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法院
① 日本的政治
日本为君主立宪国,宪法订明“主权在民”,而天皇则为“日本国及人民团结的象征”。如同世界上多数君主立宪制度,天皇没有政治实权,但备受民众敬重。日本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宪法没有赋予君主任何权力的君主制国家。
日本政治体制三权分立:立法权归两院制国会;司法权归裁判所,即法院;行政权归内阁、地方公共团体及中央省厅。
宪法规定国家最高权力机构为日本国会,分为众参两院。选民为20岁以上的国民。 现行《日本国宪法》于1947年5月3日实施。宪法规定,国家实行以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权分立为基础的议会内阁制;天皇为日本国和日本国民总体的象征,无权参与国政;“永远放弃把利用国家权力发动战争、武力威胁或行使武力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为达此目的,日本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第9条)。
根据宪法,日本实行以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权鼎立为基础的议会内阁制。天皇为国家象征,无权参与国政。国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和唯一立法机关。内阁为最高行政机关,对国会负责。日本首相正式名称为内阁总理大臣,是日本最高行政首脑。 日本的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及下属各级法院。采用“四级三审制”。最高法院为终审法院,审理“违宪”和其他重大案件。高等法院负责二审,全国共设四所。各都、道、府、县均设地方法院一所(北海道设四所),负责一审。全国各地还设有家庭法院和简易法院,负责民事及不超过罚款刑罚的刑事讼诉。最高法院长官(院长)由内阁提名,天皇任命,14名判事(法官)由内阁任命,需接受国民投票审查。其他各级法院法官由最高法院提名,内阁任命,任期10年,可连任。各级法官非经正式弹劾,不得罢免。
检察机构与四级法院相对应,分为最高检察厅、高等检察厅、地方检察厅、区(镇)检察厅。检察官分为检事总长(总检察长)、次长检事、检事长(高等检察厅长)、检事(地方检察厅长称检事正)、副检事等。检事长以上官员由内阁任命。法务大臣对检事总长有指挥权。
② 在日本偷东西被抓被叫到法院去严重吗
如果是真的偷东西的话,应该是叫到警察局吧,如果叫法院的话就是要判刑吃官司啊。
③ 日本的裁判所是什么东西
在日本法律中,「裁判所」有广义狭义两种含义。狭义的「裁判所」是指内诉讼法上的「裁判所」,即在每容个案件中行使审判权的合议庭或者独任制度法官(即「裁判官」)。广义的「裁判所」是指《裁判所法》上的「裁判所」,即包括裁判官和裁判所书记官、裁判所事务官和执行官等职员在内的机关。
④ 日本东京最高人民法院在哪里
日本东京会有人民法院?还是最高。 确定你做的是哪一国的梦没有
⑤ 次次败诉,日本在中国造孽为什么要跑去日本法院告
美国是一个聪明的国家 表面上跟日本好 事实是利用
日本也是一个聪明的国家 他其专实知道自己是打不过美国的属 还不如将计就计的跟美国合作去攻打中国 不是吗
八国联军唯独有日本没有赔咱们中国的钱 具体我也不太清楚
中国现在也学聪明了 会利用了。
⑥ 日本法律有死刑吗
有的
⑦ 日本有类似国内检察院一样的公诉机构吗有的话怎么说管理体制是怎样的
公检法(公安;检来察院;法院自),这三个机构是任何一个法制国家都有的机构,日本是三权(行政;司法;立法)分立,互不干涉,各自独立的,不是上下级关系,而是平级关系。也就是说,即使是行政最高长官内阁总理大臣,犯法一样抓你没商量。其中检察院属于司法,检察官只对上级负责,同时,上级不能干涉检察官独立办案,从而保证司法的公正性。如果你是位检察官,在你办案的时候,总理和天皇都干涉不了你的。当然,这也只是理论上的,也不是百分之百绝对的。
けんさつ‐ちょう【検察庁】
⑧ 日本的裁判所和中国的法院有什么区别只是叫法不同吗还是说,是不同的单位
“裁判所”是日语,就是中国的法院的意思。
⑨ 日本司法制度的变迁
一、日本刑事司法制度的沿革
日本属于大陆法系的国家,其现行的法律制度是以19世纪后半叶即1868年的“明治维新”为契机,以欧洲大陆法系为基础,并受英美法系的影响(主要是引入了美国的法律制度),又继承了自身传统的法律文化(主要是中国唐代律令为蓝本的“大宝律令”制度)而逐步演变发展起来的。
(一)二战以前日本的刑事司法制度
从17世纪开始到19世纪中叶,日本是由有势力的封建领主(德川幕府)掌握着国家政权。由于日本当时采取锁国政策,与外国的邦交及通商都处于停止状态。直到19世纪中叶受欧美各国开放的压力,才打破了锁国政策,并从“明治维新”建立新政权后,才开始了近代国家的建设,并借鉴法国和德国的法律制度,开始建设日本近代的法律制度。其中,法国对日本的刑事司法制度的影响最为明显。如1880年的《治罪法》和1890年的《刑事诉讼法》,就是仿照法国的刑事实体法和程序法,即日本刑事司法制度方面的最早立法。同时,日本在刑事司法方面的立法,也受德国的影响,1890年的《法院组织法》就是以德国《法院组织法》为蓝本的,并且日本1889年的《明治宪法》和1890年的《裁判所构成法》,也是借鉴德国宪法制定的。此外,日本还借鉴英国的司法制度制定了陪审法,从1928年开始,实行了15年陪审制度,后来由于案件逐年减少,加之二战爆发,为了节约由于陪审所需要的时间、人力、物力、财力,于是1943年取消了陪审制度。
( 二)日本二战以后的刑事司法制度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1945年)后,按照《波茨坦宣言》和日本投降书的规定,日本废除了《明治宪法》。美军作为联合国占领军进驻日本后,在美国的参与和扶助下制定了实行国民主权原则的日本宪法。以此为契机,日本进行了包括刑事司法制度在内的一系列“美式司法”改革,即所谓二战后日本的第一次现代司法制度改革。在此次改革中,日本大量引入英美法系特别是美国的法律制度,主要体现在:赋予法院(日称裁判所)完全的司法权和违宪审查权,禁止设置二战前行政法院那种特别法院;增设了家庭法院和简易法院,建立起最高法院、高等法院、地方法院、家庭法院和简易法院的审判机构体系;在审判程序方面,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制度中采用的是当事人主义的诉讼原则;将司法“三曹”(指法官、检察官、律师,又称“法曹”)合而为一,实行同一的严格的司法考试和研修制度等。1946年颁布的《日本宪法》关于“国民权利义务”一章中,规定了诉讼程序中犯罪嫌疑人以及被告人的权利,如沉默权、令状主义、质问权等,这便形成了日本的刑事诉讼程序的骨架。这些规定是以《美国联邦宪法》为根据制定的,并成为日本刑事诉讼法上各种原则的基础。因此,二战后日本的刑事司法制度带有美国司法制度的色彩。
⑩ 简述日本法院所采用的“四级三审制”的主要内容
日本法院的四级分别指最高裁判所,高等裁判所,地方裁判所,家庭裁判所回和简易裁判所(庭裁判所和简易裁答判所同属一个级别)
三审制就是对一审不服可以上诉,再不服再上诉,再不服再上诉。
一般第三审是在最高裁判所审判,除了叛国罪只有二审,第一审是在高等裁判所,二审在最高裁判所。以上是简单的日本法院的四级三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