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信访办
㈠ 民事案件信访局要我到法院提出,法院不受理怎么办
你可以要求人民法院依法作出裁定,对裁定不服的,你可以上诉。如果你符合起诉条件的,法院会在七天内立案,并书面通知你。但如果你不符合条件的,会在七天内做出裁定书,不予受理。
㈡ 法院信访办是干什么的
人民法院信访工作来实行实自行依靠群众、方便群众,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维护当事人的民主权利,接受社会监督的原则。
他主要负责受理下列对人民法院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违纪行为的检举和控告
比如贪污受贿、徇私枉法、刑讯逼供,隐瞒证据或伪造证据,滥用职权,侵犯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等等的情况。
㈢ 写给最高人民法院信访局的信如何处理
转发给当地省,市,区等部门处理
㈣ 人民法院涉诉信访案件终结办法 全文
法律是道德的底线,但凡进入法庭可以肯定有-方突破了道德的底线,进入了法律程序。但内是如今的司法容腐败臭名昭著,人人皆知,但凡执法者能基本执法,不求公平公正,只求不要碗底朝天。执法者只认金钱不执法必然导致受害人不服上访的事情发生。
㈤ 案子到法院执行局一直没结果可以向当地信访局反应吗
信访局会转批给法院的,建议直接向法院了解案件进展。另外,顺便说一句,执行有风险,法院专不可能保证属你百分之百拿到钱,如果事先无保全或者确无可供执行的财产,案件可能执行不到位,你要有个心理准备,全国最好的地区实际执结率也不会超过百分之三十五,也就是说有百分之六十五的申请执行人到最后是拿不到钱的。
㈥ 投诉下级法院去上级法院哪个部门
可以直接到该法院,或者上一级法院的信访窗口办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信访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
1、执行信访案件,指信访当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诉信访,请求督促执行或者纠正执行错误的案件。执行信访案件分为执行实施类信访案件、执行审查类信访案件两类。
2、各级人民法院执行部门应当设立执行信访专门机构;执行信访案件的接待处理、交办督办以及信访终结的复查、报请、决定及备案等各项工作,由各级人民法院执行部门统一归口管理。
3、各级人民法院应当建立健全执行信访案件办理机制,畅通执行申诉信访渠道,切实公开信访办理流程与处理结果,确保相关诉求依法、及时、公开得到处理:
(1)设立执行申诉来访接待窗口,公布执行申诉来信邮寄地址,并配备专人接待来访与处理来信;
(2)收到申诉信访材料后,应当通过网络系统、内部函文等方式,及时向下级人民法院交办;
(3)以书面通知或其他适当方式,向信访当事人告知案件处理过程及结果。
4、各级人民法院应当建立执行信访互联网申诉、远程视频接访等网络系统,引导信访当事人通过网络反映问题,减少传统来人来信方式信访。
5、各级人民法院应当建立和落实执行信访案件交办督办制度:
(1)上级人民法院交办执行信访案件后,通过挂牌督办、巡回督导、领导包案等有效工作方式进一步督促办理;
(2)设立执行信访案件台账,以执行信访案件总数、已化解信访案件数量等作为基数,以案访比、化解率等作为指标,定期对辖区法院进行通报;
(3)将辖区法院执行信访工作情况纳入绩效考评,并提请同级党委政法委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范围;
(4)下级人民法院未落实督办意见或者信访化解工作长期滞后,上级人民法院可以约谈下级人民法院分管副院长或者执行局长,进行告诫谈话,提出整改要求。
㈦ 对法院判决不服应该如何信访
可以通过网络信访信息系统进行信访、发电子邮箱或打投诉电话给相关部门,也可以在公布的接待日和接待地点向有关行政机关负责人当面反映信访事项。
相关法律规定:
《信访条例》第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布信访工作机构的通信地址、电子信箱、投诉电话、信访接待的时间和地点、查询信访事项处理进展及结果的方式等相关事项。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应当在其信访接待场所或者网站公布与信访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信访事项的处理程序,以及其他为信访人提供便利的相关事项。
(7)法院信访办扩展阅读:
国家信访工作机构充分利用现有政务信息网络资源,建立全国信访信息系统,为信访人在当地提出信访事项、查询信访事项办理情况提供便利。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充分利用现有政务信息网络资源,建立或者确定本行政区域的信访信息系统,并与上级人民政府、政府有关部门、下级人民政府的信访信息系统实现互联互通。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的信访工作机构或者有关工作部门应当及时将信访人的投诉请求输入信访信息系统,信访人可以持行政机关出具的投诉请求受理凭证到当地人民政府的信访工作机构或者有关工作部门的接待场所查询其所提出的投诉请求的办理情况。具体实施办法和步骤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㈧ 我的问题法院正在受理,我还能信访吗
应当先经法院审理后,当事人对结果有异议的,可以提起上诉或申诉;不建议到处信访,应依照法律程序等待法院审理。
㈨ 法院信访接待信访人员,信访人的直系亲属可以陪同吗
亲属可以陪同,群访5人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