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文化建设
⑴ 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基层法院文化建设
党的十七届六中进一步提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近年来,人民法院在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等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探索,为推动人民法院科学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要看到,人民法院文化建设目前仍然存在重视程度不够、定位不准确,认识存在偏差、发展不平衡、重点不突出、与审判执行工作联系不紧密等问题。如何构建和发展法院文化,明确法院文化的涵义、价值,以推动法院事业向前发展,是当前法院机关的新课题。法院文化建设已成为法院机关的热门话题,并正以方兴未艾之势向前发展。 一、法院文化的内涵及现实意义 (一)法院文化的内涵 法院文化内涵,是以法官为主体的全体法院工作人员在长期的司法实践和管理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以公平正义为特征的、以追求法治为目标的、以凸现法院特点的知识体系、理想信念、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准则、外在物质化体现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 其文化内涵的具体特征分为以下六个方面:一是主体性。以法官及其他工作人员为主体的群体所共有的思想观念、行为模式、生活方式和物质条件为体现,决定着全体工作人员的价值取向,影响着全体工作人员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二是法律性。以法律文化为缩影,凸显法院自身的司法规律,展现司法工作者言行举止的严谨性。三是精神性。以精神文化的培育来增强司法工作者的职业责任感、职业荣誉感,提升司法的公信力。四是特色性。以自身的鲜明司法特点,区别于企业文化等其他文化特色。五是继承性。除了继承优秀的历史法律文化之外,还承接着我党在革命战争时期所产生和形成的体现司法为民的优秀传统文化。六是基础性。从基层法院所形成产生的法院文化贴近百姓,其生命力是极其强大的。 (二)法院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法院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是司法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上升到一定层次的必然反映,是向更高层次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推进法院先进文化建设,对于树立公正、廉洁、高效、服务的司法形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法院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必要补充。社会主义文化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根,而社会主义文化这棵大树能否繁茂,离不开各支系文化的繁荣。法院文化作为应时代需要而绽放的一个文化新枝,必然会成为社会主义文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逐渐融入历史文化演进的步伐,以独有的魅力和姿态,陪衬和补充社会主义大文化。 2、法院文化建设是当代法制文化建设的重要构成。法制文化在我们的生活中早已不再陌生,法制文化应该是法院文化的先觉者,在艰难的跋涉中为法院文化或者说司法文化建设趟出一条自我发展的路。法院文化的觉醒和加入,必然会成为法制文化的新生力量和重要构成。 3、法院文化建设是完善审判职能的有效载体。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当事人的文化和法律水准已经有了质的改变和提升,过去那种两、三页裁判文书就能断清一件案子,大概念法理就能让当事人服判息诉的裁判时代已经过去了。法官首先应该是一个文官,一个没有基本文化素养的法官,即使他业务水平很高,也未必能完成一份能讲透法理、情理和道理,让当事人心悦诚服的裁判文书来。因而,多元化的法院文化建设必然要成为法官学习文化、运用文化,更好地履行审判职能的有效载体 4、法院文化建设是树立法院形象、提升司法公信力的必然举措。法院文化建设所服务和顺应的,到什么时候都不能脱离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这一核心主题。司法大宣传、大信息、大调研时代的到来,迫切需要人民法院能够独立地承当起自主宣传、自我推介、积极改造和营造良好的司法裁判环境的职责,更及时、更高效、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有利于人民法院公正、高效执法的宣传活动,更加人文化地提升人民法院的司法权威和司法公信力。 二、当前法院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法院机关的法院文化不是凭空产生也不是自发形成的,它是特定的法院机关在长期的执法活动中,由其特有的价值观、执法理念、行为规范等,经提倡实践而逐步形成的一种个性。因此,法院文化建设涵盖法院思想政治建设、执法理念建设、行为规范建设、职业道德建设和职业形象建设等多方面。在实践中,由于受地域、经济、文化传统等综合因素的影响,法院文化建设中存在表层化、简单化、功利化等诸多问题。 问题一:法院文化建设方面存在薄弱环节,重视度不够。法院文化近年来虽然是个比较热的话题,但面对繁重的办案任务,各级法院机关对法院文化课题研究不够重视,对法院文化的价值理解不深。许多同志认为法院文化建设仅仅是上级法院机关的一种形式要求。基层法院机关面对法院文化建设,更多的是将其作为上级法院机关布置的任务一样完成,大部分是根据上级法院机关有具体建设措施和方案进行法院文化建设,以满足上级法院机关对法院文化建设的形式要求为法院文化建设的目的。 问题二:对法院文化建设定位不准确,认识存在偏差。笔者曾就法院文化一词与多位同事共同探讨,其中大部分人对它的理解限于两点,一是法院政治业务的学习;二是法院文体活动的开展。由此可窥一斑,众多基层法院机关现有的法院文化建设,大多不外乎政治业务学习、传统文化艺术创作、文艺汇演、体育竞赛等,对法院文化的内涵认识还不够全面、准确,由此导致法院文化成为了只有文化普遍性而没有自身特殊性的东西。 问题三:过于重视法院文化的物质外在形式,忽视精神内涵和地方特色。物质文化只是法院文化的载体,精神文化才是法院文化的核心内涵。美化、亮化机关环境和开展积极的娱乐文化没有错,但不能囫囵吞枣、依葫芦画瓢,把法院文化建设简化为美化机关内部环境,或照搬其他法院机关的经验和做法,使法院文化建设趋于表面化、简单化,未能发挥法院文化所具有的独特作用。 问题四:法院设施的现代化进展缓慢,难以跟上工作的需要。随着法院事业的发展、条件的改善及队伍结构的日趋合理化和高素质化,对法院设施的现代化要求也日益明显。但日前法院设施的现代化建设正面临瓶颈,基层法院机关特别是贫困地区法院机关对现代化建设的资金投入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普遍存在网上办公办案没有全面形成,单位内部公文的流转处理、综合管理事务等方面还不到位;举报电话受理系统未实现电脑自动化;庭审过程未实行全程同步录音录像等等。 