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法官裁定权有多大

法官裁定权有多大

发布时间: 2022-04-13 02:56:27

A. 法官的自由裁量权

没有法定或约定的情况下,法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行使自由裁量权。

B. 法官的裁量权究竟有多大谁来约束他

只有一张。
你是被告?对于彩礼这个,婚姻法有明确的规定,看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全部退还,部分退还或者协商或者不予退还。本身婚姻法不提倡彩礼这种陋俗。但是在我国现在大多数都收彩礼的,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所以婚姻法也具体的做了规定,

C. 我国的法官手中有多大的权利啊

法官手中有多大的权利?应该说,法官是有一定的“自由裁定权”的。 1、无论是民事案回或刑事案,法官都答有一定的自由裁定权。但这一自由裁定是有限度的,不会超过法律的限度。例如法律规定为三到五年的,法官不可能判处二年,或五年。 2、由于每一个都有自己的思想观点,且在法律上也有许多的个人理解、认知与观点,甚至于法律本身就有一定的争议性,不同的法官作出不同的判决是常有的,也是正常的。 3、“黑哨”也是有的。但这“黑哨”也是有限度的。已经踢上看台的球他也不敢说没出界。另外,如果他每一次都“黑”,他这裁判也就快“下课”了。 4、一个案子的判决结果不是一个人能说了算的,要有合议庭合议,一审后还有上诉,上诉又有可能发回重审,重审后还可以上诉。就是最后终审了,还有检察院的抗诉和当事人的申诉权。 总地说,法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左右判决,但不会起到绝对做用。我是您的崇拜者呵呵

D. 法官的自由裁量权体现在哪些方面

法官自由裁量权表现在刑事审判中的定罪和量刑阶段,具体表现在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方面。
法律分析
1、法官在查清案件事实过程中的自由裁量权。查清案件事实,是正确适用刑法的前提。从定罪角度说,查清了刑事案件的事实就确定了定罪的事实根据;就司法实务而言,查清案件事实的关键在于审查判断证据,而这一活动离不开法官的自由裁量权。2、为了获取事实“真相”,历史中曾采用过许多认识标准,如神意标准,理性标准,实践标准等。3、法官在选择适用法律过程中的自由裁量权。选择刑法规范是要从诸多的刑法条文中找出适用于本案的刑法规范,即所谓“找法”活动,其目的是为处理本案寻找法律根据。4、从定罪的角度说,在案件事实已查明的基础上,法官需要对照刑法所规定的有关犯罪构成,形成一个相似犯罪构成群的认识范围,进而在这些犯罪构成群中最终选定一个与案件事实最吻合的犯罪构成,或者排除所有的犯罪构成而确认无罪。综上所述,法律没有明确给予法官以自由裁量权,法官是依照法律的条文判案的。但是当法律空白、冲突时,法官有依据案情的要求,独立判断、权衡并作出合理决定的权力。而且,自由裁量必须在法律规定范围内进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
第六条 法官审判案件,应当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秉持客观公正的立场。
第七条 法官依法履行职责,受法律保护,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第八条 法官的职责:(一)依法参加合议庭审判或者独任审判刑事、民事、行政诉讼以及国家赔偿等案件;(二)依法办理引渡、司法协助等案件;(三)法律规定的其他职责。法官在职权范围内对所办理的案件负责。

E. 法官到底有多大的自由裁量权

标准是法律。一般来说只有法律规则没有明确规定的时候,
才有法官自由裁量权适用的空间,或者法律规则直接给法官的自由裁量授了权。
而如果法律规则没有相关规定,则参考法律原则。

F. 法官有多大的权利

法官是指依法行使国家审判权的审判人员。法官的权力是法律赋予的,法律赋予他多大的权力他就有多大的权力,超出法律赋予的权力以外,就是滥用权力。
可以管法官的部门很多,如法院领导、检察院、人大等部门。

G. 法官可以有很大的判决权利和浮动吗

在很多案件中,法官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但首先,量刑是有依据的,比如要轻判,那么必须有轻判的理由,这在判决书上是能体现出来的,一般无理由的从轻和从重非常罕见。其次,有公诉人参加的案件,如果畸重或者畸轻,公诉人是会提出抗诉的;自诉人参加的刑诉案件,自诉人和被告人也可以提出上诉。
第二个问题,法院只能依据掌握的事实(也就是证据)判决案件,哪怕你理再大,没有证据都没有用。打官司要有证据,这是一般的法律常识,没有什么好争论的。占理没有证据,只好自己吃亏了。

H. 香港法官的权力到底有多大

法官是享有极高裁决权的人,他们可以“对抗”舆论,甚至推翻政府或者立法版会的决策决权定。

I. 法官权力有多大谁来管法官

法官是指依法行使国家审判权的审判人员。法官的权力是法律赋予的,法版律赋予他多大的权权力他就有多大的权力,超出法律赋予的权力以外,就是滥用权力。
可以管法官的部门很多,如法院领导、检察院、人大等部门。

J. 法官有自由裁量权吗

法律分析:法官民事自由裁量权,指民事诉讼过程中,法官在法律规定范围内或在没有明确法律规定的情况下,根据情势所需,就有关事项进行权衡、裁量并合理地作出决定的权力。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九十二条 公诉人、当事人或者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证人证言有异议,且该证人证言对案件定罪量刑有重大影响,人民法院认为证人有必要出庭作证的,证人应当出庭作证。 人民警察就其执行职务时目击的犯罪情况作为证人出庭作证,适用前款规定。 公诉人、当事人或者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鉴定意见有异议,人民法院认为鉴定人有必要出庭的,鉴定人应当出庭作证。经人民法院通知,鉴定人拒不出庭作证的,鉴定意见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

热点内容
盱眙县人民法院法官 发布:2025-04-28 09:56:32 浏览:223
河北大学法律硕士读几年 发布:2025-04-28 09:38:08 浏览:307
对于主播的一些规章制度 发布:2025-04-28 09:37:58 浏览:166
玉女爬梯刑法 发布:2025-04-28 09:21:09 浏览:682
西藏律师事务所 发布:2025-04-28 09:14:38 浏览:330
道德经卷二属于 发布:2025-04-28 09:14:28 浏览:518
西医道德规范 发布:2025-04-28 09:12:24 浏览:404
女职工权益法律知识培训 发布:2025-04-28 08:56:46 浏览:587
管理道德的意义 发布:2025-04-28 08:46:45 浏览:134
中国古代司法行政合一 发布:2025-04-28 08:46:45 浏览: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