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陈明法院院长

陈明法院院长

发布时间: 2022-04-15 23:55:41

㈠ 刑事诉讼法

1、回避申请应由孙某提出。
2、张权在回避决定作出之前不应该退出侦查活动。
3、张权的回避决定应该由公安局长决定。
4、陈明的回避决定应该由检察院院长决定。
5、赵某提出的回避申请应该准许。

㈡ 陈明的任免信息

2016年3月,任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党委副书记、院长。

㈢ 陈明的经历

1983年7月毕业于中央财政金融学院财政学专业,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83年毕业后留校在中央财政金融学院教务处工作,曾任干部、高教研究室主任,1988年、1993年任院长办公室副主任、主任,1995年、1996年任综合委员会主任兼党委办公室、院长办公室主任。1997年任学校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1998年任校长助理。2003年6月任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2013年12月起任中央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纪检书记 。

㈣ 中国人民大学出了哪些中央级人物

马凯,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肖扬,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全国政协副主席 张怀西
全国政协副主席 郝建秀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 刘延东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企业家协会会长 陈锦华
全国政协秘书长 宋德敏
全国政协副秘书长 卢之超
全国政协副秘书长 朱作霖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韩启德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 刘政
曾任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军委秘书长、中央政治局委员 杨白冰
曾任中央总书记秘书、中央宣传部副部长、著名政治经济学家 郑必坚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肖扬
曾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现任司法部副部长 张军
曾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现任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 祝铭山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 林准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 马原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 王景荣
司法部部长 高昌礼
卫生部部长 高强
商务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 黄海
教育部副部长 张天保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 李元
人事部部长 程连昌
人事部副部长、国家机构编制委办公室主任 张志坚
人事部副部长 侯建良
文化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 孟晓驷
文化部副部长、党组成员 赵维绥
文化部副部长 陈昌本
地矿部部长、全国政协秘书长 朱训
轻工业部部长、国家科委副主任、国家计委副主任 曾宪林
纺织部副部长 王曾敬
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著名理论家 王忍之
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 陈喜庆
国家民委副主任、中央统战部副部长 江平
民政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国家林业局局长 贾治邦
国家物资部部长、国家计委副主任、国务院副秘书长、全国人大财经委主任委员 柳随年
国家物资部副部长 马毅民
中共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 钱小芊
国家发改委主任 马凯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 杜鹰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 张茅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 王春正
国家体改委副主任 贺光辉
国家计委常务副主任 王春正
国家计委副主任 芮杏文
国家统计局局长 张塞
国家审计署署长 崔建民
国家审计署署长 郭振乾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 邵宗明
国家信息中心常务副主任 刘鹤
曾任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副主任,现任国务院副秘书长 李适时
国务院副秘书长 尤权
国务院副秘书长 白美清
国务院副秘书长 刘济民
国务院外事办主任,中国人民对外友协会长 齐怀远
国务院外事办副主任 夏道生
国务院侨办副主任 李星浩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陆百甫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著名经济学家 孙尚清
国务院研究室党组副书记、常务副主任 韩长赋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 李容光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 王厚德
全国侨联副主席 陈明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会长 保育钧
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 朱文榘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著名理论家 滕文生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著名理论家 沙健孙
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局长 宋书声
民进中央副主席 楚庄

各省,直辖市,自治区领导人绝大部分毕业于人大,人数太多,不列了^^

㈤ 大型情景音乐会《人民至上》里面出现了哪些明星有些什么节目很感人啊

省领导李鸿忠、王国生、张昌尔、杨松、苏晓云、王晓东、阮成发、侯长安、李春明、吴永文、楼阳生、张岱梨、汪金玉、尹汉宁、范锐平、刘友凡、罗辉、林志慧、范兴元、郭有明、李佑才、吴秀凤、陈柏槐、涂勇,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郑少三,省军区政委陈大明,中纪委、中组部特邀嘉宾储晓燕、王维东、修卿善、黄韶鹏,中央第五巡视组副组长李明波,省老领导陈明、王群等观看了演出。

