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企业的法律责任风险

企业的法律责任风险

发布时间: 2020-12-18 09:14:50

Ⅰ 公司最终受益人的法律风险是什么

公司最终受复益人一般应该指的是制股东,而且大部分公司会认为依据控股股东追溯到的实际控制人为最终受益人,当然,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不管关联、代持还是隐形股东,最重要的就是要找到谁是最终受益人,最终受益人就要承担股东的责任。
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情形,债权人有权要求全体股东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股东在承担清偿责任后,有权向有过错的股东进行追偿。股东存在出资不实的情形,公司债权人有权要求股东在出资不实的范围内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补充清偿责任。

Ⅱ 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的刑事责任法律风险有哪些

近来很多人咨询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或称法人代表的法律责任有多大?因回为有的中国站答上称担任公司法人代表风险极大,所以很
多老板都开始不担任公司法人代表了。其实有限责任公司的设计就是为了防范个人风险而设置的。只要合法守法经营法律风险几乎可以忽略,首先,公司应依法出资到位,其次不能抽逃出资,满足这两个条件后,无论公司对外负债中国,股东均不需要以出资额以外的部分承担责任,因此合法经营的公司不存在会要法定代表人用个人财产偿债的风险。但是如果公司经营本身就不合法,比如偷逃税款、走私等,只要法定代表人知道这一违法行为就可能要承担行政或是刑事责任了。如果这个法定代表人本身并不知道公司的经营情况,或者对违法行为不是直接负责人那么也是可以免责的。不过需要提供不知情或者没有参加公司经营的证据。(政法大学硕博律师团 整理)更

Ⅲ 谈谈我国法律基于投资者对企业风险责任的不同对企业的分类

我国法律没有
什么
基于投资者对企业风险责任的不同对企业进行什么分类

Ⅳ 企业遇到法律责任风险应怎么做

(一)经营领导层法律风险防范意识的培养和提高
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缺乏系统的法律知识。其经营管理都是在实践中摸索前进,遇到问题时就寻求律师帮助,争取胜诉。企业法律风险的防范需要对经营决策人员和一线员工进行法律知识培训,培养其法律思维方式,注重依法治理企业。
(二)推行法律顾问制度,完善企业治理机构
目前,实践中中小企业在法律风险防范上主要采用如下三种模式:
一是在企业内设置法务机构,由具备法律知识的专职人员组成,负责公司法律事项的审查,提供决策建议,对公司业务有一定的决策权。此种模式由于相关人员对公司事务较为熟悉,公司命运又与其息息相关,责任心较强,处理问题较为及时。但是,由于业务领域的限定性,专业水平普遍不高,在专业性较强的领域不如职业律师。
二是外聘常年法律顾问,提供法律咨询、草拟审查合同文本、办理相关法律程序性事项。法律顾问对企业的法律风险密切关注,负责法律风险的预警、提示
和防控,对于规模较小、风险发生率又较高的企业来说较为实用。但是由于本身与企业无切身利害关系,责任心不强,有些企业对法律顾问还不够重视,而且花费成本大概每年三五万元左右,企业将其作为“不必要的开支”对待,没有普及。
三是聘请诉讼代理人或委托人,在企业法律风险转化为现实时,由律师代理诉讼或争议解决,这是一种事后救济方式。这种方式看似问题出现时有效性极高,需投入的成本较少。是实力不足的中小企业普遍选择的模式。当然,这种事后救济的缺陷是不言而喻的,他可能因为企业省去了几万元的费用而造成几十万元的损失。
从本企业的现实情况来看,常年法律顾问的模式对法律风险的防范较为有效,费用相对较为合理。当然,选择何种方式,对于企业再说并没有一个通行的规则,需要企业从自身需求出发,通过成本与效益的权衡,综合考虑风险发生几率和风险严重程度作出选择。
(三)全面风险防范机制的确立
法律风险的防范需要建立由企业经营人统一负责,包括事前预防、事中监控到事后救济的全面机制,并且更加注重事前预防,防患于未然。从对法律风险的控制来说,诉讼往往是企业解决危机和风险的最后选择,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之举,在诉讼中作为当事方是否会胜诉具有不确定性,除需要遵守严格的程序制约和较大的诉讼费用外,最主要的是企业具有充分的证据。所以,事后救济不如事先预防,轻预防、重诉讼的做法实不可取。

