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喜欢拖
『壹』 法院一直拖着不执行怎么办
你可以去申请强制执行啊。
『贰』 法院拖延案件一直不处理,怎么办
【法律分析】
法院久拖不判的处理如下:先问问审理案件的法官,久拖不判的具体原因。若在合法办案期限内,应当耐心等待。如果必要的时候,可以向法院院长反映问题,也可以向上级法院投诉举报。上级院收到举报后,会进行调查核实。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一审案件普通程序六个月内结案,简易程序三个月内结案,二审案件三个月内结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四十九条 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 还需要延长的,报请. 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 第三十三条 法官有本法第三十二条所列行为之一的,应当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叁』 申请了强制执行,法院一直拖怎么办.
提供财产线索,多催促执行法官。可以考虑向上级法院申请提级执行。
『肆』 为什么到了强制执行,法院的法官,总是拖
这是一个误解,法官为什么要拖?难道法官希望自己被领导批评,希望自己被追究责任?那法官岂不是有病啊!关键是:找不到对方的财产,没法执行!如果能找到财产,法官是有办法强制执行的。因此,双方一定要互相理解,互相配合,互相鼓励,共同查找被执行人的财产。
法律当然是严肃的,找到财产后,法院可以强制执行:
一、法院有权查询、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存款。
不得冻结或划拨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金,社会保险基金。
二、有权扣押、提取被执行人的收入,包括工资、股息、股利、租金收入、偶然所得等。
应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费用。(应做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
三、查封、扣押、冻结。
查封:法院将被执行人的财产以加贴封条的的方式予以就地封存、禁止被执行人转移处分的一种执行措施;
扣押:法院将作为执行对象的财产运至有关的场所,从而使被执行人不能占有、使用、处分的执行措施。
1、冻结被执行人的银行存款及其他资金的期限不得超过6个月;
2、查封、扣押动产的期限不得超过1年;
3、查封不动产、冻结其他财产权的期限不得超过2年;
4、申请人申请延长期限的,法院应当查封、扣押、冻结期限届满前办理续行查封、扣押、冻结手续,续行期限不得超过前款规定期限的二分之一。
四、房地产预查封
具体执行方法是:由法院发出预查封裁定书和协助执行通知书,由国土资源、房地产管理部门办理预查封登记手续,待该房地产权属登记完结时即可转为正式查封。
五、可以拍卖被执行人财产。
条件:1、拍卖的物品必须已经采取了查封、扣押措施;2、在财产被查封、扣押后,被执行人在执行员指定的期限之内仍不履行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的;3、符合拍卖条件。
六、以变卖被执行人财产。
情况:1、不适合拍卖,2、双方同意不需要拍卖。
七、被执行人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隐匿财产的,法院有权发出搜查令,对被执行人及其住所或财产隐匿地搜查。
八、对被执行人的知识产权采取强制措施。
九、法院可以对已经到期和预期的股息红利采取强制措施。
十、对其他投资收益采取强制措施。
十一、罚款、拘留、追究刑事责任:
1、《民事诉讼法》第111条: 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已被查封、扣押的财产,或者已被清点并责令其保管的财产,转移已被冻结的财产的;
(五)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方法阻碍司法工作人员执行职务的;
(六)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
人民法院对有前款规定的行为之一的单位,可以对其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民事诉讼法》第115条: 对个人的罚款金额,为人民币十万元以下。对单位的罚款金额,为人民币五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
拘留的期限,为十五日以下。
被拘留的人,由人民法院交公安机关看管。在拘留期间,被拘留人承认并改正错误的,人民法院可以决定提前解除拘留。
3、有能力而拒不执行的,情节严重的,构成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罪。
根据刑法第313条之规定,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伍』 拿起诉后一般多长时间开庭
分三种情况来谈。第一种是刑事案件,刑事案件,法院接到人民检察院,移交到法院的刑事案件以后,一般简易程序在一个月内要开庭。普通程序。一个多月之内要开庭。第二种情况是民事案件,民事案件法院受理立案以后,一般也要分简易程序还是普通程序。简易程序一般一个月内要开庭。如果是普通程序的案件,不公告的一般两个月之内要开庭。如果要发公告送达起诉书副本传票的,一般是三个多月,到四个月之间要开庭。第三种情况是行政案件,行政诉讼案件法院接到起诉以后,也是一般一个多月之内要开庭。
『陆』 法院拖着我的案子一直不判,我该怎么办
人民法院审判案件有相应的审判期限的规定,比如在一审案件中,如果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第二审案件应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审理案件的二审法院院长批准。所以法院审理案件应按照法定期限审结,对超审限办案的,可向其上级领导或者法院的监督部门反映,符合给予行政处分条件的,应给予行政处分。同时,人民检察院有对民事诉讼活动实行法律监督的义务,也可以向人民检察院反映。
