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庭审观摩
⑴ 怎样参观庭审现场,需要什么
如果只是旁听,带身份证就行。参观的话,个法院联系安排。
⑵ 法庭审判观后感800字
旁听了刘某某等十二人涉恶案的开庭审理,这是我从事检察工作以来,近距离接触庭审,学习庭审感受最深的一次。几个小时的旁听过程,心情跌宕起伏,亲眼见证了我们的检察官在案件审理中的公平正义、法律权威、法治精神。
实证据的全面把握、对法律法规的充分掌握、开庭质证的条分缕析、做为国家公诉人的威严与客观,深深地震撼了我,使我对公诉人这一职业产生了无尽的向往。听完上午的庭审,心情仍难以平静,感受颇深。
特别是李秋成检察长和杜瑞格副检察长对案卷事实证据的全面把握、对法律法规的充分掌握、开庭质证的条分缕析、做为国家公诉人的威严与客观,深深地震撼了我,使我对公诉人这一职业产生了无尽的向往。听完上午的庭审,心情仍难以平静,感受颇深。
开庭质证的条分缕析、做为国家公诉人的威严与客观,深深地震撼了我,使我对公诉人这一职业产生了无尽的向往。听完上午的庭审,心情仍难以平静,感受颇深。
庭审中,检察院公诉人指控,被告人田某身为国家公职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为企业申报政策资金,以拿回扣方式收受他人财物价值140余万元,其行为已触犯了法律,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应该以受贿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人民检察院公诉人简明而直中要害的论述,激情而富于理性的辩论让我印象深刻,犯罪嫌疑人田某的犯罪过程也让我感触颇深。
通过这种“零距离”观摩公诉和庭审活动现场,不仅直观感受到了荆州区人民检察院在职务犯罪案件公诉过程中的专业化、职业化和人性化,而且增强了我对检察业务办理程序方面的了解,对以后更好地履行人民监督员的职责有很大帮助。
今后,会加强学习相关法律法规专业知识,充分履行人民监督员职责,积极参加市检察机关开展的各项监督活动,尽心尽力地当好一名合格的人民监督员。
(2)法院庭审观摩扩展阅读:
一、扎实的法律知识是做好庭审的基础。通过旁听庭审使深刻认识到只有掌握丰富的法律知识,对法律条文有一个深刻全面的了解才能准确对案件进行正确评议。
二、从实际案例中学习,是提升自身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旁听庭审,我进一步熟悉了庭审程序,对庭审有关程序和过程及庭审纪律有了更深的了解,懂得了如何出庭,做好应注意哪些事项等等。通过旁听庭审彻底消除了从前思想上的模糊认识,对自己从事的工作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三、提升法律实际运用能力是做好庭审的重要保障。作为一名法学专业毕业生,虽然接受了多年大学课程教育,但缺少了法律实际运用能力。为此,在工作中就要加强业务知识点学习和运用,用心向领导学习、向同事学习,不断思考和领悟,不断提高自己业务能力和水平。
⑶ 《廉江市人民法院反校园欺凌制片之庭审观摩》怎么写读后感
很高兴为你解答《廉江市人民法院反校园欺凌制片之庭审观摩》怎么写读后感?根据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
⑷ 离婚案件在法院开庭很多人来观模是啥意思
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当事人没有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公开审理,应该允许他人旁听,及其他法官进行观摩。
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二款 离婚案件,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
⑸ 如何写一个庭审过程观后感
庭审观后感———企业在招聘中的法律风险
月 日上午在学校的安排下,我的同学们在朝阳区人民法院参加了法院的庭审观摩。本案是一起因劳资纠纷而引起的诉讼案件。针对本案,我从用人单位的顾问律师的角度,浅谈一下我的感想。目前很多企业在大力引进人才的同时,却忽视了招聘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法律风险”,从而为企业的正常运营埋下了祸根。根据本案所呈现的事实进行分析:企业或用人单位在劳动员工的风险管理方面存在以下问题,并应该从员工入职等各个环节去加强风险管理与控制:本案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存在的法律风险有:
(一)、招聘启事太简单一部分企业在招聘时什么准备都做了,就是忽略了一点———岗位职责说明,有不少企业只对招聘岗位做了简单的描述。在新员工进入试用期以后,企业如果发现员工不符合录用条件,是可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但是《劳动合同法》对此进行了限制:企业需有证据证明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否则就需承担无故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此时,举证责任完全在企业一方。如果企业在招聘广告中对岗位职责进行了详细的列举,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未来举证的难度。如果企业没有在招聘启事中写明岗位职责,可以制作一份详细的岗位说明书,在劳动者签字确认后予以存档,一旦进入诉讼程序,可以作为证据提交。但本案用人单位在员工入职时,这种风险上没有细心到,以至于后来给自己的工作带来不必要的被动。
(二)、制度的执行不彻底引来法律风险——入职审查不能少 对于企业而言,轻视入职审查就等于“引狼入室”。既然企业已经建立了企业管理制度,那就应该从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严格执行,比如在本案中,如果在员工入职时就坚持一一先验证,确定证件、身份信息、资格能力都很真实的情况下,才签订劳动合同。也就能避免今天的诉讼了。另外,如果招用了未与其他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聘者,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无论该用人单位是否知道其招用的劳动者与其他用人单位尚未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是否存在过错,只要存在此类行为,且因该行为对原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该用人单位就应当对其损失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由此可见入职审查的重要性。 通过本案的审理,我意识到:我们如果作为律师,在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时,就要从企业管理的源头入手,环环审查其法律程序和潜在风险。提前加以预防和控制,做到防范于未然。这样既能给企业提供高效优质的法律服务,同时又能在劳动用工方面促进劳资关系的和谐,收到更好的社会效果。
⑹ 怎么去法院观摩庭审
从法律上讲是可以的。但是各地操作不一样。
1、穿戴整齐。
2、到本地法院找到民事案件开庭的审判大楼,或者审判庭的位置。
3、向值班人员询问今天有无案件开庭或查看电子显示屏排期开庭的公告
4、随着开庭的原被告等人一起入庭,并接受安检。
5、如果询问,你可以说自已是法律专业的学生,来学习。一般情况下,公开开庭是允许旁听的。
⑺ 法院开庭时当事人(受害者)什么情况下才可以发言
交通事故是民事赔偿案件,你在法庭上只要是遵守法庭规则并经审判长允许都可以发言的,如果你有代理人,你不懂的时候他可以带你说。你所说的补助金是有规定的,相信法院。
⑻ 求一篇庭审观摩的感想
2008年9月18日--25日,鹤立院公诉部门参加了省院公诉部门组织部分市区院公诉科干警,对佳木斯市院、同江市院、富锦市院、建三江垦区院、方正县院提起公诉案件组织开展观摩及评议活动。
对此次庭审观摩评议活动,各市县检察院高度重视,精心谋划,检察长亲自安排部署,自始至终参加。
庭审观摩结束后,在省院公诉一处刘晓齐副处长的主持下,参加庭审观摩人员对庭审活动进行了集中评议。观摩人员对庭审发表了意见,对公诉人在庭审过程中的表现和庭审效果均给予了充分肯定,在考评打分表上都体现为高分。
我们充分利用这次机会,虚心学习兄弟院的先进经验:
一、出庭前,公诉人准备工作全面、充分,详细制作了与案件相关的法律文书,做好庭前预测并模拟法庭做了庭前预练。
二、整个庭审过程中,公诉人宣读起诉书精神饱满、语言流畅、节奏适当;
三、讯问被告人用语规范,层次清晰,针对性强;
四、举证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五、答辩把握案件焦点,论述充分,应变能力强;
六、公诉意见注重教育作用,社会效果。能深刻分析其内在原因,取得很好的法制宣传作用。
七、并利用多媒体进行举证,取得了良好的法庭效果。尤其同江市院的交通肇事案件的演示效果非常好,我们将此案件多媒体示证演示文稿,拷贝下来,将在今后案件中充分利用。
八、总体看出庭规范标准,形象良好,语速适中,答辩有力,逻辑性强。
通过观摩看到了自身不足:一是认为法律文书和工作文书制作等基础工作要从严要求;二是多媒体示证制作技术上还要提高。
今后,我们在工作中,将结合观摩评议过程中提出的不足和建议,要认真研究和思考,对于在实施两法过程的实践中遇到的相关的问题要加强理论研究,以更好推动出庭公诉工作创新发展。
庭审感想
今天我到法院开庭,这是一件交通肇事案件,被告何某,在宁波市镇海一家公司开货车。在06年11月4日下午,他开着大货车经过庙戴村转弯处,左转弯时占道行驶,在视线不良的弯道上车速过快,与相对方向徐某驾驶的二轮摩托车发生碰撞,造成摩托车乘坐者范某(徐妻)死亡,两车不同程度受损的重大交通事故。经宁波市公安局镇海分局交通警察大队认定,被告人应负事故的全部责任。
