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法官健康

法官健康

发布时间: 2020-12-18 16:09:14

法官应具有什么素质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有关规定,结合社会实践,法官应具有的素质,归纳 起来,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良好的政治素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以下简称《准则》)第34条规定:“法官应当加强修养,具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和良好的品行、忠实地执行宪法和法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本条明确要求法官要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素质,就是一个人学习修养达到的程度。政治素质无疑是指一个人政治修养所达到的程度。良好的政治素质的基本要求就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审判工作,牢固树立“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严格依法办案、办求做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最佳统一”。 一个法官如果没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没有大局观念,仅凭法律知识,就案办案,就会偏离政治方向、就会导致办案的法律效果说的过去,社会效果不好的被动局面。这是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相悖的,对我们的审判事业十分有害。作为人民法官必须明确:“人生存不是为了打官司,打官司却是为了生存”。 二、良好的业务素质 《准则》第34条明确要求法官要具有良好的业务素质。良好的业务素质要求法官具有较高的法学理论和法律知识水平,具有较高的审判技能、技巧,熟练地法言法语运用水平,高超的庭审驾驭能力,较高的处理应急事件的能力,较为丰富的审判实践经验,较高的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精湛的裁判文书制作水平等。 三、良好的品质 品质,是指人的道德、品行。品质影响着行为。作为一个法官如果没有良好的品质,就不能准确把握案件的是与非。在“权与法”、“情与法”、“钱与法”、“色与法”之间就会选择错误,就会导致错案发生。从而损害当事人权益、损害国家法律的尊严。 因此,作为一个法官应当加强道德修养,模范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养成良好的品行,为公正审判储备高质量的人格。只有这样,才能使公众不怀疑法官的司法活动。 四、良好的文体素质 文,是指文学艺术;体,是指健康的身体。并非让法官成为文艺人才,也不是让法官成为运动员。作为一个法官,写作裁判文书是经常的事,如果没有良好的文艺修养,就不会写出精彩的裁判文书来。多一些文艺修养,不仅提高法官的写作水平,而且提高法官的品行,品味。 我们一贯强调“德、智、体”全面发展,作为一个法官,如果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整天躺在病床上或者一副病态损害法官形象且不说,就算具有再高的水平,也难以施展。所以,一个法官应当加强体育锻炼,保持健康身体,才能更出色地完成各项审判任务。 五、较丰富的社会经验 法官审案与社会各界都会直接接触,公开开庭更是法官与公众接触的主要途径。从这一方面说,法官也是公众人物。作为一个法官,如果不了解所服务地域的风土民情,就很难做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最佳统一。所以,一个法官就应当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熟知当地的民俗文化。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同人民群众交流,才能把案件审的更好。 现在从小学到大学都在搞素质教育。原因在于现在的学生、尤其是大学生、只顾学习专业、什么历史、民俗全然不顾,这不懂那不懂成了时尚。那么,我们不仅要问:这样的学生如何在社会上生活呢?什么都懂,不要求什么都精,我想这大概就是“知识渊博”的涵义。一个知识渊博的法官,面对案件、面对当事人、面对社会,就会潇洒自如,就会做到“快乐审判”。

❷ 当一个法官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应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回;

2、年满二十三岁;答

3、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4、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和良好的品行;

5、身体健康;

6、高等政法大学、高等学校法律系本科毕业、法学学士学位或者高等院校非法律专业本科毕业,具有法学专业知识,从事法律工作满二年。

其中担任高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法官,应当从事法律工作满三年。获得法学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或者非法律专业硕士学位、博士学位具有法学知识,从事法律工作满一年。

其中担任高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法官,应当从事法律工作满二年。


(2)法官健康扩展阅读:

法官应当依法履行的义务:

1、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

2、审判案件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秉公办案,不得徇私枉法;

3、依法保障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

4、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维护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5、清正廉明,忠于职守,遵守纪律,恪守职业道德;

6、保守国家秘密和审判工作秘密;

