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农民工
『壹』 法院如何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更好的服务民生,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认真及时处理好涉及农民工权益的各种纠纷案件,采取措施对农民工合法权益进行司法保护。
开辟“绿色通道”。从立案、审判、执行等各个环节为农民工维护权益提供便利,保障农民工在其合法权益遭受损害时,得到及时、快速的处理。
积极引导举证。针对农民工法律意识淡薄并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实际情况,在“谁主张、谁举证”的证据规则基础上,积极引导农民工提供证据,当农民工确实举证不能时,根据法律规定依职权调查取证。
主动采取措施。对拖欠农民工工资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的案件,主动依职权采取诉讼保全措施,避免用工企业逃避履行义务,及时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巡回就地办案。针对用工企业距离法院所在地远近不同的实际,为尽快处理纠纷,采取巡回审理、就地办案的方式,到用工企业所在地开庭审理,高效、快捷地处理农民工案件。
加大服务力度。主动提供便民利民服务,立案环节,对农民工依法减缓诉讼费用;诉讼环节,简便、快捷、高效的处理矛盾纠纷;执行环节,集中人力、物力优先办理,把农民工诉讼成本降到最低。
加强沟通协调。采取联动调解机制,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协调解决侵害农民工合法权益中出现的疑难问题,促使纠纷早日化解,农民工利益切实得到维护,从根本上扭转农民工在诉讼中的被动局面。
『贰』 最高人民法院是否有关于拖欠农民工工资诉讼时效的法律规定
拖欠农民工工资先由由劳动行政部门先行调解,诉讼时效规定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2)法院农民工扩展阅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相关规定:
第一百三十五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一百三十七条 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
第一百三十八条 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
第一百四十一条 法律对诉讼时效另有规定的,依照法律规定。
『叁』 法院为什么不受理农民工工资案例
无故拖欠工人工资,可以向劳动行政管理部门投诉。 具体操作流程可内以参照如下: 1、最简单的方法容是中国投诉到当地劳动执法监察大队,他们会依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依法对用人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并责令其支付拖欠的工资。 2、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3、直接到当地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劳动仲裁(不收费,不用律师),通过劳动仲裁下达的裁决书,向单位索赔,如果还不赔,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4、如果劳动仲裁不予受理或者仲裁不公,还可以在15天内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直接通过法院判决执行。 5、按上述途径索取工资的同时,还可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的规定,要求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你加付赔偿金。 本回答由法律法规分类达人 韩飞推荐
『肆』 拖欠农民工工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吗
1、在有欠条的情况下,可以向法院直接起诉,不用先通过劳动局;
2、在没有欠条的情况下,拖欠工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或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3、法律依据: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三条劳动者以用人单位的工资欠条为证据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诉讼请求不涉及劳动关系其他争议的,视为拖欠劳动报酬争议,按照普通民事纠纷受理。
(2)《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劳动争议处理的基本程序】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九条【劳动监察】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拖欠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处理。
(4)法院农民工扩展阅读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意见》
(十二)严厉查处拖欠工资行为。
加强工资支付监察执法,扩大日常巡视检查和书面材料审查覆盖范围,推进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案件省级联动处理机制建设,加大拖欠农民工工资举报投诉受理和案件查处力度。完善多部门联合治理机制,深入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健全地区执法协作制度,加强跨区域案件执法协作。
完善劳动保障监察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健全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间信息共享、案情通报、案件移送等制度,推动完善人民检察院立案监督和人民法院及时财产保全等制度。
(十三)及时处理欠薪争议案件。
充分发挥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等组织的作用,引导农民工就地就近解决工资争议。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对农民工因拖欠工资申请仲裁的争议案件优先受理、优先开庭、及时裁决、快速结案。对集体欠薪争议或涉及金额较大的欠薪争议案件要挂牌督办。
加强裁审衔接与工作协调,提高欠薪争议案件裁决效率。畅通申请渠道,依法及时为农民工讨薪提供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
(十四)完善欠薪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
健全应急预案,及时妥善处置因拖欠农民工工资引发的突发性、群体性事件。完善欠薪应急周转金制度,探索建立欠薪保障金制度,对企业一时难以解决拖欠工资或企业主欠薪逃匿的,及时动用应急周转金、欠薪保障金或通过其他渠道筹措资金,先行垫付部分工资或基本生活费,帮助解决被拖欠工资农民工的临时生活困难。
对采取非法手段讨薪或以拖欠工资为名讨要工程款,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要依法予以治安处罚;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伍』 上法院打官司农民工工资还是拿不到怎么办
根据你的描述来看,你应该是已经胜诉,但被告却不执行法院的判决,只能等法院执行局去执版行,但执行权局也有一套严格的工作流程,不可能三、五天就能给你执行到位的,而且对被告名下的资产也要确认,不能像老百姓嘴里这个东西是谁的就可以执行,因为有些黑心老板为了躲避这种情况把本是自己的东西落到别人名下,所以执行局也有难处的,你现在需要把你掌握的情况都告知法院执行局,并配合执行局,才能尽快拿回你的工资。
『陆』 法院不能冻解农民工工资的法律依据
可能抄是因为另一方无视法律袭,法院执行庭也不重视。如果法院超过六个月未执行,当事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相关的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六条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上一级人民法院经审查,可以责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内执行,也可以决定由本院执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执行。
『柒』 甲乙双方法院立案后农民工工资怎么办
1.找工友证明是在被告(法人或者公司律师诉讼代替单位)单位上班
2.工地需要向法院提供上班记版工(工天)的记录权
3.甲方是否与你协商工资结算问题?
4.请问你是农民工个人还是包工头?
5.是否到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
6.是否申请劳动仲裁?
7.法院是否庭外调解不达成一致开庭?
8.我建议开庭前向法院申请媒体介入进行庭审现场保证农民工合法权益同时也可以宣扬法律正义之光为由申请监督
9.如担心不能得到公平公正的判决可以向法院申请司法监督陪审(检察院监督或者法院指定监督)
10.进行法庭庭审录像(需要向法庭审判员或法院提前申请)保证司法公证公平
『捌』 法院判定农民工一天的工资是多少
1、你是说误工费吗?误工费,是以受害人工作地为基础计算的。
有固定专收入的,误属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一般以出事前12个月的平均收入为标准,不够12个月的以实际工作收入为标准,无法确定的则以相同岗位其他员工的平均收入为标准。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如果是农民,你可以向当地统计部门了解,看你地上年度农民的实际收入是多少。以你的收入为标准的。
2、至于每天多少,就按你实际每个月多少,按天分摊!
3,如果你说你每天应该获得多少工资,这要看当地规定的每天最低工资标准,以及跟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的工资标准算!
希望对你有帮助!
『玖』 农民工在法院起诉,必须得在打工的所在地的法院吗
如果起诉的纠纷是因为打工的问题,就必须在打工所在地的法院起诉。因为被告的住所内地是法院管辖的根容据。
《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一条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拾』 法院能调理农民工工资吗
你好,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你的问题是
法院能调解农民工的工资呢
,当然是回可以的,
按照国家答的相关规定,
用工单位必须及时支付工人的工资,
也就是说必须按月以货币形式发放工资,
如果企业不执行
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要求企业发放工资,
人民法院可以采用。
冻结账户,
查封资产等相关法律手段,
督促企业及时发放工资
。当然也可以采用调节的形式
敦促企业发放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