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信阳固始法院

信阳固始法院

发布时间: 2022-04-18 22:07:52

❶ “拒执”到什么程度,才会被判刑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探析

河南省固始县法院 祝杰 发布时间:2004-11-13 11:00:08

--------------------------------------------------------------------------------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指对人民法院生效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和全体公民法制意识的增强,通过诉讼解决矛盾和纠纷的形式越来越广泛地被运用。被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法院裁判文书的绝对数量有不断增长之势,法院执行工作的权威性有保持并日益加大的现实紧迫性。正为一切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一样,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义务总是在一些情形下得不到有效的实现,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就是其极端表现形式。拒不执行法院生效判决裁定,情节严重的行为,不仅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而且严重侵害了法律的权威,对整个社会的法制信念起着不可低估的破坏作用。因此,正确界定本罪的构罪要件,科学把握定罪标准,在司法实践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基本构成。

(一)客体特征。有观点认为,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侵犯的客体是“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的权威性”,犯罪对象是已经生效的判决、裁定①,也有的认为是“国家审判机关的正常活动”②,还有的认为是“人民法院的正常执行活动”③。从理论上讲,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是本罪的同类客体。就人民法院作出的生效判决、裁定而言,其是诉讼活动持续中或终结后的书面固定,而远非诉讼活动的全部,有些诉讼过程中的裁定如被拒不执行,显然会妨碍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因此,本罪的直接客体只能是同类客体的具体化。在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犯罪对象方面,具有三个明显的特征:一是判决、裁定的司法性。在审判过程中,人民法院依照实体法和程序法针对具体案件作出的判决、裁定,一经生效,便具有国家强制力,相关义务人必须予以执行。二是判决裁定的执行性,即具有执行内容。没有执行内容的司法文书不存在承担执行义务的当事人,因而也不存在“拒不执行”的基本条件。如刑事诉讼活动中被告人死亡,法院由此作出诉讼终结的裁定,就属于此种情形。三是判决裁定的有效性。不生效的判决裁定对“未来”相关义务人不具有强制约束力,因而也不存在特定的作为和不作为义务问题。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对象,根据现有法律规定的诉讼领域的不同分为三类:一是民事(经济)判决、裁定,这是指人民法院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在审理民事(经济)案件过程中所做出的判决裁定。二是刑事判决、裁定,指人民法院依照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在审理刑事案件时所做出的书面判决、裁定。在判决、裁定中,除了财产刑和附带民事赔偿的判决内容外,剥夺自由刑和资格刑也由于存在被告人是否被羁押,主刑是否执行完毕等情形而具有执行内容。三是行政判决、裁定。从表现形式上看,判决和裁定两种文书适用于不同的领域,判决是人民法院解决诉讼案件的最主要形式,是人民法院对审理终结的案件的实体问题所作出的结论性论断④;而裁定则是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和判决执行过程中,对诉讼程序问题和部分实体问题所作的断定⑤。判决适用于审判终结之时,而裁定则适用于整个诉讼过程。判决只能是书面的,而裁定则可以是口头的。此外,根据2002年8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的解释》规定,人民法院因为依法执行支付令、生效调解书、仲裁判决、债权文书等而作出的裁定也具有强制执行效力。