三、推动当前法院文化建设的措施 文化是潜移默化的深层次积淀,坚持法院文化建设,就是要把法院文化的价值开发和利用摆在重要位置,通过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培育主流精神和基本理念,使其内化为法院机关的共同价值取向,外化为社会各界对审判事业的理解和认同。 一是突出打造理念文化,确保法院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和政治方向。坚持法院文化建设要始终把执法理念文化建设作为文化建设的根本,大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深入每位干警心中。开展“大学习大讨论”活动,通过积极参加上级法院机关组织的各类培训及自我组织学习等形式,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科学内涵、本质以及法院工作如何落实审判职能,促使干警进一步端正执法理想,更新执法理念,坚定执法信念。以全院集中学习,个人自学等形式大力学习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及中央、省、市领导对法院工作的重要讲话批示精神,促进干警了解新时期对法院工作的要求,切实用新的法制理念武装头脑,提高干警办案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是经常抓法院政治业务修养,强化法院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推进法院文化建设,必须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地进行现代法治精神的熏陶和涵养。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法院院、学习型科室活动,适时组织理论研讨、学术交流、知识竞赛、演讲比赛、专题征文等活动,大力倡导法院人员学习法律、钻研业务,大兴学习之风,积极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引导法院人员增强终身学习理念。 三是重视继续教育,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以专业化标准培训、考核法院人员,培养引导法院人员逐步具备与其岗位职责相适应的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操守。以专业化建设为方向,加强和改进教育培训,实现教育培训由学历教育向专业培训的转变,由知识灌输向能力培养的转变,使培训内容紧贴不同岗位的特点和需求。通过建立学习奖励制度,积极引导、鼓励和支持干警参加续本读研学习和国家司法考试。 四是注重抓载体创新,讲求法院文化建设的有声有色、喜闻乐见。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力争建成职工活动室、电子阅览室、荣誉陈列室等功能齐全、设备完善的工作生活区;同时,积极开展各类文体活动、美化办公环境,使干警工作有热情、娱乐有怡情。
⑵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法院文化建设的意见的介绍
法院文化是人民法院在长期审判实践和管理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制度规范以及相关物质表现的总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重要内容。
⑶ 新形势下如何加强法院廉政文化建设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加快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法院作为维护人民利益的最后一道防线,其廉政文化建设直接关系到党的廉政建设,面临新形势和新任务就法院廉政文化建设谈几点粗浅看法。 一、法院廉政文化建设中的司法特色 先进法院文化是法院群体的灵魂,支配着法院群体的价值取向,决定着法院群体的战斗力。法院廉政文化则是法院文化的根基,从根本上决定了法院文化建设的方向。法院廉政文化具有廉政文化的共性,包含了制度、物质、思想三个层面。另一方面,法院廉政文化建设存在于人民法院这一特定领域,贯穿于司法活动中,有特定的建设主体和对象、特定的建设目的、特殊的建设手段,因此法院廉政文化建设又具有了不同的个性。 (一)以维护司法公正,树立司法权威为根本目的 人民法院所从事的司法活动,是评判纠纷,化解矛盾的过程,以追求公平正义为根本价值目标。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人民法院的生命线和天职。司法活动只有具备权威性、公正性,才能实现正义的职能,最终符合人民群众的愿望。从这一点来说,法官所从事的司法活动是绝对不允许存在不公正因素的。但是在民间仍有“大盖帽,两头翘,吃了原告吃被告”的说法,让我们体会到司法腐败带来的严重后果。加强法院的廉政文化建设,就是要通过思想、制度、物质等多种途径,筑牢人民法院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廉政根基,确保法官和法院“守住公正底线”,树立起司法权威。 (二)以树立“尚法、公正、中立”的正确司法观为内容 法院廉政文化的对象是以法官为主体的法院干警群体。司法是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法官则是这道防线的忠实捍卫者。“一朝法袍穿,朝朝明镜悬”。司法的理论可以容忍一个才智平平但廉洁的法官,却无法容忍一个才智超群但腐败的法官。法院廉政文化建设,是通过或潜移默化,或振聋发聩,或警钟长鸣的作用,来推动和监督法官树立起符合司法职业特点的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 (三)紧扣法院工作特点设计建设形式 当事人由于存在各种矛盾冲突才诉至法院,诉讼的基本特征就是基于不同利益需求而产生对抗。法官作为高度对抗的居中裁判者,决定着当事人利益的归属。因此,法官的工作、社交、娱乐、生活、人情等各个领域,都可能存在影响公正、中立的因素,人民法院处于腐蚀与反腐蚀、诱惑与反诱惑的前沿阵地。文化建设的形式设计只能来源于司法工作实际,其目的只能是为了更好地维护司法的公正性、提高法官廉洁的实效性。 二、当前法院廉政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对法院廉政文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重视的程度不够。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现象,总认为经济工作是硬指标,看得见抓得着,而廉政思想政治工作范畴是软任务,难以直接产生效益,因而缺乏对廉政文化建设工作的有力支持。 2、廉政文化的导向作用发挥不够。当前法院违纪违法案件时有发生,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屡禁不止,个别领导干部利用职权贪污受贿,弄权渎职,徇私枉法;一些领导干部生活方式不健康,甚至腐化堕落。这些消极腐朽文化在一些地方仍有市场,直接与廉政文化形成冲突。 3、廉政文化建设的工作的方式方法比较简单。由于社会成分、组织形式、物质利益多样化,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和消极影响,与种种腐朽思想文化交织在一起,给廉政文化建设带来了新情况新问题。