㈥ 什么是申诉状

申诉状是指刑事案件中的当事人、被害人及其家属或者其他公民和民事案件中的当事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而不服,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刑事案件)提出申诉,请求重新审查案件的书状。
申诉状有如下特殊征:
(1)申诉状是当事人、被害人及其家属或其法定代理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认为有错误而作的书面申诉。不论这些判决、裁定是否经过上诉,也不论这些判决、裁定是否已经执行完毕,都可以不受时间限制,书写申诉状进行申诉。但提出申诉,并不能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2)申诉状只能被视为决定是否引起审判监督程序的主要参考材料,可能由此而引起审判监督程序的发生,也可能不引起审判监督程序的发生。不是说只要递交了申诉状,就必然引起审判监督程序发生,这和上诉状递交之后即可引起第二审程序的发生不同。但是,申诉状毕竟是使有权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特定机关和国家有关工作售货员得知人民法院的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有无错误的重要材料之一。有权依法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机关和人员,是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判的上一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一审裁判的上一级人民不检察院以及各级人民法院院长。他们根据申诉状等重要材料,如认定确有错误时,法院院长必须提交审判委员会处理;最高人民法院、上一级人民法院,有权提审或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最高人民检察院、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
(3)申诉状是一种申诉的书面形式,应将申诉理由写充分。写申诉状有困难的,可口头提出申诉,由工作售货员如实笔录。
使用申诉状的意义和作用:
(1)维护法律的尊严。人民法院的判决和裁定发生法律效力之后,必须严格执行。判决、裁定的严肃性和稳定性必须维护。这对于维护法律在群众中的威信,维护法律的尊严,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如果发现生效的判决或裁定确有错误,那么,当事人或其他有关售货员使用申诉状提出申诉,实事求是地要求纠正错误,也是必要的。因为实事求是,有错必纠,是我国审判活动中必须遵循的一项原则,必须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对错误加心改正。旧社会是“官无悔判”的,他们往往会坚持错判。我们社会主义法律机关,则是本着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实事求是,对错判必须重新审理,以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这样做,更有利于维护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的严肃性,更能提高人民法院判决和裁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
(2)维护申诉人的合法权益。申诉状是运用特殊程序保护申诉人合法权益的诉讼文书。用书状申诉的一种形式,是当事人和其他有关人员的诉讼权利的体现。这也是人民法院对于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错误判决或裁定,或所认定的事实或运用的法律确有错误时,进行重新审判的一种特殊的诉讼程序。
申诉状的结构由六部分组成:
(1)名称。应写明“申诉状”三字。
(2)申诉人个人基本情况。即,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职业、住址。如果刑事案件的申诉人是在押的,应写明现押处所。如果是被告的辩护人、亲属或其他公民申诉的,应写明申诉人姓名、职业、同被告的关系,并加写被告的基本情况。如果是民事案件的当事人申诉人,还应将对方当事人的个人基本情况写明,即: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职业、住址。
