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军旅级军法官
㈠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十一名法官,对,武藤章和板垣征四郎,土肥原贤二,等7名战犯判处死刑,除了,梅汝敖
澳大利亚后来也处决大批乙级战犯。韦伯是提出反对死刑的态度,但不代表在投票时候他没有投出赞成票,在投的票上画上yes。因为当时没有公布谁投了赞成票,谁投了反对票。你填了yes,再后来即便你主张反对判处战犯死刑也没人会知晓你当时真正投了什么票。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后,被判死刑的战犯不服判决,向美国联邦法院提出上诉,被美国驳回维持原判。也许美国法官也投了赞成票,而且后期美国用密朗·克莱墨尔将军换下约翰·帕特里克·希金斯,那名军人没准也痛恨战犯。在不公布谁投了赞成票情况下,他没准也会划上yes。
最后印度法官,他说自己反对死刑没准是怕报复,谁知道你当时投票时候有没有划yes呢?因为法庭法官主席韦伯也说自己不主张死刑,他的国家澳大利亚处决日本战犯手也不软,最后日本也抗议了。
其实从新西兰,菲律宾,澳大利亚,印度,美国,英国,法国在后来与日本关系看,都有可能主张不判处战犯死刑的态度倾向。但最终6:5同意了死刑,说明这些法官最后在内心选择了死刑。 为何投票是匿名的?你投了死刑赞成票,以后你的国家还和日本再交往吗?你会不会被日本报复?所以投票的各个法官所持的态度必须保密。
不需要知道谁投了反对票,只需要知道有其他五个国家法官凭借良心,在死刑上与中国一起持赞成态度就足够了。至于反对那五个是谁,需要知道吗?那是少数派。因为法官一半以上最终选择了赞成死刑,选择了正义。
㈡ 东京审判前,中国法官被赠予宝剑,这人是谁
经历了14年旷日长久的抗日战争,中国人终于将日本人赶出国土,然而中国却付出了3500万军民的损伤。相较于古代战败方惨遭屠城、国民沦为奴隶来对比,一战二战的结束显得十分的“文明”,但文明并非没有血性,比如在远东军事法庭上的中国法官代表梅汝璈就曾经有过这样有血性的一幕。
回国之后,梅汝璈在新中国担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法案委员会委员等职务。但是因为新中国推崇苏联的法律制度,梅汝璈只能虔诚的学习俄语,也正是因为他经常批评苏联的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处,他晚年的生活过的不是那么的幸福,1973年他在北京逝世,享年68岁。
㈢ 军事法庭和的法院有什么区别军事法庭是干什么的
11月5日,美国德州枪击案的凶手曾在2010年-2014年在美国空军服役,但在年5月受军事法庭审判,并被开除军籍。
那么美国的军事法庭是怎么一种存在又是如何运作的呢?
*判定有罪采取多数同意原则*
军事司法体系和非军事司法体系之间的区别在于,在非军事法庭,要判定某人有罪,必须得到陪审员的一致同意,而在军事法庭,只要有三分之二的军事法庭成员的同意,就可以判定某人有罪,因此军事法庭不会出现“无法做出一致判决”的情况,唯一的例外是死刑,判决死刑必须得到军事法庭成员的一致同意。军事法庭的判决做出后,往往会立刻得到执行.
