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土地被侵占可以依据什么法律规定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土地被侵占可以依据什么法律规定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发布时间: 2022-04-13 15:37:23

A. 当农村自留地被强征/侵占,我们该如何维权

当农村自留地被侵占该怎么办?
1、政府征收土地过程中发生侵占自留地的情况
对于当地政府在征收土地的过程中不按程序和规定执行的,可进行投诉。有合理诉求的,可通过法律渠道逐级反映解决。如果村民遇到强占土地行为,一定要保持冷静,及时报警并以录音录像的方式保留证据。如果相关部门漠视农民权益,对违法行为不管、不问,村民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要求其履行职责。
2、开发商侵占农民自留地的情况
说是有侵占,那就是没有手续,那就要开发商出示相关的审批手续,与当地的国土局做好备案,召开相应的村民大会,将征地的证件出示。对原自留地的主人赔付土地出让金,地上附着物补偿费,以及就业补助等。要按国家的当前的标准补偿,然后才能开发,否则村民有权制止,要求县级以上的国土局处理。
3、个人之间发生的侵占自留地纠纷
国家保护土地承包经营权,任何人和组织不得侵犯,别人侵占当事人的承包土地,是违法行为。首先,双方当事人可以自行通过协商解决,或与四邻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村民委员会或者乡(镇)人民政府投诉,要求进行调解解决,也可以向县级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B. 侵占罪应该是直接到法院起诉,还是到公安报警。起诉的程序是怎样的

侵占罪不论数额大小,都只能直接向刑事自诉,公安部门不会受理。程序就是写好书,准备好证据去立案。但如果是职务侵占罪,则属于公安部门管辖受理案件

C. 土地使用权侵权纠纷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诉讼吗

不可以,应当先调解。
《土地管理法》第十三条规定
(一)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争议先由当事人协商解决。

(二)土地争议双方协商不成的,由当地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进行调解,签订权属地界协议书。
(三)协商、调解不成的,按全民所有制单位之间、集体所有制单位之间、全民所有制单位和集体所有制单位之间的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争议,由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做出处理决定。如属个人之间、个人与全民所有制单位和集体所有制单位之间的土地使用权的争议,由乡级人民政府或区、县级人民政府做出处理决定。先由当地土地主管部门行政调处。当事人对行政调处不服时,才能按规定依照司法程序解决。未经行政调处的法院不予受理。
(七)当事人对有关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十三条规定,可以在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30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D. 侵占土地怎么处理

土地被侵占的,可以直接要求侵占人返还非法侵占的土地;如果侵占人拒不返还,可以到法院起诉追回。
公民的个人财产,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储蓄、生活用品、文物、图书资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以及其他合法财产。
公民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侵占、哄抢、破坏或者非法查封、扣押、冻结、没收。

E. 假如土地一直被侵权,诉讼期限怎样规定假如属于我们集体的土地被别人占有,快二十年了,还可以起诉吗

土地被侵占的诉讼时效应为三年,并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如果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如果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法律分析
土地被侵占怎么办:1、土地被侵占的,可以直接要求侵占人返还非法侵占的土地;如果侵占人拒不返还,可以到法院起诉追回;2、公民的个人财产,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储蓄、生活用品、图书资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以及其他合法财产;3、公民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侵占、哄抢、破坏或者非法查封、扣押、冻结、没收。土地使用权纠纷怎么起诉:1、准备好民事诉讼状。2、到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并提交相关的证据材料。3、按照人民法院的通知准时出席参与诉讼活动。4、若不服一审判决或裁定,应在接到判决书后15天内或接到裁定书后10天内向原审人民法院或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并递交上诉状。土地使用权纠纷的民事诉讼状怎么写:文头,列明诉讼主体,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文尾。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四十六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F. 土地被侵占该怎么维权