(3)案由和不服原判决或裁定的情况。应当写清楚申诉人是何人,因何案不服何处人民法院的何字何号的判决或裁定。单位应写明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姓名、职务。
(4)请求的目的。申诉人应简明概括地把请求人民法院所要解决的问题,自己所要达到的目的,明白地表示出来。不论是刑事不是民事案件,应明确提出要求撤销、变更原裁判或要求查处或再审,以纠正原裁判不当之处。
(5)申诉的事实与理由。这部分是申诉状的重要部分,内容要做到:
a.摆清事实。应在申诉的事实上求、求实、求准。
求全,是指所申诉的事实应是全面的,主要事实的情节要全,对原裁决有影响的次要事实也应列明,使受理的法院对案情的事实有全面的了解,如果原裁决不是依据全面事实裁判的,经过对照也可以有助于有权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机关和工作售货员提起审判监督程序。
求实,是指所申诉的事实确属客观实际,不作虚伪的陈述。原裁判所认定恰当之处,应承认其恰当面,不要反驳;原裁判所认定的确实不当,应当用事实加以澄清。如果原裁判所所认定的事实失实,经过对照,也容易比较出来。
求准,是指申诉的事实,应在内容和文字上准确无误。如原裁判有不准确之处,也易对照,看出问题。这些都有利于提起审判监督程序,以纠正不当与错误。
b.列示证据。为了说明申诉事实的真实性,申诉人应将与请求目的相符的人证,即证明人或证人的证言,以使案情真相大白。同时应提供能说明申诉事实的物证或书证,以有利于正确地查明案件的真实情况和正确地认定案件性质。
c.法律的适用情况。在申诉状中对法律的适用情况可作两方面说明:
如果原裁判所适用的法律不当,对案件性质、罪名认定有错误,量刑畸轻畸重,应在申诉状中阐明应是正确适用的法律及其法律条、项。
如果原裁判严惩违反诉讼程序,申诉人应在申诉状中陈明正确执行诉讼程序的作法和规定。
d.理由充分。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概括申诉的事实要准确,推理的前提要真实,不要用“套话”。
二是理由的结论(即请求目的)之间,要有内在的必然联系,不应是孤立的、脱节的。
总之,申诉状要根据案情的实际情况,确定所写的重点。要依事据理,正确申诉,依事举证,反驳错误的裁判。但是任何个人都应当遵守国家的法律,服从人民法院的正确裁判,这是公民应履行的义务。无理缠讼,一再申诉,也是不对的。因缠讼而妨害社会治安和诉讼秩序的,要负相应的法律责任
(6)结尾。有三项内容:申诉状所递交的单位,即写:“此致XXX人民法院”;申诉人的姓名,签名并盖章;具状日期(年、月、日)。
申诉状是当事人针对已生效的有错误的裁判而提出的。要使申诉状递交后能发生审判监督程序,就必须实事求是地、集中全力地说明原裁判的不当之处。因此,在写法上,申诉状主要可采用下列两种写法:
(1)证明的方法。它是指摆出恰当的事实,讲出充分的理由,通过论断证实某一主张的正确性。证明的目的是辨别是非,使真相大白。在申诉状中所使用的证明可以有两种:
a.实践的证明。即摆出在实践中存在的能说明原裁判不正确的新的事实,并举出新的证据,以证明申诉有据。
b.逻辑证明。即在使用正确的事实和适用法律的前提下,通过正确的论证、逻辑的推理,证明申诉有理。使用这种证明方法,要正确地鲜明地建立论点,运用人证、书证、物证、旁证,并加以正确地论证。切忌使用虚假的证据,虚假的证据不仅得不出正确的结论,而且还应受到行政或法律的制裁。只要有应当申诉的新的事实,有确实的证据,用证明方法书写申诉状是颇为得力的。
(2)反驳的方法。即在申诉状中指出原裁判的错误(根据不实或论题虚假),这是在申诉状中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往往和证明的方法结合使用。反驳的具体写法是:
a.抓住原裁判的关键性错误,建立反驳的论点,有几处关键错误的就应建立几个论点。
b.直接用新的事实与证据作为论点,反驳原裁判中所认定事实或指出其所引用法律的不当。反驳应当是有理有据,论证推理要合乎逻辑。
在申诉状中,根据案情事实和诉讼要求,证明的方法和反驳的方法可以并用,也可以侧重其中的一种,但都要做到观点鲜明、关键点突出、证据确凿、论证有力。如此,才有可能达到申诉的目的。此外,申诉状的写法,还有记叙、夹叙夹议等方法。因不是主要的,这里从略。