(二)客观方面特征。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对于人民法院作出的生效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其具体内容包括三个方面:1、有能力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规定,对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是指根据查实的证据证明,负有执行人民法院判决、裁定义务的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或者具有履行特定义务的能力,具体说,一是财产,包括实物、货币、票证等;二是行为能力,即通过自身的能力为特定作为或不作为的资格。2、拒不执行。对拒不执行,学术界也各持观点。有人认为,构成本罪,必须是当事人以强暴的方法,公然抗拒对法院判决、裁定的执行,“强暴”的方法(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和“公然”的方式是构成本罪的客观要件⑥。这种观点是依据1979年刑法第157条规定的字面意思得出的,而原刑法第157条的暴力、威胁方法只适用于妨碍执行公务罪⑦。1992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23条规定:“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第102条第1款第6项的规定处理:(1)在法律文书发生法律效力后隐藏、转移、变卖、毁损财产,造成人民法院无法执行的;(2)以暴力、威胁或以其他方法妨碍或抗拒人民法院执行的;(3)有履行能力而拒不执行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和支付令的”,所列情形并未局限于“暴力”和“公然”。由此,本罪的客观方面的表现形式可以归纳为:(1)作为和不作为的拒不执行。前者是执行人违反裁判的指令,实施裁判禁止的行为,或者是实施积极的举动对抗、妨害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活动的行为。后者是指行为人实施消极的举动妨害人民法院裁判的执行。(2)暴力与非暴力的拒不执行。前者指行为人实施的具有伤害或其他强制他人身体或以暴力相威胁抗拒法院裁判执行的行为,后者则是以非强制手段实施抗拒人民法院裁判的行为。(3)公然和隐蔽的拒不执行。前者指行为人实施公开对抗人民法院裁判执行活动的行为,后者则是在不为法院明知的情形下导致法院裁判无法执行。3、情节严重。本罪是情节犯,行为一经实施,并且要达到一定程度才构成犯罪。对于何种情形是法律意义上的“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解释作出了5项具体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对“情节严重”也作出了相关司法解释。应该说,在司法实践中,对本罪客观要件中的“情节严重”的把握还是有可资依照的标准的。

(三)主体特征。本罪的主体是负有执行人民法院判决、裁定义务的、已满16周岁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的当事人。有观点认为,本案的主体包括被执行人、担保人、协助执行义务人,以及符合特定条件的国家工作人员⑧。具体说,一是执行判决、裁定的义务人。包括败诉的当事人、败诉的第三人以及在诉讼过程中有法律规定并且因案件审判和执行需要而被裁定承担实际执行义务的其他相关人员;二是协助执行裁判的义务人,如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21条、第222条、第228条规定的办理储蓄业务的金融部门、被执行人所在单位、持有法律文书指定交付财物或票证的单位或公民等;三是其他抗拒法院判决、裁定执行的人,主要是指那些由于种种特定关系取使裁判结果与他们有直接利害关系或执行裁判文书引起他们必然或偶然反应的人。对于被执行人和协助执行义务人以外的主体的把握,司法解释作出了比较严格的限定。对于符合共犯条件的,以本罪论处。不符合共犯条件的,可以其他罪处理。

(四)主观方面特征。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即行为人具有明确地知道自己负有执行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的义务,有能力执行而故意拒不执行的心理态度,犯罪目的是逃避判决、裁定所规定的执行义务。犯罪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如因不服判决、裁定而产生抵触情绪,出于地方、部门保护主义,基于亲友或家族观念,顾及标的物的免交而致使财产利益不减少等。动机的多样性不从根本上影响罪的构成和定性处理。

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主要争议

修改后的刑法对本罪单列一条予以明确,这一方面是我用刑法本身向前发展并逐步科学化的需要,同时也是应对日益严重的“执行难”的重要对策。虽然除了法条之外,尚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和最高人民法院的立法、司法解释,对司法理论加以引导,对司法实践加以指导,但在理论和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着争议,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程度之争。依照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情形:①被执行人隐藏、转移、故意毁损财产或者无偿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②担保人或者被执行人隐藏、转移、故意毁损或者转让已向人民法院提供担保的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③协助执行义务人接到人民法院协助执行通知书后,拒不协助执行,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④被执行人、担保人、协助执行义务人与国家工作人员通谋,利用国家工作人员的职权妨害执行,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⑤其他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情形。上述五项中,一至四项的结语都是“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实践中,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行为可能造成两种危害结果:一是暂时性妨害人民法院的正常执行活动,即行为人的行为只是导致人民法院的裁判活动不能按法定程序、按时顺利完成执行;二是永久性妨害人民法院的执行活动,即客观上造成了裁判文书彻底不能执行的后果,于是在司法实践中也就有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无论上述哪一种情形,均构成犯罪,情节的不同或者说危害结果的不同只是量刑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只有造成判决完全意义上的“无法执行”即彻底不能执行才构成犯罪。这两种观点都有值得商榷之处。第一种观点虽然对“拒不执行”是一种震慑,但失之于宽,甚至在一定范围内混淆了刑事制裁和民事制裁的界限;第二种观点则过于严格,将一些严重妨碍执行、应当处罚的行为排除在外。从司法实践看,对第二种情形一般可考虑按犯罪处理,而对于第一种情形即暂时性损害执行的,应结合行为人的主观恶性程度、犯罪手段、犯罪行为对应执行案件本身的影响以及社会反应等各种主、客观要素,综合作出判断,不能“一刀切”。

