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简述教育法律责任的归则原则

简述教育法律责任的归则原则

发布时间: 2020-12-18 01:03:43

⑴ 简述学前教育德育的原则

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它包括教育者的施教传道方式和受教育者的受教养方式。

德育原则包括:导向性原则、疏导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想结合的原则、知行统一原则、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而因材施教原则在教学原则里也有。可以通过顺口溜:“向导至尊,正因机智”来记忆。

1.导向性原则

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基本要求包括:(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2)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3)要把德育的理想性与现实性结合起来。

2.疏导原则

疏导原则也称因势利导原则,与导向性原则不同,疏导原则指的是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的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积极向上。比如: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你,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所以基本要求有:(1)讲明道理,疏导思想;(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想结合的原则

这一原则即严慈相济原则,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的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所以在对学生的教育中要把爱与严有机结合起来。所以要求:(1)教育者要关心和爱护每一个学生;(2)教育者也要根据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标对学生一个要求,认真管理,对学生要有合理而严格的道德要求。

4.知行统一原则

这个原则也就是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意思。比如广告:妈妈我给您洗脚。所以在实施此原则时要求:(1)要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的认识;(2)要组织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3)对学生的评价和要求要坚持此原则;(4)教师也要以身作则,做好示范。

5.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此原则要求教育者:(1)坚持正面教育原则;(2)坚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3)学校要建立健全的学校规章制度和集体组织的公约、守则等。即德育工作要正面引导学生,要能调动学生接受驾驭的内在动力,又要辅之以必要的纪律约束,并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要疏堵结合。

6.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长善救失原则)

《学记》中提到:“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

⑵ 教育行政执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教育行政执法的原则,,是指教育行政执法行为应遵循的基本准则, 也是各种教育行政执法形回式都应遵循的共答有原则。一是遵循合法的原则,这是指教育行政机关必须根据法定权限、法定程序和法治精神进行管理,越权无效。这是现代法治国家行政活动的一条最基本的准则。二是遵循合理性原则,这是针对行政执法中享有的自由裁量权而提出的。行政机关应当是执行法律的机关,其行为皆应依法实施,但由于行政事务的复杂性,立法机关不可能通过严密的法律规范完全约束行政行为,不得不在事实上和法律上承认行政机关享有一定程度的行为选择权,即自由裁量权。但与此同时,由于行政裁量权较少受到法律的约束,就出现了被滥用的事实或出现具体行政行为显失公正的后果。本着既能承认自由裁量权的作用,有应加强对自由裁量权的控制,在行政执法上坚持合理性原则。三是遵循权责统一原则,指在教育行政执法活动中,教育行政机关有权对教育行政相对人适用教育法律规范,同时,也要承担由实施行政执法行为而引起的法律后果。即权利的行使和责任的承担要统一,不能只行使权力而不承担责任。

⑶ 教育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

祝我的大朋友们节日快乐,永葆童心~

好了,开始我们今天的教师招聘冲刺

今天要复习的内容是教育法律责任

考点1:归责要件

所谓归责,是指法律责任的归结。它要解决的是法律责任应该由谁来承担的问题。

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只有具备以下四个教育法律责任的归责要件,才被认定为教育法律责任主体,才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1.有损害事实

这是指行为人有侵害教育管理、教学秩序及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客观事实存在。这是构成教育法律责任的前提条件。

2.有违法行为

这是指行为人实施了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假若行为人的行为没有违法,他就不承担法律责任。

3.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

所谓过错,是指行为人在实施行为时,具有主观上的故意或过失的心理状态。

4.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

这是指违法行为是导致损害事实发生的原因,损害事实是违法行为造成的必然结果,二者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前者决定后者的发生,后者是前者的必然结果。

考点2:归责原则

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是指确认和承担法律责任时必须依照的标准和准则。学校教育活动是所产生的法律责任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侵权导致的民事法律责任,根据我国《民法通则》,这种民事法律责任的追究,主要适用过错责任原则、过错推定原则、公平责任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四项原则。

1.过错责任原则

过错责任原则是指以过错作为归责的最终构成要件,同时,以过错作为确定行为人责任范围的重要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对未成年人依法负有教育、管理、保护义务的学校、幼儿园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职责范围内的相关义务致使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损害,或者未成年人致他人人身损害的,应当承担与其过错相应的赔偿责任。