㈦ 三明市下洋法院院长

党组书记、院长 陈明

㈧ 俄罗斯宪法法院有啥职能其简介有啥

俄罗斯宪法法院在俄罗斯宪政制度的建立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是俄罗斯宪政制度的体现。普京在庆祝2004年12月12日全俄宪法日上的讲话称:宪法法院是宪法的捍卫者,保护者和解释者,对宪法法院的重要作用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的确,作为宪法的监督机关的宪法法院,为俄罗斯宪政制度的确立起到了重要作用,对转型国家的宪政制度建设有着极好的示范作用。

一、俄罗斯宪法法院的产生

俄罗斯联邦的宪法法院,产生于苏联解体前夕。1990年12月5日,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经激烈争论, 通过了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修订案的法律。该法律为宪法法院制度在俄罗斯联邦的形成和启动奠定了最初的法律基础。1991年5月16日, 最高苏维埃通过了俄罗斯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法院法。1991年7月12日, 联邦第五次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对此法的修正案。这些重要法律为俄罗斯联邦宪法法院的组建与运行提供了最直接的法律依据。同年12月29-30日,俄罗斯联邦第五次人代会选举产生13名联邦宪法法院法官。俄罗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宪法监督机构--宪法法院正式诞生。 宪法法院是俄罗斯联邦政治体制中的一个崭新事物,它的建立和活动在俄罗斯联邦纷乱复杂的政治转型进程格外令人瞩目。1991年12月,该法院刚刚成立,便受理了一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案件,即俄罗斯联邦总统叶利钦1991年819事变后下令禁共是否符合宪法的案件。 当时,36位人民代表向刚刚问世的联邦宪法法院提出起诉,要求审议叶利钦总统关于中止苏共和俄共活动并没收其财产的三项命令是否符合宪法。叶利钦为防止共产党东山再起,授意人民代表、宪法委员会责任秘书向宪法法院提出了关于承认苏共违反宪法进而证明俄罗斯联邦总统命令符合宪法的另一起诉,变被告为原告。 1992年5月6日,宪法法院正式宣布受理此案,26日正式开庭。在听取了双方陈述之后,宪法法院决定将两个起诉合并为一个案件进行审理。此后,经过40多天的休庭准备,宪法法院重新开庭后举行了52次听证会,传唤了46位证人,听取了16位专家发言,最后在2 名法官持有异议的情况下作出裁决。同年11月30日,佐尔金院长在长达20分钟的时间内宣读了一份折中的判决书。它裁定:叶利钦总统令禁止苏共和俄共中央的活动是符合宪法的,但是对俄共地方活动限制和没收地方财产是违反宪法的;总统方面提出的关于苏共本身不合法的诉讼,因苏共已经瓦解,因而不予继续审理。 当时俄罗斯联邦政治形势十分复杂、各派力量之间的斗争异常激烈、国家面临苏联解体后新一轮解体威胁。在这种情况下,宪法法院的裁决应当说比较巧妙和得体,既考虑到了各方的政治利益,又注意到了社会情绪。从法律上讲亦无重大缺陷,绝大多数法官表现出了很强的法律素养。有人甚至认为,这场“世纪性审判“搞得天衣无缝,简直就无懈可击。俄罗斯联邦宪法法院和佐尔金院长本人的声望由此大振。

然而,1992-1993年间,佐尔金领导的俄罗斯联邦宪法法院,主要是佐尔金本人,逐渐卷入了叶利钦总统与议会之间的政治权力冲突,陷入了深刻的危机。在调解总统与议会的权力纠纷时,佐尔金越来越明显地站到了反对总统的议会反对派一边,叶利钦总统对此十分不满。1993年10月,叶利钦以武力方式驱散了议会反对派,然后以全民公决方式通过了由他主持制定的新宪法。佐尔金在巨大压力下被迫辞职。

新宪法通过并立即生效后,如何根据宪法规定建立宪法法院的问题自然而然地提上了日程。 1994年6月24日, 俄罗斯联邦国家杜马通过了联邦宪法性法律《俄罗斯联邦宪法法院法》。7月12日, 联邦委员会批准了该法。7月21日,叶利钦总统签署颁布了此法。 随后不久,俄罗斯联邦总统和议会即开始按照新宪法规定的程序,组建新的联邦宪法法院。经过不到一年时间,俄罗斯联邦新的宪法法院组建完成。到1998年底,该院已经对俄罗斯联邦许多法律文件是否符合宪法的问题进行了审理,并且对许多涉及宪法和宪法职权的争议问题进行了调解,甚至还对叶利钦是否有资格在2000年争取连任俄罗斯联邦总统作出了否定的裁决。这个裁决使得任何人想超过2届连任总统成为不可能。这样,包括普京在内的未来总统也不可能用修改宪法方式,达到连任总统的目的。可以肯定地说,俄罗斯联邦宪法法院已经重新运转起来,它的独立地位和专业素质,越来越被社会各界所肯定。

二、法官的资格限制与院长的主要职权

目前的俄罗斯联邦宪法法院由19名法官共同组成。他们是由联邦委员会依据联邦总统的提名而任命产生的。根据宪法法院法规定,联邦宪法法院法官,年龄不得小于40岁,同时还必须受过高等法学教育,拥有15年以上的专业工龄,并且要在法律界享有良好的声誉。 当联邦总统按照宪法规定考虑宪法法院法官人选时,俄罗斯联邦议会上下两院成员(议员)、联邦各主体的立法权力机关和最高司法权力机关、俄罗斯联邦的法律主管部门、全俄法学家联合会、法律科研和教学机关,都有权向总统提出预备性人选,供其参考。俄联邦总统将他所确定的宪法法院法官候选人名单提交到联邦委员会,联邦委员会必须对总统提出的候选人进行逐一审议,并要就每一位候选人进行秘密表决。获得半数以上支持票的候选人即为当选。