Ⅳ 公司外聘法人代表有何法律风险

法定代表人有以下风险:(一)民事责任1、损失赔偿责任。因法定代表人的故意、过失或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公司章程的规定而给公司造成损失,公司有权就该损失向法定代表人主张赔偿责任。2、法定代表人滥用职权所获取的收入归入公司。(二)法定代表人可能承担的行政责任如果公司存在非法经营、抽逃资金、隐匿财产逃避债务的行为,作为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法院可以直接对其进行罚款,同时可以向有关部门提出司法建议,由有关部门给予行政处分。当然,法定代表人不知情且无过错的除外。(三)法定代表人可能承担的刑事责任如下:一般情况下,对于公司的犯罪行为,应由公司承担刑事责任,法定代表人并不因此而承担刑事责任。但是考虑到多数情况下公司犯罪是按照公司主管人员的意志而实施的,因此,公司犯罪时不仅仅会处罚公司,很多情况下还会追究主管人员和主要负责人的责任,我们称之为双罚制度。在双罚制度下,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通常会被理解成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四十九条企业法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法人承担责任外,对法定代表人可以给予行政处分、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 超出登记机关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从事非法经营的;(二) 向登记机关、税务机关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的;(三) 抽逃资金、隐匿财产逃避债务的;(四) 解散、被撤销、被宣告破产后,擅自处理财产的;(五) 变更、终止时不及时申请办理登记和公告,使利害关系人遭受重大损失的;(六) 从事法律禁止的其他活动,损害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

Ⅵ 企业让员工交风险押金是违法行为吗会受到何种法律责任。

劳动合同法第九条和第把十四条分别规定了禁止收取员工押金和违法收取押金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明确要求用人单位不得向劳动者收取押金和各种形式的风险担保金,用人单位违反规定,扣押劳动者居民身份证等证件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依照有关法律规定给予处罚。
用人单位违反规定,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由此可见,劳动法是不允许向劳动者收取押金的。
但是是不是单位收取押金一定是违法的呢?
如果单位出于管理经营,不收取押金可能影响到正常经营,是不是没有任何办法规避风险了呢?
虽然劳动合同法有上述的规定,并我们不能必然得出结论认为收取押金的做法都是错误的。我国的法律是复杂的,劳动合同法虽然禁止用人单位利用订立劳动合同向劳动者收取风险抵押金以及各种形式的担保,但是还有一些特殊的法律规定,具体的说是这样: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以后,根据本单位经营管理的需要,按照劳动者资源的原则可以向劳动者收取“风险抵押金”以及要求劳动者全员入股等企业生产经营行为。根据这个规定,如果贵单位商品贵重,需要向劳动者收取风险抵押金的,满足下列条件,可以收取:
1、
经营的实际需要;
2、
劳动者本人自愿;
3、
必须在劳动合同签订之后。

Ⅶ 企业高管有哪些法律责任与风险

一帮人拿着滚杠带着口罩,把我的车用拖车拖车二十四小时,然后他们把车放在派出所说说租赁公司拖错车了,他们该不该负刑事责任

Ⅷ 企业主个人面临怎样的法律责任风险

企业主因其生产经营活动和社会责任产生的分线类别分别承担下列法律责任:
1、合法经营回类:包含企业的合答法登记、准入许可、合法纳税、合法用工、劳动保障等。
2、安全生产类:包含安全生产责任、消防管理责任、食品安全责任等等,就其产生的后果和主客观因素承担不同责任,企业法人为第一责任人。
3、经济纠纷类:就企业在经营存续期间,根据企业性质的不同对外承担责任。其中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在企业主或合伙人的所有财产范围承担责任;有限责任公司就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4、个人行为类:企业主独立于企业之外实施的个人行为产生司法后果的法律责任,比如共同财产、损害赔偿、基于婚姻、家庭、继承等纠纷产生的法律责任,与其他普通民事个体产生同等的法律责任。但基于其企业主独特的身份,可能会对其所有的企业财产产生连带形式的法律责任。