2.过错推定原则

推定,是指根据已知的事实所进行的推断和确定。过错推定,也称为过失推定,是指如果原告能证明其所受的损害是由被告所致,而被告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则应推定被告有过错并应承担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八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承担责任。

3.公平责任原则

公平责任,是指当事人双方在造成损害时均没有过错的情况下,由人民法院根据公平的原则,来判定当事人对受害人的财产损失给予适当的补偿。我国《民法通则》第132条规定当事人对造成损害都没有过错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当事人分担民事责任。”这一规定是公平责任原则的重要法律依据。此外,我国《民法通则》在多个条文中都规定了公平责任,从而使公平责任上升为一项归责原则。

4.无过错责任原则

无过错责任,也称为无过失责任,是指当损害发生后,当事人无过错也要承担责任的一种法定责任形式,其目的在于补偿受害人所受到的损失。

考点3:侵权责任★★★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承担责任,但能够证明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不承担责任。此时教育机构承担过错推定责任。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应当承担责任。此时教育机构适用过错责任原则。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以外的人员人身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管理职责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

—— END ——

⑷ 求教育法律责任的归责要件、归责原则的内容

法律责任就是你如果触犯法律就要受到法律的惩罚比如盗窃罪你就有承担坐牢的法律责任

⑸ 教育法律原则的具体内容是哪些

教育法律原则的具体内容是哪些?
答:1)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原则;2)尊重和保障受教育权的原则;3)教育优先发展原则;4)维护受教育者健康成长的原则。

