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

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

发布时间: 2022-04-11 12:04:35

Ⅰ 内地判决如何在香港得到执行

内地与香港有协定,可参阅相关协定...由原审法院委托有管辖权的香港法院执行。
《最高人回民答法院关于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相互委托送达民商事司法文书的安排》以司法解释的形式解决了与香港送达方面的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相互执行仲裁裁决的安排》对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相互执行对方仲裁机关做出的仲裁裁决作出了规定......
两法域各自有关司法协助的现行法律 ...
两法域除了已共同参加的国际公约及协定外,两法域现行的有关司法协助方面的法律也是进行区际司法协助的法律依据。作为大陆主要体现在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及有关司法解释上,香港方面有香港高等法院规则第69号《外国文书的送达》及《外地判决(互相执行)条例》等。
由于目前两地尚没有统一的中央法律及宪法性文件来统一解决区际司法协助问题,各法域可依自己现行的法律来处理司法协助......

Ⅱ 被执行人户口已迁自香港,地方法院可不可以申请香港法院协助执行

可以。
法律依据请参阅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相互认可和执行当版事人协议管辖的权民商事案件判决的安排(2006年6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390次会议通过法释[2008]9号)的如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九十五条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经协商,现就当事人协议管辖的民商事案件判决的认可和执行问题作出如下安排:

第一条 内地人民法院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在具有书面管辖协议的民商事案件中作出的须支付款项的具有执行力的终审判决,当事人可以根据本安排向内地人民法院或者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申请认可和执行。

Ⅲ 香港法律与大陆法律区别

香港法律为英美法系,内地法律为大陆法系。区别:

1、首先,法律渊源不同。 大陆法系表现为成文法;英美法系的法律渊源包括制定法和判例法,并且判例法的地位比制定法更重要。

2、次,法官权限不同。 大陆法系强调法官只能援引法律,不能创造法律;英美法系的法官可援引成文法、法律或判例,在一定范围内创造法律。

3、第三,诉讼程序不同。 大陆法系以法官为中心的纠问程序;英美法系以诉讼参加人为中心的对抗式(或诉辩式)程序。
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为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保持香港的繁荣和稳定,中国政府按照"一国两制"的方针和宪法的规定,设立了香港特别行政区。

简介: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各项制度的设立以《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为法律依据,其司法制度也不例外。根据基本法和香港有关法律的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司法机关主要由行使审判职能的各级法院和行使检控职能的以律政司为代表的其他机关构成。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法院组织体系:

(1) 基层法院组织,由区域法院、裁判署法庭和其他专门法庭组成。

(2) 高等法院。高等法院设上诉法庭和原诉法庭。

(3) 终审法院。

区域法院原称地方法院,全港按地区设4所,管辖一定范围的民、刑案件。

裁判署法庭原称裁判司署,全港设9所,是初级刑事法院,一切刑事案件都必须先经此法庭受理,作初级审讯。

高级法院原称"最高法院",设上诉法庭和原诉法庭,对民事、刑事案件行使审判权。

终审法院行使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终审权,是特别行政区最高审级,即香港的诉讼案件以终审法院的判决和裁定为最终的判决和裁定。

Ⅳ 香港法院的生效判决,如涉及财产在内地,可否在内地申请执行

香港法院的生效判决,如涉及财产在内地,是可以在内地申请执行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相互认可和执行当事人协议管辖的民商事案件判决的安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九十五条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经协商,现就当事人协议管辖的民商事案件判决的认可和执行问题作出如下安排:

1,内地人民法院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在具有书面管辖协议的民商事案件中作出的须支付款项的具有执行力的终审判决,当事人可以根据本安排向内地人民法院或者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申请认可和执行。

2,高级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以及经授权管辖第一审涉外、涉港澳台民商事案件的基层人民法院(名单附后)依法不准上诉或者已经超过法定期限没有上诉的第一审判决,第二审判决和依照审判监督程序由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审后作出的生效判决。

3,当事人为解决与特定法律关系有关的已经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的争议,自本安排生效之日起,以书面形式明确约定内地人民法院或者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具有唯一管辖权。

Ⅳ 香港法院的生效判决,如涉及财产在内地,可否在内地申请执行

可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相互认可和执行当事人协议管辖的民商事案件判决的安排(2006年6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390次会议通过法释[2008]9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九十五条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经协商,现就当事人协议管辖的民商事案件判决的认可和执行问题作出如下安排:

