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法官自由裁量权

法官自由裁量权

发布时间: 2020-12-18 11:27:40

Ⅰ 为什么要防止法官滥用自由裁量权

近年来出现了大量由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权的案例。然而,因为忽视对法官行使自由回裁量权的规范和答监督,缺乏相对统一的裁判标准和行之有效的案例指导制度,同时也受法官素质制约和社会大环境影响,致使一些法官随意行使自由裁量权,甚至徇私枉法滥用自由裁量权,造成严重的“同案不同判”现象。不仅严重损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而且严重损伤司法机关的公信力,破坏司法公正,因此要防止法官滥用自由裁量权。

Ⅱ 法官的自由裁量权能超越法律规定吗

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只能在法律规定的范围或幅度内行驶。超过法律规定的范围不属于自由裁量权了,属于枉法行为或违法裁量了。

Ⅲ 如何防止法官 滥用自由裁量权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规范民商事审判自由裁量权的意见》已于近日正式实施。依据该规范意见,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权将不再自由,“同案不同判”的现象将得到有效遏制。 由于我国立法的欠缺以及法律本身的滞后性,加之处于社会转型期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纠纷,近年来出现了大量由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权的案例。然而,因为忽视对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权的规范和监督,缺乏相对统一的裁判标准和行之有效的案例指导制度,同时也受法官素质制约和社会大环境影响,致使一些法官随意行使自由裁量权,甚至徇私枉法滥用自由裁量权,造成严重的“同案不同判”现象。不仅严重损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而且严重损伤司法机关的公信力,破坏司法公正,成为滋生司法腐败的土壤。 “同案不同判”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也受到了全国法院系统的高度重视。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规范法官自由裁量权首次被以较大篇幅并单列一段写入最高法院工作报告中。这充分说明了最高人民法院对“同案不同判”现象的高度重视,及对规范法官自由裁量权的决心。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的规范意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顺应司法审判工作的需要,先行一步出台的。规范意见主要强调了两个重要方面,一是建立案件指导制度,法官裁判应当参照最高法院或省高院公布的指导性案例,二是要求法官说理,在行使自由裁量权的同时,必须在裁判文书中说明自由裁量的方法和理据,必须论述自由裁量的结果的正当性和合理性。 笔者认为,从“指导”和“说理”两个方面来规范法官的自由裁量权,路径是对的,很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沿着这一基本路径走下去,法官在行使自由裁量权时一定会倍加审慎,一丝不苟地甄别个案案情,最大限度地体现法的原则、精神和理念。其实,自由裁量权对于法官和司法来说,不仅需要,而且应当。任何国家,无论其法律在表面上如何完备,都无法对已经发生、正在发生及即将发生的案件情况包罗万象,任何立法者都无法做到法律规范与现实案件的一一对应。因此,从这个意义上,完全否定法官的自由裁量权,简直是天方夜谭。现代法治所能做的是,采取规范和监督的方式,尽量压缩法官的自由裁量权,促使法官谨慎行使。显然,“指导”和“说理”都是对症下药的良方。“指导”就是让法官在行使自由裁量权时有个标杆,有所比照,避免无所适从。而“说理”就是让法官摆出支持自己进行自由裁量的全部事实和法律理由,一方面促使其自圆其说,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其在说理过程中发现问题,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行使自由裁量权的随意性。 另外,在笔者看来,要防止自由裁量权的滥用,仅有“指导”和“说理”尚嫌不够,还必须增加一个要求,即“公开”。也就是要将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完全置于社会公众的监督下,随时接受案外群众和专家学者的挑刺和评判。自由裁量权的行使是否符合“指导案例”,裁判过程中“说理”是否充分,事实和法律理由是否站得住脚,都置于阳光下。这样一来,不仅完全消除了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权过程中的腐败空间,而且还给法官以无形压力,促使其提高法律素养,严密审慎审案。李克杰(山东法学副教授)

Ⅳ 法官的自由裁量权是哪部法律赋予的

抄按实际情况,法官自由裁量权并没有明文进行规定。
法官自由裁量权作为司法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在客观现实中还是在法学研究中,都是值得共同重视的法律问题。法官自由裁量权是指在疑难案件中,当法律空白、冲突时,法官依据案情和公平正义的要求,独立判断、权衡并作出合理决定的权力。现代社会法治的要求,提升了人们对法律的社会控制功能的期待,但法律却未能给人们带来所有合理的预期,人们开始困惑于法律的局限性。因此,作为法律局限性的补充和救济,为实现实质正义,法官自由裁量权就为司法过程之必须。但是法官的个体特性及自由裁量权本身的权力特性决定了权力有被滥用的风险,因此,对法官自由裁量权的控制又必不可少。严格的规则与适当的自由裁量权相结合是实现实质正义的最好方式。