⑹ 教育立法的含义,原则

、教育立法指的是国家机关依照法律程序制定有关教育的法规。 教育的法规包括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制定颁布的宪法中的有关教育的条款和有关教育的法律,国家地方权力机关制定颁布的地方性教育法规,以及国家行政机关制定和颁布的教育命令、章程、条例、决议等规范性文件。 一般教育法规由教育行政部门执行,对教育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主要由司法部门负责。
2、教育法的基本原则,是全部教育法所应遵循的基本要求和价值准则,是制定和执行教育法的出发点和基本依据。中国教育法的基本原则首先应与中国总体法的原则相一致,即教育法要以合宪原则、民主原则、实事求是原则、法制统一原则等总体原则为指导,教育法的制定不能违背这些总体原则。在此基础上,教育法又应反映教育的自身特点和规律,不能简单地用总体法的原则来代替。因此,根据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教育法还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方向性
《教育法》第三条规定:“国家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遵循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这一规定既指明了我国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性质,又指明了我国教育应当坚持的社会主义方向。
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包含着依法约束人们在教育活动中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以及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教育法》第七条规定:“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这一规定体现了中国教育法在坚持教育的方向性原则时,对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的高度重视。
中国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精神和优良传统。教育应当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作出贡献。然而,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只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除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外,人类文化还包括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这些文化与中华民族文化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可以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只有在人类文化的长河中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因此,教育还要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观点,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成果,成为我国人民奋发向上、团结奋进的深层文化动因。
公共性
(一) 教育公共性的含义
《教育法》第八条第一款规定:“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这一规定确立了我国教育的公共性原则。教育法之所以要确立教育的公共性原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
第一,教育事业是国家、民族乃至全世界的共同事业。从教育的本体功能和社会功能来看,教育不仅能促进人的身心发展,还能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素质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因而,教育事业的发展不仅是个体发展的需要,也是全社会、全人类发展的共同需要。
第二,个体发展的活动必然影响社会的发展。教育活动作用于每一个受教育者,每一个受教育者又将自己的行为反作用于社会。因而,每一个受教育者的个体活动也就不再是个人的事情,而成为整个社会活动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并影响着社会的发展。
第三,教育工作本身就是为社会发展作贡献。教育工作是培养个体的具体行为,它虽然对于个体而言是谋生的手段,但对于整个教育事业来说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教育公共性原则的体现
教育的公共性原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育法》第二十五条第三款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这说明,教育法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在中国境内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都应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主要目的,坚持教育要符合社会的公共利益。
第二,《教育法》第八条第二款规定:“国家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这一规定要求教育要对国家、人民和社会公共利益负责,保证教育制度的正常运转。
第三,《教育法》第十二条规定:“汉语言文字为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基本教学语言文字。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可以使用本民族或者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进行教学。”“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字。”汉语言文字是我国普遍通用的官方语言文字之一,也是国际认定的联合国工作语言文字之一。因而,将汉语言文字规定为我国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基本教学语言文字,能够满足我国大多数人和地区的教学需要,也有利于教育的普及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允许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可以使用本民族或者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进行教学,这既是对少数民族的尊重,又给予其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因此,在教学语言文字上的法律规定,体现了我国教育的公共性原则。
平等性
教育的平等性原则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理解:
(一)受教育机会平等原则
《教育法》第九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这一规定确定了公民受教育机会平等的基本原则。
受教育机会平等原则一般包括受教育起点上的机会平等、受教育过程上的机会平等和受教育结果上的机会平等三个层面。
受教育起点上的机会平等是指每个公民在入学机会上享有平等的权利。《宪法》第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这一规定,以国家大法的形式明确了公民受教育起点上的机会平等性。《教育法》第三十六条中也规定:受教育者在入学方面依法享有平等的权利。
受教育过程上的机会平等是指公民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有获得教育条件、教育待遇等方面的平等权利。对此,《〈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和《教育法》都作了相应的规定。《〈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第八条规定了实施义务教育,应当为适龄儿童和少年提供的受教育的基本条件为:“(一)与适龄儿童、少年数量相适应的校舍及其他基本教学设施;(二)具有按编制标准配备的教师和符合义务教育法规定要求的师资来源;(三)具有一定的经济能力,能够按照规定标准逐步配置教学仪器、图书资料和文娱、体育、卫生器材。”同时,还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其他办学单位应当积极采取措施,不断改善实施义务教育的条件。”《教育法》第四十二条中规定,受教育者享有“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的权利。
受教育结果上的机会平等是指公民在接受教育后,有获得学校和社会公正评价的平等权利。这种平等主要体现为学业成绩和品行评价上的平等、进一步求学机会上的平等、就业机会上的平等等。《教育法》第三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第四十二条第(三)项规定,受教育者享有“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的权利。
(二)扶持特殊地区和人群教育原则
受教育机会平等在实践中的体现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区域之间的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很不平衡,这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了受教育机会不平等的现象。针对我国经济、教育发展水平不高,各地发展水平不平衡的状况,教育法需要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策略,以尽快实现教育的平等性原则。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的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教育水平相对较低,教育法则规定国家对这些地区及人群给予特殊的帮助和扶持。《教育法》第十条规定:“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教育事业”。“国家扶持边远贫困地区发展教育事业”。“国家扶持和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这些规定有利于保障教育的平等性原则的实施。
此外,女童、流动人口子女、有违法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也应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
终身性
随着现代科技和现代生产的迅速发展,以及知识的爆炸性增长,为终身教育提出了迫切要求。谁都不可能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就获得终身享用的知识,因此,必须不断学习以补充能量。
终身教育认为:在现代科技、现代生产、现代社会条件下,既有必要也有可能打破人的一生中仅限于青少年时期的正规学校教育,教育应贯穿于人的一生。为实现终身教育,要对传统教育进行改革,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这些教育既包括或多或少有组织、有计划的正式教育,也包括任何场合中的、自发性的非正式教育;既包括胎教、幼教、普教、高教,也包括职教、成教及继续教育和回归教育;既包括就业、生计教育,也包括老年、闲暇教育等。只有不断地建立和发展各级各类教育,促进它们的相互沟通和衔接,才能不断完善终身教育体系,进而保证终身教育的顺利实现。

⑺ 简述教育的公共性原则

教育的公共性原则:

《教育法》中规定:“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这一规定确立了我国教育的公共性原则。教育法之所以要确立教育的公共性原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

1、首先,教育事业是国家、民族乃至全世界的共同事业。

2、其次,个体发展的活动必然影响社会的发展。因而,每一个受教育者的个体活动就不再是个人的事情,而成为整个社会活动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并影响着社会的发展。最后,教育工作本身就是为社会发展做贡献。

教育的公共性原则主要表现为: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盈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国家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汉语言文字为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基本教学语言文字。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可以使用本民族或者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进行教学。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字。

(7)简述教育法律责任的归则原则扩展阅读:

教育性公共性原则的理解和认知:

一、依标用本,明确教学目标

生活化的品德教育,首先面临的是教学目标的确定和教学内容的选择。这是品德,教师必须首先考虑的问题。品德课程标准指出:“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

