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监会复函法律效力
❶ 保险保证合同是独立保函吗
根据《规定》第一条,独立保函是指“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作为开立人,以书面形式向受益人出具的,同意在受益人请求付款并提交符合保函要求的单据时,向其支付特定款项或在保函最高金额内付款的承诺。”该单据包括付款请求书、违约声明等表明付款到期事件的书面文件。”
根据上述规定,独立保函的作用在于债务人付款到期,且债务人未履行付款义务的,债权人根据金融机构开具的独立于基础交易关系的付款承诺的书面文件向金融机构索赔时,只要债权人能提供表明付款到期事件的书面文件,金融机构就无条件向其支付特定款项或最高金额内的付款。
一种观点认为,保证保险合同与独立保单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首先,保险公司是非银行金融机构,具有开立独立保函的主体资格。其次,保证保险合同独立于基础交易关系,具有独立性。再者,保证保险事故的触发条件是债务人不履行到期还本付息的付款义务。而且受益人(债权人)向保险公司理赔时,需要提供表明付款到期且债务人未履约的书面文件。最后,保险人审核上述文件后,承担独立理赔责任,不得以基础交易关系等在效力上存在瑕疵而进行抗辩,亦不得以债权人存在其他优先受偿途径而拒绝理赔,而是无条件地向债权人支付特定款项或最高金额内的付款。
而另一种观点却认为虽然保证保险合同和独立保函都是独立于基础合同,但二者本身却不具有可比性。首先,二者签发的主体不同。虽然保险公司作为非银行金融机构也可以签发保函,在此时所适用的法律和监管要求都已经脱离了保险法的范畴;其次,二者适用的场景不同。保证保险主要适用于消费贷款业务之中,而独立保函一般适用于国际贸易,一般都有涉外因素在里面。再次,二者业务模式不同。保函的开具是可以要求申请人预付全部担保金的,但是保险有严格的费率监管,业务操作和业务的开办流程不一样的。保函是一种授信服务,本质上是区别于保证保险的。最后,独立保函一般有见索即付的要求。
综上,保证保险合同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与独立保函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保证保险合同性质的认定还有赖于人民法院和仲裁机构依据当事人之间的约定进行个案判断,直至《保险法》司法解释对这一问题进行明确的规范。
❷ 保险公估人的报告是否有法律效力
保险公估人的报告没有法律效力。
保险公估报告在性质上属于民事证据,版对保险合同人不产生权必然的约束力。
因此,保险公估报告虽经专门机构作出,但只能作为民事证据的一种,当事人仍需举证,质证过程,有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确认其证据效力。
❸ 保监会 保证保险 被保险人
根据中国保监会在《关于保证保险合同纠纷案的复函》(保监法[1999]第16号)中指出:“保证保险是财产保险的一种,是保险人提供担保的一种形式”。2000年8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中国工商银行郴州市苏仙区支行与中保财产保险有限公司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支公司保证保险合同纠纷一案的请示报告的复函》(1999经监字第266号)中指出:“保证保险虽是保险人开办的一个险种,其实质是保险人对债权的一种担保行为”。
既然保证保险采用保险合同的形式,属于“财产保险的一种”,则人民法院审理保证保险合同纠纷案件就应当适用保险法的规定;既然保证保险的实质是“保险人对债权的一种担保行为”,则人民法院审理保证保险合同纠纷案件也应当适用担保法关于人的担保(保证合同)的规定。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❹ 保险公估报告具有司法鉴定效力吗
二、保险公估报告不被法庭采信的情况
通过上述内容分析,可以肯定保险公估、保险公估报告在保险司法实践中的作用。但仍不可否认的是,保险公估业始终是来自国外的舶来品,在国内发展时间尚短,发展程度尚不成熟,因此导致国内保险公估报告在一些特殊情形下,会不被法庭采信:
1.保险公估系当事人单方委托,鉴定结论未获双方认可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十八条规定,“一方当事人自行委托有关部门作出的鉴定结论,另一方当事人有证据足以反驳并申请重新鉴定的,人民法院应予准许。”依据上述规定,实践中,由保险一方当事人单方委托公估机构出具公估报告,且另一方存在异议的,法院一般会主张不以公估报告作为认定事故责任及损失的依据。
2.保险公估机构或公估从业人员不具备合法资质
依据《保险公估人监管规定》,无论保险公估从业人员,还是保险公估机构,都应满足相应的资质条件与监管规定,方能开展相应市场业务。这是一切保险公估活动的必要前提。因此,如保险公估从业人员无相应从业资格证书或实际从业能力;保险公估业务超出监管规定中的业务范围等,相应的保险公估报告都将不被法庭采信。
3.存在与公估报告结论相悖的行政机关文书、司法鉴定意见等
当有保险公估机构出具的保险公估报告结论,与法院认定的司法鉴定机构出具的司法鉴定意见相悖,或与相应的行政机关文书相悖,其将不被法庭采信。
目前,国内保险公估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由于缺乏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依据,较为成熟统一的司法研判经验,令保险公估、保险公估报告在实务中的法律效力模糊不清,未能完全发挥其应用功能作用。但随着2018年《保险公估人监管规定》的出台,一些模糊的法律属性问题被逐渐明确,一些相关的法律空白也随保险公估制度发展而不断完善,可以预见,保险公估报告在相应保险法务判决中将日益发挥出重要的评估、鉴定证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