第一条 内地人民法院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在具有书面管辖协议的民商事案件中作出的须支付款项的具有执行力的终审判决,当事人可以根据本安排向内地人民法院或者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申请认可和执行。

第二条 本安排所称“具有执行力的终审判决”:

(一)在内地是指:

1.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

2.高级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以及经授权管辖第一审涉外、涉港澳台民商事案件的基层人民法院(名单附后)依法不准上诉或者已经超过法定期限没有上诉的第一审判决,第二审判决和依照审判监督程序由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审后作出的生效判决。

(二)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是指终审法院、高等法院上诉法庭及原讼法庭和区域法院作出的生效判决。

本安排所称判决,在内地包括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支付令;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包括判决书、命令和诉讼费评定证明书。

当事人向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申请认可和执行判决后,内地人民法院对该案件依法再审的,由作出生效判决的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审。

第三条 本安排所称 “书面管辖协议”,是指当事人为解决与特定法律关系有关的已经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的争议,自本安排生效之日起,以书面形式明确约定内地人民法院或者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具有唯一管辖权的协议。

本条所称“特定法律关系”,是指当事人之间的民商事合同,不包括雇佣合同以及自然人因个人消费、家庭事宜或者其他非商业目的而作为协议一方的合同。

本条所称“书面形式”是指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可以调取以备日后查用的形式。

书面管辖协议可以由一份或者多份书面形式组成。

除非合同另有规定,合同中的管辖协议条款独立存在,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或者无效,不影响管辖协议条款的效力。

第四条 申请认可和执行符合本安排规定的民商事判决,在内地向被申请人住所地、经常居住地或者财产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提出,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向香港特别行政区高等法院提出。

第五条 被申请人住所地、经常居住地或者财产所在地在内地不同的中级人民法院辖区的,申请人应当选择向其中一个人民法院提出认可和执行的申请,不得分别向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人民法院提出申请。

被申请人的住所地、经常居住地或者财产所在地,既在内地又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申请人可以同时分别向两地法院提出申请,两地法院分别执行判决的总额,不得超过判决确定的数额。已经部分或者全部执行判决的法院应当根据对方法院的要求提供已执行判决的情况。

第六条 申请人向有关法院申请认可和执行判决的,应当提交以下文件:

(一) 请求认可和执行的申请书;

(二) 经作出终审判决的法院盖章的判决书副本;

(三)作出终审判决的法院出具的证明书,证明该判决属于本安排第二条所指的终审判决,在判决作出地可以执行;

(四)身份证明材料:

1.申请人为自然人的,应当提交身份证或者经公证的身份证复印件;

2.申请人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提交经公证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注册登记证书的复印件;

3.申请人是外国藉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提交相应的公证和认证材料。

向内地人民法院提交的文件没有中文文本的,申请人应当提交证明无误的中文译本。

执行地法院对于本条所规定的法院出具的证明书,无需另行要求公证。

第七条 请求认可和执行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当事人为自然人的,其姓名、住所;当事人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以及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和住所;

(二)申请执行的理由与请求的内容,被申请人的财产所在地以及财产状况;

(三)判决是否在原审法院地申请执行以及已执行的情况。

第八条 “申请人申请认可和执行内地人民法院或者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判决的程序,依据执行地法律的规定。本安排另有规定的除外。

申请人申请认可和执行的期间为二年。

前款规定的期间,内地判决到香港特别行政区申请执行的,从判决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判决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判决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判决生效之日起计算;香港特别行政区判决到内地申请执行的,从判决可强制执行之日起计算,该日为判决上注明的判决日期,判决对履行期间另有规定的,从规定的履行期间届满后开始计算。

第九条 对申请认可和执行的判决,原审判决中的债务人提供证据证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受理申请的法院经审查核实,应当裁定不予认可和执行:

(一)根据当事人协议选择的原审法院地的法律,管辖协议属于无效。但选择法院已经判定该管辖协议为有效的除外;

(二)判决已获完全履行;

(三)根据执行地的法律,执行地法院对该案享有专属管辖权;

(四)根据原审法院地的法律,未曾出庭的败诉一方当事人未经合法传唤或者虽经合法传唤但未获依法律规定的答辩时间。但原审法院根据其法律或者有关规定公告送达的,不属于上述情形;

(五)判决是以欺诈方法取得的;