与总统、议会不同的是,俄罗斯联邦宪法法院本身没有任期。无论是俄罗斯联邦宪法还是俄罗斯联邦宪法法院法,都没有这方面的规定。但是,宪法法院法规定了法官的任期。每一位法官的任期最多不得超出12年,并且,同一人不得两次担任俄罗斯联邦宪法法院法官。如果联邦宪法法院某位法官已经任职期满,而接替他的法官没有任命或者他参与审理的案件没有结案,该法官可以继续行使其职权,直到新法官任职或案件结案为止。当宪法法院法官职位出现空缺时,联邦总统必须在一个月内提出新的法官候选人,供联邦委员会讨论。

根据俄罗斯联邦宪法法院法,宪法法院的法官享有相当稳定、比较独立而又可靠的法律地位。其主要表现是:宪法法院法官不得被随意撤换,其人身不受侵犯,所有法官的权利一律平等,任何机关不得干预宪法法官的诉讼活动,不得因法官在宪法法院开会时所作的发言以及宪法法院所作的决定而追究其责任,包括法官任职期满之后。此外,宪法法院法官还享有联邦法律专门为他们规定的各种特殊福利待遇和安全保障措施。 根据权力分立与制衡以及权利与义务相互统一的原则,俄罗斯联邦宪法法院法同时也对宪法法院法官的任职条件作出了某些限制。这些限制包括:宪法法院法官不得成为议员,不得担任或保留任何国家职务或社会职务,不得从事私人经营活动、企业活动和其他有酬活动。宪法法官可以像在西方国家一样,自由地从事教学、科研和其他创作活动,但这些活动不得妨碍宪法法院法官的职责。 像西方多数国家一样,俄罗斯联邦遵循国际惯例,以法律形式规定,宪法法院法官作为普通公民,有权在选举和公决时以自由投票方式自由表达其意志,但不得在法院、仲裁法庭或其他机构从事辩护活动或担任代理人,同时规定,宪法法院法官无权为任何人提供涉及权利或义务的辩护。更重要的是,宪法法院法官不得参加政党和社会政治运动,不得从事政治性的宣传和鼓动,不得参加国家权力机关和地方自治机关的竞选活动。当宪法法院法官利用媒体发表言论,或当众发表讲话时,他们无权就宪法法院可能受理、正在研究或者已经受理但未裁决的问题表明自己的见解。

像其他所有法官一样,俄罗斯联邦宪法法院法官的职权也可以中止。按照有关规定,中止宪法法院法官的条件主要有两点:其一,宪法法院同意将其逮捕或追究其刑事责任;其二,该法官本人因健康状况不能继续履行职能。宪法法院中止法官职权,必须以宪法法院决定的方式办理手续。被中止职权的法官,不得参加宪法法院的会议,也无权向国家权力机关或组织、社会团体、官员和公民发送正式文件,或向这些机构和个人索取其他任何文件与材料。但是,法律所规定的宪法法院法官的工资待遇和相应的物质保障,予以保留,并要在中止其职权的理由消失后,由宪法院予以恢复。 宪法法院法官的职权还可以提前停止。停止宪法法院法官职权的主要条件是:(一)该法官的任命违背了法定程序;(二)该法官本人申请辞职;(三)该法官丧失了国籍;(四)该法官被法院判为有罪;(五)其行为有损于法官的荣誉和尊严;(六)宪法法院发出警告后仍继续兼任与法官职务不相容的职务,或从事法官不得从事的活动;(七)在没有正当理由情况下两次缺席宪法法院会议或拒绝投票;(八)失踪或死亡。另外,由于健康状况和其他原因不能履行职责一次超过10个月者,也可以停止职权。对此种情况,宪法法院也须作出正式决定,并要呈报总统和联邦委员会,作为宪法法院职务空缺的证明。因违反任命程序、或从事有辱法官尊严和名誉的活动而停止宪法法院法官职权,则须由议会上院依据宪法法院的建议办理相关手续。 宪法法院的建议则须有2/3以上的法官表示赞成,方为通过。