7、接受法律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

❸ 一个法官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法官法》
第九条 担任法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年满二十三岁;
(三)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四)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和良好的品行;
(五)身体健康;
(六)高等院校法律专业本科毕业。这是法定条件。目前需要有司法资格
素质需要为人公正、清正廉洁,这属于职业操守。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有关规定,结合社会实践,法官应具有的素质,归纳 起来,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良好的政治素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以下简称《准则》)第34条规定:“法官应当加强修养,具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和良好的品行、忠实地执行宪法和法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本条明确要求法官要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素质,就是一个人学习修养达到的程度。政治素质无疑是指一个人政治修养所达到的程度。良好的政治素质的基本要求就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审判工作,牢固树立“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严格依法办案、办求做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最佳统一”。 一个法官如果没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没有大局观念,仅凭法律知识,就案办案,就会偏离政治方向、就会导致办案的法律效果说的过去,社会效果不好的被动局面。这是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相悖的,对我们的审判事业十分有害。作为人民法官必须明确:“人生存不是为了打官司,打官司却是为了生存”。 二、良好的业务素质 《准则》第34条明确要求法官要具有良好的业务素质。良好的业务素质要求法官具有较高的法学理论和法律知识水平,具有较高的审判技能、技巧,熟练地法言法语运用水平,高超的庭审驾驭能力,较高的处理应急事件的能力,较为丰富的审判实践经验,较高的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精湛的裁判文书制作水平等。 三、良好的品质 品质,是指人的道德、品行。品质影响着行为。作为一个法官如果没有良好的品质,就不能准确把握案件的是与非。在“权与法”、“情与法”、“钱与法”、“色与法”之间就会选择错误,就会导致错案发生。从而损害当事人权益、损害国家法律的尊严。 因此,作为一个法官应当加强道德修养,模范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养成良好的品行,为公正审判储备高质量的人格。只有这样,才能使公众不怀疑法官的司法活动。 四、良好的文体素质 文,是指文学艺术;体,是指健康的身体。并非让法官成为文艺人才,也不是让法官成为运动员。作为一个法官,写作裁判文书是经常的事,如果没有良好的文艺修养,就不会写出精彩的裁判文书来。多一些文艺修养,不仅提高法官的写作水平,而且提高法官的品行,品味。 我们一贯强调“德、智、体”全面发展,作为一个法官,如果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整天躺在病床上或者一副病态损害法官形象且不说,就算具有再高的水平,也难以施展。所以,一个法官应当加强体育锻炼,保持健康身体,才能更出色地完成各项审判任务。 五、较丰富的社会经验 法官审案与社会各界都会直接接触,公开开庭更是法官与公众接触的主要途径。从这一方面说,法官也是公众人物。作为一个法官,如果不了解所服务地域的风土民情,就很难做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最佳统一。所以,一个法官就应当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熟知当地的民俗文化。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同人民群众交流,才能把案件审的更好。 现在从小学到大学都在搞素质教育。原因在于现在的学生、尤其是大学生、只顾学习专业、什么历史、民俗全然不顾,这不懂那不懂成了时尚。那么,我们不仅要问:这样的学生如何在社会上生活呢?什么都懂,不要求什么都精,我想这大概就是“知识渊博”的涵义。一个知识渊博的法官,面对案件、面对当事人、面对社会,就会潇洒自如,就会做到“快乐审判”。

❹ 法官的具体职责!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

第五条法官的职责:

(一)依法参加合议庭审判或者独任审判案件;

(二)法律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七条法官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

(二)审判案件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秉公办案,不得徇私枉法;

(三)依法保障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

(四)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维护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五)清正廉明,忠于职守,遵守纪律,恪守职业道德;

(六)保守国家秘密和审判工作秘密;

(七)接受法律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

(4)法官健康扩展阅读

法官的条件

第九条担任法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年满二十三岁;

(三)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四)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和良好的品行;

(五)身体健康;

(六)高等院校法律专业本科毕业或者高等院校非法律专业本科毕业具有法律专业知识,从事法律工作满二年,其中担任高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法官,应当从事法律工作满三年;获得法律专业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或者非法律专业硕士学位、博士学位具有法律专业知识,从事法律工作满一年,其中担任高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法官,应当从事法律工作满二年。

❺ 如何保障执行法官人身安全的意义

近日微信朋友圈和网络媒体被一个消息刷屏,2016年9月8日上午9点45分左右,山东寿光法院两名执行人员到菏泽市曹县某银行查封被执行人账户,办理过程中,30余人冲进银行对二人围攻殴打。警察到达现场后,执行员提出让警察提供保护并送二人去医院的要求被拒绝。警察拒绝要求二人去所谓的“指挥部”见县领导进行汇报,二人拒绝后又被殴打。无奈到达“指挥部”见到了所谓的“韩主席”,并胁迫法院将银行的查封手续拿走。直到下午14时30分左右,两名执行员得以乘车离开。这件事震动最大的是法院群体。也许大家想说什么,又说不出什么话,心情是沉重的,但是向谁说呢?谁能理解?

