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云腾法官
① 最高法第二巡回法庭首任庭长胡云腾是个怎样的法官
最高法第二巡回法庭首任庭长胡云腾是个怎样的法官
2014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研究室主任胡云腾做了不少事情。他率交流团访问了台湾;为北京市旅游委全体党员干部解读了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的精神,还向媒体介绍了一项新制度的突破:如存在性侵害、出卖、拒不履行监护职责长达6个月以上等七种严重情形,可以撤销其监护人资格。
月中,他则在《红旗文稿》上发表了长文《始终坚持党的领导 保证独立公正司法》。
随着12月28日全国人大的一纸任命,他的生活变成另一种模样:他将成为最高法巡回法庭的一名庭长。
“毫无疑问,胡云腾法官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学者型法官。”与他相识20多年的《民主与法制》总编辑刘桂明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表示,“由这样一位学者型法官去执掌最高法首个巡回法庭,可谓众望所归,人才难得。”
的确,胡云腾身上最为人注意的标签,是“学者”。
他拥有西南政法学院(1995年更名为西南政法大学)的硕士学位与中国人民大学的博士学位;在成为一名“学者型官员”之前,他曾是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的研究员,发表过超过100篇学术论文和近40部作品,其中《死刑通论》和《存与废——死刑基本理论研究》在国内的死刑研究著作中相当有分量。
2008年,时任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副主任的胡云腾,依然在与同行的交流中一再提及“我是一个学者”。
刘桂明认为,对于巡回法庭这一“需要坚持探索实践、不断总结经验”的新生事物,正需要胡云腾这样一位“研究水平高深、协调能力高超、涉猎视线高远的高精尖人才”。
很多人都对胡云腾在1998年与邱兴隆、张金龙合作的《死刑问题三人谈》记忆犹新。不止一个人注意到,平时沉默寡言、甚至很少会哈哈大笑的胡云腾,谈起死刑问题时就会滔滔不绝。在调入最高法之前,他不止一次公开阐述过废除死刑的理由:公正、人道、人权保障,以及“无论司法程序设计的多么严密,适用死刑都可能错杀无辜”等。
因为对这一问题的兴趣与持续关注,他曾被学界戏称为“胡死刑”。
那场对话正是由刘桂明主持的。他对胡云腾更深的印象是,十几年前,“眼见一位极具法学研究水平与才华的友人面临绝境,他当即拉上我驱车300公里,前往友人所在的城市进行紧急协调,最终使他脱离了危险境地”。
“他是一位非常重情重义的人”,刘桂明总结说。
《法制晚报》2007年有一篇报道描述了藏身在专业法律术语后的法官胡云腾:“不爱服输”“特有韧劲儿”,可能是因为“小时候受的苦太多”了,所以“只知道埋头苦干”。
胡云腾1955年出生于安徽省六安市,3年后,全家人被下放到农村。1979年参加高考,他填报了西南政法学院,可因为之前从没填写过简历,有几年经历没填上,在政审这一关被拦了下来。
多年后他还带着点沮丧形容自己“在命运的始发站,就跌了一个大跟头”。不管怎样,“生了一个假期的闷气”之后,他不得不去安徽师大政教系报到。
四年后,在大学里一直坚持自学法律的他再一次考上西南政法学院。
他的职业生涯也一直都围绕着法律,最初在安徽大学法学院教书,博士毕业后去社科院做研究,八年后又到了最高法的研究室。
“他是体制内开明派”,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何兵教授说,“这也意味着他一直很稳妥,可靠”。
上世纪90年代初,胡云腾曾在博士论文中提出过一个废除死刑的“百年设想”。十多年后他在一本法律刊物上承认,自己当初的考虑并不完善,废除死刑之路必须慢慢走。
“在一个封闭的、不透明的司法制度中,任何美好的制度设计都难以产生预期的好效果”,他当时说过。
同样是在这场采访中,他冷静地拒绝了采访者奉上的高帽子:“知名的法学家和出色的律师这两顶帽子均不适合我戴,因为本人还有自知之明。但作为一个法学科研人员,我认为应当创造条件联系实际。”
他进一步解释道,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法学家应当到司法实务部门去工作一段时期”:“我认为法学理论工作者在现阶段应当多关注中国的司法实践,尤其在我国的司法体制正在进行改革,正在建立现代司法制度时期,法学家应当积极参与其中。”