(二)范围之争。即本罪的主体到底涉及哪些人。一种观点认为,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一般是指有能力履行判决、裁定义务的当事人及对判决、裁定有协助执行义务的人⑨。另一种观点则表述为:被执行人、担保人、协助执行义务人⑩。这两种观点的说法表述不同,但没有质的不同。还有一种观点对本罪主体范围从法条本身加以引申,作了大范围的界定。此论认为,本罪主体即包括上列所说的执行义务人,也包括“被裁判确定必须履行某种职务义务的司法人员”。如上级法院指定管辖裁定,有关负责人或直接责任人员予以抗拒,情节严重的,也应以本罪定罪处罚,类似的还有发回重审裁定,指令再审裁定等。其他尚有法院作出决定而公安机关拒绝履行执行义务,情节严重的情形,人民法院判处剥夺自由的刑罚而劳改机关拒绝执行,判处缓、免刑等而羁押机关拒绝履行释放义务等⑾。这种观点大大拓展了本罪的主体范围,将一些司法实践中正常工作协调范围内的事情也纳入刑事调整,笔者认为这种观点不符合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的基本原则,司法实践中应持慎重取舍的态度。与上述第三种观点相联系的,在“范围之争”方面,还有一个是犯罪对象的范围问题。有学者认为,人民法院的“不制作调解书但记笔录的调解协议”,刑事强制措施决定以及搜查、拘留、罚款决定、有关通知支付令、搜查令等,对这些生效文书的“拒不执行,情节严重”均应定罪⑿。笔者认为,此说也值得斟酌。在这些文书中,除支付令及一些因裁判文书的执行必然要发出的文书(这些文书是执行裁判文书必不可少的环节,拒绝执行这些文书则必然造成拒绝执行裁判文书的后果)外,对其他文书的拒绝执行还施以法律和司法解释规定的刑罚之外的处罚为宜,因为定罪与处罚本身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亦不例外。

(三)前提之争。在讨论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过程中,有关拒不执行和无力执行、拒不执行和错误理解而不配合执行等问题已没有什么大的争议,尚有争议的是构成本罪是否对裁判文书和执行行为的正确性提出要求。有人认为,只要是人民法院的裁判文书,一经生效必须执行,只要是法院的执行行为,一经作出当事人也必须服从。对此,笔者认为,不可一概而论。在司法实践中,案件本身的复杂性和司法人员素质的参差不齐是客观存在的事实。错误裁判和执行的行为是经常发生的。常见的情形有:①程序错误,即下达裁判不符合法定程序,并且足以使裁判被撤销,如取证违法、剥夺当事人诉权、司法人员不廉洁、徇情枉法等;②认定事实错误,即案件事实不清甚至颠倒黑白等,导致裁判不公;③归责错误,即由于适用法律或办案人员的认识等原因,造成案件的实体处理从根本上发生了倒转或存在程度上的错误,致使处理不公;④执行过程中的种种错误,如错误执行了案外人的财产,没有送达相关文书等。凡此种种,因为其本身存在不合法性而不应得到法律强制力的保证,因此,拒绝执行也不应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定罪处罚。