㈣ 二战苏联军衔划分
一、 最高军衔:苏联元帅(1);
二、 陆军和空军指挥员和士兵军衔,共5等14级:
1、高级指挥员:一级集团军级(2)、二级集团军级(3)、军级(4)、师级(5)、旅级(6)
;
2、上级指挥员:上校(7)、少校(9);
3、中级指挥员:大尉(10)、上尉(11)、中尉(12);
4、初级指挥员:大士(15)、副排级(16)、班级(17);
5、红军战士:红军战士(19)
三、 海军指挥员和士兵军衔,共5等13级:
1、高级指挥员:一级舰队级(2)、二级舰队级(3)、一级分舰队级(4)、二级分舰队级(5)
、海军上校(6);
2、上级指挥员:海军中校(7)、海军少校(9);
3、中级指挥员:海军大尉(10)、海军上尉(11)、海军中尉(12);
4、初级指挥员:海军大士(15)、海军班级(17);
5、红海军战士:红海军战士(19)
四、 军队政工人员军衔,共3等9级:
1、高级政工人员:一级集团军政委级(2)、二级集团军政委级(3)、军政委级(4)、师政委
级(5)、
旅政委级(6);
2、上级政工人员:团政委级(7)、营政委级(9);
3、中级政工人员:大尉政治指导员级(10)、上尉政治指导员级(11);
五、 陆军和空军技术人员军衔,共3等9级:
1、高级(技术)主管人员:集团军级工程师(3)、军级工程师(4)、师级工程师(5)、旅级
工程师(6);
2、上级(技术)主管人员:一级军事工程师(7)、二级军事工程师(9);
3、中级(技术)主管人员:三级军事工程师(10)、一级军事技术员(11)、二级军事技术员(
12)
六、 海军工程技术人员军衔,共3等9级:
1、高级(技术)主管人员:舰队级工程师(3)、一级分舰队级工程师(4)、二级分舰队级工程
师(5)、
三级分舰队级工程师(6);
2、上级(技术)主管人员:一级军事工程师(7)、二级军事工程师(9);
3、中级(技术)主管人员:三级军事工程师(10)、一级军事技术员(11)、二级军事技术员(
12)
七、 各军兵种各勤务部门军事经济和行政人员军衔,共3等9级:
1、高级(军需、行政)主管人员:集团军级军需(3)、军级军需(4)、师级军需(5)、旅级
军需(6);
2、上级(军需、行政)主管人员:一级军需员(7)、二级军需员(9);
3、中级(军需、行政)主管人员:三级军需员(10)、一级军需技术员(11)、二级军需技术员
(12)
八、 各军兵种各勤务部门军医人员军衔,共3等9级:
1、高级(军医)主管人员:集团军级军医(3)、军级军医(4)、师级军医(5)、旅级军医(6
);
2、上级(军医)主管人员:一级军医(7)、二级军医(9);
3、中级(军医)主管人员:三级军医(10)、主任助理军医(11)、助理军医(12)
九、 各军兵种各勤务部门兽医人员军衔,共3等9级:
1、高级(兽医)主管人员:集团军级兽医(3)、军级兽医(4)、师级兽医(5)、旅级兽医(6
);
2、上级(兽医)主管人员:一级兽医(7)、二级兽医(9);
3、中级(兽医)主管人员:三级兽医(10)、主任助理兽医(11)、助理兽医(12)
十、 军事司法人员,共3等9级:
1、高级(军事司法)主管人员:集团军级军法官(3)、军级军法官(4)、师级军法官(5)、
旅级军法官(6);
2、上级(军事司法)主管人员:一级军法官(7)、二级军法官(9);
3、中级(军事司法)主管人员:三级军法官(10)、军法官(11)、初级军法官(12)
根据有关苏联法律、苏军条令规定,从1935年起,对军人类别的称谓作了一些变化:在法规条文
中,将各类指挥员/政工人员/主管人员统称为“首长”,并按军衔区分为高级、上级、中级、初
级。
1935年12月3日,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和苏联人民委员会制定并发布了苏联红军的军衔领章、袖章
等军衔识别标志。军衔领章区分为军服领章和军大衣领章两种(苏联元帅的军服领章和军大衣领
