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检察官
1. 检察官与法官的角色的不同
一、性质不同
1、检察官:依法行使国家检察权的检察官,包括最高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检察院和军事检察院等专门人民检察院的检察长、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检察员和助理检察员。
2、法官: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产生并在司法机关(一般简称法院)行使国家管辖权的法官,是审判权的执行人。
二、职责不同
1、检察官:
(1)依法进行法律监督工作;
(2)代表国家起诉;
(3)依法侦查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
(4)法律规定的其他职责;
(5)反腐败、贿赂和玩忽职守;
(6)行政起诉等。
2、法官:
(1)依法参加合议庭审判或者独任审判案件的;
(2)法律规定的其他职责。
(3)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院长、副院长除履行审判职责外,还应当履行与其职责相适应的职责。
三、权利不同
1、检察官:
(1)履行检察官职责应当具有的职权和工作条件;
(2)依法履行检察职责,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3)除因法定原因或者无法定程序外,不得辞退、降职、辞退或者处罚。
(4)获得劳动报酬,享受保险、福利待遇。
(5)人身、财产和住所的安全受法律保护。
(6)参加培训;
(7)提出申诉或投诉;
(8)辞职。
2、法官:
(1)履行法官职责应当具有的职权和工作条件;
(2)依法审判案件,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3)不得因法定事由或者无法定程序被辞退、降职、辞退或者处罚;
(4)获得劳动报酬,享受保险、福利待遇;
(5)人身、财产和住所的安全受法律保护;
(6)参加培训;
(7)提出申诉或者控告;
(8)辞职。
2. 在法律上的权威性,法官和检察官哪个大
法院和检察院是分工负责,互相制约。法官是裁判,检察官是公诉,在这方面是平等的,不存在专哪个属大哪个小,都是依法办事。只不过是检察院除了公诉职能还有法律监督职能,如果检察院认为法院的判决确有错误,可以抗诉,也可以提起检察建议。
3. 法官和检察官的职务有什么不同
法官的职责是依职权行使审判权,就是判案子的。检察官的职权是行使检察权,是提起公诉的,也就是刑事原告,还有监督法院审理的职能.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规定:
第二条: 法官是依法行使国家审判权的审判人员,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军事法院等专门人民法院的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审判员和助理审判员。
第五条 法官的职责:
(一)依法参加合议庭审判或者独任审判案件;
(二)法律规定的其他职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规定:
第一条
为了提高检察官的素质,加强对检察官的管理,保障人民检察院实施法律监督,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保障检察官依法履行职责,保障司法公正,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检察官是依法行使国家检察权的检察人员,包括最高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军事检察院等专门人民检察院的检察长、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检察员和助理检察员。
第六条 检察官的职责:
(一)依法进行法律监督工作;
(二)代表国家进行公诉;
(三)对法律规定由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犯罪案件进行侦查;
(四)法律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七条
检察长、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除履行检察职责外,还应当履行与其职务相适应的职责。
4. 法官、检察官由谁来任免
法官、检察官由谁来任免,在《法官法》和《检察官法》中有明确规定,具体可见以下法律条文规定:
《法官法》
第十一条 法官职务的任免,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任免权限和程序办理。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和罢免,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和审判员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
地方各级人民法院院长由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和罢免,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和审判员由本院院长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
在省、自治区内按地区设立的和在直辖市内设立的中级人民法院院长,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主任会议的提名决定任免,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和审判员由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提请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
在民族自治地方设立的地方各级人民法院院长,由民族自治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和罢免,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和审判员由本院院长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
人民法院的助理审判员由本院院长任免。
军事法院等专门人民法院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和审判员的任免办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另行规定。
《检察官法》
第十二条 检察官职务的任免,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任免权限和程序办理。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和罢免,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和检察员由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
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由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和罢免,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和检察员由本院检察长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
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任免,须报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提请该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
在省、自治区内按地区设立的和在直辖市内设立的人民检察院分院检察长、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和检察员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
人民检察院的助理检察员由本院检察长任免。