法院现有实践中,不可能在诉前保全阶段主动帮原告查遍被告财产。除非有明确的财产信息,账号、房屋地址等,否则不可能主动查,也不可能动用执行查控系统。在财产保全期间就查询当事人的财产信息,也是为了保障执行。执行有多难?去看看执行法官手中人山人海的案子,那一张轻飘飘的强制执行申请书,配上原案文书复印件,凑成几张一卷薄薄的案子,递到执行局,但后面的执行法官要花多少工夫、喊多少话、吵多少架、跑多少路才能把案子执行过来。闹的,哭喊着的在法院执行庭里比比皆是,虽然笔者现在不在执行局,但是前几年的执行法官生涯切身体会到那种痛苦和焦灼,那时就觉得已经够崩溃了,别说有人天天上门找你吵,逼得你再去找别人吵。谁不愿意案结事了高枕无忧,但是可能吗?从案件发生之前,财产就可能转移了,冻结的银行卡都是零,老百姓维权难,好不容易走完诉讼流程,拿到一个结果,执行的时候面临的又可能是毫无希望和遥遥无期的等待。一面是执行难、老百姓维权难,一面是对法院的抵触、不理解、甚至围殴。但是公平不能因此被忽略。作为守护公平的最后一环,不期待能说服任何人,因为规则不在嘴上,但是社会需要确立一个规则,让人们普遍信赖并执行,共用一套规则体系。这是法治。笔者撰写本文旨在从执行法官人身和职业安全保障问题为视角,谈自己一点看法,与各位同仁共研。

一、执行法官人身和职业安全保障问题现状

执行法官人身和职业安全保障是法官职业保障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包含执行法官人身安全保障、任职安全保障等具体内容。当前执行法官面临的人身安全保障、任职安全保障问题有杀害、伤害等直接暴力行为,侵害法官生命健康问题、自伤、自杀等暴力行为,侵害法官职业安全问题、威胁恐吓、侮辱诽谤、诬告陷害等非暴力行为,侵害法官身心健康问题、法官履职责任追究制度被随意滥用,危及法官职业安全问题。由于范围之广,类型之多,数量之众,难以例举和统计。给法官精神和心理上造成了巨大压力,严重影响了法官身心健康。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有无过错,执行法官随时面临着被侵害的危险。再者缺乏救济措施,法执行官时常成为弱势群体。这既是对执行法官身心的伤害。也是对司法公正和司法权威的危害。

二、执行法官人身安全和职业保障问题的表现

针对执行法官的人身安全问题频频出现,不仅损害了法律尊严、毒化了司法环境、激化了社会矛盾,还严重影响了广大执行人员的工作热情,进一步动摇了社会公众对法律威严和社会公正的信仰,从而扭曲和弱化社会的价值观建设体系,付出的社会成本,可谓越来越大。同时执行法官的人身安全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共性问题,我国处于经济、文化、制度等社会领域的成熟和过渡阶段,这一问题的凸显,是社会发展阶段的必然现象。

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负面因素影响,不少当事群众法制观念淡薄。法院作为维护公平正义的部门,经常处在各类社会矛盾和不安定因素的前沿,一些群众很容易把不满情绪转移到执行办案人员身上。特别是少数地方政府在工作中遇到了阻力,要求法院出面处理一些非本职活动时,更加容易引起群众的对立和反感,把抗拒、阻碍执法作为宣泄情绪、发泄不满的一种途径,给个别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个别群众对暴力阻碍干警执行的违法性认识不足,认为骂两句、打几下“算不了什么”;有的群众本着“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趁机起哄。没有人挺身而出制止不法分子。同时受社会利益调整物化思想严重的影响,一些当事人心态失衡。在社会进入“改革攻坚期、利益调整期、矛盾高发期”阶段,社会保障机制和救济机制不健全不完善,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和保护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整体步伐,一些弱势群体表现出心理上的“焦灼感”和“危机感”,一些强势群体表现出行为上的“暴力威胁”和“利益共生”倾向,从而致使相当部分的社会公众滋生“不平衡、不公平、不满意”的心态,对立日益严重,矛盾日益尖锐。而执行过程恰恰是各种矛盾和冲突的契合点,也是各种利益和情绪的交汇点,在此情况下,一些当事人为捍卫自身的权益,往往会不自觉地使用过激手段,将不满情绪和吃亏心态的怨气发泄在法官身上。少数败诉的当事人是出于报复和仇视的心理,对执行法官实施人身侵害,制造暴力事件。