章相同),军衔袖章区分为指挥员军衔袖章和政工人员标志袖章两种。军衔领章以不同数量的五
角星、菱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符号区分军衔,中级以上指挥人员的领章镶金色边(除领
口外),其他人员的领章非红色地的用红色边、红色地的用黑色边,同时在领根缀军兵种勤务符
号。
苏联元帅:一颗大金星;
高级首长:一级集团军级一颗小金星、四颗菱形,二级集团军级四颗菱形,军级三颗菱形,师级
二颗菱形,
旅级一颗菱形;
上级首长:上校三颗长方形,少校二颗长方形;
中级首长:大尉一颗长方形,上尉三颗正方形,中尉二颗正方形;
初级首长:大士四颗三角形,副排级三颗三角形,班级二颗三角形;
红军战士:红军战士无符号。
指挥员军衔袖章为金色、红色角形饰条(角向下),佩戴在军服、军大衣袖子上。政工人员袖章
为绣金色镰刀和锤子图案的红地金边五角星。
在苏联红海军中,军衔标志为军服袖章,用数量不同、宽窄不同的金色横条纹、角线、金五星、
政工标志(绣金色镰刀和锤子图案的红地金边五角星)、红五星标示军衔。
一级舰队级:1颗金星、1条宽条纹、4条中条纹;
二级舰队级:1颗金星、1条宽条纹、3条中条纹;
一级分舰队级:1颗金星、1条宽条纹、2条中条纹;
二级分舰队级:1颗金星、1条宽条纹、1条中条纹;
海军上校:1颗红星、1条宽条纹;
海军中校:1颗红星、4条中条纹;
海军少校:1颗红星、3条中条纹;
海军大尉:1颗红星、2条中条纹、1条窄条纹;
海军上尉:1颗红星、2条中条纹;
海军中尉:1颗红星、1条中条纹;
海军大士:1颗红星、4条角线;
海军班级:1颗红星、2条角线;
红海军战士:1颗红星。
红海军的政工人员用政工标志(绣金色镰刀和锤子图案的红地金边五角星)替代指挥员的金星、
红星,军衔称谓与陆军政工人员相同。
这时期苏联军衔带有明显的职衔混淆的痕迹。为方便各位理解,将各种军衔与当时通用军衔对别
如下:
苏联元帅——元帅
一级集团军级、一级舰队级——上将
二级集团军级、二级舰队级——中将
军级、一级分舰队级——少将
师级、二级分舰队级——准将
旅级、海军上校——上校
上校、海军中校——中校
少校、海军少校——少校
大尉、海军大尉——上尉
上尉、海军上尉——中尉
中尉、海军中尉——少尉
大士、海军大士——上士
副排级——中士
班级、海军班级——下士
红军战士、红海军战士——二等兵
随着苏联武装力量的发展,军衔的等级逐渐增多,军衔称谓也进行了部分的变动。1936年12月22
日,在红海军中实行有别于陆军政工人员的“海军政工人员军衔”,调整海军工程技术人员军衔
称谓:
海军政工人员军衔,共3等10级:
1、高级政工人员:一级舰队政委级(2)、二级舰队政委级(3)、一级分舰队政委级(4)、二
级分舰队政委级(5)、三级分舰队政委级(6);
2、上级政工人员:一级海军政委级(7)、二级海军政委级(9);
3、中级政工人员:海军大尉政治指导员级(10)、海军上尉政治指导员级(11)。
海军工程技术人员军衔,共3等9级:
1、高级(技术)主管人员:舰队级工程师(3)、一级分舰队级工程师(4)、二级分舰队级工程
师(5)、三级分舰队级工程师(6);
2、上级(技术)主管人员:一级海军工程师(7)、二级海军工程师(9);
3、中级(技术)主管人员:三级海军工程师(10)、一级军海军技术员(11)、二级海军技术员
(12)。
1937年8月5日,在陆军、空军中级指挥员中增设少尉(13)军衔,在军队政工人员中增设中尉政
治指导员级(12)军衔,在陆军、空军军队中级(技术)主管人员中增设初级军事技术员(13)
。
1939年9月1日,在陆军、空军上级指挥员中增设中校(8)军衔,在队政工人员中增设一级营政委
级(8)军衔(注:此后,原“营政委级”在汉语中改称“二级营政委级”,在俄语中称谓不变)
。
新增设军衔等级后,军衔标志有所调整,原上校(含相当军衔)的三颗长方形改为四颗长方形,