而不少干部的思想观念落后,教育形式单一,思路老一套,进行廉政文化建设的工作方式方法过于传统简单。 4、廉政文化建设的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每年廉政文化都有确定的主题教育,但确定的主题教育实质内容有重复性,部分干部存在应付心里,尤其是一些重点岗位的领导干部,身居要职,权力大、工作忙、应酬多,在日常工作中很少能坐下来安心地学习和接受教育,内心存在应付心态;上级法院到基层法院检查,听汇报的多,发现问题的少。正是由于廉政文化建设上内容针对性不强,以致真正抓落实不够,主题教育得不到真正的体现。 三、法院开展廉政文化建设的有效探索 作为基层法院应结合自身实际,在廉政文化建设领域展开积极的探索,建立符合基层实际、具有特色的以“教育、制度、监督”为体制化的廉政文化建设体系。 (一)抓学习教育,注重干警个人素质的提高 廉政文化的核心是人的思想理念,廉洁从政理念的形成重在教育、引导。将提高干警廉政素质作为廉政文化建设的基础工作来抓,通过营造廉政氛围、加强廉政理论知识学习、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活动逐步夯实干警的个人廉政素质基础。 1、努力营造廉洁从政氛围。廉政文化建设是思想领域的建设,目的是要帮助法院干警筑牢廉洁从政的思想道德防线,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以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为抓手,积极创新教育载体,通过占领思想阵地,营造浓厚的“以廉为荣、以廉为美、以廉为乐”的廉洁从政氛围。倡导开展以“党员自廉、亲情助廉、青春倡廉、文化促廉、制度督廉”为主要内容的“五廉”活动,投资建立局图书室、荣誉室,使干警有所学、有所思。组织学先进典型、“反面教材”活动,反思和剖析个别干警违法违纪根源,使广大干警全方位接受优秀廉政文化的沐浴,冲洗思想上的污秽。 2、加强廉政基础知识学习。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为根本,坚持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进行理想信念和从政道德教育、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党纪条规和国家法律法规教育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教育。引导干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时刻保持廉洁勤政的公仆意识。 3、积极开展“三德教育”。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三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干警的从业道德对社会道德和家庭伦理道德起着示范和导向作用,用先进的道德理念培育人、塑造人,做到“德化于自身,德化于本职,德化于社会”。深入开展“爱岗敬业、甘于奉献、文明监管、热情服务”的职业道德主题活动。通过召开家属座谈会、廉内助谈心活动、家庭走访等方式,倡导法院干警既要做好公仆又要做好父母、好儿女、好家属,做到“家庭设防线、常敲廉政钟”,使家家把好廉洁关。 (二)抓制度建设,注重保障体制的健全、完善 廉政文化建设,仅仅依靠道德自律是不够的,需要建立一整套制度为廉政文化建设取得实效提供有力保障,确保廉政文化建设长效化、长期化。 1、完善廉政制度建设。要把廉政制度建设和廉政文化建设结合起来,逐步建立起了一整套符合自身实际的廉政制度体系。同时,注重在廉政制度执行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总结、不断完善,防止因“制度性缺陷导致腐败”,切实做到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人。 2、强化廉政制度执行。制度发挥作用的关键在于执行,再好的制度,如果得不到贯彻执行,就等于一纸空文。而制度执行的关键又在于领导,一些事实证明,制订制度的是领导干部,率先破坏制度的往往也是少数领导干部。因此,廉政制度的执行当从领导抓起,从树立制度意识、学习制度做起。领导干部要树立“一岗双责”、“第一责任人”意识,坚持廉政制度执行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真正以一个人带动一班人,以一班人带动一群人,切实成为廉政制度的规划者、倡导者、实践者和传播者。 (三)抓督察机制,注重监督作用的有效发挥 监督是廉政文化建设体制化不可缺少的部分,尽管通过教育、制度、法律等途径可以预防和惩处腐败,但不能杜绝腐败。因此,只有通过监督的途径予以揭发并得以查处。(1)增强监督意识。认真行使监督权利,讲真话、讲实话、讲心里话,勇于揭露缺点、错误;树立监督就是爱护干警的意识,在同志身上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该提醒的提醒,该批评的批评,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形成上下监督、相互监督、自我监督的良好风尚。(2)建立内外结合的监督机制。明确以纪检监察部门为廉政建设督察的主力军,建立立体监督网络;在外部,积极拓宽监督渠道,继续加强监督员队伍,对法院的各项工作及法院干警进行监督。(3)明确监督重点。积极改进监督方法,采取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结合、明查与暗访相结合、定期督查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注重关口前移,将事前、事中、事后监督有机结合起来,确保监督效能。(4)严格执纪执法。将督察结果与季度考核、年终考核、干部提拔相结合,实行“一票否决制”,做到违者必究、执法必严,功过分明、赏罚分明,以伸张正气,打击邪气,始终保持廉政建设高压态势。 反腐倡廉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事关党的生死存亡,事关国家和人民的命运前途。新形势下,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党和政府的重要举措,不仅是反腐倡廉的基础工程,还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和保障。
⑷ 为什么法院要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
十八届六中全会上强调要注重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这是新形势下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倡导和弘扬忠诚老实、光明坦荡、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等价值观,是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贯彻党章和党规、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文化基础。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必须高度重视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不断培厚良好政治生态的土壤,以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强党兴党,实现思想建党、制度治党、文化强党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推动党的建设迈上新台阶
