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法官与亲朋好友

法官与亲朋好友

发布时间: 2022-04-19 15:34:44

㈠ 我和法院院长是好朋友对我的案件有帮助吗

没有。
民法院也就是法官依照法律规定对案件独立进行审判,不受任何个人的干涉。因此认识法院的人对打官司没有什么作用。

㈡ 法官可以介绍律师给自己朋友吗

怎么个介绍法,法官不许给自己案件当事人推荐律师。但不相干的人和事,作为私人名义推荐一下,没问题。
否则工商局长还不能向亲朋好友推荐店家,食品卫生局长也不能给亲朋好友推荐饭店,美食咯?

㈢ 法官的压力来自哪里

一是来自履职上的压力。其实,法官的履职压力因法官所从事审判工作的性质不同而有所不同。刑事审判法官、民商事审判法官、行政审判法官、执行法官,他们的工作压力是不一样的。刑事法官承担着打击犯罪、保护人权、维护社会稳定的重任。因为刑事案件,特别是重大、敏感、媒体关注度高的刑事案件,对法官精神和心理的压力是无形的,也是巨大的。就目前司法的公信度和权威来讲,严格执法未必就能得到社会的认同,在法律和社会情绪之间基本上很难找到平衡点。对那些被媒体炒作成“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的被告人,如果按照疑罪从无的原则或从法律证据上不能杀的人,法官的裁判就很可能会惹起社会舆论的巨大漩涡。就像最高法院依法不予核准被告人周军辉、秦星死刑一案,在民众的情绪与严格执法之间,承办法官的压力是可想而知的。我们的法官还没有那种“不是因为我的判决是正确的所以它才是终局的,恰恰相反,我的判决之所以是正确的,是因为它享有终局性”这样的司法权威和自信。对于民事法官而言,因其承担着化解矛盾、定纷止争、维护诚信的职责,其压力更多是来自案件当事人对法律的不理解,特别是那些“鸡毛蒜皮”之类的纠纷案件。因为这种不理解、甚至是误解,当事人自然就把不满和愤怒的情绪发泄到法官头上,对法官进行无端指责、谩骂甚至进行人身侮辱和攻击。我就见到一个婚姻案件的女当事人,威胁法官说:“你要敢判我离婚,我就搬到你家去睡”,她可不仅仅是口头威胁,她寸步不离承办法官左右,包括法官上厕所她都要守在门口,法官下班都不敢直接回家。更不要说那些对法官人身及其家人进行人身威胁的当事人,法官对此是无能为力的,这种精神压力法官只能自己默默承受。对所有的法官来讲,当事人上访、到法院闹事、到法官家中无理取闹、跟踪法官之类,都是司空见惯的事,没有亲身经历过这些是很难理解这样的事情对法官的身心究竟意味着什么。

二是来自生活上的压力。对法官来讲,都是上有老、下有小,既要供孩子读书、帮子女找工作,还要还房贷,应付日常生活中的人情世故、礼尚往来、请托办事等,法官就是俗人一个。法官可以坚守清贫和慎独,但家人、亲朋好友及生活的环境是不会让你做到的。人首先是社会人,要与社会保持一定的距离,你需要有一定的资本和资格,就目前法官的社会地位和法官本土性而言,是做不到“清高”和“万事不求人的”,也只能是“入乡随俗”。但这种人情世故的羁绊往往使法官在案件审理过程中,面临着公正执法与关系情感的强力干扰,绝大多数法官是能坚守住法律的底线,但由于不理解,法官时常会受到家人及亲朋好友的诘难。

三是来自心理上的压力。当初,选择做法官,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份坚守,都抱着要“实现公正”的信念和抱负。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法院的行政化管理、审者无权判、权大于法等,让法官所拥有的审判权支离破碎。我周围的法官同事就时常会莫名的发火、耍脾气、情绪低落、发呆、酗酒,甚至有怪异的举动,我们常在良知道德法律之间寻找平衡却总是失衡,总希望能在工作家庭经济上寻找些许慰藉却总是更加失落,所以,法官心理所受到的煎熬是外人无法理解的。面对社会的指责、谩骂和当事人的攻击、侮辱、纠缠、上访我们无能为力。有些人因此而离开了法院,更多的人还是留了下来,留下来的更多是因要养家糊口而坚守着这份职业,或者是因没有更好的选择。法官常常自嘲:“我们除了审理案件,也不会做其它的什么事情”。

