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和法官说
❶ 如果第一次开庭我不想离婚我要怎么对法官讲
一、诉讼离婚的法定条件是以夫妻感情确已破裂,如果感情没有破裂或者尚未完全破裂,还能够维持,有和好的可能,即使一时调解无效,也不能准予离婚。
二、法律依据:《婚姻法》第三十二条【离婚诉讼】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准予离婚:
(一)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的;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出离婚诉讼的,应准予离婚。
❷ 第一次离婚诉讼失败,分居一年,第二次起诉,还谈第一次要离婚所举证的内容吗如何和法官说能成功离掉婚
我国法院在对待婚姻的态度比较审慎,一般第一次起诉(除非双方矛盾很深,不解除婚姻关系会使一方的人身受到进一步侵害)。
一般第二次离婚,法官见你态度坚决也就自然会判决离婚了。
❸ 离婚诉讼开庭后3天,原告和被告调解不成, 原告要通知法官审判, 如何和法官说呢
原告有立案通知书、举证通知书等,上面有法官的联系方式,可以直接跟法官联系说明情况,法官再根据开庭情况决定是否再次开庭或者直接判决。
基层法官审理离婚案件“三阶段”调解法:
一、立案后开庭前的调解
婚姻家庭诉讼中,审判人员在通知被告领取诉状副本和开庭传票时,第一轮调解就开始了。当诉状副本送达被告后,双方当事人之间的矛盾公开化。此时既是双方矛盾的激化期,同时也是对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的最佳时期。被告收到诉状副本,看到原告的离婚诉讼请求,往往因为心理准备不足,情绪表现复杂多变。这时,审判人员一定要注意耐心和理解,多倾听,让当事人宣泄自己的情绪,使当事人的消极情绪在审判人员的耐心倾听下有所疏解,帮助被告克服敌对情绪与不合作的态度。
在被告情绪得以疏导之后,审判人员第二步要做的就是站在中立的角度,让被告方理解和认可审判人员的身份与角色,建立当事人对审判人员的信任,从而打消疑虑,让当事人把自己的想法都讲出来,以利于法官全面把握案情,为后面的调解打下基础。
审判人员在了解双方情况及心理后,根据双方当事人的性格特点和情绪状态,初步探索首次调解的可能性。在案件开庭审理前就能够调解成功的案例,一般是当事人双方情绪比较冷静,对离婚已经达成某种共识。在这种情况下,只需要法官引导当事人按照原告诉求和双方争议的焦点展开调解,对双方以情相劝,在调解过程中法官不需要过多干涉,而是给当事人充分考虑的空间,这样调解一般都比较成功。
开庭前调解不成的案件,笔者认为对这类案件不需要再做过多的调解,而是让双方当事人回去冷静思考,等待开庭。
二、开庭审理中的调解
在法庭调查阶段,当被告针对原告的诉求进行答辩后,审判人员可以根据双方提出的各自的观点,由夫妻双方探讨和决定其感情是否不再需要挽回,根据不同离婚案件当事人双方的气质与性格等心理特点以及纠纷发生的原因、背景和争执的焦点,进行具体的、个别的处理,为每个离婚案件制定最适合、最有效的调解方案,并基于双方共同的最佳利益而达成协议。在这一过程中,调解人员可以采用任何适合的调解技巧和方法。审判员可以针对一些不清楚的案件事实询问双方当事人,在询问中征求双方意见,从而使双方当事人在法官的主导下向着一个方向靠拢,最终逐渐达成共识。
在法庭辩论阶段,双方当事人围绕法官归纳的焦点进行辩论,其实这可以视为已经在进行调解。当双方当事人经过辩论,逐渐对争议焦点达成共识时,调解也宣告结束。在调解过程中,调解人员要坚持引导双方当事人从辩护的或者自我中心的敌对关系中冷静下来,协助当事人尽快摆脱消极、对立与不合作情绪,了解并探讨其期望与意愿,帮助评估他们的婚姻状态,包括不离婚的可能性,促使他们尽量以一种理性的、尽可能妥善处理的方式解决问题。
法庭辩论结束后、庭审结束前,还可对当事人进行调解。对于这种情况,笔者个人认为,如果当事人不愿意调解,或者愿意调解但经调解效果并不理想的,可以不再调解,但是不急于宣判,给当事人一段时间冷静,为庭审后的再调解留出一定的机会。
三、庭审后判决前的调解