也就是说,道德存在于生活之中,存在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道德教育要联系儿童的各方面生活,实现引导儿童建构有道德意义的生活。

因此,品德教师必须在儿童的生活世界中开发课程资源,选取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但作为教师的个体,要明确教学目标,要“依标用本”,即依据课程标准,用活教材,遵循儿童的生活逻辑,恰当地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避免品德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正确理解课标要求,确定教学的基本目标

新的小学品德课程标准从国家和社会对儿童品德的基本要求与儿童个体健康发展的要求两者有机结合的高度,对小学品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作出了基本规定,品德教师必须深入学习和理解有关内容。

例如: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在“内容要求”中明确规定,学生通过学习能“适应并喜欢学校生活”、“在学校里情绪安定,心情愉快”、“熟悉学校环境,能利用学校中的设施解决自己的问题”,这一内容要求体现了低年级儿童“健康安全地生活”的学习目标。

教师明确了这一目标,既能在低年级教学中自觉、灵活地实现这一目标,克服品德教育中存在的一些误区。作为承担以育人为主要目标的品德教学的教师,必须学习和理解本课程的课程标准,准确地把握教学的整体目标和年级目标,这样才能在具体的教学中心中有目标、胸中有方法。

2、钻研教材,把握教学的基本出发点

品德课程是有计划有目标地向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专门课程,它有别于其他的德育活动,教材仍然是教师可利用的基本的课程资源。

在如何使用教材上,存在一些偏颇:一是唯教材是用,照搬教材,上课时教师讲教材,学生看教材,教师眼中根本没有学生,上课成了看图说话、看图说文,品德课变成了语文课;

二是随意处理教材,甚至完全抛开教材,教学无目标、无计划,一些需要经过系列教学活动,通过学生经历、体验、感悟等才能培养和形成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简单地用一两次活动代替。

这两种倾向都违反了道德教育生活化的原则,大大削弱了课程的作用,使教学成为无序的随意活动。

从教师使用的教科版《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来看,从选题到内容都很注重体现课程标准的目标和内容要求,同时教材中还提供了大量的生活案例,创设了具有儿童特点的教育情景和活动形式,给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必要的话题和教学思路。

教师要正确理解教材,包括对教材编者的意图、教材中的图例、留白、生活事例、情景对话等各自的意义和作用都要有全面而准确的认识,仔细分析和研究教材是怎样体现课程目标的,层层剖析各级目标,弄明白一学期、每个单元、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分别都是什么。

通过钻研教材,教师才能准确地把握好一学期品德教育的基点,定位好教学的出发点。另一方面,教师还要认识到,由于教材只是教学的一个范例,内容相对固定,但是学生个体具有特殊性,教学活动具有生成性,需要教师能够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会“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二、联系学生实际,找到课程资源与学生生活的结合点

儿童的生活经验是品德课程的基础,品德的形成植根于自身真实的生活世界。品德教师平时应关注儿童日常生活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从中去捕捉、提取和开发品德课程的教学资源,寻找教材与儿童已有的结合点,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指导他们今后的生活。

以教科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教材为例,教材中“平安回家”、“认识好朋友”、“我们的老师真好”、“亲亲大自然”等内容,就需要教师联系本地、本班的实际,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

教师要判断教材所选取的教学事件与本地区、本校、本班的具体情况哪些相符,哪些不相符;哪些教材资源可以直接应用于教学,哪些教材所提供的活动案例不符合本班学生实际,需要重组、替换、重新开发等等。

此外,儿童生活的环境与儿童的生活是密切联系的,品德教师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充分利用家庭、社区、学校和成人等方面的资源,把社会中新的信息、新的科技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吸收到教学内容中去,增强教学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三、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儿童体验和感悟

生活化的教学内容,要求生活化的教学途径。小学品德课程标准指出: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生活之外进行。”

品德课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应该是儿童所熟悉、所喜欢的活动,是在儿童生活中找得到的“生活事件”或“生活场景”。

教师通过密切联系儿童生活,以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引领儿童在模拟真实生活的氛围中,经历道德难题,引发他们的探索欲望,让他们在体验、感悟生活的过程中,自主建构合理的道德认知结构。