Ⅳ 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太大怎么办求助

讲一下我所知道的美国法庭上体现法官自由裁量权(discretion)的一个细节:
到法庭的时间和能否获得宽大处理版有一定关系。权
在美国,对于非暴力犯罪的被告或者前科记录较为良好的被告,法庭经常允许保释或者“有条件释放”(Conditional release),也就是在通过审判或者认罪协议定罪了以后,缴纳一定数额的保释费或者签订一些条件(例如每天向警方报告行踪),就可以释放出狱,到量刑听证的事后再自己去法庭报道,接收量刑。

Ⅵ 论法官的自由裁量权

一、法官自由裁量权的概念与特征
所谓自由裁量权,是指法官在诉讼过程中,在正确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的基础上,为求得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充分有效地发挥自己主观能动作用,独立、正确地处理各类案件的一种权力。其基本特征如下:
1、自由裁量权贯穿于诉讼过程的始终,它始于案件的受理,终于裁判的作出。
2、自由裁量权行使主体的特定性。其主体主要是审判组织,即独任庭、合议庭和审判委员会。 3、自由裁量权一经作出,非经法定程序变更或撤销,即具有强制执行的法律效力。自由裁量的内容体现了国家的意志,当然的具有法定效力。
4、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必须正当合理。判断自由裁量权行使的正当合理性,以符合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为标准。

二、自由裁量权的内容。
1、适用实体法上的自由裁量权我国现行法律规范数量众多,许多法律存在交叉和竞合的现象,还有些法律之间存在矛盾和不协调之处。即使是某一具体法律,也往往存在许多原则性的规定及一定的适用幅度。这些都为法官适用实体法的自由裁量权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
2、适用程序法上的自由裁量权。由于程序法规范并非都是具体的、操作性强的规范,因此在适用程序法规范时,自由裁量不可避免。
3、审查判断证据、认定案件事实上的自由裁量权。法官在查清案件过程中具有自由裁量权。查清案件的事实情况,是正确适用法律的前提。就司法实务而言,查清案件事实的关键在于审查判断证据,也正是对证据进行分析研究,鉴别真伪,并判断其是否确实充分,确定其证明效力,从而对案件事实作出结论。法官在审查判断证据时可以行使自由裁量权,其表现就是自由心证制度,即证据的证明力由法官自由判断。事实上,法官在认定事实时不可避免地需要司法能动性,需要自由裁量的权力。

三、自由裁量权存在的必要性。
在现代社会,法官不可能以有限的法条去处理无穷之社会事务,故法律允许法官自由裁量确有必要。其必要性体现在如下几点:
1、法律具有滞后性和发展性,历史上不存在一成不变的完美法律。法律总是对既村社会现象的反映,但社会的不断发展又决定了新的法律关系不会因为没有相应的法律规范而不产生。所以只有允许自由裁量权的存在,才可以对现有法律的适用进行必要且适当的补充,并为以后法律的制定和完善创造条件,打下基础。
2、抽象性的规范与具体案件的适用之间的矛盾决定了法官在断案时行使自由裁量权的必要性。 3、由于法官个人业务能力、职业道德水准和社会阅历不同,导致对同一法条理解上的差异和对同一事实价值评价上的区别。这种个性特征出现在诉讼过程中必然表现为自由裁量。
4、众多法律之间有时可能发生矛盾,存在相互抵触的地方;有的法律可能为处理某一事实提供了多种选择。若对法律的实质内容进行选择就牵涉到法官的自由裁量权。

四、法官自由裁量权的合理控制
在现代司法中,绝对的自由裁量权不被各国所认可。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并不是一种漫无边际的权力,也并非在任何情形下均无条件的发生,而只是一种相对自由权。这种相对的自由裁量权更多的表现为在对严格的规则进行漏洞补救以及含义明确的补充性规定。因此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应当被合理有效地控制,,笔者认为可采取以下措施;
1、制定细密、严谨、操作性强的实体法。通过不断的完善立法,减小自由裁量的空间,从而合理控制自由裁量的行使。
2、建立健全和完善的诉讼保障制度,从程序上保证法官自由裁量的内容符合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
3、制定科学严密的证据规则,合理控制法官在审查判断证据和认定案件事实上的随意性和自由裁量权。
4、确保法官审判独立。只有赋予法官独立的审判地位,才能保证法官在审理案件过程中独立思考、分析和判断案件事实和适用法律,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5、加快法官队伍精英化的建设。法官代表国家行使审判职权,必须具备较高的法律专业技能。法官在办案过程中,对具体法条的理解,应当从法理和立法者初衷角度出发,这样才能保证自由裁量内容的合法性。