中校(含相当军衔)定为三颗长方形,少尉(含相当军衔)定为一颗正方形。
三、1940年至1941年
1940年5月7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颁布命令:在陆军、空军和海军高级指挥员中实行将官军
衔:
原一级集团军级改称大将(2),
原二级集团军级改成上将(3),
原军级改称中将(4),
原师级改称少将(5),
原旅级保留(6);
原一级舰队级改称海军元帅(2),
原二级舰队级改称海军上将(3),
原一级分舰队级改称海军中将(4),
原二级分舰队级改称海军少将(5),
原海军上校改为海军上级指挥员的第一级。
据此,实行了高级指挥员(将官)的新式军衔标志,包括新式领章和新式袖章。苏联元帅、将官
新式领章为菱形,元帅为金线刺绣一颗大五角星和两条月桂枝及“镰刀和锤子”符号;大将为金
线刺绣五颗五角星;上将为金线刺绣四颗五角星和兵种符号;中将为金线刺绣三颗五角星和兵种
符号;少将为金线刺绣二颗五角星和兵种符号。新式袖章为复杂精美的金线刺绣符号,苏联元帅
为一颗大金星、两条金色角线(角向下)夹两条月桂枝及“镰刀和锤子”符号;大将为一颗金星
(小于元帅星)、一条加红边的金色宽角线(角向下);上将、中将、少将为一颗金星(小于大
将星)、一条金色宽角线(角向下,比大将角线窄)。
在红海军中,海军元帅沿用原一级舰队级符号,海军上将沿用原二级舰队级符号,海军中将沿用
原一级分舰队级符号,海军少将沿用原二级分舰队级符号。
1940年11月2日,在红军和红海军初级指挥员、战士中实行新的军衔等级:
红军初级指挥员:大士(14)、上士(15)、中士(16)、下士(17);
红军战士:上等兵(18)、红军战士(19)。
红海军初级指挥员:海军准尉(14)、海军上士(15)、海军中士(16)、海军下士(17);
红海军战士:上等红海军战士(18)、红海军战士(19)。
同时,在红海军中级指挥员中增设海军少尉(13)军衔,在海军中级政工人员中增设海军中尉政
治指导员(12)军衔,在海军中级(技术)主管人员中增设海军初级技术员(13)军衔。
1941年1月,为初级指挥员(军士)制定了新式领章符号。领章的内上角镶有一颗金色三角星——
寓意为“军士即军队之母”(斯大林语),在领章中部横绣一道红色(红地领章为黑色)饰带,
用金色珐琅三角形区分军衔,大士4个,上士3个,中士2个,下士1个。上等兵领章无三角星和珐
琅三角形,但绣横饰带。红军战士领章仍无等级符号。
红海军中,将海军中尉的袖章改为一道中横条一道窄横条,海军少尉的袖章为一道中横条;将海
军上校以下指战员的红星改为金边红星;海军初级指挥员用金色角线(角向下)区分军衔,海军
准尉4条,海军上士3条,海军中士2条,海军下士1条。上等红海军战士只有金边红星,红海军战
士为一颗无边红星。
在1939年至1941年战前,除上述的变化外,其他细微末节的变异不再一一列举。
四、1941年至1943年
1941年6月22日,德国法西斯及其仆从国的强大军事力量开始入侵苏联——伟大的卫国战争开始了
。
这时的苏联军队军衔与1935年初设时已大不相同,现将其时和1941年至1943年间的变化一一列举
:
一、 最高军衔:苏联元帅(1);
二、 陆军和空军指挥员和士兵军衔,共5等18级:
1、高级指挥员:大将(2)、上将(3)、中将(4)、少将(5)、旅级(6);
2、上级指挥员:上校(7)、中校(8)、少校(9);
3、中级指挥员:大尉(10)、上尉(11)、中尉(12)、少尉(13);
4、初级指挥员:大士(14)、上士(15)、中士(16)、下士(17);
5、红军战士:上等兵(18)、红军战士(19)。
三、 海军指挥员和士兵军衔,共5等17级:
1、高级指挥员:海军元帅(2)、海军上将(3)、海军中将(4)、海军少将(5);
2、上级指挥员:海军上校(7)、海军中校(8)、海军少校(9);
3、中级指挥员:海军大尉(10)、海军上尉(11)、海军中尉(12)、海军少尉(13);
