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法院报告

法院报告

发布时间: 2022-04-13 08:03:11

① 解读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这次报告主要有哪些内容呢

这次报告的内容非常丰富,其中的几个要点如下:1,加强国家的法治制度。2,加强监管制度。3,对于民法等法律的修订。4,强化环保安全等法律的建设。5,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

② 向法院提交报告要怎么写

标题写好报告的名称,抬头写你所报告的法院的称谓,不明白有什么事情需要向法院报告,一般我们写的都是申请书。

③ 收到法院报告财产令后不报告的,被执行人承担什么后果

收到法院要求报告财产令通知书以后,被执行人必须报告自己的财产情况。如果不报告,会被法院处罚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一条规定: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应当报告当前以及收到执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财产情况。被执行人拒绝报告或者虚假报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对被执行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有关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

(3)法院报告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二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情况。人民法院有权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

人民法院查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的财产不得超出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的范围。人民法院决定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财产,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有关单位必须办理。

第二百四十三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扣留、提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收入。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费用。

人民法院扣留、提取收入时,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被执行人所在单位、银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储蓄业务的单位必须办理。

第二百四十四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品。采取前款措施,人民法院应当作出裁定。

④ 法院的报告财产令是什么意思

一、报告财产令是什么意思
法院的报告财产令是申请人向法院提请强制执行之后,法院要求被执行人主动上报个人名下财产情况,以督促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义务的一种形式。

法院在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书的时候,也同时要求被执行人报告财产情况。如果不提交报告财产令,或者不如实报告财产情况,会被法院列入不诚信的“黑名单”,会被法院罚款、拘留,会被法院查封、冻结、扣押财产等。

报告财产令是什么意思

二、法院强制执行存款
查询是指人民法院向银行、信用合作社等单位调查询问或审查追问有关被申请人存款情况的活动。

冻结是指人民法院在进行诉讼保全或强制执行时,对被申请执行人在银行、信用合作社等金融单位的存款所采取的不准其提取或转移的一种强制措施。

人民法院采取冻结措施时,不得冻结被申请执行人银行账户内国家指明用途的专项资金。但被申请执行人用这些名义隐蔽资金逃避履行义务的,人民法院可以冻结。

冻结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的最长期限为六个月,需要继续冻结的,应在冻结到期前向银行、信用合作社等办理冻结手续,否则,逾期不办理,视为自动解除冻结。

划拨是指人民法院通过银行或者信用合作社等单位,将作为被申请执行人的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存款,按人民法院协助执行通知书规定的数额划入申请执行人的账户内的执行措施。划拨存款可以在冻结的基础上进行,也可以不经冻结而直接划拨。

人民法院采取查询、冻结、划拨措施时,可直接向银行营业所、储蓄所及信用合作社提出,无需经其上级主管单位同意。外地人民法院可以直接到被申请执行人住所地、被执行财产所在地的银行、信用合作社查询、冻结和划拨存款,不需经当地人民法院同意或者转办手续。当地银行、信用合作社必须协助办理,不得以扣收到期贷款或贷款利息等任何理由拒绝和搪塞。拒绝协助的,人民法院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予以罚款,建议监察机关或者有关机关给予纪律处分。

三、法院去强制执行的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

第251条规定:“在执行中,需要办理有关财产权证照转移手续的,人民法院可以向有关单位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有关单位必须办理。”

根据法律规定可以得知,法院的报告财产令是申请人向法院提请强制执行之后,法院要求被执行人主动上报个人名下财产情况,以督促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义务的一种形式。以上便是找法网小编为您带来关于报告财产令是什么意思的相关知识,若大家有什么不了解的亦或是有其他疑问的可以咨询找法网的律师

⑤ 收到法院报告财产令以后,是不是必须报告

摘要 是的,收到法院要求报告财产令通知书以后,被执行人必须报告自己的财产情况。如果不报告,会被法院处罚的。

⑥ 收到法院的报告财产令和执行书是什么意思

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一条规定: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应当报告当前以及收到执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财产情况。被执行人拒绝报告或者虚假报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对被执行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有关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

⑦ 2020年全国法院工作报告分为几个部分

我国人民法院组织系统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军事法院、铁路法院、海事法院等专门法院。 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分为高级人民法院(包括省、自治区、直...

⑧ 收到法院报告财产令后怎么报告

法律分析:被执行人受到法院送达的报告财产令后,应当及时向人民法院报送收到执行通知前一年的财产情况。可以在报告文书中列明本人的各项财产情况并报送至人民法院。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四十一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应当报告当前以及收到执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财产情况。被执行人拒绝报告或者虚假报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对被执行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有关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

⑨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加强人格权保护有哪些内容

【加强人格权保护】人格权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是最基本的权利。贯彻民法典,在司法政策中增加申请人格权侵害禁令等规定,畅通人格权救济渠道。审理侵害“两弹一星”功勋于敏名誉权案,决不让人民英雄受到玷污。
审理微信群侮辱人格案,坚决制止网络暴力。审理职场性骚扰损害责任案,让性骚扰者受到法律制裁。审理可视门铃侵犯邻居隐私权案,明确安装监控不得侵扰他人生活安宁。
审理进口冻虾万名消费者信息案,禁止泄露公民个人信息。通过人格权案件的公正审理,让人身自由得到充分保障、人格尊严受到切实尊重,充分彰显我国民法典的人民立场和共和国人民的主体地位。
来源: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

热点内容
民法典作为行政决策 发布:2025-04-28 02:58:07 浏览:836
司法厅政审 发布:2025-04-28 02:41:35 浏览:690
立法界定 发布:2025-04-28 02:40:52 浏览:76
合同法中显失公平 发布:2025-04-28 02:30:19 浏览:419
满16周岁未满18劳动法要求 发布:2025-04-28 02:26:28 浏览:358
劳动法关于分公司撤销 发布:2025-04-28 02:13:31 浏览:598
经济法中的事件 发布:2025-04-28 02:04:17 浏览:532
厨房员工规章制度18则 发布:2025-04-28 02:03:39 浏览:29
方俊律师 发布:2025-04-28 01:56:39 浏览:342
法学论坛投稿 发布:2025-04-28 01:56:38 浏览: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