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全国法院被执行人

全国法院被执行人

发布时间: 2020-12-22 00:25:48

❶ 全国法院被执行人信息查询网

最高法院明确规定,被执行人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执结。
在法院登记案件之后,可以在网上查询被执行人的信息。

❷ 全国法院被执行人信息查询网

网址:复http://xing.court.gov.cn/search/。

该网站可查询2007年1月1日以后新制收及此前未结的执行实施案件的被执行人信息。在实际查询中可能因某些地方法院迟延上报数据,导致一些查询信息落后的问题。同时许多案件查询显示结果为已结,这可能是地方法院为了完成案件考核而技术上的处果,实际上标注已结的案件可能仅仅是程序终结或者根本还在执行中。

(2)全国法院被执行人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最高法《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第七条规定:

失信被执行人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有关信息从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中删除:

1、全部履行了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

2、与申请执行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并经申请执行人确认履行完毕的。

3、人民法院依法裁定终结执行的。

❸ 中国法院网-被执行人信息查询

全国法院被执行人信息查询中案件状态显示:
“已结”是表示本次执行程序已经终结。
“执行中”是指通过申请执行人的申请,法院受理并启动了执行程序,执行工作处于执行程序的运行中,尚未执行终结。
(3)全国法院被执行人扩展阅读:
第十一条 申请执行人以被执行人一方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为由申请恢复执行,人民法院经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恢复执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裁定不予恢复执行:
(一)执行和解协议履行完毕后申请恢复执行的;
(二)执行和解协议约定的履行期限尚未届至或者履行条件尚未成就的,但符合合同法第一百零八条规定情形的除外;
(三)被执行人一方正在按照执行和解协议约定履行义务的;
(四)其他不符合恢复执行条件的情形。
第十九条 执行过程中,被执行人根据当事人自行达成但未提交人民法院的和解协议,或者一方当事人提交人民法院但其他当事人不予认可的和解协议,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提出异议的,人民法院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一)和解协议履行完毕的,裁定终结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
(二)和解协议约定的履行期限尚未届至或者履行条件尚未成就的,裁定中止执行,但符合合同法第一百零八条规定情形的除外;
(三)被执行人一方正在按照和解协议约定履行义务的,裁定中止执行;
(四)被执行人不履行和解协议的,裁定驳回异议;
(五)和解协议不成立、未生效或者无效的,裁定驳回异议。

❹ 全国法院被执行人会受到哪些限制

吃、喝、游、住等都会受到限制。

❺ 全国法院被执行人信息查询

如果需要查询被执行人信息的,可以到“全国法院被执行人信息查询”平台进行查询。

在该查询系统中,可根据被执行人姓名/名称、身份证号码/组织机构代码中的任意一项进行查询,操作非常简单方便。

附全国法院被执行人信息查询”平台网址:http://xing.court.gov.cn/search/

拓展资料:

全国法院被执行人信息查询使用申明是一则关于失信被执行人信息查询使用事项的申明。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发表在“全国法院被执行人信息查询”平台。

主要内容

为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切实解决执行难问题,促进被执行人自动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执行案件信息,充分发挥执行案件信息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社会经济活动的服务作用,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最高人民法院从2009年3月30日起向社会开通“全国法院被执行人信息查询”平台。社会各界通过该平台可查询全国法院(不包括军事法院)2007年1月1日以后新收及此前未结的执行实施案件的被执行人信息。现就有关事项申明如下:


一、被执行人信息由执行法院录入和审核,若有关当事人对相关信息内容有异议的,可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全国法院被执行人信息查询平台信息异议处理的若干规定》向执行法院书面申请更正。