党内政治文化是融入党员干部血脉的精神标识,反映着党员干部的精神追求。当前,我们党已基本形成一整套比较成熟、比较定型的党的建设制度。更好发挥党的建设制度对全面从严治党的推动作用,需要更加注重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发挥文化对制度的支撑作用。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既是对党的建设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又进一步指明了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努力方向。
党内政治文化是我们党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国**是由先进文化孕育而生的,又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决定了我们党一直具有先进的党内政治文化,党内政治文化的创新发展为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革命时期,我们党通过思想建党推进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纠正党内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凝结了党内政治文化的优秀基因,带领人民取得了革命胜利。建设和改革时期,我们党在重视思想建党的同时,以制度治党进一步推动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使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带领人民不断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胜利。
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推进伟大事业的坚实支撑。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要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重任,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需要把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这既需要真理的力量,又需要人格的力量,而党内政治文化正是我们党真理力量和人格力量的集中体现。**同志深刻阐述了文化在我们党治国理政中的作用,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对于党的建设来说,党内政治文化无疑是强党兴党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必将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坚实支撑。
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推进伟大工程的战略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打“虎”拍“蝇”猎“狐”,反“四风”、转作风,党内正气上升,社会风气上扬,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取得新成效。但也要看到,当前党的建设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一些问题的存在又与一些庸俗政治文化息息相关。新形势下,要进一步把我们党建设好、建设强,需要从党内政治文化这一更深的层次切入,大力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引导党员干部端正政治思想、强化政治认同,促进党的建设由“治污”向“清源”转变、由治标向治本迈进、由“关键少数”向基层党员拓展,使党经受住“四大考验”、克服“四种危险”,始终成为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
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要走自己的路
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我们党的党内政治文化必然有别于其他政党。我们党又是有着8800万党员、在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的最大发展中国家长期执政的党,新的长征路上充满艰难险阻,没有先例可循,党要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这些都决定了我们党的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要走自己的路,既体现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和宗旨,又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在传承中持续创新。没有根脉的文化是没有生命力的。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党内政治文化的根脉和底色,坚决不能丢,丢了党内政治文化就失去了根和魂。比如,从1922年的第一部党章到今天的党章,历经多次修改,但始终都把忠诚老实铭刻在党章上,这就是我们党的党内政治文化。党内政治文化要传承,但也要认识到文化是上层建筑,党内政治文化需要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适应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推进而不断创新。尤其要看到,今天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已由“冷眼向洋看世界”向积极参与全球治理转变,党执政的环境异常复杂,“四大危险”“四种考验”现实地摆在我们面前。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只有顺时应势、与时俱进,才能与党的事业同发展、共进步。
在开放中不忘坚守。在社会信息化大潮中,封闭的文化形态既不可能、也没有前途。文化的发展要有开放的心态,做到海纳百川、兼容并蓄。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也是如此。但是,在开放中决不能忘记本源、忘了坚守。在开放中坚守,关键是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有了这“四个自信”,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才能始终不忘初心。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来说,对先进党内政治文化的坚守是一种全面的要求,要全方位向忠诚老实、光明坦荡、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等价值观看齐,不搞选择,不讲条件,不打折扣;是一种具体的要求,要落实到日常工作的一言一行中;是一种长期的要求,不管风吹雨打,精神品格都不能变,必须一辈子牢记、一辈子践行、一辈子维护。
