算的事由,债务人履行部分债务意味着债务人对此笔债务的认可,债权人有权请求法院强制债务人履行债务,而不论债务人是否意识到债权是否已过诉讼时效。
2、争取债务人与债权人达成还款协议。最高人民法院在法复4号文中指出,对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就原债务达成还款协议的,应当依法予以保护。双方当事人在超过诉讼时效后达成还款协议的,视为对此笔债务的重新确认,债务人的还款意思表示可以导致诉讼时效的重新计算。
3、债务人签收催收通知。对于超过诉讼时效期间,信用社向借款人发出催收到期贷款通知单,债务人在该通知单上签字或者盖章的,应当视为对原债务的重新确认,该债权债务关系应受到法律保护。
综上所述,借条三年后还有法律效力。超过三年过了诉讼时效。从诉讼时效的角度看,如果借条注明了还款日期,那么诉讼时效就从还款日期的次日起计算3年。虽然超过3年是有效的,可以进行起诉,但是失去了胜诉权,如果被告以诉讼时效已过作为抗辩理由,那无疑是会败诉的。有借贷纠纷的一定要在诉讼期内起诉才能有效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B. 承诺书几年失去法律效力
承诺书三年失去法律效力。
承诺书三年失去法律效力。当事人签订的承诺书具有法律效力,其法律效力受诉讼时效的约束。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承诺书有效的条件:
1、有权限处分自己的权益;
2、承诺人必须心智成熟,年龄、精神状态正常,并且对自己所做行为能够理解。
3、必须是承诺人的真实意思表示。
4、必须是承诺人在现实状态下作出的承诺。
5、承诺必须是发生在行为结果发生之前。
6、承诺必须是被行为有所了解的。
7、行为不得超过承诺人承诺许可的范围。
认定无效合同,我们要将它与效力待定合同和可撤销合同区别开来。效力待定合同是当时的效力尚未确定,有待追认,如果经追认了就是有效的合同,如果过了追认期未被追认或拒绝追认的,才属于无效合同。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它问题请咨询专业律师。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