二、本网站提供的信息仅供查询人参考,如有争议,以执行法院有关法律文书为准。因使用本网站信息而造成不良后果的,人民法院不承担任何责任。


三、查询人必须依法使用查询信息,不得用于非法目的和不正当用途。非法使用本网站信息给他人造成损害的,由使用人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四、本网站信息查询免费,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利用本网站信息牟取非法利益。 五、本网站属于政府网站,未经许可,任何商业性网站不得建立与本网站及其内容的链接,不得建立本网站的镜像(包括全部和局部镜像),不得拷贝、复制或传播本网站信息。

资料来源:网络-全国法院被执行人信息查询使用申明

❻ 全国法院被执行人信息查询

打开网页,按要求输入被执行人姓名,点击查询即可。

❼ 法院被执行人查询

法院已经结案,但在法院网上“被执行人信息查询”上面还是显示执行中。具体解专决办属法为:

可与执行法院直接联系,由执行法院确认债务是否全部履行。在确认全部履行完毕的情况下,执行法院按照我院上述通知要求,对被执行人有关信息进行屏蔽。案件屏蔽后,面向社会公开系统则不再显示。

全国法院被执行人信息查询方法:

1.所搜“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官网,进入。

(7)全国法院被执行人扩展阅读:

当事人对全国法院被执行人信息查询平台提供的信息内容有异议的,应及时向执行法院书面提出,并附相关证明材料。

信息异议包括没有录入有关信息的异议、信息内容不准确的异议、信息发布不及时的异议。

执行法院应在接到书面异议后3日内予以审查核对,异议成立的,应当在2日内对相关信息予以补录或更正。执行法院必须在接到书面异议后7日内将处理结果答复异议人。

❽ 全国法院被执行人信息查询对被执行人有什么限制

执行部门可以进行信用惩戒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法院公告栏等方式予以公布向政府相关部门、金融监管机构、金融机构、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及行业协会等通报。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行政审批、政府扶持、融资信贷、市场准入、资质认定等方面,对失信被执行人予以信用惩戒。

这类人群还将被限制高消费,具体限制在乘坐交通工具时,选择飞机、列车软卧、轮船二等以上舱位,在星级以上宾馆、酒店、夜总会、高尔夫球场等场所进行高消费。购买不动产或者新建、扩建、高档装修房屋,租赁高档写字楼、宾馆、公寓等场所办公,购买非经营必需车辆,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高消费行为。

(8)全国法院被执行人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被执行人如果认为执行人员、书记员是本案的当事人、当事人的近亲属、与案件有利害关系或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到案件公正执行的,被执行人有权提出回避的申请。

2、被执行人认为人民法院采取强制措施的标的物不属于应当执行的财产,有权以书面形式提出执行异议。在异议审查期间,人民法院仍可以对异议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保全措施,但不得处分。

3、被执行人在执行阶段可以与申请执行人自行和解,亦可请求法院主持双方当事人进行和解。

4、经人民法院许可,被执行人可与申请执行人协商对人民法院查封的财产申请自行变卖,但必须按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内以合理的价格变卖,并将所得款项交到人民法院或以特定帐户固定。

5、被执行人对提出的主张有提供证据予以证明的权利和义务。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全国法院被执行人信息查询使用申明

❾ 全国法院被执行人查询已结案什么意思

案件状态显示“已结”是指案件已经了结或被执行人已经全部履行了法定义务,或经人民法院裁定终结执行了。

执行案件,结案情况主要有:

1、被执行人确无可供执行的财产线索,可先暂停本案的执行,结案方式是,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待发现被执行人财产线索或其他可以恢复执行的情形发生,可到法院申请恢复执行。

2、法院执行系统并无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方式可选,暂用“结案”代替。

3、被执行人已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或人民法院已执行完毕的;

(9)全国法院被执行人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五节 判决和裁定

第一百五十二条判决书应当写明判决结果和作出该判决的理由。判决书内容包括:

(一)案由、诉讼请求、争议的事实和理由;

(二)判决认定的事实和理由、适用的法律和理由;

(三)判决结果和诉讼费用的负担;