三、司法实践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和妨害公务罪的界限问题。1979年刑法将两罪规定于一个条文中,说明两罪之间存在着某种难以区分的相似性。从客观要件看,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行为也属于妨害国家工作人员执行职务的范围。从两者的构成要件看,两个都是故意犯罪,妨害的都是国家机关正常行使职权,发挥职能的行为,且当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行为表现为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的手段时,二者的客观要件完全重合。但是,由于本罪侵犯客体的特殊性,将其单独加以规定,并将其罪状加以明确,这就意味着两罪之间还是存在着区别的。从行为手段看,本罪无特别限制,而妨害公务罪则要求有暴力、威胁的方法;从犯罪主体看,本罪是特殊主体,仅限于被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确定了负有执行或协助执行义务的人,而妨害公务罪则属于一般主体的犯罪;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着行为人的暴力、威胁方法阻碍法院执行人员执行判决、裁定的行为,也有的殴打执行人员、抢夺撕毁执行文书,打砸公务用车和执行工具,有的冲击、哄闹执行现场等等,这些应按法条竞合的处理原则,特别法条优先适用,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定罪处罚。行为人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其他职务活动,为调查取证、庭审等,则应以妨害公务罪论处。

(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与其他相关情形之下的罪名界限。首先,本罪与依法执行裁判文书的司法人员子事后遭到报复构成的犯罪之间,界限要明确。本罪一般是指发生于裁判执行过程中的行为,裁判执行前的行为,如果行为人有明确的预谋和目标指向,并且有证据证明其行为与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有必然联系,可以本罪论处。执行终结后,行为人针对司法人员的犯罪行为,不构成本罪,则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侮辱罪、敲诈勒索罪等。其次,本罪与其他严重犯罪存在着想象竞合或牵连的情况,应加以区别。在一种行为同时触犯本罪和其他严重犯罪而构成想象竞合的情况下,应依据处理想象竞合犯的原则,以重罪处断,如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义务,其暴力导致的后果达到重伤甚至故意杀人,则以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处理。在实施本罪的过程中,其方法行为又牵连触犯其他严重犯罪而构成牵连犯的情况下,应依据牵连犯从一重处断的原则处理。如行为人以抢夺司法人员枪支的手段阻碍执行的,是本罪与抢夺枪支罪的牵连犯,应以抢夺枪支罪论处。

(三)处理本罪的程序问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8条规定,人民法院在执行判决、裁定过程中,对于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情节严重的,予以先行司法拘留。认为拒不执行判决、裁定人的行为已构成犯罪的,应当将案件依法移送行为发生地的公安机关立案查处。司法实践中,人民法院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后,往往因为熟悉案件情况而参与对犯罪嫌疑人的讯问,这种情况实际上是一种越权行为,应当加以避免。在此类案件的诉讼程序上,还有一个问题。对于案发地本来就是人民法院所在地的,根据刑事案件犯罪地管辖的原则,应由执行地人民法院管辖。一些被告人据此提出回避申请,请求人民法院整体回避,这种请求是不符合刑事诉讼法关于回避的规定的,人民法院应视具体案情,作出决定,从而保证案件的顺利审理。