在自信中加强自觉。文化要深入人心,靠的不是行政的力量。仅仅依靠行政的力量,很容易出现“雨过地皮湿”的情况。文化要深入人心,关键是要服人,让人们在内心真正认同、真正自信,从而形成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在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中,要让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对党内政治文化的自信,再将文化自信上升为文化自觉,从而不断坚定信仰。只有在自信中自觉,树立坚定信仰,党员干部才能在战争年代做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在和平时期做到“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在自信中自觉通常要经历一个反复的过程。比如,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也是党内政治文化的精髓,但在一个时期里我们也曾一度背离了实事求是的要求。可以说,忠诚老实、光明坦荡、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等价值观,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党内政治文化的精髓。当前,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学**贯彻**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增强对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自信和自觉。
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以文化人
以文化人是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要遵循政治文化建设的一般规律,在以文化人上出实招、求实效。组织部门应从自身职责职能出发,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厚植育人、选人、管人的先进党内政治文化。
用教育塑造党内政治文化。教育是塑造党内政治文化、实现以文化人的重要途径。要聚焦真懂真信,不断创新党内政治文化教育的载体、形式、方法和手段,不断增强党内政治文化的影响力、渗透力。比如,可以强化仪式教育,不仅把面对党旗宣誓作为入党的第一步,也可以作为表彰奖励、批评帮助、担任党内职务时的重要仪式。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通过文化市场引导社会资本,在文化供给侧发力,催生有思想、叫得响的优秀政治文化教育作品,建设用得上、有吸引力的政治文化教育阵地。重视党内法规在政治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以党内法规教育和规范党员干部的行为,以党内法规传承党内政治文化、发展党内政治文化。用好新媒体的教育功能,同时加强管理、善于对话,防止党内政治文化在新媒体上被削弱、被稀释。
用导向引领党内政治文化。以文化人需要确立正确导向。选人用人导向对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具有“风向标”作用,有什么样的选人用人导向就会有什么样的干部作风,就会有什么样的党内政治文化。当前,在领导班子换届的关键时期,更要以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正风气、以好风气引领政治文化建设。选人用人要突出政治价值观,把忠诚老实、光明坦荡、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等价值观融入好干部标准,力求做到选一名干部立一面旗帜、树一个标杆。要高度警惕、旗帜鲜明地抵制和反对关系学、厚黑学、官场术、“潜规则”等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严防“带病提拔”,力阻沾染官场劣**的干部得到重用,防止出现干部选用上的逆淘汰。组织部门要大力弘扬公道正派的组工文化,把公道正派作为核心理念、核心要求,公道对待干部、公平评价干部、公正使用干部,使选出的干部组织放心、群众满意、干部服气。
用严管纯洁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党内政治文化,实现以文化人,必须激浊扬清、扶正祛邪,不断纯洁党内政治文化。这就要求坚持真管真严,坚决抵御和清除党内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应紧抓问题不放,对于班子建设以及巡视、审计、专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该提醒的提醒、该约谈的约谈、该问责的问责,通过紧抓、常抓抓出**惯,形成自觉管、从严治的政治文化建设氛围。紧抓预防不放,经常性地与干部谈心谈话,了解其思想、工作、作风、生活的真实情况,及时咬耳扯袖,让党员干部把成文的纪律、不成文的规矩记在脑中,按本色做人、按角色办事。紧抓责任不放,盯住党委(党组)主体责任、分管领导监督职责落实情况,让管理者把责任扛在肩上,做到知责、尽责、负责,不断推动党内政治文化建设。
⑸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法院文化建设的意见的内容
一、加强人民法院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充分认识加强人民法院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实践证明,先进文化具有独特功能和巨大魅力,能在潜移默化中发挥教育、熏陶、引导、规范、凝聚、激励等作用。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近年来,人民法院在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等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探索,为推动人民法院科学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要看到,人民法院文化建设目前仍然存在重视程度不够、发展不平衡、重点不突出、与审判执行工作联系不紧密、未能形成长效机制等问题。各级人民法院要按照中央要求,进一步加强人民法院文化建设,切实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存在问题,充分运用先进文化力量强化价值观念、打牢思想基础、激发队伍活力、宣传法院工作、树立法院形象。
