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半年不开庭
① 为什么立案半年还不开庭
法律分析:如果立案后迟迟不开庭,可以咨询一下法院案件的进度。法院审理案件时,提交诉状后会有审查起诉期限,然后正式立案后给对方送达起诉书,还会给对方答辩期限,最后才决定开庭的时间。法院立案以后要经历以下几个步骤就可以开庭,大概需要1个月左右的时间:1、答辩。这个阶段是25天;2、组成合议庭。这个阶段是3天;3、调解。这个阶段是1天;4、通知开庭。通知开庭要在3日前。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条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后二十日以内审结;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三年的,可以延长至一个半月。
② 移交到法院半年了不开庭多久到追诉期
半年不开庭确实不正常,建议找法院联系确认一下。
法院案件的追诉期是,如果法定最高刑不满五年的,追诉期是五年;如果法定最高刑为五到十年的,追诉期是十年。
如果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诉期是十五年;如果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追诉期是二十年。
③ 起诉半年了还没开庭正常吗
法律分析:从法院立案之日起二个月内应审结。如果你家的案件还没开庭,你可以到起诉的法院去询问,并可以要求他们马上排期开庭,这是你的权利。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十七条 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民事案件,但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十八条 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民事案件:
(一)重大涉外案件;
(二)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案件;
(三)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
第一百一十九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④ 已经判决的民事案件,上诉了一年多,法院还没有通知开庭正常吗
不正常。二审法院正常情况下的审限只有三个月,如果上诉后过了半年没有通知开庭的,属于不正常情况。建议当事人直接与原一审法院的承办法官联联系,核实对方是否已经上诉、案卷是否向二审法院移送等。如果对方没有上诉的,应该及时向法院申请执行。
法律分析
诉讼立案后没通知开庭是可能是由于侦查发现并不符合立案的标准、未达到条件或者提供材料不规范。立案后要向对方送达一般7日内向被告送达传票,现实生活中法院立案后多久能收到传票一般由法院掌握,一般情况下在10天到一个月内。如果是法院无故拖延审理,那么当事人可以向上级人民法院投诉,上级人民法院应当责令改正,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开庭时间包含在审结期限内,只要在审结期限内审结就是合法的,适合简易程序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适合普通程序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七十六条 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人民法院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
第一百七十七条 人民法院审理选民资格案件、宣告失踪或者宣告死亡案件、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案件、认定财产无主案件、确认调解协议案件和实现担保物权案件,适用本章规定。本章没有规定的,适用本法和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
⑤ 立案后法院拖着不开庭怎么办
法律分析:民事诉讼案件的审理期限有两种,一是适用简易程序审理,3个月,二是适用普通程序审理,6个月。立案一年没有开庭审理,如果没有裁定中止审理,就一定超过了审理期限,是违反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的。
当事人可以向法院院长或者上一级法院投诉,要求说明原因,尽快审结,处理案件承办人员。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 第四十一条 仲裁委员会应当在仲裁规则规定的期限内将开庭日期通知双方当事人。当事人有正当理由的,可以在仲裁规则规定的期限内请求延期开庭。是否延期,由仲裁庭决定。
⑥ 我请律师给我打官司,怎么半年都没开庭
先确定这案子有没有在法院立案?
如果资料齐全,你要求起诉,半年了还没有立案,那是你律师的责任,你可以要求退费了。
如果已经立案了,何时开庭由法院决定,不是律师能决定的,一般不能算律师的过错了,但是如果没有特殊原因,按简易程序审理三个月内判决,按普通程序审理六个月内判决,也不可能现在还没开庭。
确实没有特殊理由的,你应该考虑的是投诉法官。
⑦ 法院立了案,就是一直拖开庭,最多可以拖多久必须开庭
法律没有规定法院立案后开庭的时间(一般会在一个月左右开庭),整体诉讼期,普通程式六个月,简易程式三个月。如果法院无故拖延执行,你可以根据相关规定,向上级法院反映。
法律分析
根据相关规定人民法院执行生效法律文书,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执行结案,但中止执行的期间应当扣除。确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也就是说:如果执行中没有需要中止执行的情况,法院应当在6个月内执行终结;但有本院院长批准的,还可以延长。一、普通程序(一审程序):审理期限6个月,延长次数2次,延长程序为:第一次由院长批准延长6个月,第二次由上级法院批准。二、审理期限3个月,不得延长。三、二审程序:1、裁定审理期限30日不得延长。2、判决审理期限3个月,延长次数1次,由院长批准。四、特别程序:审理期限30日(选民资格案件除外),延长次数1次(选民资格案件除外),由院长批准。五、审判监督程序:分别按一审、二审审理期限和延长次数、程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零二条 宣告判决,一律公开进行。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在五日以内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定期宣告判决的,应当在宣告后立即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判决书应当同时送达辩护人、诉讼代理人。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 七十八、 将第一百六十八条改为第二百零二条,第一款修改为:“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 七十九、 将第一百七十二条改为第二百零六条,修改为:“人民法院对自诉案件,可以进行调解;自诉人在宣告判决前,可以同被告人自行和解或者撤回自诉。本法第二百零四条第三项规定的案件不适用调解。“人民法院审理自诉案件的期限,被告人被羁押的,适用本法第二百零二条第一款、第二款的规定;未被羁押的,应当在受理后六个月以内宣判。”
⑧ 我元月四号已经把案子递交给法院了,现在已经过去半年了,法院迟迟不开庭,怎么办
一般情况下简易程序的诉讼案件审限是三个月,普通程序审限是六个月。你看一下你的案子是不是还没有进入程序啊,你去法院问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