土地被他人侵占维权如下:当事人可以请求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调解,或者交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没收非法所得并处罚款,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向土地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土地管理法》第七十九条
无权批准征收、使用土地的单位或者个人非法批准占用土地的,超越批准权限非法批准占用土地的,不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途批准用地的,或者违反法律规定的程序批准占用、征收土地的,其批准文件无效,对非法批准征收、使用土地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非法批准、使用的土地应当收回,有关当事人拒不归还的,以非法占用土地论处。

G. 土地被非法占用怎么起诉

土地被非法占用可以向相关部门起诉解决。依法追究非法占用土地。
法律分析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如果土地是非法占用或不合理是可以打官司的。具体农村土地打官司流程如下:充分收集和准备有利于自己的证据,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分地记录、证人证言等。可以让村委会、乡镇出面调解,调解过的文书、记录、证明,都可以作为打官司时的证据。需要先去农村土地纠纷仲裁机构仲裁。这种机构一般设在县农村经济工作管理站,简称农经站。如果协商、调解不成,就去法院起诉,递交民事起诉状。如果需要律师帮助,可以到当地的司法局找法律援助律师,律师免费代理诉讼。立案后会通知交纳诉讼费,然后就等着开庭。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非法侵占土地使用权,多占的土地以非法占用土地论处,对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擅自将农用地改为建设用地的,非法占用土地的;对非法占用土地单位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未经批准或者采取欺骗手段骗取批准,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限期拆除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可以并处罚款,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恢复土地原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第七十六条 违反本法规定,拒不履行土地复垦义务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缴纳复垦费,专项用于土地复垦,可以处以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四十二条 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占用耕地、林地等农用地,改变被占用土地用途,数量较大,造成耕地、林地等农用地大量毁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第三百四十二条之一违反自然保护地管理法规,在国家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开垦、开发活动或者修建建筑物,造成严重后果或者有其他恶劣情节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H. 集体土地被个人强占,该怎么办

集体土地被个人强占:向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向人民法院起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

第三条国家实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

第四条国家依法保护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

第五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有权依法承包由本集体经济组织发包的农村土地。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剥夺和非法限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承包土地的权利。

第六条农村土地承包,妇女与男子享有平等的权利。承包中应当保护妇女的合法权益,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剥夺、侵害妇女应当享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第七条农村土地承包应当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

第八条农村土地承包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保护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未经依法批准不得将承包地用于非农建设。

第九条国家保护集体土地所有者的合法权益,保护承包方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


I. 集体土地被个人占用,违反哪条法律法规

可通过土地管理管理部门依法处理。我国《土地管理法》规定,第六十六条 县级以专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属主管部门对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监督检查。第六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有权采取下列措施:(一)要求被检查的单位或者个人提供有关土地权利的文件和资料,进行查阅或者予以复制(二)要求被检查的单位或者个人就有关土地权利的问题作出说明(三)进入被检查单位或者个人非法占用的土地现场进行勘测。(四)责令非法占用土地的单位或者个人停止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第六十八条 土地管理监督检查人员履行职责,需要进入现场进行勘测、要求有关单位或者个人提供文件、资料和作出说明的,应当出示土地管理监督检查证件。第六十九条 有关单位和个人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就土地违法行为进行的监督检查应当支持与配合,并提供工作方便,不得拒绝与阻碍土地管理监督检查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第七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在监督检查工作中发现土地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应当将案件移送有关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热点内容
司法厅政审 发布:2025-04-28 02:41:35 浏览:690
立法界定 发布:2025-04-28 02:40:52 浏览:76
合同法中显失公平 发布:2025-04-28 02:30:19 浏览:419
满16周岁未满18劳动法要求 发布:2025-04-28 02:26:28 浏览:358
劳动法关于分公司撤销 发布:2025-04-28 02:13:31 浏览:598
经济法中的事件 发布:2025-04-28 02:04:17 浏览:532
厨房员工规章制度18则 发布:2025-04-28 02:03:39 浏览:29
方俊律师 发布:2025-04-28 01:56:39 浏览:342
法学论坛投稿 发布:2025-04-28 01:56:38 浏览:744
鸡西毕律师 发布:2025-04-28 01:39:24 浏览: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