Ⅸ 公司监事有什么法律责任

有限责任公司设监事会,其成员不得少于三人。股东人数较少或者规模较小的有限责任公司,可以设一至二名监事,不设监事会。监事会、不设监事会的公司的监事行使下列职权:(一)检查公司财务;(二)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的行为进行监督,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公司章程或者股东会决议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提出罢免的建议;(三)当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行为损害公司的利益时,要求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予以纠正;(四)提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在董事会不履行本法规定的召集和主持股东会会议职责时召集和主持股东会会议;(五)向股东会会议提出提案;(六)依照本法第一百五十二条的规定,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提起诉讼;(七)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五十三条监事会、不设监事会的公司的监事行使下列职权:(一) 检查公司财务;(二) 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的行为进行监督,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公司章程或者股东会决议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提出罢免的建议;(三) 当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行为损害公司的利益时,要求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予以纠正;(四) 提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在董事会不履行本法规定的召集和主持股东会会议职责时召集和主持股东会会议;(五) 向股东会会议提出提案;(六) 依照本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的规定,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提起诉讼;(七) 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

Ⅹ 如何区分企业法人和财务负责人的法律责任

一般在单位犯罪的情况下只追究两种人的法律责任:

第一种人是直接负责人。也就是违法行为的指使者,可以是法人代表、也可以是财务经理、财务总监。

第二种人就是直接责任人,也就是违法行为的经办人,一般是单位的会计。

对于法人代表而言,只有在三种情况才会要求法人对偷税犯罪行为来承担法律责任:

第一种情况,如果法人代表是涉税违法行为的直接责任人。偷税行为是法人代表自己做的,公司其他人不知道。那么就要承担法律责任。

第二种情况,法人代表授意企业的财务总监、会计操作的,那就要承担法律责任。例如刘晓庆税案中,电视台播放刘晓庆的连续剧所付的款项,应做营业收入。

但是等会计请示她的时候,她要求将这部分收入挂在往来账上。那么这种行为就属于刘晓庆指使行为。

第三种情况,明知道单位有偷税的行为,法人代表并不制止。虽然在这种情况下,法人代表没有参与违法行为,但明知道单位有偷税的行为不制止的,也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10)企业的法律责任风险扩展阅读

财务总负责人承担的法律风险

财务总监作为公司财务方面的总负责人,他既拥有所有者赋予的代表其对公司进行财务方面监督与控制的职能,也有协助公司管理者(总经理)参与经营管理职能,同时还兼有维护社会公众利益的职能。从公司治理的法律理论及实践来看,财务总监本身具有内部治理与外部治理双重身份。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忠实与勤勉义务来源于《公司法》第148条的规定。所谓“忠实义务”,是指高管在执行公司业务时所承担的以公司利益作为自已行为和行动的最高准则,不得追求自己和他人利益的义务。

直白地说,就是公司高管不得有贪心,不得为自己和为别人谋取不当利益。所谓“勤勉义务”,就是要求公司高管在处理公司事务时能像处理个人事务时那么认真和尽力,或者说高管必须以一个谨慎的人在管理自己的财产时所具有的勤勉程度去管理公司的财产。

我国《公司法》对财务总监应承担的民事责任作了清晰表述,第149条规定,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152条规定,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违反法律、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损害股东利益的,股东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热点内容
八方启航法律硕士 发布:2025-01-12 14:51:14 浏览:448
四川省最新劳动法 发布:2025-01-12 14:45:11 浏览:736
行政法中的连带责任 发布:2025-01-12 14:44:59 浏览:884
法治对称性 发布:2025-01-12 14:08:01 浏览:94
燃放烟花爆竹法律法规 发布:2025-01-12 14:07:58 浏览:971
律师马树立 发布:2025-01-12 13:46:24 浏览:10
大竹县律师 发布:2025-01-12 13:07:20 浏览:562
商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发布:2025-01-12 12:24:08 浏览:893
特别行政法律是我国法的渊源吗 发布:2025-01-12 12:24:00 浏览:841
行政法庭调查质证 发布:2025-01-12 12:07:19 浏览: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