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的审判权力运行机制改革试点法院有哪些
人民法院改革的总体思路:
(一)建立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司法管辖制度
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判权力运行体系,必须从维护国家法制统一、体现司法公正的要求出发,探索建立确保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的司法管辖制度。到2017年底,初步形成科学合理、衔接有序、确保公正的司法管辖制度。
1. 设立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审理跨行政区划的重大民商事、行政等案件,确保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 调整跨行政区划重大民商事、行政案件的级别管辖制度,实现与最高人民法院案件管辖范围的有序衔接。
2.探索设立跨行政区划的法院。以科学、精简、高效和有利于实现司法公正为原则,探索设立跨行政区划法院,构建普通类型案件在行政区划法院受理、特殊类型案件在跨行政区划法院受理的诉讼格局。将铁路运输法院改造为跨行政区划法院,主要审理跨行政区划案件、重大行政案件、环境资源保护、企业破产、食品药品安全等易受地方因素影响的案件、跨行政区划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案件和原铁路运输法院受理的刑事、民事案件。
3. 推动设立知识产权法院。根据知识产权案件的特点和审判需要,建立和完善符合知识产权案件审判规律的专门程序、管辖制度和审理规则。
4. 改革行政案件管辖制度。通过提级管辖和指定管辖,逐步实现易受地方因素影响的行政案件由中级以上人民法院管辖。规范行政案件申请再审的条件和程序。
5. 改革海事案件管辖制度。进一步理顺海事审判体制。科学确定海事法院管辖范围,建立更加符合海事案件审判规律的工作机制。
6. 改革环境资源案件管辖制度。推动环境资源审判机构建设。进一步完善环境资源类案件的管辖制度。
7. 健全公益诉讼管辖制度。探索建立与检察机关提起的公益诉讼相衔接的案件管辖制度。
8.继续推动法院管理体制改革。将林业法院、农垦法院统一纳入国家司法管理体系,理顺案件管辖机制,改革部门、企业管理法院的体制。
9. 改革军事司法体制机制。完善统一领导的军事审判制度,维护国防利益,保障军人合法权益,依法打击违法犯罪。
㈡ 司法公开三大平台建设试点法院有哪些
2013年以来来,为贯彻中央关于进源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推进阳光司法,最高人民法院提出建立【完善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三大平台,并选择部分法院开展试点工作。这是人民法院深化司法公开的一项重大举措。各级人民法院要按照最高人民法院要求,以“天平工程”建设为基本载体,努力实现三大平台的一体建设和整体推进,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推动深化司法公开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㈢ 重庆法院怎样推行全域立案试点
记者27日从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获悉,即日起该市将在重庆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回辖区法院开展全答域立案诉讼服务试点,以此解决异地诉讼难、诉讼累的难题。

此外,重庆“全域立案服务系统”不再是单向的诉讼材料自助提交,而是进一步明确了收件法院对诉讼材料的形式审查和诉讼服务职责。从而在一个窗口、一次性解决当事人申请立案的各项工作,尽量不让当事人多次反复跑腿。
㈣ 社区矫正第一批试点城市有哪些
2003年7月10日,最高来人民法院、自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发出《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在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苏、山东六个省(直辖市)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社区矫正正式作为一项非监禁性刑罚执行引入我国的司法实践,从而拉开了我国社区矫正实践探索的序幕。
㈤ 个人破产案件的试点法院有哪些
个人的破产案件主要是根据法院的看见我来进行依据考核,在个人的判破产案件当中。估计直接关系到案件的发展。
㈥ 最高人民法院日前制定的(关于量刑指导意见二,从五月一日在那些高院试点
2015湖南省最高院关于盗窃销赃量刑指导意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版人民法院、人民检察权院可以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并考虑社会治安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在跨地区运行的公共交通工具上盗窃,盗窃地点无法查证的,盗窃数额是否达到“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应当根据受理案件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确定的有关数额标准认定。
㈦ 中国首家互联网法院为什么在杭州试点
早在2011年,杭州法院就开始积极探索新型网络空间治理模式。杭州作为互联网经济发达地区,聚集着一大批著名互联网企业,拥有阿里巴巴、支付宝、淘宝、天猫、网易等众多知名电商企业,涉电子商务纠纷多发频发,现实司法需求大。
设立互联网法院,杭州有现实的需求。早在2015年4月16日召开的浙江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会议上,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就提到一个数据,“阿里巴巴的专门队伍,一年要处理超过400万起交易纠纷。这其中部分纠纷未必能圆满解决,就会进入诉讼通道”,当时的会议就提出浙江法院在审判模式上要探索创新“互联网+审判”的新模式,探索推进电子商务的网上法庭建设,提升电子商务高速发展中的法治水准和司法保障。
2015年4月,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开始布局“互联网+审判”的新模式,确定由西湖、滨江、余杭三家基层法院和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作为试点法院,分别审理网络支付纠纷、网络着作权纠纷、网络交易纠纷及其上诉案件。
这四家法院的分工也有所不同,对应审判的分别是网上着作权纠纷(滨江法院)、网络支付纠纷(西湖法院)、网上金融交易纠纷(余杭法院),杭州中院则负责三家基层院的二审工作。不难发现,相应的试点都有现实依据:滨江辖区内高新互联网企业众多;西湖辖区有最大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余杭辖区内则有天猫、淘宝电商平台。
2015年5月28日,杭州余杭区人民法院23号法庭,浙江法院电子商务网上法庭第一案正式开庭——一位买家在天猫网上买了38罐营养品,但他认为这些营养品超范围、违规使用营养强化剂,要求深圳的一名商家退一赔十。开庭时,原被告双方都在各自电脑前举证、陈述理由,而证据(包括购物时的旺旺聊天记录、产品单号等信息)则在开庭前由双方通过网络同步到了法院,法官也在电脑前审阅。
2015年8月13日,“浙江法院电子商务网上法庭”正式上线。截至今年4月,共计收到普通案件申请2.2万件。随着经验的不断辐射和扩大,全省已有15家法院加入网上法庭平台。杭州大数据产业基础扎实在技术上具有明显优势,已经完全具备了承接“互联网法院”建设工作的能力。
今年1月份,浙江省高院院长陈国猛表示,浙江法院将积极推动设立杭州网络法院,促进网络法治的健全发展。杭州网络法院是基于杭州法院原先的电子商务网上法庭而建,将涉及网络的案件从现有审判体系中剥离出来,构建专业的司法体系,专门审理和研判此类涉网案件。
因此,此次互联网法院首先在杭州挂牌试点,也是基于多方面原因考虑。
㈧ 第二批司法体制改革的省份是哪些
第二法司法体制改革试点的省、市、自治区为:云南、山西、内版蒙古、黑龙江、权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重庆、宁夏、贵州12个。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改革司法管理体制,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这项改革举措,对于确保法院、检察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具有深远意义。
第一批选择上海、广东、吉林、湖北、海南、青海6个省市先行试点,为全面推进司法改革积累经验。
第二批试点省市自治区于今年上半年陆续进入了司法体制改革,包括云南、山西、内蒙古、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重庆、宁夏、贵州1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