(六)执行地法院就相同诉讼请求作出判决,或者外国、境外地区法院就相同诉讼请求作出判决,或者有关仲裁机构作出仲裁裁决,已经为执行地法院所认可或者执行的。

内地人民法院认为在内地执行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判决违反内地社会公共利益,或者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认为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执行内地人民法院判决违反香港特别行政区公共政策的,不予认可和执行。

第十条 对于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作出的判决,判决确定的债务人已经提出上诉,或者上诉程序尚未完结的,内地人民法院审查核实后,可以中止认可和执行程序。经上诉,维持全部或者部分原判决的,恢复认可和执行程序;完全改变原判决的,终止认可和执行程序。

内地地方人民法院就已经作出的判决按照审判监督程序作出提审裁定,或者最高人民法院作出提起再审裁定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审查核实后,可以中止认可和执行程序。再审判决维持全部或者部分原判决的,恢复认可和执行程序;再审判决完全改变原判决的,终止认可和执行程序。

第十一条 根据本安排而获认可的判决与执行地法院的判决效力相同。

第十二条 当事人对认可和执行与否的裁定不服的,在内地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可以根据其法律规定提出上诉。

第十三条 在法院受理当事人申请认可和执行判决期间,当事人依相同事实再行提起诉讼的,法院不予受理。

已获认可和执行的判决,当事人依相同事实再行提起诉讼的,法院不予受理。

对于根据本安排第九条不予认可和执行的判决,申请人不得再行提起认可和执行的申请,但是可以按照执行地的法律依相同案件事实向执行地法院提起诉讼。

第十四条 法院受理认可和执行判决的申请之前或者之后,可以按照执行地法律关于财产保全或者禁制资产转移的规定,根据申请人的申请,对被申请人的财产采取保全或强制措施。

第十五条 当事人向有关法院申请执行判决,应当根据执行地有关诉讼收费的法律和规定交纳执行费或者法院费用。

第十六条 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相互认可和执行的标的范围,除判决确定的数额外,还包括根据该判决须支付的利息、经法院核定的律师费以及诉讼费,但不包括税收和罚款。

在香港特别行政区诉讼费是指经法官或者司法常务官在诉讼费评定证明书中核定或者命令支付的诉讼费用。

第十七条 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自本安排生效之日(含本日)起作出的判决,适用本安排。

第十八条 本安排在执行过程中遇有问题或者需要修改,由最高人民法院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协商解决。

Ⅵ 内地与香港相互认可和执行婚姻家事案件判决的安排生效了吗

《关于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相互认可和执行婚姻家庭民事案件判决的安排》
第二十二条 本安排在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司法解释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完成有与内部程序后,由双方公布生效日期。

Ⅶ 港澳地区与内地有没有司法互助

首先需要明确一点,法学上司法机关之间的相互协助叫做“司法协助”。
现在人大常委会对香港和澳门已经制定了司法协助的法律,可以直接适用,可以在人大的网站上查到。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援引国际私法中的区际私法的理论,参照国际司法协助适用。
一般外国的法院判决要想在内地得到执行,由当事人或外国法院向我国有管辖权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需要注意的是要有法律依据(港澳均可),判决应已经生效,作出判决的法院需要享有案件管辖权,并不在我国声明保留条款之列。同时,法院还要作出审查,承认和执行判决裁定的不得危及国家主权、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

肖扬:内地香港已建司法协助机制- -
Tag: 香港文汇报许煜
【本报北京新闻中心记者许煜报道】最高人民法院院长、首席大法官肖扬今日在人民大会堂作了题为《“一国两制”下的法律运作和司法协助问题》主题发言。他指出,几年来内地与香港特区、澳门特区通过积极磋商,已经找到了解决“一国两制”下民商事法律运作新模式,并开展“两制”下的司法协助。这一模式既有利于双方在平等协商基础上建立科学、有效司法协助机制,也有利于双方依法行使各自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尊重港澳法院判决事实
肖扬说,在审判工作中,内地法院充分尊重当事人选择,对被确定应予适用的港澳特区法律,只要不违反社会公共利益,一律予以适用;对于港澳特区法院判决确认的事实,允许当事人在案件中作为证据使用;在审理依法由内地人民法院管辖的涉港澳案件时,注意严格依法切实保护港澳一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在司法活动中,严格按照内地与港澳特区已经达成的司法协助安排提供协助。