❷ 在信阳那个法院起诉要钱好一点

都差不多,而且诉讼费按照案件性质和标的额收取。比如离婚案件,诉讼费50元-300元,分割20万以上财产的,按标的额的百分比收取。财产类案件,按标的额百分比收取。

❸ 河南固始是不是已经该为市了

固始县变更为蓼城市。 新蔡县变更为新蔡市。 鹿邑县变更为鹿邑市。 兰考县变更为兰考市。 长垣县变更为长垣市。 滑县变更为滑州市河南省委印发了 豫发2011【7】号文件
经中央编委批准,确定我市和巩义、兰考、滑县、长垣、永城、固始、鹿邑、新蔡10个县(市)为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试点。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是新时期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全面调整省、市、县关系的重要尝试,有利于减少中间层,实行扁平化管理,形成科学高效的政府组织架构,有利于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能效,提升社会管理的公共服务水平。
按照省委文件要求,省直管县体改革试点的关键是试点县(市)享受省辖市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除了党委、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用干部管理权限暂维持现状外,其他均赋于省辖市管理权限。
包括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环境规划等重要规划和年度计划,可直接报省审批、核准或备案;试点县的统计数据直接身省对口上报;在财政管理体制上,将进一步完善管理办法,财政管理体制调整后,国家和省新出台政策需要省辖市对试点县(市)配套的资金,由省财政承担;鼓励和支持我市按照省直管体制改革的要求,统筹协调推进公共服务体制、文化体制、医疗卫生体制、行政审批制度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等相关改革,重点是推进大部门体制改革,综合设置机构,完善运行机制,提高人员素质和工作效率,方便服务群众;同时,省政府各部门在制定规划,安排项目、分配指标和配套资金等方面,将我市与省辖市统筹考虑,相关改革试点优先在试点县(市)安排。这也完全破解扩权县(市)有些权限未真正下放,有些政策未真正落实的难题。
6月1日之后我省将按照18+10的模式运行,省委省政府将十个试点县市和省辖市同等看待, 试点县市行政级别目前暂时维持不变,今后将对发展比较好的试点县市提升为副厅级级别!!
2011年6月1日起,河南省正式开展省直管县行政体制改革试点工作。
除巩义、永城、邓州、汝州四个县级市外,以下6个省直管县试点单位,撤县建市。
固始县变更为蓼城市。
新蔡县变更为新蔡市。
鹿邑县变更为鹿邑市。
兰考县变更为兰考市。
长垣县变更为长垣市。
滑县变更为滑州市。 “浮光仰岳望,家是秀明乡”。固始先贤———开漳圣王陈元光,对他心目中家乡固始的描写,让人憧憬、向往。而今的现实,让固始人对美丽固始的变化由衷的自豪,让人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魅力固始的美丽和“大象固始”的风采。
“田成方,林成网,别墅建在水中央;村文明,人飒爽,处处都是新气象,赛过江南苏和杭。”近几年,许多记者专家学者纷纷到固始考察、调研、撰文,探讨“固始现象”。
“河南省人居环境范例奖”、“河南省卫生县城”、“河南省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县”……一个个殊荣,让固始人风光无限,固始已成为引人注目的地方!
抢抓机遇,务实工作,固始县跃上了新的发展起点。“十五”期间,县域经济连续5年实现较高的增长速度,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8%,经济总量是“九五”时期的1.76倍;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是“九五”时期的1.67倍和1.8倍。固始被确定为全省5个规划建设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享有与省辖市相同的经济管理权限和部分社会管理权限。在全国第五届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选中,该县位居302位,一年攀升43个位次,在中部6省497个县市中,位居63位,连续两年被评为“中部百强县市”。
固始给人更多的是希望,更多的是信心。今年上半年,固始县社会经济呈现更加和谐发展的态势。GDP大幅增长,上半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40.4亿元,增长13.3%;农村经济形势良好,种植业、畜牧业、林渔业全面发展,水产品总产量达2400万公斤,位居全省水产十强县之首;财税工作形势喜人,全县税收完成4400多万元,进入历史最好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城镇可支配收入增长11.4%,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18.9%,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固始的发展靠什么?靠得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靠得是固始人的精神、固始人的实干;靠的是固始县委、县政府的正确决策。
近年来,固始县全面建设务实为民政府,创造了更加和谐发展的环境主体。该县县长方波在这个县工作6个年头,他牢记自己的使命,经常深入基层、走到一线,办实事、求实效,不知疲倦地为160万固始人民奉献着、创造着,带头开创政府工作新局面,打造清明、廉洁、为民政府。各级政府开放、开明、开拓,只要有利于长远、有益于发展、惠利于百姓的,能放开的毫不犹豫放开,能支持的竭尽全力支持,能推向市场的彻底推向市场。亲民、爱民、为民,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让人民满意,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政策、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常怀为民之心、常思为民之策、常兴为民之举,守责、负责、问责,加强政府法制建设,健全行政执法体制,规范行政执法程序,在依法行政中建设负责政府。正是这些举措,这种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工作作风,促使了固始各项经济社会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固始是河南省第一人口大县,160万人口成为固始发展的不竭动力。