四是来自社会上的压力。法官,首先是现实社会中的一员,法官的社会地位不是来自于法律规定而是来自于工作中的实际状况。在“官念”盛行的如今,一个人是否有地位、有尊严、受尊重、受待见,不在于你是做什么的,而是在于你的官职有多大。有法官同事就和我讲:“其实,我自己并不在乎当不当官,任没任什么职务,我只想好好从事我的审判工作。但是,如今社会你不当官、不任点啥职务,别人就瞧不起你,你就在亲戚朋友面前抬不起头来,别人就认为你是没本事的人,就连在一起聚会吃饭你都只能找旮旯溜边去坐”。不是法官变得现实,而是在社会上的生存压力让法官不得不低下本应该是“高昂起的头”。

法官之所以感觉到有压力、对现实社会地位和待遇存在不满,就是因为在绝大多数的法官心中仍然在默默地坚守着自己心中的那份理想,仍然执着于当初的那份抱负,仍然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发声来改变自己,从而推动社会法治进程,改变国家的法治状况。其实,法官要求提高待遇和社会地位,不是基于法官自身工作压力大、辛苦、责任重,而是在国家制度设计的层面中,法官就应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待遇,而不管是谁从事这个职业。如果法官的社会地位和待遇不高,那么,就可能使法官职业产生“逆淘汰”问题,高素质的人才留不住、不想进,司法品质就得不到保证,从而陷入恶性循环。现实中,无论法官面临着多大的压力,有多少无奈和不满,绝大多数的法官仍然能守得住法律的底线,耐得住生活的清贫。要不每年全国法院上千万件案件,涉及几千万名案件当事人,错案、不公正的案件只占极少极少数,这就充分说明法官队伍整体上是信得过的,也是值得人民群众信任的。

㈣ 法官和他几个朋友问汤姆是否在打算在到洞里去时,他说他满不在乎,为什么

法官和几个朋友问他们是否在打算到四栋里面,确实他满不在乎,说明了他对这个金钱不是非常的在意。

㈤ 法官与当事人之一存在同学关系,是否要回避

这当然要回避。因为根据法律的规定,法官与当事人存在以下关系的,法官应该回避专:
1、 配偶属
2、近亲属
3、上下级关系
4、同事关系
5、同学关系
6、与案件的当事人的利益关系
7、其他应当回避的情形。

本案中,法官与人之一是同学关系,所以,法官应该自行回避 ,如果法官不回避,那么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要求该法官回避。

㈥ 执法人员对于亲朋好友的案子要避嫌,那么对于仇人的案子要不要避嫌

摘要 除了你自己知道你的和对方是仇人之外如果没有别人知道你是可以不用去避嫌的如果知道的人很多 那样子的话,你就要去避嫌了

㈦ 法律允许法官与被告者是一家人吗

法官不可以审理自己家人的案件。

㈧ 法庭上如果法官是对方朋友法官会偏帮吗

这种情况,你可以提出要求法官回避
法官也应该主动回避
确保案件的公正审理
民事诉讼法有具体的回避规定

㈨ 法官判刑时那种悲欢离合的场面,你看到了会心酸吗

每个人生来都不是坏人,他们也有自己爱的人和爱自己的人。而那些违法犯罪受到法律制裁的人,在法官判刑时,自己亲朋好友大多数都会有那种悲欢离合的场面。可能有些人看到了都会感觉到心酸。对于我来说我也会感觉到心酸,但是更多的是犯罪者受到法律制裁,并且给受害者一个公道那种庆幸,畅快。

㈩ 大家身边有没有法官之类的朋友,聊一聊他们给你们的印象和处事是怎么的

下班后都是普通人。不过在探讨问题时比较超脱中立。我意思是,一般我们普专通人谈属论身边人和事时,更容易有偏向性,喜欢支持自己的亲朋好友,或者站在自己亲朋好友的立场上做出结论。但法官朋友们往往不是那么有“人情味”,有时候会毫不客气的指出自己亲友的错误,让你觉得,你本来是想得到他们的支持,结果很失望。
另外就是比较谨慎胆小,在投资理财做生意方面

热点内容
劳动法一年工龄一个月工资 发布:2025-02-13 23:02:38 浏览:889
课余体育竞赛的法规性文件 发布:2025-02-13 22:00:24 浏览:66
法官黄松 发布:2025-02-13 21:23:32 浏览:167
司法考试真题分科 发布:2025-02-13 21:17:32 浏览:288
正阳法院电话 发布:2025-02-13 20:35:55 浏览:228
大学期末经济法总结2000 发布:2025-02-13 20:12:21 浏览:86
测试准则和条例 发布:2025-02-13 19:40:35 浏览:815
法院检察院公安局 发布:2025-02-13 19:40:32 浏览:683
会计学习经济法的好处 发布:2025-02-13 19:32:39 浏览:509
2020年中级经济法晨阳笔记百度云 发布:2025-02-13 19:13:06 浏览: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