梁爱诗:四地法院裁决互认能提升信心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律政司司长梁爱诗今日亦出席并作了题为《香港特区与内地、澳门、台湾的司法互助状况和发展》演讲,指出四地法院裁决互认,能够提升投资者信心。
海峡两岸及港澳的法官、检察官、律师以及著名专家学者共170人参加了此次会议,其中包括香港终审法院首席法官李国能,澳门终审法院院长岑浩辉等。
又悉,第22届世界法律大会明日将在京开幕,届时将有司法界官员、高级律师和资深教授等1500名代表与会,围绕“法治与国际和谐社会”主题,深入探讨法治的深刻内涵,及其在建立和谐国际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所面临的挑战。#

- 作者: 香港文汇报许煜 访问统计:31 2005年09月5日, 星期一 22:51

1998年12月30日通过,1999年3月30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相互委托送达民事商事司法文书的安排》

Ⅷ 香港高等法院向内地最高人民法院的文书送达问题

请注意:
1、双方委托送达司法文书,均须通过各高级人民法院和香港特别行专政区高等法属院进行。说明各高级人民法院和香港特别行政区高等法院是平等的,委托送达是间接的。
2、最高人民法院可以直接委托香港高等法院,就是上下级的直接的。
3、最高法与澳门终审法院当然不是双向的了。

Ⅸ 香港的当事人若想在内地起诉,都需要什么条件,有什么相关的协议

香港的当事人若想在内地起诉,都需要需要委托诉讼代理人,可通过法院面签、公证机构公证或港澳律师见证三种方式就可以在内地起诉,需要经过授权见证。
法律分析
香港的当事人在内地起诉,只要经过授权见证等相关起诉程序就可以在内地进行诉讼。法院起诉流程是:1、当事人起诉,首先应提交起诉书,并按对方当事人人数提交相应份数的副本,当事人是公民的,应写明双方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住址;当事人是单位的,应写明单位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姓名;2、根据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原告向法院起诉应提交相应的材料;3、立案庭在当事人履行必须的手续和交齐有关证据材料之后,在七天内,对符合立案条件的,办理立案手续;4、当事人应在收到受理通知书之日起七天内预交案件受理费和其他诉讼费用;5、立案手续后,案件由法院排期开庭,进行开庭审理。诉讼费用怎么承担:受理费由原告预交。被告提出反诉的,根据反诉金额或者价额计算案件受理费,由被告预交。当事人交纳诉讼费用确有困难的,可向人民法院申请缓交、减交或者免交。是否缓、减、免,由人民法院审查决定。案件审结时,人民法院应将诉讼费用的详细清单和当事人应负担的数额,用书面通知本人。同时,在判决书、裁定书或者调解书中写明当事人各方应负担的诉讼费用。当事人凭交款收据和判决书、裁定书或者调解书,向人民法院结算诉讼费用,多退少补。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九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第九十五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可与全国其他地区的司法机关通过协商依法进行司法方面的联系和相互提供协助。

Ⅹ 珠海横琴法院的判决书香港法院认可吗

摘要 具体而言,本安排适用以下判决[2]: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民商事案件的生效判决,包括刑事案件中有关民事赔偿的生效判决。本安排约定的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相互认可和执行案件仅限于民商事案件,并不包含行政、刑事案件。究其原因应是两地采用的法系不同,对应的法律制度和法学理念不同,但相较行政、刑事这种具有强烈地域色彩的法律领域,两地对民商事之间的认知差异更小、更为统一,故判决认可范围仅限于民商事案件。

热点内容
刑法第390条第二款 发布:2025-04-29 02:51:47 浏览:160
海南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发布:2025-04-29 02:27:08 浏览:896
比较实体行政法和程序行政法 发布:2025-04-29 02:26:56 浏览:396
对阴茎的刑法 发布:2025-04-29 02:25:18 浏览:616
有关合同法的论文题目 发布:2025-04-29 02:18:55 浏览:18
关于新冠疫情和法治 发布:2025-04-29 02:02:11 浏览:497
催告函有没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5-04-29 01:51:21 浏览:211
新婚姻法惹争议 发布:2025-04-29 01:35:17 浏览:800
公务员辞职当律师 发布:2025-04-29 01:16:10 浏览:976
幼儿园举办者应该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发布:2025-04-29 00:50:43 浏览: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