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公告
1. 法院公告后多长时间可以开庭
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六十日。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二条规定,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节规定的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公告送达。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六十日,即视为送达。公告送达,应当在案卷中记明原因和经过。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五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答辩状应当记明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
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公开审理的,应当公告当事人姓名、案由和开庭的时间、地点。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诉处理;被告反诉的,可以缺席判决。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四条规定,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1)人民法院公告扩展阅读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八十四条规定,送达诉讼文书必须有送达回证,由受送达人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收到日期,签名或者盖章。受送达人在送达回证上的签收日期为送达日期。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八十五条规定,送达诉讼文书,应当直接送交受送达人。受送达人是公民的,本人不在交他的同住成年家属签收;受送达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其他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或者该法人、组织负责收件的人签收;受送达人有诉讼代理人的,可以送交其代理人签收;受送达人已向人民法院指定代收人的,送交代收人签收。
受送达人的同住成年家属,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负责收件的人,诉讼代理人或者代收人在送达回证上签收的日期为送达日期。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八十六条规定,受送达人或者他的同住成年家属拒绝接收诉讼文书的,送达人可以邀请有关基层组织或者所在单位的代表到场,说明情况,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达人、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把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也可以把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并采用拍照、录像等方式记录送达过程,即视为送达。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经受送达人同意,人民法院可以采用传真、电子邮件等能够确认其收悉的方式送达诉讼文书,但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除外。采用前款方式送达的,以传真、电子邮件等到达受送达人特定系统的日期为送达日期。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八十八条规定,直接送达诉讼文书有困难的,可以委托其他人民法院代为送达,或者邮寄送达。邮寄送达的,以回执上注明的收件日期为送达日期。
2. 什么情况下法院能给出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二条规定:“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节规定的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公告送达。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六十日,即视为送达。公告送达,应当在案卷中记明原因和经过。”
由此可见,采取公告送达,有严格的程序要求,根据该条款的规定,法院送达诉讼文书,若存有以下两种情形之一的,可适用公告送达。
(1)有证据证明受送达人下落不明;
(2)没有证据证明受送达人下落不明,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八十五条至第九十一条规定的送达方式,即直接送达、留置送达、委托送达、邮寄送达等方式无法将诉讼文书送达受送人的。
(2)人民法院公告扩展阅读:
诉讼流程:
公民因婚姻家庭纠纷,或者公民、法人、其他组织因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财产权益争议,均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一)对拘留、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物等行政处罚不服的;
(二)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不服的;
(三)认为行政机关侵犯法律规定的经营自主权的;
(四)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和执照,行政机关拒绝颁发或者不予答复的;
(五)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者不予答复的;
(六)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给抚恤金的;
(七)认为行政机关违法要求履行义务的;
(八)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的。但对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订、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得提起行政诉讼。
公民对下列三类案件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
(一)告诉才处理的案件;
(二)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
(三)被害人有证据证明被告人侵犯自已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人民法院起诉,应当递交起诉状。起诉状应当记明以下事项:
(一)当事人的姓名、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职务;
(二)诉讼请求和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
(三)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的姓名和住所。起诉状除应写明上述内容外,还应写明起诉状所递交的人民法院名称、起诉的年、月、日,并由原告签名和盖章。此外,还应提供与被告人数相同的副本。
3. 人民法院报公告查询
人民法院报公告查询方法如下:
1、网络搜索人民法院报公告查询。
4. 法院发的公告在哪里能看到
法院公告按程序可分为非诉讼公告和诉讼公告。
非诉讼公告一般采用张贴,刊登,网络发布等几种形式。
您可去当地法院的公告栏查看张贴的公告,或订阅《人民法院报》即最高人民法院机关报,查看公告。还可进入人民法院公告网、中国法院网查找公告。
诉讼公告主要采用送达,张贴,刊登和网络发布等几种形式。
您可在收到法院专用投递公告的信封后拆开查看公告。如果法院无法将公告投递到您手中,一般会在居住地或公司等附近张贴和刊登公告。
(4)人民法院公告扩展阅读:
当事人申请法院刊登公告的类别和价格明细:
起诉状副本、上诉状副本、开庭传票、遗失声明(法院、律所、机关事业单位证件、印章等):普通200元、加急260元、特急600元。
起诉状副本及开庭传票:普通260元、加急300元、特急780元。
裁判文书(申请宣告失踪、死亡、申请公示催告的判决和裁定等):普通300元、加急390元、特急900元。
申请宣告失踪、死亡、执行文书(通知书、裁定书、评估报告等)、拍卖(落款法院)、无主财产认领公告、司法鉴定书、行政处罚通知书:普通600元、加急800元、特急1800元。
申请公示催告、破产文书(受理、宣告、终结)、清算公告(落款法院)、海事文书(落款海事法院) 、仲裁文书(落款仲裁委员会):普通1000元、加急1200元、特急1800元。
拍卖公告(落款拍卖公司)、清算公告(落款清算组或企业)、其他【行政执法公告、公证书、致歉声明(落款法院)等】、更正:每件50元。
公益诉讼:司法救助、减免诉讼费,不需要交纳公告费。
法院公告办理流程:
1、当事人提出公告要求。
2、承办法官告知公告办理有关规定(等级价格等)以及起草公告文书(加盖院章)。
3、将公告稿件和刊登费用送交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
4、法院公告部进行收稿、核款、录入、校对、排版、传版、刊登。
5、人民法院公告网、中国法院网同步发布刊登信息并给承办法官和各级法院立案庭寄送样报(含专版)。
5. 法院公告送达被告人还是不理睬怎么办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公告送达必须符合下列要求或规则:
法院采取公告送达,既可以在法院的公告栏、受送达人原住所地张贴公告,也可以在报纸上刊登公告。法律对公告方式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要求的方式进行公告。
公告送达起诉状或上诉状副本的,应当在公告中说明起诉或上诉的要点,受送达人答辩期限及逾期答辩的法律后果。
公告送达传票的,应当说明出庭地点、时间及逾期不出庭的法律后果。公告送达判决书、裁决书的,应当说明裁判主要内容。裁判是第一审法院作出的,还应当说明上诉权利、上诉期限和上诉审人民法院。
6. 人民法院报公告怎么查询
第一步,先查看来受案法院官自网,看公告,或直接去受案法院公告信息栏查找。第二步登陆“法院公告网”,然后查阅公告信息;第三步在“人民法院报”和“人民法院网”查阅公告信息。
7. 法院公告送达是什么意思
法院公告送达的意思是:
在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情况下,人民法院内通过公告将诉讼容文书有关内容告知受送达人的一种特殊的送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