参考文献
①(美)约翰•亨利•梅里曼:《大陆法系》(中译本),西南政法学院1983年印。
②(英)丹宁勋爵:《法律的训诫》(中译本)群众出版社。
③洪源《刑事判断证据标准论》,现代出版社1992年版。
④陈兴良:《刑法的人性基础》,中国方正出版社1996年版
⑤(英)彼得•查德:《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中译本),中国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⑥《中国法学》1999年第五期《论司法独立与媒体监督》。
⑦卞建林主编:《刑事诉讼法》,法律出版社1997年9月出版。

Ⅶ 法官自由裁量权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为什么

随着我国司法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法官自由裁量权渐渐成为人们争论不休的焦点之一。在我国,普通老百姓基于认识上的偏颇,并不认可法官享有自由裁量权,认为法官判案就应当“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进行裁判,非黑即白。不依照法律审判,随心所欲,就是不公正的。传统观念如此,法院依据自由裁量权所作出的裁决便不能产生应有的权威,老百姓并不认可这样的裁决是公平公正的,尤其是当法官自由裁量权被普遍滥用的时候,更是如此。然而,从法的运行规律看,法官自由裁量权是与法共存的,也就是说,法官在审判案件的过程中不可能不运用自由裁量权。正如“法官绝对不可以改变法律织物的纺织材料,但他可以也应当把法律的皱褶抚平。” 而要把法律的皱褶抚平实际上就是一个法官为追求正义而行使自由裁量权的过程。故法官自由裁量权存在和发展有重要的价值。

一、法官自由裁量权的概念、特征

依《牛津法律大辞典》所谓自由裁量权,指(法官)酌情作出决定的权力,并且这种决定在当时情况下应是正义、公正、正确和合理的。法律常常授予法官以权力或责任,使其在某种情况下可以行使自由裁量权。有时是情势所需,有时则仅仅是在规定的限度内行使之。[2]法官自由裁量权,亦称司法自由裁量权(当然,在我国,广义的司法自由裁量权的主体还包括检察机关),是指法官或者审判组织根据自己的认识、经验、态度、价值观以及对法律规范的理解而选择司法行为和对案件作出裁判的权力。

其基本特征为:1.法官自由裁量权贯穿于法律适用或案件审理过程的始终。即始于对案件事实认定后法律的适用,终于对案件的审结(即判决的作出);

2.法官自由裁量权由特定的主体——法官或审判组织来行使,主体具有特定性;

3.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必须以事实认定正确为基础和前提(即法官不能对事实进行乱认定,事实认定错误,可能导致法律适用的错误);

4.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权“有时是根据情势所需,有时则仅仅是在规定的限度内行使”;

5.非经法定程序变更或撤消,法官自由裁量权一经作出,即具有强制执行的法律效力;

6.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必须正当、合法、合理,体现和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原则。因为“正义是人类一种最基本的价值理想”,“作为一种法价值对其它法价值具有优越性”,“法必须体现一定的正义要求,最终必须以正义为依归”。

二、我国法官自由裁量权的现状

现代社会的发展,使得司法的范围不断扩大,法官自由裁量权存在于司法的全过程,具有普遍性和不可避免性[3]。司法审判包括发现认定事实、适用法律和作出裁判三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里都存在着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如证据是否采信、无证据佐证的部分事实认定、情节严重的认定、如何承担责任,如何定罪量刑等过程通常都需要通过一定的自由裁量来实现。

法官自由裁量权具有普遍性,也是不可避免的:

第一、是由社会事务、社会存在的复杂多变性决定的。法律用来调整社会关系,但社会关系纷繁复杂,而且日新月异,不断变化,要使固定的法律明确、详尽地规范所有变化的社会关系显然是不可能的。

第二、是由人的认知能力的局限性决定的。人在制定法律的时候不可能对所有的关系都规定得周密、详尽,也不可能对所有的事物都作出无误的调整,因而在客观上不得不留有一些余地,有时候是故意为之,并不是水平问题或失误所致。

第三、是实现个别正义和实质正义所决定的。司法追求的目的是公平、正义,但如果仅仅用一个简单的条文去规范千差万别的社会关系时,表面看来也许公正,但实际上不一定公平,从整个社会来看,可能实现了绝对公平,但对于个案来说不一定公平。比如,古话说“杀人偿命、欠债还钱”,这句话流传了几千年,但考虑到杀人有很多种情况,包括故意杀人、过失杀人、正当防卫致人死亡、依法执行死刑杀人等如果统统套用“杀人偿命”那就会更加不公平了。所以就要求具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区分情况区别对待,以实现个别正义和个体公平。

三、理性正确对待法官自由裁量权

法官自由裁量权具有普遍性和不可避免性,但是,法官自由裁量权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必须理性正确地对待法官自由裁量权,一方面要看到她的优越性,另一方面又要看到她的危害性。