中共信阳市委常委、固始县委书记郭永昌善于挖掘、发展固始“人矿”潜能,通过务工这个加工厂,把笨人加工成了能人,把穷人加工成了富人,把农村人加工成城市人。劳务是冶金矿,把穷乡冶炼成富城,把矿土冶炼成金银,把矿藏开发成金库。固始能够在短时期内实现跨越式发展,可以说劳务经济功不可没。全县160万人口中,外出人员达50万人之多,还向美国塞班岛输出一批劳务人员。每年劳务收入达35亿元,占县GDP的一半,相当全县财政收入的17倍。劳务经济造就了固始10多个亿万富翁、100多个千万富翁、1000多个百万富翁、1万多个十万富翁、10万多个万元富户,为固始蕴藏了50亿元的资金资源。全县70%以上的农户住上了小洋楼,这些楼房几乎都是靠劳务收入而建成的,近几年城市居民不断增加,城区面积迅速扩大,其中50%的居民建房、购房资金来源于家庭的劳务收入;去年固始工业异军突起,其中80%是务工返乡人员创建的,全县由创业人员创办的规模达100万元以上的企业近400家。“劳务”二字已渗透到县城经济的各个领域和行业,劳务在固始发展历程中留下了灿烂的印迹。
工业一直是固始经济发展的“瘸腿”。近年来,固始实施“工业制衡”战略,使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迅速发展壮大,固始的“白工业”、“贫工业”局面已彻底扭转。柳编、草编、蒲编、制药、固始鸡加工、银针加工、粮油加工、猪鬃生产、装饰装璜,迅速壮大形成产业群。开开援生制药公司2004年通过技改,大输液生产排在全国第四;三高集团引进广州蓝天集团投资3000万元,新上了固始鸡屠宰加工生产线;张广银针半成品已占领全国80%的市场份额;柳编产品出口8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创汇4000万美元左右。
近几年,一大批招商项目、引资项目、回归工程项目纷纷入驻固始,成为固始工业主力军。中美合资信阳吉尔饮品有限公司、瑞典宜家集团华中基地、韩国东洋水暖、台湾皇丽碎石机等国外海外项目落地,为固始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三高科技、通用塑制、荣田针织、达亿制鞋、中原水暖、金桥水暖、南大桥锌锭、蓼风面粉加工等都形成了产业集群。值得一提的是,2005年4月16日,县城工业园区一天内有16家工业项目集体奠基,使占地20公顷的工业园更加成熟,“204工业长廊”更加亮丽。
固始风光旖旎,声山绿水间掩映着道道红顶白墙“别墅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日新月异。全县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年均粮食总产量在8.2亿公斤以上,2005年固始被表彰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加大养殖业步伐,畜牧业增加值占第一产业35%;生态型农业已成定式,“固始鸡”、“固始鸡笨蛋”、九华山毛尖茶、仰天雪绿茶、信阳毛尖茶、嫩头青、王脑萝卜等10多项农产品获有机产品和绿色食品认证。在新的形势下,为了适应农村改革之需要,创新农村工作思路,积极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使一大批养殖业协会、种植业协会、农产品加工业协会、营运业协会及用水协会不断涌现。目前已有100多家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成立,解决了农村改革后乡村不能办、群众办不成的事情,并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出现了以汪棚为代表的“五个一”(一口塘、一户人、一圈猪、一堤树、一个沼气池)养殖模式,以观堂为代表的联户养殖模式,以柳树为代表的“种植+加工+营销”内外联营大豆种植模式,以三河、丰港为代表的“公司+互助组+农户”柳编加工模式,以往流、徐集、马岗等为代表的“核心户带农户”三禽养殖模式等。农村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农村文明的进步。全县文明村庄达到107个,沼气示范户11036户,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交、村村通广播电视、通程控电话和移动电话无盲区。
固始县城的变化更叫人惊叹!特别是近两年,该县科学决策,稳妥推进旧城改造、加快新区开发步伐。旧城改造天翻地覆,2005年实施城南新区、凤凰新城、香樟苑等11个拆迁项目,拆迁面积30多万平方米,再创历史新高,极大地改善了城市面貌和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新区开发日新月异,南环线的建成通车,使城南新区面积扩大12平方公里,完成了全长3.4公里的成功大道路基工程,行政服务中心开工建设,高21层的疾病控制中心大楼即将竣工,使城区面积扩大到35平方公里,人口增加到近30万,全县城镇化率达35%。全县农村集镇面积达6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9万人。启动了自来水二期扩建、史河二桥、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完善了城市的功能,香樟苑、怡和花园、莲塘小区的建设以及街廊宅院广场的绿化、亭台阁的装饰,提升了城市晶位和魅力。
城乡统筹发展,经济和社会统筹发展,社会才能和谐,人民才能共享平安。围绕把固始打造成3省交界区域性教育卫生中心的目标,该县加大了文化、教育、科技、卫生等社会事业改革步伐,实现了社会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充分利用固始作为“中原第一侨乡”、“中国书法之乡”等文化资源优势,进一步加快文化事业产业化改革,通过“项目周”活动,“三馆”筹建工作进展迅速;加快卫生事业体制机制改革步伐,深化、巩固人民医院改制成果,初步形成了一个以人民医院为龙头的医疗卫生集团,乡镇卫生院体制改革加快,全县人民的医疗、救治、保健水平进一步提高;普及义务教育,扶持职业教育,支持民办教育,涌现了固始永和高中、明珠双语幼儿园、固始职业中专、世纪电脑学校等一大批实力强、规模大的民办学校,民办教育热潮迭起。积极推进中小学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以产业开发促事业发展,使固始建设区域性教育、卫生中心的定位逐步显现。在社会保障上,以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
“生态”是固始人最爱说的字,最时髦的“生态”让固始人努力走在时代的前列。 “自然生态、经济生态、政治生态”,该县对固始发展的目标定位。“民风淳朴、文化浓郁、山川秀美、经济发达”,固始这块风水宝地,这个新兴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正在豫东南迅速崛起!