4、初级指挥员:海军准尉(14)、海军上士(15)、海军中士(16)、海军下士(17);
5、红海军战士:上等红海军战士(18)、红海军战士(19)。
说明:海军中的岸防部队、步兵部队(海军陆战队)使用陆军军衔,但军衔标志与同级海军军人
相同,以下同。
四、 军队政工人员军衔,共4等15级:
1、高级政工人员:一级集团军政委级(2)、二级集团军政委级(3)、军政委级(4)、师政委
级(5)、旅政委级(6);
2、上级政工人员:团政委级(7)、一级营政委级(8)、营政委级(9);
3、中级政工人员:大尉政治指导员级(10)、上尉政治指导员级(11)、中尉政治指导员级(12
);
4、初级政工人员(政工战士):政工大士(14)、政工上士(15)、政工中士(16)、政工下士
(17)。
(注:政工战士,是根据苏共中央的命令,在1941年6月22日的命令设立的,其领章与一般军士相
同,但在左袖佩戴“政工符号”——只是不镶金边。1942年2月取消。)
五、 海军政工人员军衔,共4等15级:
1、高级政工人员:一级舰队政委级(2)、二级舰队政委级(3)、一级分舰队政委级(4)、二
级分舰队政委级(5);
2、上级政工人员:一级海军政委级(7)、二级海军政委级(8)、三级海军政委级(9);
3、中级政工人员:海军大尉政治指导员级(10)、海军上尉政治指导员级(11)、海军中尉政治
指导员级(12)。
4、初级政工人员(政工战士):海军政工准尉(14)、海军政工上士(15)、海军政工中士(16
)、海军政工下士(17)。
六、 陆军和空军技术人员军衔,共3等11级:
1、高级(技术)主管人员:集团军级工程师(3)、军级工程师(4)、师级工程师(5)、旅级
工程师(6);
2、上级(技术)主管人员:一级军事工程师(7)、二级军事工程师(8)、三级军事工程师(9
);
3、中级(技术)主管人员:一级军事技术员(10)、二级军事技术员(11)、三级军事技术员(
12)、初级三级军事技术员(13)。
七、 海军工程技术人员军衔,共3等11级:
1、高级(技术)主管人员:舰队级工程师(3)、一级分舰队级工程师(4)、二级分舰队级工程
师(5);
2、上级(技术)主管人员:一级海军工程师(7)、二级海军工程师(8)、三级海军工程师(9
);
3、中级(技术)主管人员:一级海军技术员(10)、二级海军技术员(11)、三级海军技术员(
12)、初级海军技术员(13)。
八、 各军兵种各勤务部门军事经济和行政人员军衔,共3等10级:
1、高级(军需、行政)主管人员:集团军级军需(3)、军级军需(4)、师级军需(5)、旅级
军需(6);
2、上级(军需、行政)主管人员:一级军需员(7)、二级军需员(8)、三级军需员(9);
3、中级(军需、行政)主管人员:一级军需技术员(10)、二级军需技术员(11)、三级军需技
术员(12)。
九、 各军兵种各勤务部门军医人员军衔,共3等10级:
1、高级(军医)主管人员:集团军级军医(3)、军级军医(4)、师级军医(5)、旅级军医(6
);
2、上级(军医)主管人员:一级军医(7)、二级军医(8)、三级军医(9);
3、中级(军医)主管人员:一级助理军医(10)、二级助理军医(11)、三级助理军医(12)。
十、 各军兵种各勤务部门兽医人员军衔,共3等10级:
1、高级(兽医)主管人员:集团军级兽医(3)、军级兽医(4)、师级兽医(5)、旅级兽医(6
);
2、上级(兽医)主管人员:一级兽医(7)、二级兽医(8)、三级兽医(9);
3、中级(兽医)主管人员:一级助理兽医(10)、二级助理兽医(11)、三级助理兽医(12)。
十一、 军事司法人员,共3等10级:
1、高级(军事司法)主管人员:集团军级军法官(3)、军级军法官(4)、师级军法官(5)、
旅级军法官(6);
2、上级(军事司法)主管人员:一级军法官(7)、二级军法官(8)、三级军法官(9);
3、中级(军事司法)主管人员:一级助理军法官(10)、二级助理军法官(11)、三级助理军法