(二)舆论导向尚需要引导。媒体不能片面追求轰动效应而忘却其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应发挥的积极作用,忽视其对舆论的正确引导作用。不可否认在执行队伍中存在极个别的害群之马,但执行队伍的整体形象在逐步提升,社会公信度在逐步提高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媒体的适时适度介入有利于宣传执行队伍建设新形象,有利于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与此同时普法工作滞后,弱势群体特别是农村居民法制观念淡薄。多年来突出经济发展,某种程度上忽略了对社会人的精神关注。群众特别是农村群众不仅法制观念淡薄,法律知识匮乏,而且严重缺乏对法律的信仰和敬畏,导致了社会经济发展对公正司法的要求产生了较为突出的矛盾。少数当事人囿于自己的知识面,往往以自身利益得失来理解法律。在诉讼中,比较多的农民缺乏证据意识和程序意识,一不如意就和法官对着搞,动辄耍横的、动粗的比较常见。执行中,有些人为维护乡邻关系,有时会参与围攻、抗拒执行。还有的当事人认为自己“有关系、有门路”,视法律为儿戏,信“访”而不信法。少数当事人对执行法官的查封决定视若儿戏,随便撕毁,有的甚至千方百计转移、藏匿财产以逃避法定的义务,再加之法律思维与大众的朴素思维存在现实差异。一些当事人特别是受教育水平低的群众,在诉讼过程中觉得自己“有理走遍天下”,不懂得也不重视证据在诉讼中的作用和地位,一旦法律事实与客观事实不一致,出现败诉或者法庭认定的法律事实与客观事实出入较大时,就想当然地以为法官偏袒对方,或者拿了对方的好处,或者对方“上面有人”,在觉得自己有理却又吃亏的心态下,当事人往往会迁怒于执行法官,对法院也心生怨恨,一旦出现合适的时机或者受到外界刺激,就会做出过激的行为。容易酿成围攻和袭警事件的发生。

(三)相关法规制度的缺位,打击不力。从现行的《法官法》和《法官职业道德行为准则》的规定来看,我国对执行法官的从业资格和从业道德要求居于世界先进水平。但对执行法官的人身权利的保护只在法官法第八条第(五)项规定:法官的“人身、财产和安全受法律保护”。危害执行法官人身安全行为的惩处措施不足。我国现行刑法专设一章“妨害司法罪”对打击报复证人,扰乱法庭秩序,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等行为规定了刑罚处罚,但却无制裁危害执行法官人身安全的行为的相关规定。一些闹得凶的、危害重的、影响大的,往往以“司法拘留”的形式把当事人拘留几天放回收场,刑事扣留、追究刑责的更是鲜见。再加之刑法、治案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中,只对侵害公安民警人身安全的行为作出了处罚规定。对侵害执行法官的案件和事件缺乏有力的法律依据进行整治处罚。但往往由于有关单位未能较好配合,难以及时对暴力抗法者进行刑事处分,而只能由法院作出司法拘留和罚款处理了事。由于法律的权威性、操作性不强,使得一些人敢于藐视法律,甚至敢于公然与法律对抗。在一定程度上也助长了违法者的嚣张气焰。

(四)地方、部门保护主义思想严重。一些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特别是乡镇政府从保护本地区经济利益出发,对法院的依法办案进行干预,特别是对外地法院的执行更是横加阻拦。有的表面上支持外地法院执行,实际上偏袒本地当事人,为被执行人逃避履行义务寻找种种理由,甚至以影响稳定为借口,向法院施加压力,制造执行障碍,使外地执行举步维艰。有的对外地法院委托执行的案件敷衍塞责、久拖不执,或者以这样那样的理由,要求委托法院中止、终结执行。执行中一些有义务协助的部门和被执行人串通一气,刁难执行人员,阻碍法院判决、裁定的执行。

