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文书
1. 法院文书是什么意思
【法律分析】
法律文书是司法行政机关及当事人、律师等在解决诉讼和非讼案件时使用的文书,也包括司法机关的非规范性文件。一般的法律文书是指我国公安机关(含国家安全机关)、检察院、法院、监狱或劳改机关以及公证机关、仲裁机关依法制作的处理各类诉讼案件和非诉讼案件的法律文书和案件当事人、律师及律师事务所自书或代书的具有法律效力或法律意义的文书的总称,亦即指规范性法律文书(国家立法机关颁布的各种法律)以外,所有非规范性的法律文书的总称。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六条 民事案件的审判权由人民法院行使。
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对民事案件独立进行审判,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第一百一十九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第一百二十三条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第一百六十四条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第一百六十五条 上诉应当递交上诉状。上诉状的内容,应当包括当事人的姓名,法人的名称及其法定代表人的姓名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及其主要负责人的姓名;原审人民法院名称、案件的编号和案由;上诉的请求和理由。
2. 人民法院司法文书的作用和好处
在我们的法律工作中,不论是公安机关的侦查,还是人民检察院的批准逮捕和起诉,不管是
人民法院的审理或判决,还是公证处的公证、仲裁机关的仲裁、律师事务所为案件当事人代
理的辩护、代书、诉讼等,都离不开法律文书的应用。
例如:公安机关要拘留犯罪嫌疑人,必须出示拘留证,否则就是违法行为,被拘留
者有权拒绝。人民检察院要提起公诉,就得使用起诉书,起诉书就是一种很重要的法律文书,
否则,人民法院进行的审理和被告人进行的辩护便都没有依据。人民法院进行审判,就要制
作笔录,要进行裁定和判决,而这些笔录、裁定和判决,都是极重要的法律文书。此外,公
证处进行公证、仲裁机关进行仲裁、律师进行辩护等都要制作相关法律文书。总之,任何机
关或公民,要实行任何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都离不开法律文书。
由此可见,法律文书在司法实践工作中作用很大,它以文字的形式,全面、准确、
如实地记载和保留案件材料和证据,使法律机关及法律组织与案件当事人及时勾通、互相交
流,从而保证案件处理的公正、公平,维护法律的尊严,打击敌人,严惩犯罪,保护国家和
人民利益,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保驾护航。
此外,法律文书除具有以上作用外,还是做好司法档案工作的重要工具,是衡量执
法公正和公平的重要依据,是衡量法律机关干部能力的重要尺度。
3. 人民法院法律文书正本、副本和原本有何区别
人民法院法律文书正本就是原本,副本加盖公章后,和正本具有同等效力。
一个判决或专裁定肯定只属有一份是正本的,但要给被告,原告,法院还要留存,当然得按原件多打印几份,但只要加盖了公章,是一样的,没什么区别。
正本、原本是法官起草、修改的法律文书,经院长审批,就可以打印成文。审批联是内部文件,不对当事人公开。
副本就是打印出来的正式的法律文书,加盖法院公章,发放给当事人。是法律文书原件。
4. 怎么能查询到人民法院的判决书
你可以上中国裁判文书网查询,上面有各个法院的文书(判决、调解的),前提是要公开的,如果想查看细节,那只能当事人凭身份信息去对应法院调取
5. 人民法院的裁判文书需要履行的
法律分析:应诉承办机构应当按照法律规定的期限履行。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应当自判决、裁定和调解书生效之日起10日内提出履行的意见,报经本部门负责人批准后组织实施,并在判决、裁定和调解书生效之日起30日内,向负责人报告履行情况,同时抄送法治工作机构。依法提出再审申请的,应诉承办机构应当就履行的意见与相关人民法院进行沟通。
法律依据:《自然资源行政应诉规定》
第三十条 人民法院的裁判文书需要履行的,应诉承办机构应当按照法律规定的期限履行。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应当自判决、裁定和调解书生效之日起10日内提出履行的意见,报经本部门负责人批准后组织实施,并在判决、裁定和调解书生效之日起30日内,向负责人报告履行情况,同时抄送法治工作机构。依法提出再审申请的,应诉承办机构应当就履行的意见与相关人民法院进行沟通。
第三十一条 人民法院依法判决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承担赔偿责任的,应诉承办机构应当会同相关机构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定赔偿方案,经本部门负责人批准后,办理支付赔偿费用手续。
6. 最高人民法院裁判文书格式
法律分析:文书由标题、正文、落款三部分组成。标题包括法院名称、文书名称和案号。正文包括首部、事实、理由、裁判依据、裁判主文、尾部。首部包括诉讼参加人及其基本情况,案件由来和审理经过等;事实包括当事人的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人民法院认定的证据及事实;理由是根据认定的案件事实和法律依据,对当事人的诉讼请求是否成立进行分析评述,阐明理由;裁判依据是人民法院作出裁判所依据的实体法和程序法条文;裁判主文是人民法院对案件实体、程序问题作出的明确、具体、完整的处理决定;尾部包括诉讼费用负担和告知事项。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五十二条 判决书应当写明判决结果和作出该判决的理由。判决书内容包括:
(一) 案由、诉讼请求、争议的事实和理由;
(二) 判决认定的事实和理由、适用的法律和理由;
(三) 判决结果和诉讼费用的负担;
(四) 上诉期间和上诉的法院。
判决书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
7. 什么叫人民法院执行裁定书
1、人民法院在执行案件过程中所作出的所有裁定,都叫执行裁定书。
人民法院的执行裁定文书是指人民法院为了保证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或者其他法律文书的执行而在执行程序中作出的裁定文书,司法实践中,执行裁定适用于执行全过程。
2、在司法实践中,人民法院认为需要执行生效的法律文书时,对于涉及土地、房屋权属转移的案件,会根据已生效的判决书、调解书或仲裁文书等法律文书制作“某某人民法院《执行裁定书》”和《协助执行通知书》等执行文书。
3、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四条,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
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执行的其他法律文书,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
4、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五条
,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向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
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撤销或者改正;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
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对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
5、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二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情况。
人民法院有权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人民法院查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的财产不得超出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的范围。
(7)人民法院文书扩展阅读: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七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终结执行:
1、申请人撤销申请的;
2、据以执行的法律文书被撤销的;
3、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死亡,无遗产可供执行,又无义务承担人的;
4、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案件的权利人死亡的;
5、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因生活困难无力偿还借款,无收入来源,又丧失劳动能力的;
6、人民法院认为应当终结执行的其他情形。
参考资料来源:最高人民检察院-民事诉讼法
网络-民事裁定书
8. 法院文书是做什么的
概念
广义的法律文书是指一切涉及法律内容的文书,它包括两方面内容:版一是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权法律文件,具体指各种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及规章等;二是不具有普遍约束力的非规范性法律文件即狭义的法律文书,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律师及律师事务所、仲裁机关 、公证机关和案件当事人依法制作的处理种类诉讼案件以及非诉讼案件的具有法律效力或法律意义的非规范性文件的总称。国家司法机关包括公安机关(含国家安全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和监狱管理机关。非法律文件只适用于特定的人和特定的事。
9. 怎么能查询到人民法院的判决书
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一般的法院生效判决书都能查到的。当事人可以携带身份证去当版地法院查询权,不是当事人需要委托律师一起去当地法院查询人民法院的判决书,网上查询的步骤:
1.网络搜索中国裁判文书网或者当地的法院的官网,点击进入。
(9)人民法院文书扩展阅读: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新规:法院生效的判决书从2014年1月1日起在互联网全面公布,除涉及国家机密、个人隐私、未成年犯罪以及不宜“晒”的4类判决书外,公众均可随时查阅。
判决书,法律术语,是指法院根据判决写成的文书。是法律界常用的一种应用写作文体,包括民事判决书、刑事判决书、行政判决书和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判决书的制作,在形式上应当具备规范性、创新性、公开性、法律性和准确性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