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法官徇私
1. 一审,二审民事法官徇私枉法办案,应向哪个巡视组投诉
1、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在民事、行政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节严重的行为。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1、枉法裁判,致使当事人或者其近亲属自杀、自残造成重伤、死亡,或者精神失常的;2、枉法裁判,造成个人财产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不满10万元,但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的;3、枉法裁判,造成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财产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不满20万元,但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的;4、伪造、变造有关材料、证据,制造假案枉法裁判的;5、串通当事人制造伪证,毁灭证据或者篡改庭审笔录而枉法裁判的;6、徇私情、私利,明知是伪造、变造的证据予以采信,或者故意对应当采信的证据不予采信,或者故意违反法定程序,或者故意错误适用法律而枉法裁判的! 2、如果你的情况合乎上述情况,你完全可以向1、检察机关控告(法官职务犯罪属检察机关管辖);2、向纪委举报;3、该法官所在法院的纪检部门控告。 3、按正常的诉讼程序走(民事):1、你可以上诉(在上诉期内);2、申请再审(判决生效后2年内)
2. 法官徇私舞弊徇私枉法可以控告吗,控告了,会受理吗
其实你可以不服这个判决,结果可以向这个法院的上一级法院上诉,版或者是申请再审什么的,权你不要觉得你的判决结果不是你想的那样,你就觉得是人家法官徇私舞弊,徇私枉法不一定啊!法官是根据查到的事实以及证据,还有法律来判决的,你对判决结果不服,你就再申请上诉,或者是申请再审,符合条件的话你可以到四级的法院来审理的案件,如果四法院对于你的判决都是一样的,说明事实几乎就是这样的,就是应该这样判法官没有错。自级的法院分别是基层人民法院和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以及最高级人民法院
3. 法官徇私舞弊
你不服一审判决的可以在接到判决书后的上诉期内上诉,你如果有证据证明法官违纪可以向法院纪检监察室举报法官。
4. 法官徇私舞弊怎么办
一审的,上诉期内你可以上诉。如果生效了,你有证据或法官违法的证据专,在属6个月内申请再审。
(十三)审判人员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
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条 当事人的申请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再审:
(一)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
(二)原判决、裁定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的;
(三)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
(四)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未经质证的;
(五)对审理案件需要的主要证据,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书面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调查收集的;
(六)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
(七)审判组织的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应当回避的审判人员没有回避的;
(八)无诉讼行为能力人未经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或者应当参加诉讼的当事人,因不能归责于本人或者其诉讼代理人的事由,未参加诉讼的;
(九)违反法律规定,剥夺当事人辩论权利的;
(十)未经传票传唤,缺席判决的;
(十一)原判决、裁定遗漏或者超出诉讼请求的;
(十二)据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的;
(十三)审判人员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
5. 法官徇私情造成枉法裁判!恶意篡改庭审笔录!庭审不录像!当事人虚假诉讼!串通亲友做伪证!
- 你说法官绚私情造成枉法裁判恶意纂改庭庭审笔录不录像当事人虚假诉讼串通亲友做的告诉你说话做事都要有正剧你有箱关的正剧吗贾如你真拿到他们做假的正剧你可以向上起拆没有正剧你还要受到伤害别人的影响
6. 法官徇私怎么办
您好,建议您搜集证据材料及时到上级法院申诉!
7. 法官徇私舞弊,受害人找谁辩理
如果觉得法官审理不合理的话,那么可以申请去更高一级人民法院复议,如果二审结果还是维持原判,那么这个案子已经定性,是无法更改的。
8. 民事诉讼法官有徇私的可能,我作为当事人能不能拿摄像机到法官办公室去当面录像录音提问不懂的地方就是
法院开庭不允许录音录像。即使取得也是违法
9. 法官徇私草率办案如何起诉或投诉
法官是否徇私办案,主要看两方面,一是法官办理的案件是否被确定为因徇私造成的错回案、冤案,二是是否有答法官受贿徇私等的其他事实和证据。对法官徇私办案,一方面对案件要通过法律途径,如果上诉、申诉(申请再审)等获得纠正,另一方面可以持相关证据向法院、检察院、纪委(监察委员会)等部门举报。
10. 法官徇私枉法会有哪些危害
“随着改革进入攻坚期,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一些群众维权意识增强,内但依法维权观 念淡薄容,个别当事人以访扰诉,甚至冲击法院、伤害法官,导致有的法官求稳怕乱,在干扰面 前妥协、退让,不敢严格公正司法。进一步解决司法行为中的不规范问题,积极稳妥推进司法 体制改革,完善规范司法行为的制度机制,进一步深化司法公开,更好地促进规范司法,加强 管理、强化监督,把司法权牢牢关在制度的笼子里,狠抓队伍建设,自觉接受人大及各方面监 督。有的法官缺乏司法良知和法纪观念,私下参与违背法官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的活动,有的 甚至徇私枉法,办假案,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陷入司法腐败、违法犯罪的深渊,严重 损害了司法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