(五)执行法官内部消极保安全的思想比较流行,缺乏对自身安全的警惕性和应急能力。一方面,法院对损害执行法官人身权利行为的危害性和破坏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总是希望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且法院内部对执行法官遭受当事人伤害时如何处理,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少数法院连应急机制和处置措施都不完备。另一方面,在当事人与法官缠闹时,多数法官是采取消极躲避和息事宁人的方式,骂不还口,打不还手,委曲求全,不敢采取必要的法律手段去制裁违法当事人。再次,部分执行法官还存在防范意识不强和应变能力不高的情况,发现问题没有及时报告和积极应对,致使损害后果扩大。少数当事人正是摸透了“法院怕出事”“法官怕惹事”的心理,动辄恶意上访、无理缠诉、暴力抗法,或采取自杀、自残的方式相威胁,辱骂、殴打甚至加害法官时有恃无恐,无所忌惮。此外,个别法官素质不高、工作方法简单粗暴、法院安全措施不力等也是产生过激行为出现暴力事件的原因。而执行行为简单粗暴,也是诱发暴力抗法的一个重要原因。部分法院重审判、轻执行,甚至故意把素质较差的干警放在执行队伍从事执行工作,这就导致执行队伍的素质先天不足,很难保证执行行为的公正、文明。再加

❻ 法官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

第五条法官的职责:

(一)依法参加合议庭审判或者独任审判案件;

(二)法律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七条法官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

(二)审判案件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秉公办案,不得徇私枉法;

(三)依法保障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

(四)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维护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五)清正廉明,忠于职守,遵守纪律,恪守职业道德;

(六)保守国家秘密和审判工作秘密;

(七)接受法律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

(6)法官健康扩展阅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

第八条法官享有下列权利:

(一)履行法官职责应当具有的职权和工作条件;

(二)依法审判案件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三)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被免职、降职、辞退或者处分;

(四)获得劳动报酬,享受保险、福利待遇;

(五)人身、财产和住所安全受法律保护;

(六)参加培训;

(七)提出申诉或者控告;

(八)辞职。

第九条担任法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年满二十三岁;

(三)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四)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和良好的品行;

(五)身体健康;

(六)高等院校法律专业本科毕业或者高等院校非法律专业本科毕业具有法律专业知识,从事法律工作满二年,其中担任高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法官,应当从事法律工作满三年。

获得法律专业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或者非法律专业硕士学位、博士学位具有法律专业知识,从事法律工作满一年,其中担任高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法官,应当从事法律工作满二年。

❼ 做法官有哪些要求

担任法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二)年满二十三岁;(三版)拥护中权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四)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和良好的品行;(五)身体健康;(六)高等院校法律专业本科毕业或者高等院校非法律专业本科毕业具有法律专业知识,从事法律工作满二年,其中担任高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法官,应当从事法律工作满三年;获得法律专业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或者非法律专业硕士学位、博士学位具有法律专业知识,从事法律工作满一年,其中担任高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法官,应当从事法律工作满二年。 本法施行前的审判人员不具备前款第六项规定的条件的,应当接受培训,具体办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制定。 适用第一款第六项规定的学历条件确有困难的地方,经最高人民法院审核确定,在一定期限内,可以将担任法官的学历条件放宽为高等院校法律专业专科毕业。 第十二条 初任法官采用严格考核的办法,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从通过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取得资格,并且具备法官条件的人员中择优提出人选。 人民法院的院长、副院长应当从法官或者其他具备法官条件的人员中择优提出人选。

❽ 年轻法官需具备哪些司法职业素养

人民法官所需的职业素养
法官应具有悲天悯人的情怀。所谓法官的“悲天悯人”,是指对国家和社会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对基层人民群众要有深切的同情和关怀。时时刻刻对基层群众抱有同情心,甚至换位思考,把自己处于当事人的位置,才能做到“司法为民”。
法官应具有高尚的人格,坚守职业道德。法官也是人,也有人的弱点,容易受到诸如收入、权力、美色、娱乐、闲暇等的诱惑。但是,法官不是一般的人,而是品格高尚的人。一个能够拒绝物质诱惑、坚守道德原则的人,才能取信于人,也才能服务于司法。法官应坚持职业道德,做一个勤勉和谨慎的人。
法官应具有良好的文化及人文素养。良好的人文素养,能够使法官做到尊重和理性。法官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熟知文学、哲学、历史、经济等知识,不仅仅给判决文书增加理性思考,也在审判时能够具有足够的广博的知识,从更加宽广的角度审视纠纷的解决途径。
法官应具有良好的司法能力。司法能力主要是认定事实、适用法律、庭审驾驭、裁判思维、裁判效率、文书制作等能力。这是一个法官的基本职业技能。在新类型案件越来越多的时代里,司法能力也应当与时俱进。在“调判结合、调解优先”的工作方针下,调解能力也是广义上的司法能力,不过裁判与调解对法官的要求是不同的,在不分裁判法官和调解法官的情形下,一个优秀法官应同时具备良好的裁判能力和调解能力。