如今这一切似乎都在他身上实现了。
两年前,在一场关于“司法改革”的报告中,已经是最高法研究室主任的胡云腾提醒台下的大学生,“我们的司法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发展与完善”,“司法改革不是追求一些空洞的原则,而是要解决司法实际的问题”。
2014年4月24日这天,他与刘贵祥一同被任命为二级大法官。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官制度中,这意味着他也成为一名副部级干部。
2014年12月,在接受一家媒体采访时,胡云腾分享了他参与起草《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经历。据说,当时起草班子具有特别广泛的代表性,到全国各地调研,有很多意见反复修改。比如《决定》中“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这两句话曾一度被拿掉,最后起草班子开会讨论,还是达成统一意见把它们写入其中,最后效果很好。
不过,12月28日的最新任命,将翻开这位大法官人生中全新的一页。
胡云腾在西南政法大学的校友、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徐昕对此评论道,巡回法庭“看似着力于解决司法地方化、落实‘司法与行政辖区适当分离’等问题,实质上其所承担的监督指导功能发挥有限,而主要解决送法‘下乡’、方便诉讼问题,更侧重于分散最高法的工作量……其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推进中国司法进步,但仍需要进一步设计和细化具体的方案”。
他在学界的老朋友何兵与邱兴隆拒绝对此作出评价。
而刘桂明则表现出了更多的乐观:“如果现实中更多涌现一些诸如邹碧华法官这样的探索实践者,又如胡云腾法官这样的思考研究者,那么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构建将会变得迎刃而解。”
在很久之前,胡云腾就对媒体表达过自己对法律的理解。艰涩的术语汇聚到最后,只留下一句非常简单的话:“善良的心是最好的法律”。
②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法官的现任名单
首席大法官:周强
一级大法官:沈德咏 、刘季幸
二级大法官:江必新、李少平、南英、专景汉朝属、黄尔梅、张建南、贺荣、陶凯元、徐家新、刘学文、杜万华、胡云腾、刘贵祥 慕平、高憬宏、卫彦明、左世忠、胡毅峰、缪蒂生、王常松、张述元、应勇、许前飞、齐奇、张坚、马新岚、张忠厚、白泉民、张立勇、李静、康为民、郑鄂、罗殿龙、董治良、钱锋、王海萍、孙华璞、张学群、索达阎庆文、梁明远、董开军、李彦凯、乃依木.亚森、王记文、王小鸣
③ 证据如何裁判 · 最高人民法院法官解读聂树斌案再审判决书
2016年12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对聂树斌故意杀人、强奸妇女再审案公开宣判,宣告撤销原审判决,改判聂树斌无罪。最高法认为,原判定案的证据没有形成完整锁链,没有达到证据确实、充分的证明标准,也没有达到基本事实清楚、基本证据确凿的定罪要求。河北高院则表示,向聂树斌的父母及其亲属表达歉意。河北高院将根据聂树斌父母提出的国家赔偿申请,及时启动国家赔偿程序,并就是否存在违法审判问题及时调查。因故意杀人、强奸被执死刑1994年8月5日,河北省石家庄市西郊孔寨村附近一块玉米地里,一名女子被奸杀。随后,当时20岁的鹿泉县下聂庄村青年聂树斌被认定是这起故意杀人、强奸妇女案的凶手。河北省石家庄市人民检察院以故意杀人罪、强奸妇女罪对聂树斌提起公诉,石家庄中院1995年3月15日作出判决,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聂树斌死刑,以强奸妇女罪判处聂树斌死刑,决定执行死刑。聂树斌不服一审判决,提出上诉。1995年4月25日,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维持对聂树斌犯故意杀人罪的定罪量刑,撤销对聂树斌犯强奸妇女罪的量刑,改判有期徒刑15年,决定执行死刑。1995年4月27日,聂树斌被执行死刑。无罪案发10年后爆出“一案两凶”聂树斌被执行死刑10年后该案爆出“一案两凶”。2005年1月18日,犯下多宗强奸杀人案的河北广平县人王书金在河南荥阳落网,王书金主动供述1994年石家庄市西郊玉米地案是他所为。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引发社会关注。