俄罗斯联邦宪法法院设有院长、副院长和秘书官。院长、副院长和秘书官均从宪法法院法官中选举产生,获得多数票者即为当选,任期3年。可以连选连任。如果提前解除某法官担任的上述职务, 需要有宪法法院5名以上的法官提出动议,并要获得2/3以上法官的支持。 如果上述职务空缺,必须在两个月内进行新的选举。 根据俄联邦宪法法院法,宪法法院院长的职权主要是:领导、筹备、主持和召集宪法法院全体会议;将应在全体会议和各庭会议上审议的问题提交宪法法院讨论;同国家机关和组织、社会团体发生关系时代表宪法法院并根据其授权发表声明;对宪法法院机关实行总的领导;将宪法法院秘书处和其他下属机构的领导人选及秘书处条例及机关编制表提交宪法法院批准。宪法法院副院长的主要职责是,根据院长委托,行使院长的某些职权。当宪法法院院长不能履行其职责时,副院长代理其职责。 俄罗斯联邦宪法法院的秘书官地位很高,不是一般的书记员。当宪法法院院长出缺而副院长不能代理其职务时,则由秘书官代理。届时,宪法法院中任职时间最长的法官代理秘书官职务。如果出现任职时间相同的情况,最年长者代理秘书官职务。宪法法院秘书官的主要职责是:对宪法法院的机关工作实行直接领导;在组织上保障宪法法院会议的筹备和召开;将宪法法院的决定通知有关机关、组织、个人,并向宪法法院通报其执行情况;为宪法法院提供信息保障。

三、宪法法院的主要职权与活动原则

按照俄罗斯联邦宪法法院的有关规定,宪法法院是司法审判机关,是通过宪法诉讼活动、独立行使司法权力而进行宪法监督的机关。俄罗斯理论界认为,联邦宪法法院的活动依据是“以捍卫人和公民的权利与自由为基础的宪法制度“,它的活动目的则是要在俄罗斯联邦全境保障俄罗斯联邦宪法的最高地位和直接效力。

根据俄罗斯联邦宪法和宪法法院法,宪法法院的主要职权表现为如下七大方面:

其一,审理联邦性法律文件是否符合联邦宪法的案件。这些文件包括:联邦法律;联邦总统命令和指令、联邦政府颁布的规范性文件;各共和国宪法和各联邦主体宪章;各共和国和各联邦主体就联邦国家权力机关管辖的问题、联邦国家权力机关与联邦主体国家权力共同管辖的问题所颁布的法律和其他规范性文件;联邦国家权力机关与联邦主体之间以及各联邦主体相互之间的条约;俄罗斯联邦已签署但尚未生效的国际条约。

其二,解决国家权力机关之间的权限纠纷。其中包括:联邦国家权力机关的权限纠纷;联邦国家权力机关与联邦各主体国家权力机关之间的权限纠纷;各联邦主体内部国家权力机关之间的权限纠纷。

其三,根据俄罗斯联邦公民的投诉和法院的询问,对具体案件中适用或者应予适用的法律是否符合俄罗斯联邦宪法进行审查。

其四,对俄罗斯联邦的宪法进行解释。

其五,对指控俄罗斯联邦总统叛国或者犯有其他重大罪行是否符合法定程序作出结论。

其六,就俄罗斯联邦宪法划归宪法法院管辖的问题,向国家杜马提出立法动议。

最后,行使俄罗斯联邦宪法、俄罗斯联邦条约、俄罗斯联邦宪法性法律、联邦国家权力机关与联邦主体关于划分管辖对象与权限的条约所赋予的其他职权。

根据现行法律的规定,俄罗斯联邦宪法法院只设两个法庭,一个由10名法官组成,另一个由9名法官。 每个法庭的具体构成以抽签方式确定,任期均为3年。宪法法院院长、 副院长不得同时成为同一法庭的成员。宪法法院审理案件,既可由两庭联合开庭,亦可由各庭单独开庭。联合开庭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各联邦各主体的宪章是否符合俄罗斯联邦宪法;对联邦宪法进行解释;对指控总统叛国或犯有其他重大罪行是否符合法定程序作出结论;通过宪法法院公告;提出法律议案。除了这些问题外,其他各种问题均由宪法法院两法庭单独予以审理。