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 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第一百六十一条 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第一百七十六条 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
人民法院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
第十四条 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执行案件审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规定》第二十条各级人民法院应当将审理案件期限情况作为审判管理的重要内容,加强对案件审理期限的管理、监督和检查。
第二十一条各级人民法院应当建立审理期限届满前的催办制度。
第二十二条各级人民法院应当建立案件审理期限定期通报制度。对违反诉讼法规定,超过审理期限或者违反本规定的情况进行通报。
第二十三条审判人员故意拖延办案,或者因过失延误办案,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人民法院审判纪律处分办法(试行)》第五十九条的规定予以处分。
审判人员故意拖延移送案件材料,或者接受委托送达后,故意拖延不予送达的,参照《人民法院审判纪律处分办法(试行)》第五十九条的规定予以处分。
『柒』 起诉到法院好时间了,而法院一直拖,该向哪个部门反应
1、可以向该院审判管理办公室、监察室反映,也可以直接向分管该案的副院长或者院长反映。
2、认为法官拖延办案,必须先了解法官是否拖延办案,必须有证据证明。如果案件在正常审理期限之内,办的快与慢,都是不构成拖延办案的。
3、还要了解被告是否找到,或者说应当向被告送达的法律文书,被告是否已经收到。本案是否需要鉴定,被告是否已经申请鉴定。这些都是案件可能会延长审理时间的法定理由,法官是没有办法避免的。或者说案件延长审理,不是法官的责任。
4、现在全国法院普遍案多人少,加之进行审判管理及绩效考核,所有案件都进行内部网上流程管理,法官没有一个会拖延办案,想拖延,庭长、分管院长不同意,审判管理办公室会催促、通报,如果超过审理期限,还会进行处理。
5、《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6、《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一条规定: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7、《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执行案件审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规定》第九条下列期间不计入审理、执行期限:
(一)刑事案件对被告人作精神病鉴定的期间;
(二)刑事案件因另行委托、指定辩护人,法院决定延期审理的,自案件宣布延期审理之日起至第十日止准备辩护的时间;
(三)公诉人发现案件需要补充侦查,提出延期审理建议后,合议庭同意延期审理的期间;
(四)刑事案件二审期间,检察院查阅案卷超过七日后的时间;
(五)因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申请重新鉴定或者勘验,法院决定延期审理一个月之内的期间;
(六)民事、行政案件公告、鉴定的期间;
(七)审理当事人提出的管辖权异议和处理法院之间的管辖争议的期间;
(八)民事、行政、执行案件由有关专业机构进行审计、评估、资产清理的期间;
(九)中止诉讼(审理)或执行至恢复诉讼(审理)或执行的期间;
(十)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或者提供执行担保后,执行法院决定暂缓执行的期间;
(十一)上级人民法院通知暂缓执行的期间;
(十二)执行中拍卖、变卖被查封、扣押财产的期间。
『捌』 法院一直拖着不执行怎么办
摘要 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的,当事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反映情况,也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玖』 法院强制执行一拖再拖,怎么办
不是法院不想执行,是可能对方真的在躲猫猫或真的没钱,办案期限在那放着,他也急。不要以为有六个月他会觉得很松,他手上不止你一个案子,他一个月接十个案子都够他受的了。
实在没办法就先申请中止执行吧。最好的办法是,你能提供被执行人拥有偿还能力的相关证明,比如固定收入,房产,价值超过5000元的非生活必须的动产等等。
法院也不是万能的,受很多约束,比如不能强制执行被执行人的生活必须品等,所以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吧。
另外说下,可以要求法院给你执行合解,前题是你放弃部分款项,对方一次性支付。比如你本来他欠你5万,你现在只要他还4万,但必须一次性付清给你。这里特别要说明的是,一次性付清,别搞什么分期,他想赖或缓兵之计的话,你一点办法都没。不要觉得自己亏了,能拿回多少算多少吧。
对于你说补充的问题,就看你们起诉时有没一起起诉担保人,然后法院有没判担保人承担连带责任,如果有这么判的话,你可以要求法院执行债务人或担保人两人或其中一人的财产的,我有个亲戚就是给别人担保了30万,债务人跑了,最后全部由他赔(法院抓去关了几天)。至于你说法院没有去担保人家,其实很简单,你申请执行担保人的财产,法院要给他送达被执行通知书的,如果法院送达了(去法院能查到对方签名的送达通知书),说明法院去过了。这个是程序问题,法院一般都会做到位,所以不一定是你说的那种法院没去过的现象。
如果你当初没有连担保人一起起诉,好像你已经过了追诉时效,不能要求担保人偿还了,具体有点记不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