(二)人民法院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坚持“三个至上”指导思想和“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工作主题,按照司法工作特点和文化建设规律,深入挖掘、不断充实法院工作的文化内涵,大力加强人民法院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建设,为人民法院科学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文化保障。
(三)人民法院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干警的主体地位,用科学理论引导人、先进文化熏陶人、高尚精神鼓舞人,促进干警全面发展;坚持全员参与,强化干警的主人翁意识,动员和组织广大干警积极发挥才智为法院文化建设做贡献;坚持联系实际,遵循贴近审判、贴近法官、贴近基层的要求,把文化建设落实到法院工作各个方面,务求取得实效;坚持继承创新,注重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借鉴其他行业先进文化,吸收国外法治文化的有益成果,坚决抵制腐朽文化的消极影响,以创新的思路和方法,不断探索法院文化建设的新内容和新载体。
二、大力弘扬公正、廉洁、为民的司法核心价值观
公正、廉洁、为民的司法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司法领域的集中体现,是人民法院精神文化的本质内涵,是人民法院文化的精髓和灵魂。要把加强对司法核心价值观的研究、教育和实践,作为人民法院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突出抓紧抓好,确保融入思想、体现行为。
(一)加强理论研究。要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将司法核心价值观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司法价值体系的研究范畴。要采取召开研讨会等多种形式,深入探求和阐释司法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重要意义和实践要求,为宣传教育和贯彻落实提供理论支持。
(二)开展教育培训。要在全体干警中广泛开展司法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干警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金钱观和地位观。要把司法核心价值观纳入干警培训内容体系,保证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要重点搞好对主要领导干部、新任领导干部和一线干警的培训。
(三)开展特色实践活动。要将培育司法核心价值观与审判执行、法院改革及队伍建设紧密结合起来,适时组织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干警做到学与用、知与行相统一。要利用演讲竞赛、征文活动、书画摄影展、歌咏比赛、文艺汇演等广大干警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弘扬司法核心价值观,切实增强感染力,确保深入人心。
(四)确立法院精神。要紧紧围绕司法核心价值观,结合本院优良传统、当地文化特色、法院工作和队伍实际,总结、提炼法院精神,积极宣传和展示法院精神文化风貌。
(五)开展法官宣誓活动。要根据司法核心价值观,建立并推广实施法官宣誓制度。法官应当以公开宣告誓词的方式,郑重承诺对党和国家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对法律的尊崇和对职责的坚守。
(六)加强对外宣传。要充分利用现代大众媒体和传播手段,向全社会广泛宣传司法核心价值观,不断扩大社会影响力。要积极对外宣传人民法院践行司法核心价值观的各种举措和重要成果,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三、加强司法职业修养,树立良好职业形象
良好的司法职业修养和职业形象,是司法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是人民法院行为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要以司法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建设为重点,大力加强行为文化建设,培养和树立司法公正、清正廉洁、一心为民、规范文明的职业形象。
(一)加强职业道德建设。要充分发挥司法职业道德建设对培育司法良知、塑造法官行为的重要作用,积极采取有力措施,不断强化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对法律的忠诚和对公平正义的信仰与追求。要努力营造崇尚和遵守职业道德的文化氛围,积极探索建立司法职业道德评价体系,采取诫勉谈话、警示教育、道德评议等多种形式,增强司法职业道德的约束力。
(二)严格规范司法行为。要高度重视司法行为的制度化建设,以明确的制度规范约束和指引干警言行,严格规范人民法院文明用语,形成靠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的长效机制,努力塑造规范、文明的司法行为文化。要教育和引导干警遵守司法礼仪,规范司法言行,讲究司法文明,改进司法作风,树立司法形象。要组织开展检查活动,加强对干警司法行为的监督和考核。
(三)切实维护司法公正。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立案、刑事审判、民商事审判、行政审判、审判监督、执行等重要岗位的办案规范和标准,严格规范广大干警的职权行使和职务言行,确保实现公平正义,树立司法公正形象。要教育和引导干警在执法办案中,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做到实体公正、程序公正和形象公正,不断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努力实现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政治效果的有机统一。
(四)增强司法廉洁意识。要按照“从严治院”的要求,积极培育司法廉洁文化,严格执行“五个严禁”等纪律规定,切实做到警示教育到位和监督管理到位,不断提高广大干警拒腐防变的能力,增强反腐倡廉意识,努力形成廉荣贪耻的思想道德基础和文化氛围。
(五)落实司法为民措施。要持续开展“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增强广大干警对人民法院人民性的理论认同、感情认同和实践认同。要坚持深入群众调查走访、开展巡回审判、送法到基层,推行首问负责、服务承诺、文明接待等制度,把司法为民的要求落到实处。
(六)抓好典型示范。要按照中央要求,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积极培育和大力表彰法院系统先进典型,努力营造学习先进、赶超先进的良好氛围。要广泛开展向宋鱼水、陈燕萍等重大典型以及身边先进典型学习的活动,加大宣传力度,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全面提升法院队伍的职业修养和职业形象。
四、努力营造崇尚学习、积极进取、特色鲜明的文化氛围
