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法院起诉

法院起诉

发布时间: 2020-12-21 02:01:45

⑴ 怎样到法院起诉

首先,诉讼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1、原告的身份证原件及一份身份证正反面的复印件;
身份证原件并不是立案所需的材料,之所以要带着是因为去法院立案需要验证身份进行安检。如果确实忘带身份证,驾驶证、护照也是可以的。
2、被告的主体信息;
自然人指你要起诉的侵害你权益的个人。如果你之前就留存其身份证复印件是最好不过的;如果没有的话你可以请这个人户籍所在地的律师帮你到公安局调取(你需要提供这个人的一些基本信息),费用基本在人民币200元左右。
法人通俗点讲就是公司,公司的基本信息你主要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获取。一种方式是到这个公司注册所在地的市场监督管理局(工商局)调取机读档案;另一种方式就是去工商局网站查询该公司的详细信息,然后下载打印。
3、用于证明你诉讼请求的证据原件(有些地方的法官立案是可能会要求看一下原件,但不会收取)及N+1份复印件(N为你要起诉的被告个数);
4、民事起诉状N+1份(可以手写、可以打印,最后需要原告签字
准备好相关材料之后就可以去法院了,因为现在基本上各个法院的立案大厅都会有法官指导公民立案,所以只要把自己需要准备好的必要材料带好,民事起诉状可以在法官的指导下现场写也是可以的。
其次,把准备好的材料在法官的指导下整理好,交由立案法官立案,立案时按照要求留好自己的电话和联系地址。案件受理后按照缴纳诉讼费的通知及时缴纳诉讼费。
最后,耐心等待法院的传票等待开庭就可以了,基本上事实清楚,证据简单的案件开一次庭就会判决的。

⑵ 法院起诉是什么意思

起诉是依法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法院对特定案件进行审判的行为。刑事案件的起诉,在于请求法院通过审判对被告人定罪判刑;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在于请求法院通过审判追究被告人的经济赔偿责任。起诉必须是宵起诉权的公民或法人依法向有管辖权的法院进行。

在中国,刑事案件的起诉,主要是指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只有对告诉才处理和其他不嵩要进行侦查的轻微刑事案件,才由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提起自诉;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可以是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可以是人民检察院和受侵害的法人单位。

(2)法院起诉扩展阅读:

法院起诉步骤如下:

一、立案受理

原告向法院起诉,应递交起诉状和有关的证据材料。

二、庭前准备

法院在受理案件后五日内向被告送达开庭传票。

三、开庭审理

财产案件根据诉讼请求确定金额或者价额。

《民诉法解释》第二百零八条规定

民法院接到当事人提交的民事起诉状时,对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条件的起诉,应当登记立案;对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接收起诉材料,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

需要补充必要相关材料的,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告知当事人。在补齐相关材料后,应当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起诉

⑶ 怎么样自己去法院提起诉讼

1、有欠条、协议、合同等书面借款凭证的情况下,可以申请支付令。

2、没有书面借款凭证可以到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不申请支付令直接起诉。

a、申请支付令必须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出申请,有管辖权的法院只能是债务人经常居住地的基层法院管辖。写好申请书,内容:债务双方的名称、地址、要求归还的数额、有价证券的种类、债务发生的时间、并且尽可能的提供证据。

支付令实质上是一个督促的程序,督促债务人履行债务,一般当债务人收到法律的文书,还是会感受到严重性,出于不想吃官司,还是会想尽快还款,如果在债务人收到支付令后,还未履行债务,又未提出异议,支付令就开始生效,债务人可以此根据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与提出诉讼程序相比,申请支付令有以下优点:

1、及时便捷,催偿债务很快,债务人在收到支付令后的15日内不提出异议,支付令即可生效。

2、手续简单,诉讼的程序就很复杂,申请支付令无需传唤、审理、辩论在债权人申请后,经法院查核批准,就可以及时发布。

b、起诉应提交的材料

(一)起诉状;

1、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2、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3、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和理由;

4、证据和证据来源;

5、有证人的,载明证人姓名和住所。

(二)原告为自然人,需提交身份证复印件一份;

(三)原告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需提交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营业执照、注册登记证书或者组织机构代码证,以及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身份证复印件一份;

有字号的个体工商户在诉讼中应当以其登记的业主为当事人,注明系某字号的业主,但在劳动争议案件中则应当以字号为当事人,同时列明业主;