(四)上诉期间和上诉的法院。

判决书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

第一百五十三条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其中一部分事实已经清楚,可以就该部分先行判决。

第一百五十四条裁定适用于下列范围:

(一)不予受理;

(二)对管辖权有异议的;

(三)驳回起诉;

(四)保全和先予执行;

(五)准许或者不准许撤诉;

(六)中止或者终结诉讼;

(七)补正判决书中的笔误;

(八)中止或者终结执行;

(九)撤销或者不予执行仲裁裁决;

(十)不予执行公证机关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

(十一)其他需要裁定解决的事项。

对前款第一项至第三项裁定,可以上诉。

裁定书应当写明裁定结果和作出该裁定的理由。裁定书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口头裁定的,记入笔录。

第一百五十五条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以及依法不准上诉或者超过上诉期没有上诉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第一百五十六条公众可以查阅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裁定书,但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内容除外。

❿ 全国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和被执行人区别是什么

区别有以下几点∶

(一)定义不同

被执行人:通过法院判决,需要承担对应执行义务的人员,进入执行程序时,都可以称为被执行人。

失信被执行人:被执行人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俗称老赖,则纳入失信被执行人。

被执行人和失信被执行人最关键的区别在于失信。

(二)性质不同

被执行人:是指在法定的上诉期满后,或终审判决作出后,拒不履行法院判决或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在法院对于一民事诉讼判决原告胜诉后,被告在赔偿问题上的法定时间内未完成判决书上所规定的赔偿金额而被法院强制执行赔偿,则称该被告为本次强制执行的被执行人

失信被执行人:被执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应当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依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如:恶意隐匿、转移财产,采取玩消失等手段,拒不执行甚至采取暴力抗法的手段阻挠执行等。

(三)处理结果不同

被执行人:在被执行完毕后,就和一般人相同了,并无失信人员要承担的失信后果,无需纳入信用档案。

失信被执行人: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会被整合至被执行人的信用档案中,并以信用报告的形式向金融机构等单位提供,供有关单位在贷款等业务审核中予以衡量考虑,对特定严重失信人限制乘坐火车、飞机、出入境等,做出规定,而且失信被执行人不得担任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

(10)全国法院被执行人扩展阅读:

被执行人在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就会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被执行人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依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

(一)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的;

(二)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者以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规避执行的;

(三)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

(四)违反限制高消费令的;

(五)被执行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的;

(六)其他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

限高《规定》出台

2010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下发了《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

《规定》旨在通过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避免恶意逃债,最终迫使其主动履行义务,最大限度保护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司法权威。由于中国的信用体系尚不健全等原因,一些被执行人一方面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另一方面又从事各种高消费行为。《规定》的颁布,为惩治“老赖”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规定》指明了限制高消费的对象、原则、范围、程序、法律责任等问题,确定了限制高消费的对象是有清偿能力但拒不履行义务的被执行人。凡是被执行人有拒不申报财产或者申报不实、拒不配合法院查找财产等消极履行的行为、规避执行的行为或者抗拒执行的行为,法院可以对其采取限制高消费措施。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执行人

网络-失信被执行人

热点内容
劳动法生病不让请假 发布:2025-04-16 17:02:18 浏览:702
经济合作社议事规章制度 发布:2025-04-16 16:39:07 浏览:563
番禺冼律师 发布:2025-04-16 16:29:30 浏览:638
药学职业道德培训 发布:2025-04-16 16:24:37 浏览:369
生物反馈室规章制度 发布:2025-04-16 16:23:27 浏览:749
杭州华硕司法鉴定 发布:2025-04-16 16:13:32 浏览:919
治安联防队规章制度 发布:2025-04-16 16:13:20 浏览:505
合同法第十五条第二款 发布:2025-04-16 16:11:57 浏览:406
法院一区五城 发布:2025-04-16 16:11:49 浏览:705
慈善法和社会区别 发布:2025-04-16 15:59:02 浏览: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