营造崇尚学习、积极进取、特色鲜明的文化氛围,是人民法院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建设学习型法院的重要保障。要把加强学习型法院建设和人民法院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互为促进,相得益彰,为提高广大干警的司法能力提供有力保障。
(一)大力加强学习型法院建设。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建设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政党的精神和要求,大力加强学习型法院建设。要在法院大兴学习之风,引导广大干警牢固树立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要教育干警改进学风,着眼于做好本职工作和提高司法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学习制度,努力形成加强学习的长效机制。
(二)广泛开展“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活动。要引导广大干警把读书作为提高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丰富知识储备,优化知识结构,提升文化品位。紧密结合法院工作实际开展读书活动,成立读书兴趣小组、组织读书会等,促进读书活动的深入开展。
(三)切实加强图书馆(阅览室)建设。要把图书馆(阅览室)建设作为建设学习型法院、提高队伍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切实抓紧抓好。要专门设立“法官书架”,根据法院工作实际需要,科学配备、及时更新法律业务和其他各类图书,为广大干警工作和学习提供良好条件。
(四)抓好法院刊物和网络建设。要积极创办具有特色的法院刊物,为广大干警总结交流思想体会、工作方法和办案心得提供重要平台。要在法院内网上开设法院文化建设专栏,为广大干警加强学习、参与文化建设提供有效载体。有条件的法院,要加强与报刊、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新闻媒体的合作,设立宣传人民法院工作的专栏、专题节目等,积极向社会传播和展示法院文化。
(五)加强院史(荣誉)室建设。要利用专门场所,设立院史(荣誉)室,集中展示法院发展历史、工作业绩、所获奖励和荣誉以及先进典型的优秀事迹。要组织干警特别是新进人员到院史(荣誉)室参观学习,接受思想教育,激发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要确立“法院开放日”,邀请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参观访问院史(荣誉)室,加深对法院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六)加强审判和办公场所的文化形象塑造。要按照“规模适当、庄重实用、布局规范、功能齐全”的要求,规划和建造审判庭和办公场所,努力塑造体现人民法院文化的物质环境。要重点加强立案、信访等文明窗口建设,认真落实各项司法便民、利民措施,努力营造尊重和方便人民群众的良好氛围。要按照“科技强院”的要求,合理配置办公设施,不断提高办公科技含量,逐步改善办公条件,积极推广电子化办公,为广大干警创造便捷、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
(七)加强法院公用区域的文化氛围烘托。要利用办公楼大厅、走廊、接待室等公用区域,精心打造“文化长廊”、“文化墙”,悬挂、张贴法律名言、廉政警句以及反映法院工作理念的文字标识和广大干警创作的反映时代精神、法官风貌的各类作品。有条件的人民法院要设立电子滚动屏(触摸屏),及时显示和宣传人民法院文化理念和文化实践活动。
(八)加强文体场所及设施建设。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筹措资金,建立和完善文体活动场所,配置相关器材和设施,为广大干警缓解工作压力、养成良好生活情趣、保持身心健康提供良好条件。要组织成立各类文体协会、文艺团体和兴趣小组,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健身运动和文艺活动,不断丰富广大干警文化生活。
(九)注重人文关怀和精神疏导。要建立和落实领导干部联系干警、日常交流谈心等制度,畅通与干警的沟通渠道。要在“从严治院”的同时,坚持“从优待警”,尽可能满足干警合理需求,帮助干警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要科学合理地设定工作指标和考核标准,落实国家关于干部休假的规定,定期组织干警体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缓解干警身体和心理压力,培养积极乐观、理性平和、健康向上的心态。有条件的法院,可以聘请专职心理师为一线法官做心理调适,从多方面为干警鼓劲减压。
五、切实加强对人民法院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各级人民法院要结合实际开展法院文化建设,研究制定加强法院文化建设的具体规划和措施。要成立法院文化建设领导小组,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及时研究解决文化建设的工作安排、人员配备和经费保障等问题。要将文化建设纳入法院管理体系,作为评价法院整体工作的重要指标,保证文化建设目标的实现。要重视制度建设,切实加强对各个工作环节的规范管理,确保文化建设健康、有序发展。
(二)明确责任,形成合力。各级人民法院政治部门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做好文化建设的规划、指导和督促检查等工作;其他各部门和党群组织要积极落实法院文化建设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协调开展相关工作,确保形成职责清晰、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
(三)加强示范和指导。要总结推广各地法院文化建设的新鲜经验,树立榜样。最高人民法院适时推出“全国法院文化建设示范单位”,各高级人民法院要在本辖区内加强法院文化示范建设,以点带面,整体推进人民法院文化建设工作全面发展。
(四)加强经费保障。要切实加大对文化建设的投入,拨出专门经费用于开展文化活动、建设文体场所等,确保投入比例随经济增长逐步提高。
⑹ 法院如何进行文化建设
1、要提高法院干警对加强法院文化建设的认识。
2、加强法院文化建设,专核心是要加属强法院精神文化精神建设。最关键的是要要加强对司法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将司法核心价值观贯彻到干警言行之中,落实到审判执行工作之中,确保广大干警真正做到学与用、知与行相统一,让广大人民群众能真正感受到人民法院公正司法、廉洁司法、为民司法的作风和形象。
3、加强法院廉政文化建设,发挥廉政文化建设的“软实力”作用。
4、加强法院制度文化建设,实现法院文化的制度化、规范化。
5、加强法院物质文化建设,夯实基础。法院物质文化建设是保证法院完成各项工作的需要,是树立法制权威的需要,是进步法院治理水平的需要,同时也是进步工作效率的需要。
⑺ 怎样建设法院文化