俄罗斯联邦宪法法院开展宪法诉讼活动,必须遵循如下基本原则:即独立性、集体性、公开性、连续性、辩论性和平等性原则。

独立性首先是指法官独立,法官在行使其职权时,只遵循联邦宪法和宪法法院法。另一方面,法官在活动中只作为个人发表意见,而不能代替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政党和运动,也不能代表国家的、社会的和其他的企业、机构与组织、官员和国家实体、地区实体、民族集团和社会群体;宪法法院的决定和其他文件只能反映法官们符合宪法并且不带政治倾向的法律立场;法官在排除外来干扰的情况下作出决定,他们无权就宪法法院预先研究和正在审议的问题征求或得到任何指示。

集体性一方面是指宪法法院法官必须集体审理案件和问题并作出相应决定,另一方面是指只有参与案件庭审的法官才能作出决定。至于宪法法院的决定通过程序,有关法律规定:两院联合开庭时,作出决定必须获得不少于全院法官总数2/3的多数票;每个法庭单独开庭时,作出决定必须不少于该法庭3/4的多数票。在确定法官人数时,对案件实行回避的法官和职权被暂时中止的法官不予计算。

公开性是指所有案件的审理都必须公开进行。只有在联邦法律作出特别规定的情况下,宪法法院才能秘密开庭。但无论公开开庭和秘密开庭,宪法法院的决定都要公诸于众。

连续性是指宪法法院审理任何案件,都有必须保持不间断性,只有诉讼参与人为准备进一步调查以消除妨碍法庭审理正常进行所必须的间断除外。为实现和保证案件审理的连续性,无论在联合开庭审理的案件裁决之前或是在听证会推迟举行之前,宪法法院都不得联合开庭审理其他案件。同样,任何一个法庭也不得在各自审理的案件裁决前或在听证会推迟前开庭审理属其管辖的其他案件。

辩论性和平等性是指宪法法院开庭时,诉讼双方都有联邦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同样权利和机会。双方在相互辩论的基础上阐述各自的立场,捍卫各自的利益。

四、宪法法院诉讼活动的基本要求和裁决的执行

现行的俄罗斯联邦宪法法院法,对宪法法院进行诉讼的程序,尤其是诉讼参与人的权利和义务、宪法法院的裁决方式及其效力等问题,有着非常明确和具体的规定。譬如,宪法法院收到起诉后,必须在一个月内召开全体会议,首先作出联合开庭还是单独开庭的决定。宪法法院有权将涉及同一对象的投诉合并为一个案件。 宪法法院在研究起诉和准备听证时,有权向相关方面和个人提出要求,诸如提供规范性文件和其他法律文件原件、提供证件及其复印件、提供卷宗、案卷和其他材料,进行检验、研究和鉴定,确认某种状态,吸收专家参与案件调查,作出解释,提供咨询和职业意见,等等。这些要求所涉及的机关、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予以执行。如果宪法法院本身没有作出其他规定,对上述问题的答复必须在收到要求后一个月内报送宪法法院。国家机关和组织履行上述要求支出的费用,自行承担。其他组织和个人的开支,按法律规定程序,由联邦预算予以补偿。无论拒绝还是回避审理和执行上述要求,或者违反审理和执行上述要求的期限,有意加以曲解,都要追究法律责任。

同普通诉讼一样,俄罗斯联邦法律规定,宪法法院诉讼参与人也包括诉讼双方及其代理人、证人、专家和翻译人员等。根据法律规定,这里所说的诉讼双方范围很广,主要是指向宪法法院起诉的机关或个人;颁布或签署的法律文件是否符合宪法需要予以审查的机关或官员;发生权限争议的国家权力机关。 至于诉讼双方的代理人,法律规定不得超过3人。 因职务关系可以担任宪法诉讼代理人的有:签署起诉书的机关领导人、颁布有争议的法律文件或参与权限纠纷的机关领导人、签署了有争议的法律文件的官员、议会两院中发生质询的议员。此外,法律特别规定,律师或拥有法学学位、其授权得到相应文件确认者,亦可成为此种诉讼的代理人。诉讼双方在诉讼中都有权了解案件材料,阐述自己对案件的立场,向其他诉讼参与人提问。同时,双方也都有义务应法院传唤到庭、翻译和回答问题。但是,不到庭不妨碍宪法法院对案件的审理。 与普通法院审判一样,俄罗斯联邦宪法法院在诉讼中也实行回避制度。诉讼双方都有权要求法官回避。但法官只有在法律规定的下述情况下,才可退出对案件的审理:其一,法官因职务关系过去曾经参与成为审理对象的法令的通过;其二,法官的客观性因其与参与诉讼的一方代理人有亲属或夫妇关系而受到怀疑。