2014年12月4日,根据河北高院请求,最高人民法院指令山东高院复查。山东高院经复查认为,原审判决缺少能够锁定聂树斌作案的客观证据,不能排除他人作案的可能性,建议最高人民法院重新审判该案。2016年6月6日最高法决定提审该案。6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决定该案由第二巡回法庭审理。最高法再审撤销原审判决最高人民法院鉴于聂树斌已经被执行死刑,决定对本案不开庭审理,并宣告撤销原审判决,改判聂树斌无罪。最高法认为,本案缺乏能够锁定原审被告人聂树斌作案的客观证据,聂树斌作案时间不能确认,作案工具花上衣来源不能确认,被害人死亡时间和死亡原因不能确认;聂树斌被抓获之后前5天讯问笔录缺失,案发之后前50天内多名重要证人询问笔录缺失,重要原始书证考勤表缺失;聂树斌有罪供述的真实性、合法性存疑,有罪供述与在卷其他证据供证一致的真实性、可靠性存疑,是否另有他人作案存疑;原判据以定案的证据没有形成完整锁链,没有达到证据确实、充分的证明标准,也没有达到基本事实清楚、基本证据确凿的定罪要求。据悉,该案后续的国家赔偿、司法救助、追责等工作将依法启动。河北高院向聂树斌父母致歉昨天,聂树斌被最高人民法院宣告无罪后,河北高院表示,最高法院公布了对聂树斌故意杀人、强奸一案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宣告其无罪的处理结果,河北高院坚决服从并执行最高法院的再审判决,向聂树斌的父母及其亲属表达诚挚的歉意。河北高院将根据聂树斌父母提出的国家赔偿申请,及时启动国家赔偿程序,并严格依照法律的规定,依法作出赔偿决定。河北高院表示,将汲取此案的深刻教训,并就是否存在违法审判问题及时调查。讲述“等了21年总算还了儿子的清白”庄严的法庭里,一位老人因儿子平反昭雪而泣不成声。旁听席上,许多人在悄悄拭泪。“我等这个无罪判决等太久了,我很满意这个结果,可我儿子再怎样也回不来了,我很想他。”聂母张焕枝说。旁人很难想象,为给儿子讨回清白,老人在21年间经历的种种波折和四处碰壁的辛酸。“我知道我儿子没有犯过这些罪,这个信念让我这么多年坚持了下来。原审里有那么多重大疑问,我始终坚信,这个案子会澄清的,只是时间早晚问题。”她说,司法制度在进步,法治环境在完善,从本案的再审过程中,她真切感受到了国家纠正冤假错案的决心。张焕枝的代理律师李树亭同样难掩脸上的激动之情:“过去我们多次申请阅卷而不得,但在最高法指令异地复查此案后,不但此前的20多本卷宗允许我们查阅,山东省高院复查阶段形成的18本卷宗和最高法再审合议庭调查取证形成的卷宗也让我们充分查阅了。在此次再审过程中,检察机关和再审合议庭都做了大量扎实细致的工作,我认为最后的判决无论是程序还是实体都给出了一个公正的结果。”李树亭表示,他接受张焕枝的委托代理本案至今已经11年了,但直到2014年底最高法启动复查聂树斌案后,他才从张焕枝老人脸上看到了笑容。“之前的种种波折都在今天翻篇了,此案的判决充分说明,正义也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判决中对原审所收集、引用、作为定案依据的证据逐一进行了认真的复核和审查,进行了公正评判,在这个基础上确认了一系列的存疑之处,本着疑罪从无的理念宣判聂树斌无罪,这样的判决体现了程序正义。”旁听了宣判的辽宁省律师协会会长杨兴权说。宣判后,该案再审合议庭审判长胡云腾当面向张焕枝介绍,根据相关法律,张焕枝一家可在2年之内向河北省高院提出国家赔偿,聘请律师的费用还能申请法律援助。“这个案子是历史形成的,能够改判是因为国家司法的进步。”他对张焕枝说,“生活还要继续,你们要多多保重向前看。”解读判决全文当天公布法官详解改判原因昨天最高法对聂树斌改判无罪后,最高法第一时间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公布了该案的再审刑事判决书。在判决书中,该案法官详细解析了聂树斌案再审改判无罪的9大原因。原因一:聂树斌被抓获之时没有证据或线索指向他与康某被害案存在关联最高法认为,原审卷宗内没有群众反映聂树斌涉嫌实施本案犯罪的证据或线索。聂树斌被抓获仅因他是疑似群众反映的男青年,并非因群众反映他涉嫌实施本案犯罪。聂树斌被抓获之前,案机关没有掌握他实施犯罪的任何证据或线索。原因二:讯问笔录缺失严重影响在卷讯问笔录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从聂树斌1994年9月23日18时许被抓获,到9月28日卷内出现第一份有罪供述笔录,共有5天时间,原审卷宗内没有这5天的讯问笔录。聂树斌在该5天内,既有有罪供述,也有无罪辩解。