法官自由裁量权的优越性表现在:1、司法自由裁量权是实现个别正义和实质正义的工具;2、是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的方法;3、是克服我国经济发展极不平衡造成司法标准不统一负面影响的重要手段;4、是提高法官司法能力、培养法官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如果法律把任何事物都规定得很具体,法官就会成为一个适用法律的工匠,而不可能成为司法大师[4],这显然不适应现阶段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要求。

法官自由裁量权的危害性表现在:1、可能造成法官滥用权力,使作出的解释和裁判远离法律的精神和目的;2、可能造成对同一类事实作出不同的裁判,出现“同罪而异罚”现象;3、可能成为个别法官消极判案、枉法裁判、破坏法律实施,甚至打击报复的工具。

正是由于法官自由裁量权具有双面性,所以必须对其进行适度的限制和规范:

(一)严格依法裁量。即行使自由裁量权要体现法的公正价值,切实做到有法必依,这既是对自由裁量权的约束和限制,也是对自由裁量权的引导和指导。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认为:“如果说具体法律规范在执行时可以根据情况加以改变的话,那么法律的精神、法律的原则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不能改变的,都必须加以遵守和执行。”严格依法裁量要求法官在具体案件中必须依据已有的证据法规则审查和运用证据,从而认定案件事实;必须正确、全面地理解和适用法律,依据已有的法律原则对此作出评价,并在此基础上依法作出公正、公平的裁判。如果违背了法律的指引,法官任意的裁量便成为滥用权力。如果法官不能从法律精神的基本要求出发,片面、机械地适用法律,必然导致裁判的错误。

(二)其目的是为了实现公平正义。也就是《牛津法律大辞典》里所谓的“这种决定在当时情况下应是正义、公正、正确和合理的。”具体地就是要求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权必须坚持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相统一、审判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程序是实现正义的必由之路,是实体公正的前提和基础。忽视程序公正的独立价值,将难以保证实体公正;反之,如果只注重程序公正,忽视实体公正,将会导致更大更多的不公正。因此,法官在行使自由裁量权时,必须坚持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并重。法律效果是审判工作的立足点,是社会效果的前提条件。社会效果则是审判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法律效果的集中体现。所以,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权既应追求法律效果,又应追求社会效果。

(三)必须是在特定情势下对正义和合理的事物行使衡平权。这是设定自由裁量权的价值目标。这里要注意把握四个问题,第一是必须在特定情势下才能行使自由裁量权,没有特定情势这个条件,法官不能行使自由裁量权,否则就是“向一般条款逃避”。第二是必须针对正义和合理的事物,如果不是正义的事物和合理的要求,就没有必要行使自由裁量权来予以保护。第三是为了对正义和合理的事物行使衡平权,对正义和合理的事物如何进行保护,需要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权来衡平各方当事人的利益,也就是说其目的是为了实现公平正义。第四是对该正义和合理的事物衡平各方当事人的利益没有法律的具体规定,只能由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权来实现。

(四)依据合乎情理原则裁量。所谓情理即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观,指事物的客观规律和多数人关于公平合理的社会共识。这种价值观表现为一定时代的社会结构所决定的并被普遍接受的某些正义观念。合乎情理就是指“不任性、不个人化和不(狭义上的)政治化”。[5]法院在实施法律过程中应给大众合理的正义期待,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权不仅应让大众知道他们是在主持正义,而且更重要的是让大众知道并能合理地期待他们会主持正义,会就争议的事项作出合理的裁决。

Ⅷ 为什么法官有自由裁量权

自由裁量权是国家赋予行政机关在法律、法规规定的幅度、范围内有一定选择余地的处置权力。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情况千差万别,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可能穷尽一切可能。因此,行政机构的自由裁量权是客观存在的。

Ⅸ 法官到底有多大的自由裁量权

标准是法律。一般来说只有法律规则没有明确规定的时候,
才有法官自由裁量权适用的空间,或者法律规则直接给法官的自由裁量授了权。
而如果法律规则没有相关规定,则参考法律原则。

热点内容
律师免费咨询平台 发布:2025-01-17 22:05:02 浏览:708
上海市司法行政 发布:2025-01-17 21:16:34 浏览:361
杏花岭区法院 发布:2025-01-17 20:20:07 浏览:881
铜仁市人民法院 发布:2025-01-17 18:27:24 浏览:131
特工杀法官 发布:2025-01-17 18:10:34 浏览:469
深圳沙井律师 发布:2025-01-17 17:02:14 浏览:438
民事诉讼法案例分析 发布:2025-01-17 16:40:52 浏览:607
魔法学院游戏下载 发布:2025-01-17 16:19:20 浏览:634
交通事故法院判决后保险公司 发布:2025-01-17 15:51:32 浏览:960
刑法修正案的溯及力 发布:2025-01-17 15:12:29 浏览: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