案件审理应该说很顺利,被告认罪,被告的单位也同意对被害人做经济赔偿。刑事部分做出判决是,判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六个月。
可是做陪审员的我心情很不平静,庭审过程中,被告何某双手一直插在裤袋里,眼睛东看看、西看看,脸上一幅无所谓的样子,没有不安、没有愧疚。我知道关于经济赔偿问题,他单位很爽快都承担了,毕竟后面还有保险公司保驾。但何某的态度让人反感,这起交通事故完全是因为他的违规,造成被害人家庭破损,8岁孩子失去母亲,让老父母白发人送黑发人,给这家庭带来的痛苦,无论用多少钱都是弥补不了的,可被告却没有一句抱歉的话。
在合议时,我说了自己的愤慨,法官说我可以对被告进行教育,可看到庭下坐那么多旁听的群众,我怕说不好就却场了。过后我也后悔放弃了教育被告的机会,因为今后他的路还长着呢,如果不知悔改,不知将来还会出什么问题,我真应该提醒他一下。
最近我已经连续碰到二个交通肇事案件了,司机都是外地农村来宁波打工的,不但年龄轻,都是23、24岁,而且文化也低,在事故中也都应负主要责任。这个年龄的年轻人气盛易冲动,开车时间不长,经验少,碰上紧急情况就慌了手脚,往往给对方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这些人除了会开车,没有其它技术, 将来他还是要当司机, 如果对自己所造成的后果没有反省,将来很可能还会发生事故。交通肇事案件的被告与其它刑事犯罪案件的被告不同,任何一个司机主观上都不会愿意发生交通事故,所以只要能在经济上对被害人进行赔偿,被害人一般都能放弃追究,这对被告心理上的压力也就减轻了,他们会有一种:“你死了人,我赔了钱,的等价交换思想”。很少会考虑被害人家破人亡的痛苦。在交通事故的赔偿案件中,我也曾多次看到被告在经济赔偿中,斤斤计较,而对被害人的伤残等痛苦视而不见。这和现在的社会风气也有关,自私、不顾他人,一切用钱衡量。对这样的事情光是气愤是没用的,但应当如何进行教育呢,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
前一阶段,我连续旁听了多个刑事案件的庭审。这些刑事案件的被告,或是诈骗,或是抢劫,或是利用职务之便受贿。他们有的正值青春年少,本该前途无限;有的才华横溢,事业有成;有的即将含饴弄孙,安度晚年。然而如今都殊途同归,站在被告席上接受审判,等待他们的是禁锢人生自由的铁窗生涯。面对即将失去的自由,在法庭最后陈述时,他们无不痛心疾首,悔恨万千,感觉愧对父母和子女,而一切悔之已晚。从天堂到地狱,人生与事业瞬间陡然转向,这无疑是一场悲剧。
他们的人生轨迹,并非劣迹斑斑。曾几何时,他们也都是善良守法的公民。也曾有过美好的昨天,鲜花和掌声也曾伴随着他们的成长。之所以沦为罪犯,皆因在贪婪欲望的驱使下,追求种种错误目标,利令智昏,而又丧失自我,置社会规范、道德规范和国家法律于不顾,最终把自己的灵魂“典当”给了金钱和利益,葬送了他们本该更加多姿多彩的人生,害己又害了家人。
旁听完这些案件,我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我想,每个人都想追求更多的金钱、地位、权力和智慧,希望个人的能力和成功得到社会的承认,这些都是获得他人尊重的必要条件,也是无可非议的。人总是在满足了自己最低的欲望后不断地产生更高的欲望,而正是欲望,才激起了人们不断奋斗的动力。尽管如此,但人们还是必须懂得用理智来调节自我,尤其要压抑和克制自己潜意识中时时涌动的贪欲。要把那些违反社会道德、不符合人的日常伦理的观念从意识层面压制和排除出去,而不能任凭贪欲滋生蔓延,并在贪欲的驱使下行使不法勾当。欲望的满足一定要在法律、道德和良心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合法手段来实现。否则即使你一时的欲望得到满足了,生活也会叫你得不偿失,甚至会让你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由此,我还想到,人要学会知足,知足了,就难有非分之想,贪婪的念头也自然难以占据你的头脑。如果你现在已经很富有,那就更应懂得知足,懂得珍惜已拥有的,要将种种不必要的欲望都放下。如果你还不富有,你所拥有的不如别人,你仍必须平衡好心态,坦然处之,不能因此怨天怨地仇视社会和他人,更不能采取极端手段作出伤天害理之事。应该懂得,人的一生总会有缺憾,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而富有是相对的,更不是人生成功的唯一目标。也许我并不富有,但依然可以活得开心,也许这才是人生成功的真正标准。古人云: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人生苦短,我们要正确把握好自己宝贵的人生,走好每步路,千万不能误入歧途,因为我们还有太多的未尽责任和义务。
(作者系上海市第一中级法院法官)
⑼ 怎么去法院观摩审判
直接去法院咨询最近有没有公开庭审,工作人员会告诉你哪场庭审是对外公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