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批捕权
❶ 全世界有哪些国家的批捕权归检察机关而不是归法院
一般来说,欧美法系国家批捕权在法院,大陆法系在检察院。
❷ 关于法院批捕
你讲的情况,更有可能是已经被公安面关拘留,需要提请检察院批逮,这个期限,最长的话恰好等于你讲的37天。在这37天内,只要决定不批捕,法律规定就得放人或取保或监视居住。超过这37天怎么能得放人了。
批捕权,在法律上通常是由检察院行使的。法院行使逮捕权,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自诉的刑事案件(即被害人及其亲属起诉,如不告不理的侮辱、诽谤案等,或有证据明的轻微刑事案件,如故意伤害等),另一种就是,审理检察院提起公诉的刑事案件时,对于未被逮捕的,决定逮捕。
因此,法院的逮捕权是一经决定,公安机关就得执行。
你说的法院不批捕的情况,如果是“检察院已经批捕了,公安机关也已经关了人了。”法院在审理过程中认为应当更变或解除逮捕吧。这种情况通常是被判处管制、缓刑等有期徒刑以下刑法,或羁押超期,或无罪等情况,这时按法律规定来说是应当立即解除逮捕,而不能以任何借口关押。
另外,还一种逮捕是公安机关关了人,提请检察院批准,检察院决定不逮捕的情况。通常来说,只要,检察院决定不批捕,公安机关就应当是马上释放或变更为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那怕公安机关认为检察院决定有误,要申请上一检察院级复议也一样。
参考:《刑事诉讼法》
第六十九条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7天】
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30天】
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30+7=37天】
第七十条公安机关对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决定,认为有错误的时候,可以要求复议,但是【必须将被拘留的人立即释放】。如果意见不被接受,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提请复核。上级人民检察院应当立即复核,作出是否变更的决定,通知下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执行。
❸ 逮捕是检察院决定还是法院决定
目前在我国只有检察院享有批捕权:对于任何公民的逮捕,除法院决定逮捕或者检察院对自侦案件的决定逮捕的以外,必须经检察院批准。
❹ 司法改革中,批捕权归法院,时候时间完成拜托各位了 3Q
一、这次司法改革是最终决定权在党 不是法院本身 你的这个提法只能是一家之论调版 二、以前不是有过取消检察权机关之说吗?最终还是没有取消 并且加强了其的法律监督职能和自侦 三、肖杨的法院五年改革纲要真正实现了有几点?最基本的法官不套用行政级别就没有实行 结论是这种重大的修改 看看法院在党内的势力大还是检察院的大
满意请采纳
❺ 法院有没有逮捕权
法院没有逮来捕权。
我国自公检法是权利独立相互配合的一个司法体系。一般法院只负责审批,公安负责逮捕。
人民法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判机关,其任务是审判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并且通过审判活动,惩办一切犯罪分子,解决民事纠纷,以保卫无产阶级专政制度,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和社会秩序,保护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的财产、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保障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人民法院用它的全部活动教育公民忠于社会主义祖国,自觉地遵守宪法和法律。
❻ 检察机关的批捕权有可能划归法院吗
可能性极小。
因为“批捕”处于案件侦查阶段,所以,是否适合逮捕、是否符合专逮捕条件、是否构成了犯罪,检属察院具有决定权。这一点符合法律程序的客观规律。
法院,主要职责则是审判工作。对于侦查阶段的法律问题,不承担主要职责、不主动介入。
❼ 向法院申请批捕范文包括哪些内容
一、向法院申请批捕范文包括哪些内容?
申请人:
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工作单位,现在住址,联系方式。
请求事项:
事实和理由:
此致
××市××区人民法院
申请人:xxx
二、法院批捕嫌疑人的情况有哪些?
目前在我国只有检察院和法院享有批捕权,但是没有逮捕权,逮捕权是公安机关所有的。人民法院决定逮捕被告人也有两种情况:
1、对于直接受理的自诉案件,认为需要逮捕被告人时,由办案人员提交法院院长决定,对于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的被告人的逮捕,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
2、对于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时未予逮捕的被告人,人民法院认为符合逮捕条件应予逮捕的,也可以决定逮捕。
人民法院决定逮捕的,由法院院长签发决定逮捕通知书,通知公安机关执行。如果是公诉案件,还应当通知人民检察院。
三、批捕的需要什么条件?
逮捕,是指司法机关在一定时间内依法剥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身自由并羁押于一定场所的强制措施。逮捕是强制措施中最严厉的一种。它能有效地控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从而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如果不依法适用逮捕措施,将侵害公民的人身权利。因此,对犯罪嫌疑人采用逮捕措施时,必须严格遵守逮捕的法定条件和程序。
根据刑事诉讼法和人民检察院办理刑事案件规则的规定,逮捕的条件为:
1、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所谓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是指同时具备下列情形:
(1)有证据证明发生了犯罪事实。
(2)有证据证明该犯罪事实是犯罪嫌疑人实施的。
(3)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的犯罪行为的证据已有查证属实的。
2、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
3、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的。
批捕之所以要向人民法院申请,这是建立在当前的刑事案件是自诉类的,否则的话,那就是公安机关制作的提请批捕书直接递交给人民检察院的。如果是受害者自己手写的申请书,那申请书的格式和内容跟普通的申请书毫无差别,但申请人民法院批准逮捕的事实和理由就因人而异了。
延伸阅读:
刑事拘留后被批捕大概多长时间会到法院进行宣判
逮捕后变更强制措施的条件是什么
批准逮捕后可以取保候审吗
❽ 各位同仁吗,以后是不是批捕权要交给法院
不可能,目前公检法三家通过分工,实现相互配合、相互制约,运行挺好的。
批捕权交给法院,权力失衡,很麻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