❹ 河南信阳法院投诉电话是多少

河南投诉举报电话 河南投诉举报电话 河南 投诉 举报电话 时间: 2009-06-24 责任编辑: 稀客 河南省投诉举报电话 河南省民政厅电话 0371-5909509 河南省劳动保障监察举报专线 0371-7439828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0371-5936699转62707 中国新闻社 0371-65851308 大河报 0371-65796000 大河网新闻热线 0371-65829696 河南公共频道聚焦中原热线 0371-65605399 法制时段热线 0371-65749110 民生大参考热线 0371-65740333 河南卫视新闻值班室 0371-65605873 65722043 都市频道新闻热线 0371-65732233 政风行风热线 0371-65777777 河南省公安厅 0371-65942424 **河南省委员会 0371-65902289 河南省监察厅办公室 0371-66315075 65902832 河南省政府纠风办 0371-65959153 河南省政府举报中心 0371-65902638 河南省组织部干部监督处 0371-65902172 河南省委政法委员会综合治理办公室 0371-65902975 河南省信访局接访处 0371-6591219

❺ 固始县老赖饶永欠钱不还,法院怎么办呀。

1、遇到欠债不行的,最好采取法律手段,不要委托要帐公司。委托公司利益是难以保障的。
2、对于到期欠债不还的,建议尽快向法院起诉要求还款,一旦超过了两年的诉讼时效,丧失胜诉权
3、胜诉之后,如果对方在履行期未履行法院判决,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4、法院在受理强制执行后,会依法查询债务人名下的房产、车辆、证券和存款;
5、另外他名下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而他又拒绝履行法院的生效判决,则他会有逾期还款等负面信息记录在个人的信用报告中并被限制高消费及出入境,甚至有可能会被司法拘留
6、有能力而拒不执行的情况下,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7、《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款。