军事检察院等专门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和检察员的任免办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另行规定。
5. 怎样才能当法官,检察官
想要当上检察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根据《 中国检察官法》第十条规定内担任检察官必须具备下容列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年满二十三岁;
(三)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四)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和良好的品行;
(五)身体健康;
(六)高等政法大学或高等院校法律专业毕业或者高等院校非法律专业毕业具有法律专业知识,工作满二年的;或者获得法律专业学士学位,工作满一年的;获得法律专业硕士学位、法律专业博士学位的,可以不受上述工作年限的限制。
二、下列人员不得担任检察官
(一)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
(二)曾被开除公职的。
6. 如果工作从法院调到检察院 原来的法官等级怎样转换成检察官等级
法官等级和检察官等级是互相承认的,所以调动后原来的法官等级对应任命回相应的检察官等答级,但需要向同级人大常务会报批。
法官等级设下列四等十二级:
(一)首席大法官;
(二)大法官:一级、二级;
(三)高级法官:一级、二级、三级、四级;
(四)法官: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
检察官等级设下列四等十二级:
(一)首席大检察官;
(二)大检察官:一级、二级;
(三)高级检察官:一级、二级、三级、四级;
(四)检察官: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
7. 法官和检察官哪个好
法官和检察官都属于公检法系统,都属于国家公务员系列,如果从职位的回角度讲,各有所长,答很难直接判断孰好孰坏。如果仅是从工作性质和辛苦程度方面讲,检察官由于要承担某些案件的直接侦查职责,应该会比法官要更辛苦和危险一些。
检察官,是指依法行使国家检察权的检察人员,包括最高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军事检察院等专门人民检察院的检察长、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检察员和助理检察员。检察官的职责包括:
(一)依法进行法律监督工作;
(二)代表国家进行公诉;
(三)对法律规定由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犯罪案件进行侦查;
(四)法律规定的其他职责。
法官,是指依法行使国家审判权的审判人员,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军事法院等专门人民法院的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审判员和助理审判员。法官的职责包括:
(一)依法参加合议庭审判或者独任审判案件;
(二)法律规定的其他职责。
8. 检察官、法官 属于警察吗
检察官和法官不属于警察。检察官和法官属于司法机关工作人员,而警察是属于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法官和检察官的区别
最主要的区别是检察官行使的是公诉职能,法院行使的是裁判职能。
检察官是依法行使国家检察权的检察人员,包括最高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检察院和军事检察院等专门人民检察院的检察长,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检察员和助理检察员。
法官是指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产生,在司法机关(一般指法院)中依法行使国家审判权的审判人员,是司法权的执行者。在不同法系的国家中法官的角色不尽相同,但要求都是不偏不倚,不受他人影响或制肘,刚正无私地根据法律判案。日本国的法官称为判事,台湾地区的法官以前称为推事,后来改为法官。
法官的职责是依职权行使审判权,就是判案子的。检察官的职权是行使检察权,是提起公诉的,也就是刑事原告,还有监督法院审理的职能。
(8)法官检察官扩展阅读:
检察官具体职责如下:
实施侦查
检察官通常是侦查程序的主导者,在经过侦查后检察官可以依法决定是否起诉、缓起诉(并非每个法制均有此制度)或是不起诉。因此检察官具有筛漏功能,是案件进入刑事审判程序的守门人。而由于侦查系居于刑事审判程序之源头,因此侦查之结果将影响审判之正确性,检察官对此也有重大责任。
提起公诉
由于刑事诉讼多采取无诉即无裁判之控诉原则,因此倘无检察官提起公诉则案件即无法开展,而有罪判决必然来自检察官之起诉,经过两层门槛更可确保判决的正确性与慎重。
实行公诉
检察官须在审判期日上到庭论告,并须提出诉状及证据,透过辩论,促使法官相信被告确有足够的犯罪嫌疑。在调查证据时,检察官亦负有辅助法院发现真实的协力证明义务。
担当自诉
检察官之任务除了提起公诉及实行公诉外,在采行公诉、自诉双轨制的法制之下,检察官在自诉案件中亦可出庭陈述意见,或在自诉人丧失行为能力或死亡,又无人承受自诉时,可以担当自诉人之地位。
参考资料:网络-司法机关
参考资料:网络-行政机关
9. 报考法官检察官需要什么条件
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应具备以下条件:
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具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和道德品行;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
具备普通高等学校法学类本科学历并获得学士及以上学位;或者普通高等学校非法学类本科及以上学历并获得法律硕士、法学硕士及以上学位;或者普通高等学校非法学类本科及以上学历,获得其他相应学位,并具有法律专业知识。
从事法律工作满五年。其中获得法律硕士、法学硕士学位,或者获得法学博士学位的,从事法律工作的年限可以分别放宽至四年、三年。
初任法官应当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取得法律职业资格。 适用前款第五项规定的学历条件确有困难的地方,经最高人民法院审核确定,在一定期限内,可以将担任法官的学历条件放宽为高等学校本科毕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第十条规定担任检察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和良好的品行;身体健康。
高等院校法律专业本科毕业或者高等院校非法律专业本科毕业具有法律专业知识,从事法律工作满二年,其中担任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最高人 民检察院检察官,应当从事法律工作满三年。
获得法律专业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或者非法律专业硕士学位、博士学位具有法律专业知识,从事法律工作满一年,其中 担任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应当从事法律工作满二年。
(9)法官检察官扩展阅读
中国法官等级规定中国法官分为四等十二级。中国法官级别分为首席大法官、大法官、高级法官、法官四等,共十二级。其中,首席大法官、一级大法官和二级大法官总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法官。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为首席大法官。大法官分二级,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高级人民法院院长。
此外,高级法官分四级,普通法官分五级。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为首席大检察官,二至十二级检察官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检察官、高级检察官、检察官。检察官的等级的确定,以检察官所任职务、德才表现、业务水平、检察工作实绩和工作年限为依据。检察官的等级编制、评定和晋升办法,由国家另行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