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最高法院司法解释

最高法院司法解释

发布时间: 2020-12-20 19:59:18

1. 最高院研究室“司法解释的逐条解读”是否具备法律效力

得看发布时间,有没有被废止,也可能是以前的司法解释性质的文件,2007后司法解释就四种形式。当然了,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说的话法官总是可以听的,但不能作为判决书里的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司法解释工作的规定
第四条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司法解释,应当经审判委员会讨论通过。  
      第五条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司法解释,具有法律效力。  
      第六条  司法解释的形式分为“解释”、“规定”、“批复”和“决定”四种。
      对在审判工作中如何具体应用某一法律或者对某一类案件、某一类问题如何应用法律制定的司法解释,采用“解释”的形式。  
      根据立法精神对审判工作中需要制定的规范、意见等司法解释,采用“规定”的形式。  
      对高级人民法院、解放军军事法院就审判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问题的请示制定的司法解释,采用“批复”的形式。  
      修改或者废止司法解释,采用“决定”的形式。

2. 国务院行政法规与最高法院司法解释谁的效力高

从宪法的角度来看,杜州的国务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具有相同的宪法地位,不存内在从属关系。容国务院行使行政权,最高人民法院行使司法权,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与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司法解释存在三种有效关系:

1、行政法规是在立法前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授权国务院制定的。此时,行政法规与法律具有同等效力,司法解释不得与之相冲突;

2、行政法规属于宪法第八十九条规定的有关行政职权的规定,不属于司法解释;

3、为实施法律而制定的行政法规,除法律明确规定由国务院负责解释外,与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具有同等效力。两者发生冲突时,应报主管机关处理。

(2)最高法院司法解释扩展阅读:

行政法规主要是政府职能部门发布,司法解释主要有高院发布。行政法规如果是中央职能部门发布,其位阶与司法解释相比是一个等级。

司法解释相当于最高法院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及规范性文件在司法实务领域中具体含义的阐述和下级法院在对法律理解性问题及具体操作中请示的批复,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普遍适用性,各级法院必须执行。

3. 司法解释是不是既包括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也包括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解释

是的。
最高法、最高检发布的解释,都叫司法解释,具有法律效力。
有时候,他们分别出台司法解释,有时候,他们一起行文共同出台司法解释。

4. 最高法院司法解释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具有法律效力。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版组织法》第三十权二条最高人民法院对于在审判过程中如何具体应用法律、法令的问题,进行解释。

司法现实中,对于案件是五花八门的,而我国的法规是粗线条、也不可能面对每一个具体主导性细节的;所以就要请示具有法定权力的最高人民法院作出司法解释,依法对具有普遍性案件细节、对下属法院、法官审理进行指导性、具有司法效力的解释。

广义上是指,每一个法官审理每一起案件,都要对法律做出理解,然后才能够具体适用。因此,必须对法律做出解释,才能做出裁判。由最高法院对具体适用法律的问题,作出的解释就是司法解释。中国的司法解释有时特指由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根据法律赋予的职权,对审判和检察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所作的具有普遍司法效力的解释。

5. 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的效力

司法解释在司法实践中可以说是很大程度上比某些具体法条还靠得住,专所以司法解释必然是有法律属效力的,因为司法解释本身就是最高院对于各级法院判案的一个规定,所以各级法院在审判案件是当然会依照其解释进行。
另外,国务院的意见,只能算作一般规范性文件,是不具备法律效力的,或者你的意思是国务院的规定,这个算行政法规,这是国务院行政立法权的一项,是具备法律效力的。从法律效力上讲,行政法规高于部门行政规章,部门行政规章高于一般行政规范性文件。由于法律效力的差异,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中也采取了不同的处理原则:以法律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依据,参照国务院部、委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制定、发布的规章,至于规章以下的一般规范性文件在行政诉讼中仅具有参考意义。

6. 最高人民法院的批复、通知属于什么性质的,是否属于司法解释

性质上不属于司法解释,属于法院系统内部的意见,但下面的法院是遵照执行的。

7. 司法解释是指最高人民法院对法律作出的解释

您好,司法解释包括两类,一个是最高人民法院对具体应用问题的解释,也称为审判解释。另一个是指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具体应用问题的解释,也称为是检察解释。这两类解释,通常被称为是【两高解释】。

8.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同命同价的司法解释

《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只出台了居住地在城镇的农村居民参照城镇居民的相关标准赔偿,也就是说居住地在城镇的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同命同价。

想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同命同价的规定,在短期内很难实现,但由于各地经济发展不同,年居民平均收入不同,就是实现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同命同价,但还不能说在全国范围内同命同价。

《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九条规定,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侵权责任法》第十七条规定,因同一侵权行为造成多人死亡的,可以以相同数额确定死亡赔偿金。

《侵权责任法》第十七条的规定,主要体现在处理造成多人死亡事故的重大交通故事、矿山事故等民事赔偿案件时,法院可以不考虑伤亡者的地域、户籍、文化、职务等差异情况,而采用“一揽子”赔偿方案,即以同一数额标准确定伤亡赔偿金。

因此,同命同价不能简单的依据户籍登记确认死亡赔偿金计算标准,而应当综合考虑受害人的经常居住地、工作地、获取报酬地、生活消费地等因素加以判断。

(8)最高法院司法解释扩展阅读:

对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的赔偿标准,首先从地域标准看,一般情况下适用受诉法院所在地标准,如果赔偿权利人举证证明其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人均收入高于受诉法院所在地标准的,死亡赔偿金可以按其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标准计算。

其次,从身份标准看,关键在于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认定。对此,法院主要考虑受害人的居住、生活、工作地身份的标准。

此外,对于常年生活工作在城镇,收入相对稳定,消费水平也和一般城镇居民基本相同,已经融入城镇生活的农村居民,如果发生死亡事故,涉及赔偿问题的,应当按照城镇居民的标准计算死亡赔偿金。

《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十条规定,赔偿权利人举证证明其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受诉法院所在地标准的,残疾赔偿金或者死亡赔偿金可以按照其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相关标准计算。

被扶养人生活费的相关计算标准,依照前款原则确定。

热点内容
江苏劳动法立法权 发布:2025-02-01 12:09:09 浏览:684
新婚姻法24条废除了吗 发布:2025-02-01 12:01:25 浏览:169
河南电视台法治频道记者 发布:2025-02-01 10:51:14 浏览:82
猇亭区法院 发布:2025-02-01 10:37:55 浏览:948
律师楼备案 发布:2025-02-01 10:37:54 浏览:522
巨鹿法院迫卖 发布:2025-02-01 10:36:25 浏览:790
童装店管理规章制度 发布:2025-02-01 10:02:53 浏览:693
六安工伤法律咨询热线 发布:2025-02-01 09:44:30 浏览:159
河南项城法律咨询中心 发布:2025-02-01 09:42:55 浏览:713
坚决司法为民 发布:2025-02-01 09:25:50 浏览: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