业主与实际经营者不一致的,在民事诉讼中以业主与实际经营者为共同当事人,但在劳动争议案件中则以字号与实际经营者为共同当事人;

(四)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身份证明书原件一份;

(五)原告提交起诉状时应当按照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

(六)原告应向法院提供所有可供证明的证据,证人姓名和住所,书证、物证的来源及由谁保管,并按照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交副本;

(七)证据清单一式两份;

(八)委托诉讼代理人进行诉讼的应当一并提交委托授权材料。

(3)法院起诉扩展阅读:

民事诉讼一审的程序

1、起诉,即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递交诉状。

2、立案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通知当事人7日内交诉讼费,交费后予以立案;不符合立案条件,裁定不予受理。

如果对裁定驳回起诉不服,10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受理后,法院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15日内进行答辩,通知当事人进行证据交换,可根据当事人申请,做出财产保全裁定,并立即开始执行

3、排期开庭

提前3日通知当事人开庭时间、地点、承办人;公开审理的案件提前3日进行公告。

4、开庭审理

宣布开庭,核对当事人身份,宣布合议庭成员,告知当事人权利义务,询问是否申请回避。

法庭调查:当事人陈述案件事实。

举证质证: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双方当事人就证据材料发表意见。

法庭辩论:各方当事人就有争议的事实和法律问题,进行辩驳和论证。

法庭调解:在法庭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协议解决纠纷。

如果达成调解协议,制作调解书,双方当事人签收后生效,当事人履行调解书内容或申请执行;未达成调解协议,合议庭合议作出裁决(宣判)。

5、宣判

同意判决,当事人自动履行裁判文书确定的义务或向我院告诉庭提出执行申请;不同意裁判,需要分情形区分对待:

裁定: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判决: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⑷ 如何在网上向法院起诉

网上向法院起诉可登陆最高人民法院诉讼服务网提交立案申请。办理流程如下:

1、在互联网搜索最高人民法院诉讼服务网,点击并进入。

(4)法院起诉扩展阅读:

为依法及时公正审理跨行政区域重大行政和民商事等案件,推动审判工作重心下移、就地解决纠纷、方便当事人诉讼,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受理巡回区内相关案件。目前,最高人民法院共设立了六个巡回法庭。

第一巡回法庭设在广东省深圳市,巡回区为广东、广西、海南、湖南四省区。

第二巡回法庭设在辽宁省沈阳市,巡回区为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

第三巡回法庭设在江苏省南京市,巡回区为江苏、上海、浙江、福建、江西五省市。

第四巡回法庭设在河南省郑州市,巡回区为河南、山西、湖北、安徽四省。

第五巡回法庭设在重庆市,巡回区为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五省区市。

第六巡回法庭设在陕西省西安市,巡回区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五省区。

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内蒙古等五省区市有关案件由最高人民法院本部直接受理。

巡回法庭是最高人民法院派出的常设审判机构。巡回法庭作出的判决、裁定和决定,是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和决定。

巡回法庭受理的案件,统一纳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信息综合管理平台进行管理,立案信息、审判流程、裁判文书面向当事人和社会依法公开。巡回法庭审理或者办理巡回区内应当由最高人民法院受理的以下案件:

(一)全国范围内重大、复杂的第一审行政案件;

(二)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第一审民商事案件;

(三)不服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的第一审行政或者民商事判决、裁定提起上诉的案件;

(四)对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的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行政或者民商事判决、裁定、调解书申请再审的案件;

(五)刑事申诉案件;

(六)依法定职权提起再审的案件;

(七)不服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的罚款、拘留决定申请复议的案件;

(八)高级人民法院报请批准延长审限的案件;

(九)涉港澳台民商事案件和司法协助案件;

(十)最高人民法院认为应当由巡回法庭审理或者办理的其他案件。

知识产权、涉外商事、海事海商、死刑复核、国家赔偿、执行案件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暂由最高人民法院本部审理或者办理。

由巡回法庭受理案件的来信来访事项由巡回法庭依法办理。

⑸ 向法院起诉需要什么手续

写好起诉状、准备好与立案相关的证据,到法院立案

确定管辖法院,起诉欠款人可以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等。

起诉方式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起诉方式有书面起诉和口头起诉两种。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九条规定:“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只有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才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将原告口头陈述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5)法院起诉扩展阅读:

1、当事人(包括原告、被告、共同诉讼人、第三人)、法定代理人和法定代表人都可以委托律师担任代理人,委托律师应该签订《委托代理合同》;