例如,引导儿童关心残疾人,就要让儿童走进残疾人的生活,体验残疾人的情感;教育儿童关心他人,就要让儿童体验关爱带来的快乐,模拟如何去关心他人。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再现生活的教学活动,儿童的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培养,学会生活,学习做人。

教学活动应植根于儿童的生活,但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教师应将经过生活锤炼的、积极的、有意义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形式经过一定的手段进行提炼、重组后用于教学活动。活动的目标、内容和形式都要精心设计,切忌随意性和形式化。

四、拓展教学空间,帮助学生在生活中建构良好品德

品德课程的核心是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参与社会、学习做人。

教学内容源于生活、教学活动再现生活的最终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自主参与教学活动,在活动中感悟到生活的真谛,领悟到怎样对待和处理生活中的道德问题,逐渐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行为习惯的人,为他们在今后形成健全人格打下基础。

从这个意义上讲,品德教师如果只满足于课堂教学活动显然是不够的,还必须让课堂上的所悟所感回到儿童的生活中去,让他们在生活中得到进一步发展,产生知与行统一的教学效果。

要使品德课程的教学实效落实到指导生活上,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就要防止课堂内外脱节、道德学习与道德行为相脱节、认知与品行相分离。要使品德课程真正发挥指导儿童生活的作用,品德教师可以从以下四方面拓展教学活动。

1、有针对性地引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有意义的学习活动时,需要观察学生真实的表现,体察学生真实的感受,并给予引导性的评价,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体验情感、感悟生活、改善行为的过程。

2、评价促进。评价可以加强课程与儿童生活的联系,促进良好品德的内化。以上面的课为例,课后教师可对那些性格内向的学生进行跟踪观察和引导,通过多种评价形式,激励学生延续自己在课堂上的积极体验,矫正自己不好的心态和行为,逐渐形成愉快、开朗的性格。

3、布置适当的课后作业。对品德课程而言,课堂教学活动绝不是课程的全部,良好品德的形成也绝不是在课堂上能够完成的。

品德教师在课后要对学生的思想、行为有要求、有督促、有检查,加强对学生思想、情感、行为变化的指导和检查。教师在课后可以适当地布置一些实践性、体验性的作业,让儿童由“知”走向“行”,进一步内化道德认知,建构良好品德。

4、家校联系。教师可通过家访、家校联系卡、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等形式,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与沟通,形成互动合力,达到共同育人的目的。

总而言之,品德课程要实现育人的功能,教师必须从教材中引发、从儿童生活世界中开发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沟通课堂教学与儿童生活的联系,实现“从生活中来”;又要关注学生需求,引领儿童自主建构良好品德,使品德课服务于儿童的生活,实现“再回到生活中去”。

只有将这两方面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让道德教育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

⑻ 教育行政执法的原则有哪些

教育行政执法的基本原则是依法执行,权责统一。
1、依法执行
这是指教育行政机版关必须根据法定权权限、法定程序和法治精神进行管理,越权无效。这是现代法治国家行政活动的一条最基本的准则。
2、权责统一
指在教育行政执法活动中,教育行政机关有权对教育行政相对人适用教育法律规范,同时,也要承担由实施行政执法行为而引起的法律后果。即权利的行使和责任的承担要统一,不能只行使权力而不承担责任。
知识拓展
教育行政执法是国家有关行政机关及其所属工作人员在现实生活中实施教育法规的活动,是有关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按照法定职权和程序所采取的直接影响公民、社会组织或其他社会力量有关教育的权利与义务,或对其教育权利与义务的行使和履行进行监督的具体行政行为。

热点内容
执行法院查封房子 发布:2025-01-11 07:37:27 浏览:912
劳动法员工大病辞退赔偿 发布:2025-01-11 07:16:06 浏览:506
用拖鞋打法官 发布:2025-01-11 06:53:26 浏览:644
法院存案年限 发布:2025-01-11 05:23:12 浏览:134
规章制度如何制定才能算有效 发布:2025-01-11 05:12:44 浏览:242
条令条例心得 发布:2025-01-11 04:31:28 浏览:907
劳动法规定补交社保吗 发布:2025-01-11 03:51:07 浏览:466
华东政法大学法硕非法学 发布:2025-01-11 03:49:02 浏览:934
道德教育画 发布:2025-01-11 03:47:29 浏览:413
高新开发区法院 发布:2025-01-11 03:30:11 浏览: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