❻ 河南信阳固始县秀水村的小房产在哪里公证

首先小产权房的房产是不能公证的,
公证的基础是要合法。所谓小产权是国家不认可的,更不能上市交易的,公证处当然不能做这种公证;但可赠与或遗嘱。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府文件上并没有“小产权房”、“乡产权房”的提法,更没有对其下过定义。以往所说的“小产权”主要针对的是国有企事业单位自建房,在国有单位里,土地是无偿划拨的,土地由国有单位全体职工共同使用。职工购买这种条件下建设的住房,房屋由职工个人所有,但无法获得个人土地使用权证,这就是小产权。
《关于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若干意见》指出,城镇居民在农村购置宅基地、农民住宅或小产权房等违法用地,不得登记发证。更多关于小产权房最新政策的内容,下面介绍:
《关于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若干意见》明确规定,“对于借户籍制度改革或者擅自通过‘村改居’等方式非经法定征收程序将农民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土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非法出让或出租集体土地用于非农业建设、城镇居民在农村购置宅基地、农民住宅或‘小产权房’等违法用地,不得登记发证。对于不依法依规进行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或登记簿规范造成严重后果的,严肃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根据我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而农村宅基地属集体所有,村民对宅基地也只享有使用权,村民将房屋卖给本村以外人员的买卖行为不能受到法律的认可与保护,也不能办理土地使用证、房产证、契税证等合法手续。
由此可见,小产权房是不能向非本集体成员的第三人转让或出售的,加上其产权不完整,购买小产权房很可能会引发后续的一系列问题和风险。
购房者最好不要去买小产权房,因为办不了房产证,没产权。“小产权房”是建在集体土地上的,不允许对外销售,不受法律保护。再有,遇到纠纷不受法律保护。小产权房无法登记备案,购房人也不具备业主身份,所以无法行使业主权利,其购房合同在法律上也是无效的,即使起诉到法院,法院也可能不受理或驳回。

❼ 张新刚是固始法院二把手吗

张新刚是固始法院二把手吗?他是固始法院的二把手,而且权力非常的大

❽ 河南省 信阳市 固始县 河南省固始县司法局 是在县城内吗

是啊
满黑的地方,哈哈
谢绝跨省,谢谢合作!!

❾ 固始法院没有对公账户

您问的是固始法院有没有对公账户吧,是有的。
法院必须有对公账户,且不应该有小金库账户。
对公账户,即企业银行结算账户,是为企业法人、非企业法人、个体工商户办理结算业务的账户,能有效保障资金安全。对公账户分为基本账户、一般账户、临时账户及专用账户。基本账户一个公司只能开一个。其他的例如:一般账户,一个公司可以根据业务需要开立多个,没有数量限制。人民银行的账户管理规定:一个企业只能开立一个基本账户,但是可以开立多个一般账户,如果另外还要开一个可以取款的账户,而且资金方有一定的专门用处,那么你可以在该行申请办理一个专用账户也是可以取款的。

热点内容
人力资源和经济法 发布:2025-02-14 03:54:40 浏览:8
行政法有侵权必有救济 发布:2025-02-14 03:46:04 浏览:677
行政与行政诉讼法学 发布:2025-02-14 03:23:43 浏览:9
深圳华旭司法考试 发布:2025-02-14 02:45:41 浏览:739
北海司法学校 发布:2025-02-14 02:08:12 浏览:574
修改工作时间违反劳动法吗 发布:2025-02-14 02:01:28 浏览:288
立法动力 发布:2025-02-14 00:37:34 浏览:699
弃婴道德 发布:2025-02-14 00:29:07 浏览:668
劳动法一年工龄一个月工资 发布:2025-02-13 23:02:38 浏览:889
课余体育竞赛的法规性文件 发布:2025-02-13 22:00:24 浏览: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