2、每个当事人,以及法定代理人和法定代表人,最多只能委托两个律师(包括律师助理)担任代理人;

3、外国律师,包括港澳台的律师,不能以律师身份担任诉讼代理人。

4、委托律师代理诉讼的,必须向人民法院提交由委托人签名或者盖章的《授权委托书》,《授权委托书》必须写明委托事项和权限。委托权限必须写明是一般代理或者特别代理,如果是特别代理,还必须具体写明包括那些权限,如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进行和解,达成调解协议,提起反诉、上诉等。

5、委托两个两个律师(包括律师助理)担任诉讼代理人的,应分别授予代理权限,委托律师代理的,除必须向人民法院提交由委托人签名或者盖章的《授权委托书》之外,还应向人民法院提交由律师所在的律师事务所和委托人共同签名或者盖章的委托代理合同。

6、侨居在国外的中国公民委托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担任诉讼代理人,必须从国外寄交或者托交的授权委托书,授权委托书必须经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该国的使馆证明。

7、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没有住所的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企业和组织委托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或者其他人代理诉讼,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寄交或者托交的授权委托书,应当经所在国公证机关证明,并经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该国使领馆认证,或者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该国所在国订立的有关条约中规定的证明手续后,才具有效力。

⑹ 如何去法院起诉

去法院起诉的方法:

1、写起诉状。

首先将原被告双方的基本情况写清楚内,然后列明诉讼请容求(自己起诉的目的、要求),最后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写清楚。

2、带上起诉状(按被告的人数提交副本),证据(欠条或合同)复印件到当地法院立案庭要求立案。

3、立案后,回家耐心等待。

法院会给被告送达起诉状,举证通知,给起诉人送达举证通知,被告的答辩状。

4、确定开庭日期后会给你们送达传票,按照传票上的日期去法院参加庭审。

(6)法院起诉扩展阅读:

一、原告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二、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人民法院起诉,应当递交起诉状。起诉状应当记明以下事项:

(一)当事人的姓名、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职务;

(二)诉讼请求和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

(三)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的姓名和住所。

参考资料:网络-起诉

⑺ 法院起诉对方不来怎么办

《民事诉讼法》第144条规定,对原告来说,起诉了被告不来,并没有不利的影响。

被告不来,有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被告没有收到法院的传票,案件是公告送达的,被告压根儿不知道情况,或者知道被起诉,故意不收法院传票;二是被告拿到了法院给的传票,知道案件的所有情况,出于各种原因,不到法院来应诉也不委托律师应诉,或者自己不到法院应诉也不委托律师应诉,但向法院提交答辩状和证据。

上面所说的几种情形,都是被告放弃自己的应诉权利,但并不影响法院作出公证的裁判,不影响原告的权利实现。

另外,有些案件法律规定被告不到庭,法院可以拘传被告到庭。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希望可以帮助大家,谢谢!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四条

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民诉意见》第一百一十二条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条规定的必须到庭的被告,是指负有赡养、抚育、扶养义务和不到庭就无法查清案情的被告。

给国家、集体或他人造成损害的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如其必须到庭,经两次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也可以适用拘传。
法院开庭,被告一直缺席,有以下处理方法:
1、两次无故不到庭法院可以拘传,但民事案件一般不会用这种手段;
_2、《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四条规定: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第一,被告不到庭,法院可以缺席判决。但通常不会支持赔偿双倍房钱的要求,因为该数额过高,法院可能适当判决你支付一部分违约金的。
第二,被告不到庭,对于维护被告的权益是不利的,如果被告不能到庭,也可以委托代理人出庭。
被告不去法院会依法宣判,公告送达,并可以强制执行。但由于柏高在外地,被告可以向法院申请延期审理。

热点内容
司法鉴定时效 发布:2025-04-07 20:28:55 浏览:74
司法部主动 发布:2025-04-07 20:26:29 浏览:474
酒驾刑法条款 发布:2025-04-07 20:10:27 浏览:711
短信与微信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5-04-07 20:05:14 浏览:108
社区矫正立法调研 发布:2025-04-07 19:53:08 浏览:513
湘潭法院网 发布:2025-04-07 19:29:59 浏览:457
法规参考适用 发布:2025-04-07 19:24:40 浏览:997
界面法学 发布:2025-04-07 19:21:17 浏览:768
安全员有法律责任吗 发布:2025-04-07 19:16:28 浏览:420
安全管理中的人员管理条例 发布:2025-04-07 19:09:01 浏览: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