对原审卷宗内缺失该5天讯问笔录,原案人员没有作出合理解释。讯问笔录缺失,导致聂树斌讯问笔录的完整性、真实性受到严重影响。原因三:聂树斌有罪供述的真实性存疑,不能排除指供、诱供可能原审卷宗显示,自1994年9月28日出现第一份供述至1995年4月27日被执行死刑,聂树斌共有13份供述,最高法认为,聂树斌对关键事实的供述前后矛盾、反复不定。关于作案时间,先后有多种说法;关于作案动机、被害人年龄和所穿连衣裙特征等事实和情节,聂树斌的供述也前后不一。聂树斌一方面始终认罪,另一方面又供不清楚作案的基本事实。供证一致的真实性、可靠性存疑。不能排除指供、诱供可能。原因四:原审卷宗内案发之后前50天内证明被害人遇害前后情况的证人证言缺失最高法认为,原案人员对案发之后前50天内相关证人证言缺失原因没有作出合理解释。本案复查和再审期间,就原审卷宗内为何没有这50天的证人证言,询问了多名原案人员,他们作出了两种解释,但这些解释对于询问与本案有直接关系的证人,明显不符合常理,也不符合当时的案规范和惯常做法。案发之后前50天内多名重要证人证言全部缺失不合常理,且关键证人侯某某后来对证言作出重大改变,导致在案证人证言的真实性和证明力受到严重影响。原因五:聂树斌有无作案时间失去重要原始书证最高法认为,有证据证明考勤表确实存在且已被公安机关调取。复查期间,证人葛某某证实,聂树斌出事后,案机关找他问了聂树斌的出勤情况,并拿走了这份考勤表,他曾经让案人员用后归还,但案机关没有退还。本案再审期间,原案人员也承认,当年曾对葛某某调查走访,见到并应当提取了考勤表。考勤表对证明聂树斌有无作案时间具有重要证明价值。原案人员对考勤表未入卷没有作出合理解释。考勤表的缺失,导致认定聂树斌有无作案时间失去原始书证支持。原因六:聂树斌作案时间存在重大疑问不能确认最高法认为,聂树斌的供述不能证实他是1994年8月5日作案。聂树斌在卷的13次有罪供述中,共有9次供及作案时间。聂树斌到案初期,无法供出作案具体日期,数月之后反而能够明确、稳定供述,聂树斌为何能从记忆不清到记忆清晰,没有任何解释或说明。证人侯某某后来的证言对与被害人最后见面时间作出重大改变,导致原审认定的聂树斌作案时间产生重大疑问。原因七:原审认定作案工具存重大疑问现场勘查笔录记载,在康某尸体颈部缠绕一件短袖花上衣,原审将其认定为聂树斌故意杀人的作案工具。最高法认为,聂树斌供述偷取一件破旧短小的女式花上衣自穿不合常理。花上衣的来源不清。据聂树斌供述,该花上衣是其从石家庄市郊区张营村一收废品处偷取。经查,收废品人梁某的证言与聂树斌供述明显不符,聂树斌所供偷取花上衣的具体地点前后矛盾,该花上衣究竟来源何处,缺乏证据证实。原因八:被害人死亡时间和死亡原因的证据不确实、不充分原审认定被害人康某于1994年8月5日17时许在下班途中被聂树斌强奸后勒颈致死。最高法认为,尸体检验报告对康某死亡时间没有作出推断。在案证言不能证实康某死亡时间。尸体检验报告关于康某死亡原因的意见不具有确定性。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两次咨询法医学专家,专家对康某死亡原因均未作出确定性结论,只是认为死于机械性窒息的可能性较大或者是不能排除机械性窒息死亡。原因九:原案程序存在明显缺陷影响相关证据证明力最高法认为,对聂树斌监视居住违反规定。案机关在没有掌握聂树斌任何犯罪线索的情况下就将其抓获,对其采取监视居住措施,违反了有关规定。现场勘查无见证人违反规定。现场勘查没有邀请见证人参与,且勘查笔录除记录人外,其他参加勘验、检查人员本人均未签名,违反了有关规定。辨认、指认不规范,致使辨认、指认笔录证明力明显不足。文/本报记者李铁柱聂树斌案回顾●1994年8月5日,河北省石家庄市西郊孔寨村附近一块玉米地里,一名女子被奸杀。聂树斌因被认定是这起故意杀人、强奸妇女案的凶手被判处死刑,很快便被执行死刑。●2005年1月,犯下多宗强奸杀人案的河北广平县人王书金在河南荥阳落网,当时任河北邯郸市广平县公安局副局长的郑成月携干警赴河南,将逃亡十年的王书金押解回广平。在逐一核实王书金涉嫌的命案时,郑成月得知了聂树斌案。●2005年,时任《河南商报(微博)》总顾问的马云龙刊出《一案两凶,谁是真凶》报道,首次将聂树斌案报道出来,引发巨大的关注。●2014年12月,在被执行死刑19年后,聂树斌案终于迎来实质性进展,最高人民法院指令山东省高院复查此案。山东高院经复查建议最高法重审聂树斌案。●2016年6月6日,最高法决定对聂案进行提审,6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正式接手聂案再审。●2016年12月2日,最高法第二巡回庭作出再审判决,宣告撤销原审判决,改判无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