为保证宪法诉讼的公正性和严肃性,俄罗斯联邦法律还规定,宪法法院开庭时,必须首先宣布立案的理由和依据,陈明问题的实质、已经掌握的材料和为准备案件审理所采取的措施。开庭后,必须允许其他到庭法官向报告案情的法官提问,听取诉讼双方的全部陈述,允许双方相互提问。庭审必须进行记录和速记。诉讼双方都有权了解记录和速记稿,并可加注意见。庭长和法官报告人必须共同研究加注的意见,必要时可请加注者参与研究。对法庭记录和速记稿的意见以及确认其准确与否的决定,都应附入记录和速记稿。 为保证宪法诉讼具有纯粹的法律性而不是政治性,俄罗斯联邦宪法法院法特别规定:诉讼双方及其代理人不得在宪法法院发表政治性声明和宣言,不许对国家机关、社会团体、诉讼参与人、官员和公民使用侮辱性语言。当法庭所进行的法院调查结束时,法官要听取诉讼双方的最后发言。发言者不得引用宪法法院未予调查的文件和材料。如果宪法法院认为有必要进行补充调查,它可在双方最后发言的过程中作出恢复案件审理的决定。补充调查结束后,诉讼双方还可作最后陈述,但只能针对新的情况和证据。如果在开庭过程中出现了撤消诉讼的理由,宪法法院有权停止该案的诉讼。

按照规定,当宪法法院需要对它审理的案件作出决定时,只能采取逐个点名征求法官意见的方式公开表态。任何法官都没有权利弃权或回避表态。法庭庭长在任何情况下都只能最后发言。一般情况下,得到多数法官赞同的决定即为通过。关于规范性法律文件、国家权力机关的协定、尚未生效的俄罗斯联邦国际条约是否符合宪法的问题,如果表决时票数相等,有争议的文件即可视为符合宪法。 宪法法院就任何问题作出的任何裁决,都必须由参加表决的全体法官签字。不同意该决定的法官,有权以书面形式阐述自己的特殊意见。此意见须归入案件材料并与宪法法院决定一道公开发表。签署后的宪法法院决定,首先要在法庭上全文宣读,然后应于两周内送达宪法法院法官、诉讼双方、联邦总统、国家杜马、联邦政府、人权全权代表、联邦最高法院、高等仲裁法院、联邦总检察长、联邦司法部长,也可送达其他国家机关和组织、社会团体、官员和个人。

俄罗斯联邦宪法法院的决定为最终决定,不得上诉,一经公布,立即生效,无需其他机关和官员予以确认。它的法律效力,不因违反宪法的文件重新通过而失效。如果宪法法院决定本身未就执行期限作出专门规定,该决定应在发表或正式文本送达后立即执行。不执行、拖延或阻挠执行该决定,依法追究责任。根据起诉者和该决定接收者的请求进行解释的权利,仅属于联邦宪法法院。

俄罗斯宪法法院的裁决书开始必须写明:“以俄罗斯联邦的名义裁决如下”的字样。宪法法院的裁决会应及时刊登到俄罗斯国家报纸和刊物上,以便全体国民掌握和执行。

㈨ 北京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有个叫陈明的律师吗

北京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机构中没有律师
但是你说的叫陈明这个名字的人在北京同名的律师有7位

㈩ 清华大学法院聘请的教授有叫陈明的吗

没有,清华大学法学院在职教师、兼职教授、客座教授、顾问教授和名誉教授中都没有

热点内容
国际商法教材下载 发布:2025-04-27 09:06:32 浏览:500
法学调剂容易 发布:2025-04-27 08:48:51 浏览:303
法律效力与法律时效有联系 发布:2025-04-27 08:42:57 浏览:819
信托公司的法律法规 发布:2025-04-27 08:39:09 浏览:468
在职研究生考试经济法 发布:2025-04-27 08:26:06 浏览:319
2019女职工劳动法保护规定 发布:2025-04-27 08:26:04 浏览:526
仁怀律师事务所 发布:2025-04-27 08:24:45 浏览:109
中国有没有行政法 发布:2025-04-27 08:18:28 浏览:862
借款人写借条欠款人签字具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4-27 08:17:49 浏览:67
会计应负那些法律责任 发布:2025-04-27 08:17:43 浏览: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