通过庭审,双方当事人对彼此的诉讼请求已十分明确,对案件的处理也有了一个基本的估计。笔者认为,在庭审结束后一周左右,审判人员可以打电话给双方当事人,问问当事人对离婚的相关问题是否已经考虑清楚、有没有什么想法,而审判人员则可以通过电话里当事人的表述、当事人的措辞对信息进行总结提炼,明察秋毫,掌握有用信息。此时,经过开庭后一周的冷静思考,当事人的情绪一般都已经缓和下来,并且头脑比较清醒,思考的问题也更全面。如果当事人双方的意愿相近,法官可以抓住机会再对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
综上而言,在离婚案件中,因诉讼阶段的不同,对婚姻当事人进行调解的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不过,调解方法虽各有差异,但各个阶段的调解工作却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衔接与补充的,根本目的都在于引导双方当事人就自身婚姻问题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宽容,促使婚姻问题得到良性解决。
❹ 如果不同意离婚泽怎么对法官说,以博得他们的同情心
1、夫妻感情没有破裂、平常吵架只是家庭琐事。
2、如果有孩子的话、就说要给孩子一个健康、良好的成长环境。
3、如果自己有错误的话、要主动认错、并且当场保证以后不会再犯。会对对方很好等等。
4、如果你是女方的话。还可以别说话别哭。
ps:如果是第一次起诉离婚的话。没有什么有力的证据一般法院都不准离。
如有帮助请采纳!
❺ 爸爸和妈妈离婚,我要跟爸爸生活,如何跟法官说
这个诉求你可以直接跟法官说的,法官会征求你的个人意见的,当然也会综合你父母双方离婚后的各种情况,最主要的依然是作为当事人的你发表个人意见,父母确实有无法调和的矛盾,只能分开,对你来说也是非常难受的,而你愿意选择跟随你的爸爸生活,你可以先告诉你的爸爸你的意愿,你爸爸也会争取,法官有需要也会征询你本人意见。
❻ 在法庭上辩论时,原告可以和法官说被告触犯哪条法律吗
可以。在法庭辩论时,就是要摆事实讲法律,如果能准确指出被告违反的法律条文,那就更具有针对性,更有说服力,更容易说服法官相信原告方的观点。
❼ 开庭怎么跟法官说话
开庭时用不着问候法官,法官必须做到公平公正,不带个人感情色彩进行审判活动。即便是在民庭中,也许不向处理刑事诉讼案件那样严肃庄重,也必须合法倾听原告的诉讼理由和被告辩解陈述,这是其最起码的法官道德。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四十三条
第二审人民法院受理上诉、抗诉案件,应当在二个月以内审结。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延长二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开庭一般分法庭调查、法庭辩论、最后陈述阶段。法庭调查主要通过双方对事实的陈述和举证、质证(对对方提交证据发表意见),查清案件事实。法庭辩论是双方围绕事实和法律适用发表意见,即本案事实是否与各方当事人陈述相符,是否有证据证明,当事人的诉讼请求是否应该获得支持,是否有充分的法律依据。最后陈述阶段,时间一般都很短,因此,在这一阶段,当事人在发言前,应当总结、梳理一下自己在此前事实调查和辩论阶段的意见,看在事实、诉讼请求及法律依据是否有遗漏,是否有需要补充、强调的观点,并简明扼要地用几句话加以总结、补充、强调,使自己的论述意见更加完善、有力,有理有据。
最高人民法院受理上诉、抗诉案件的审理期限,由最高人民法院决定。
❽ 我是原告 马上就要开庭了 法庭上我应该怎么和法官说
根据自己的情况组织答辩材料!也可以在当地委托律师依据法律代书
❾ 起诉探视权开庭我应该怎么跟法官说
1、你是未成年人子女的父(母),2、你具有探视的权利,3、探视更有利于孩子成长,及时弥补孩子感受空白。4、以及提出探视权具体实现的时间安排。
❿ 我不想离婚,在法庭上怎么样说才好
如果你不想离婚,在法庭上,你要,说出你们的感情并没有破裂,我仍然爱着他,只不过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根本没有原则上的利害冲突,可能都是因为我的脾气不好,我以后可以改,请对方给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