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认错函
① 在法院认罪认错书怎么写
就写知道自己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给社会和人民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向受害人道歉,向社会全体人民道歉,深深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愿意接受法律的制裁,好好反省重新做人,一定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② 法院判决道歉,道歉书该怎么写
就两字,(道歉)。法律没有规定写不好怎么办滴。但这两个字是要写的。
③ 法院判处公开道歉,如果拒不道歉会怎么办
法院可以采取估告、登报等方式,将判决的主要内容及有关情况公布于众,费用由被执行人负担,并可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二条第六项的规定处理。即对被执行人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当然像拒不执行赔礼道歉这类极其轻微的判决,不太可能追究刑事责任,也很少拘留,一般进行罚款)
另外,楼上的一位朋友的说法不是很恰当,一般不处罚金,只能处罚款,罚金是刑事处罚,罚款是行政处罚。对于拒不执行赔礼道歉这样的行为,基本不可能构成刑事处罚,一般只进行行政处罚。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
http://www.chinacourt.org/flwk/show.php?file_id=30894
十、问:侵害名誉权的责任承担形式如何掌握?
十一、问:侵权人不执行生效判决,不为对方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的,应如何处理?
答:侵权人拒不执行生效判决,不为对方恢复名誉、消除影响的,人民法院可以采取估告、登报等方式,将判决的主要内容及有关情况公布于众,费用由被执行人负担,并可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二条第六项的规定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http://www.dffy.com/faguixiazai/ssf/200311/20031109201543.htm
第一百零二条
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六)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
人民法院对有前款规定的行为之一的单位,可以对其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④ 给法院的认罪道歉信怎么写
不可能有书面的东西的 返给你话费 就不错了 你要求的书面道歉 在联通看来是属于无理投诉 不会处理 因为你这样的被乱开东西的客户有很多 处理的流程就是返话费 不可能每个人都去书面道歉 你强烈要求 我也觉得每有意义
⑤ 醉驾法庭上认错应该怎么说
法律分析:醉酒驾驶机动车辆,吊销驾照,五年内不得重新获取驾照,经过判决后处以拘役,并处罚金;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辆,吊销驾照,十年内不得重新获取驾照,终生不得驾驶营运车辆,经过判决后处以拘役,并处罚金。经过法庭教育,本人深刻地认识到自己这次醉驾的严重危害。深刻领会了酒驾对社会的严重危害,在今后工作和学习中坚决: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⑥ 法院的道歉公告可以到处粘贴吗
法院的道歉公告不可以到处黏贴这样是不合理的
⑦ 法院判决写道歉信,我不写,会怎么处理,对我会有什么
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二十六条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上一级人民法院经审查,可以责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内执行,也可以决定由本院执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执行。
第二百三十六条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
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来源哈尔滨律师http://china.findlaw.cn/haerbin
⑧ 法院让我签认错书是什么意思
听都没听过什么认错书。能具体点不?
⑨ 到了法院要怎么认错
如实供述,表示悔罪。
有一个案例:有一位青年用酒瓶子打伤了邻居。跑了一年,后来在家人的劝说和陪同下自首。庭审时检察机关也建议适用缓刑。但是当法官问他是否悔罪时他却口吐狂言,称不悔罪,我当时就该打他。因为这两年他总是挤兑我,我前两年就该揍他。结果,本来是可以适用缓刑的处罚变成了被判一年的实体刑。据称:法院的领导表示,法律就是应当惩罚这类人,犯了罪却不知悔改。
⑩ 女子晒吵架截图被闺蜜起诉是怎么回事
31岁的张女士没想到,和朋友在短信上的一段口角纷争,竟被朋友将聊天中对自己带有侮辱性的话语记录截图,并附上自己的照片发到朋友圈。“我没想到她竟然会这样做,很多朋友后来都问我是怎么回事。”张女士对朋友的做法感到异常愤怒,并将对方起诉到法院。
6月20日,从阆中市人民法院获悉,张女士的这位朋友因侵犯张女士的名誉权,客观上影响了张女士的社会评价,法院判决赵女士立即删除其朋友圈相关侮辱性言论,并在朋友圈发布道歉函至少保留3天,同时赔偿张女士5000元精神损害抚慰金。
法院判她在朋友圈道歉3天
一个月后,案件在阆中市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成都商报记者采访得知,庭审当天,作为被告的赵女士并未出庭,亦未向法庭提交书面答辩意见。6月20日,成都商报记者从阆中市人民法院获悉,经法院审理后认为,赵女士在微信朋友圈上通过发布辱骂、侮辱性语言以及附上张女士照片的行为,侵犯了张女士的名誉权,客观上影响了张女士的社会评价,理应承担侵权责任,张女士主张的精神抚慰金也应予以支持。
最终,法院最终判决赵女士停止对原告张女士的侵害行为,删除其朋友圈内的辱骂、侮辱性言论及所附上的原告张女士的照片,并在朋友圈内发布向张女士的道歉函,发布天数不低于三天,同时赔偿张女士精神损害抚慰金5000元。
赵女士目前尚未在朋友圈的道歉,张女士接下来打算申请强制执行,从阆中市人民法院获悉,本案目前尚未过上诉期,赵女士若对本案判决不服,可以提出上诉。
焦点一:
在朋友圈辱骂他人,可能涉嫌违法
名誉是指社会对特定民事主体品德、才能以及其他素质客观、综合的评价,名誉权是指民事主体就自身属性和价值所获得的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享有的保有和维护的人格权。在本案中,赵女士在个人微信朋友圈上通过发布辱骂、侮辱性言论并附上原告张女士照片的行为,在朋友圈内引起了朋友的关注,客观上影响了张女士的社会评价,侵犯了张女士的名誉权。
同时,按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零二条规定:“公民的名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赵女士所发布的微信在原、被告的微信朋友圈中进行了较大范围内的传播,该辱骂、侮辱性言论严重影响了原告的正常生活、工作,给原告造成了一定的精神损害,被告赵女士理应当向原告张女士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
焦点二:
除了经济赔偿,还要在朋友圈发道歉函
按照张女士的理解,赵女士的行为对自己和家庭造成太大负面影响,除了要求经济赔偿外,还要求对方当面向自己道歉,并在报纸、媒体上刊登道歉信为自己消除负面影响。不过,法院最终判决显示,除了一定的经济赔偿,仅要求赵女士在朋友圈发布不低于三天的道歉函。
对此,赵女士发布的消息主要是在自己的朋友圈传播,而且很多人都是她和张女士共同认识的朋友,传播的范围有限,鉴于此,才要求赵女士在朋友圈向张女士发布道歉函为其消除影响,“这也是对大家的一种警示,每个人,在个人朋友圈发布消息时,也要慎言。”
焦点三:
骂人者拒道歉,受害方可申请强制执行
本案如果赵女士没有上诉,又拒不在朋友圈内发布道歉函,张女士则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届时,法院可以以赵女士名义发布对张女士的道歉函刊登在当地媒体上,不过,相关刊登费用将由赵女士承担。
现在微信上的一切都可以作为证据保留使用的,所以千万不能任性乱发东西伤人害己,还要承担法律责任,多学学法律知识,对自己没有坏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