司法警察是人民法院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人民法院的中坚力量。实践证明,司法警察通过依法履行职责,积极发挥保障开庭和法院安全,协助法院的判决执行,积极帮助了法院工作的有效展开。 但是目前,我国司法警察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学历水平参差不齐。从目前的政策看,从部队转编的司法警察大部分学历普遍偏低,有相当一部分司法警察文化基础、业务水平和基本技能较差,应变和反应能力不强,而从社会上招考的司法警察业务技能素质尚有欠缺。司法警察学历水平的差异较大,知识结构也不平衡,直接导致在职司法警察发展前途受限,影响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是警务技能训练不够。一方面,从司法警察工作特点看,45岁以后一般都难以适应司法警察工作(法警领导干部和少量骨干除外)。而平均年龄在45岁以上,甚至50岁以上,年龄偏大,在参加专业的体能、技能训练时,对于强度、耐力和对抗性上均不能达到标准要求。另一方面,囿于场地、设施等因素,很多训练科目无法落到实处,部分司法警察成了坐办公室的“文职”警察。 三是法律知识尚显薄弱。司法警察作为执法者,其工作性质要求必须具备相应的法律知识。例如,有关送达法律文书的程序性问题、有关押解、看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时的等等。因为司法警察在执行这些任务时,难免会发生突发事件,如果不具备一定的法律专业知识,不了解执法程序,就难以依法处理这些事件,给自己的工作带来被动。 当前,司法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为司法警察工作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契机。因此,为推进人民法院司法警察队伍向着知识化、正规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为人民法院各项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优质、安全的警务保障,提高司法警察工作能力,务必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夯实知识基础,强化技能训练。各级法院要通过切实制定有效的办法提高全体司法警察的法律知识水平,制定操作性强、实践性好的法律知识培训计划,确保每一名司法警察法律业务知识及时得到更新和提升。与此同时,进一步强化与工作具有关联性、实用性的警务技能训练,而不能仅仅围绕考核的指挥棒,在队列、擒敌拳、警棍术等表演性、竞赛性项目上投入较大的人力物力。 其次,重视调查研究,提高理论水平。警务技能的提升除了实践的锻炼,更需要理性的思考。由于法警职能涉及面广,需要经常对工作进行梳理,使工作感性向理性深化。法警的调研能力理应成为警务技能的一个评价因素。平时法警干部就要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不能认为调研与工作关系不大,要摒弃“重业务,轻调研”的思想,强化调研意识,加强理论学习。结合工作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有目地地开展读法学理论书籍、写读书心得体会、写随笔等活动,培养司法警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司法警察的文字表达能力及理论研究水平。 最后是深化从严治警,建立科学考评机制。各级法院要加强纪律作风建设和专项教育整顿,每半年开展一次警务评议活动,对在评议活动中各业务部门提出的问题,能整改的立即整改,能解决的立即解决,一时不能解决的要做好解释说明工作。督察或检查情况的反馈,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督察和检查的效能,确保不发生司法警察因违法违纪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确保不因司法警察责任发生警务保障安全责任事故。要建立警务量化考核机制,对司法警察警务工作实行全程量化,工作实绩与晋职晋衔、评先评优结合起来。第1页共1页
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法院文化建设的意见的通知
法发〔2010〕31号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要求,回持续开展“人民答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大力弘扬公正、廉洁、为民的司法核心价值观,全面提升干警思想境界、职业操守、人文素养,努力营造崇尚学习、积极进取、特色鲜明的文化氛围,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过硬、一心为民、公正廉洁的法院队伍,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努力实现人民法院工作新发展,现提出以下意见。
⑼ 法院要进行文化建设,要怎么弄,怎么布置法院文化墙,法院文化长廊
我在法院搞的文抄化建设,一共分为四个版块。
第一:廉政文化。主要是廉政语言展示,我们是让每一位院领导都写了自己的廉政格言,上墙。
第二,责任文化。主要是责任建设方面。弄出一块地方,让庭长以上的领导全部在上面签字,请大家监督履责情况。
第三:法官文化。主要是文学作品,摄影作品,业余文化生活等。这个可丰富一些。
第四:光辉历程。主要是法院或法官近年来获得的荣誉、发展历程等。
这些还要看你的法院是基层法院还是中级法院。如果是基层法院,就按这四方面,结合自己的实际布置就好了。可以多弄一些照片放上去。如果是中级以上法院,还要弄得再大气一些。
从布置方面来讲,可以找广告公司设计一下,他们一般都会帮忙的。
⑽ 法院如何进行文化建设
法院文化是法律文化的下位概念,反过来讲,这只是位序上的关系。法治文明中,法院文化或司法文化是起了核心的、关键性的作用。法院和司法裁判,是近现代标准形态、经典形态的纠纷解决场所和解决方式,我们讲纠纷的多元解决,但多元解决离开了纠纷的经典性解决,就是机会主义的改良,是低效的纠纷解决方式。司法的裁判是标准形态的纠纷解决,我们通过法院文化建设,引领中国法治建设,甚至促进全社会法律文明的形成。法院文化建设不仅仅是法院的文化建设,而是社会的文化建设,这是对法院文化建设意义上的更高层次的理解。 ,法院文化建设要点是什么?我认为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有文化,二是要有什么样的文化。纠纷的解决与法院司法是很古老的制度和实践,法官这种职业是一种专门的职业,审判活动是一种实践的艺术,对技能的要求非常高,由此决定了法院和法官必须是有文化的。这是一个层面。法院必须要有文化,不仅要有,还要对法院文化有正确的表意,法院的建筑、法庭的设置、法院门前的摆设、法院大厅浮雕等等,这需要正确的表意。到底要有什么样的文化,这里需要解决几个问题。 第一是要解决相关性。法院文化与法院的相关性,像天平、法袍、法槌、独角兽、法官通道、案例汇编、杰出法官的挂像、法院经典的典集等。 第二是法院文化的主流。任何社会都有主流文化。从历史来看,主流文化的形成也是人为选择、促进的,是在关键时候进行决断的结果。 第三个问题是文化的构成。对文化的概念争议是很多的,分析起来,我主张最广义的概念,即文化的构成不仅有制度层面,还有器物层面、观念层面、精神层面。文化具有包容性,但它重在文化精神、文化价值的建设,特别是对于文化精神的建设。不仅在时间的维度上具有延续性,更具有积累、沉淀、相延成习的东西,而且在时间、空间的意义上具有穿透力,带有普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