法官应具有良好的司法形象。司法形象是社会公众对法院的最直观的认识。司法形象是指法官对当事人的态度、言语、举止等。法官的态度应当谦和、耐心,言语应当文明,不一味追求法言法语,举止应当大方得体。司法形象是内心修养的外在体现,是对当事人的尊重和对法律信仰的外在表现。美国司法界将司法裁判中的法官的好脾气称之为“司法涵养”,这一术语反映了好脾气在良好的司法裁判中的重要性。审判可能受种种因素的影响,个人的气质、情感、经验等等将会影响审判,因此良好的司法形象不仅仅构建良好的法院公众形象,也是公平正义的前提性要求。
法官应具有丰富的社会阅历。“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亦文章”。丰富的社会阅历,不仅仅有助于与人处事,更有助于案件的裁判。社会阅历有助于法官找到解决纠纷的最佳办法,也能够形成敏锐的洞察力。对案件的洞察力,可以更加有助于发现案件背后的因素和纠纷形成的根本原因。
法官应具有实现公平正义的理想和勇敢精神,应当是一个孤独的理想者。法官职位并非是一种谋生的职业,而是坚守公平正义的理想。在纷扰与躁动的社会中,坚守公平正义的理想,注定是孤独的。一个法官应当具有坚守公平正义的勇气。法官不畏惧外在的暴力威胁,同时一个具备勇气的法官,将会严格依法办案,而不会为了迎合舆论而牺牲法律的公平正义。因此,法官的勇气首先是对待暴力威胁的勇气,其次是坚持法律信仰的勇气。
职业素养是指一个人从事某种职业所应具备的素质和修养,是一个人在品德、知识、技能等方面先天的禀赋和后天的学习、实践综合作用的结果。法官的职业素养不仅包括他的司法理念、司法形象和司法能力,也包括他的职业操守和敬业精神。
司法形象是指法官的仪表、态度、言行等。这是社会公众对法院最直观的认识。在办案过程中,他总是保持文明、谦和、耐心的态度,给当事人以充分的尊重和理解。
司法能力主要是指裁判能力,包括法律学养、裁判思维、庭审驾驭、文书制作、审判效率等,在“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工作原则下,也包括调解能力。
法官的工作针对的对象是“人”,使用的手段是“法”,在工作中他对自己的要求是十个字:“正人先正己,修业必修身。”他很注重个人修养,坚持堂堂正正做人,淡泊名利,清正廉洁,在内心深处有自己的人格追求。他很爱惜羽毛,坚持无愧于当事人、无愧于亲人和朋友、无愧于身上穿着的法服和胸口佩戴的法徽。

❾ 法官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法官法》
第九条复 担任法官必制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二)年满二十三岁;(三)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四)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和良好的品行;(五)身体健康;
(六)高等院校法律专业本科毕业。这是法定条件。目前需要有司法资格
素质需要为人公正、清正廉洁,这属于职业操守。

热点内容
魏龙律师 发布:2025-01-19 03:32:57 浏览:893
嘉定人民法院 发布:2025-01-19 03:29:07 浏览:845
刑事诉讼法解释117 发布:2025-01-19 03:28:03 浏览:406
招标投标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5-01-19 03:21:01 浏览:916
司法局上号 发布:2025-01-19 03:19:55 浏览:79
婚姻法司法解释三朔及力 发布:2025-01-19 03:02:21 浏览:542
法治文化研究院 发布:2025-01-19 02:54:05 浏览:110
口头协议有视频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5-01-19 02:40:15 浏览:107
保安劳动法无法保证 发布:2025-01-19 02:05:21 浏览:315
民法典与与生态环境 发布:2025-01-19 01:21:19 浏览: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