官(12)。
1941年战争开始到1943年初,红军中的军衔主要通过领章体现:
苏联元帅(1):为金线刺绣一颗大五角星和两条月桂枝及“镰刀和锤子”符号;
大将(2):为金线刺绣五颗五角星;
上将(3):为金线刺绣四颗五角星和兵种符号;
中将(4):为金线刺绣三颗五角星和兵种符号;
少将(5):为金线刺绣二颗五角星和兵种符号;
一级集团军级(2):一颗小金星、四颗菱形;
二级集团军级(3):四颗菱形;
军级(4):三颗菱形;
师级(5):二颗菱形;
旅级(6):一颗菱形;
上校及相当军衔(7):四颗长方形;
中校及相当军衔(8):三颗长方形;
少校及相当军衔(9):二颗长方形;
大尉及相当军衔(10):一颗长方形;
上尉及相当军衔(11):三颗正方形;
中尉及相当军衔(12):二颗正方形;
少尉及相当军衔(13):一颗正方形;
高级军校学员(15):一道金色折线、三颗三角形;
军校学员(16):一道金色折线、二颗三角形;
大士及相当军衔(14):一道横杠、四颗三角形;
上士及相当军衔(15):一道横杠、三颗三角形;
中士及相当军衔(16):一道横杠、二颗三角形;
下士及相当军衔(17):一道横杠、一颗三角形;
上等兵(18):一道横杠;
红军战士(19):无符号。
1942年初,为前线野战部队设置了“保护色军衔领章”,即不区分兵种地将从大将到列兵的领章
改为草绿色,钉缀深绿色塑料制五角星、菱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同时取消领章上的兵
种勤务符号。因领章上不再有饰条,故上等兵和红军战士的领章改为相同。同时取消了指挥人员
和政工人员的袖章。
在1943年前,红海军军人军衔以金色横饰带、角线、五角星区分:
海军元帅(2):金星一宽四中横饰带;
海军上将/上将(3):金星一宽三中横饰带;
海军中将/中将(4):金星一宽二中横饰带;
海军少将/少将(5):金星一宽一中横饰带;
一级舰队级(2):金边红星一宽四中横饰带;
二级舰队级(3):金边红星一宽三中横饰带;
一级分舰队级(4):金边红星一宽二中横饰带;
二级分舰队级(5):金边红星一宽一中横饰带;
海军上校/上校及相当军衔(7):金边红星一宽横饰带;
海军中校/中校及相当军衔(8):金边红星四中横饰带;
海军少校/少校及相当军衔(9):金边红星三中横饰带;
海军大尉/大尉及相当军衔(10):金边红星二中一窄横饰带;
海军上尉/上尉及相当军衔(11):金边红星二中横饰带;
海军中尉/中尉及相当军衔(12):金边红星一中一窄横饰带;
海军少尉/少尉及相当军衔(13):金边红星一中横饰带;
海军高级军校学员(15):金边红星二窄横饰带;
海军军校学员(16):金边红星一窄横饰带;
(注:海军学员穿水兵服)
海军准尉/大士及相当军衔(14):金边红星四角线;
海军上士/上士及相当军衔(15):金边红星三角线;
海军中士/中士及相当军衔(16):金边红星二角线;
海军下士/下士及相当军衔(17):金边红星一角线;
上等红海军战士(18):金边红星;
红海军战士(19):无边红星。
在红海军中,政工人员和政工战士的“政工符号(镰刀、锤子、金边红五星)”一直沿用到1945年10月。
㈤ 关于东京审判的一些问题
【东京审判】
指1946年1月19日至1948年11月12日在日本东京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首要战犯的国际审判。1946年1月19日,远东盟军最高统帅部根据1945年12月16—26的莫斯科会议规定,发表了特别通告,设置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同时颁布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宪章》,其内容与英、美、苏、法4国在伦敦签署的《欧洲国际军事法庭宪章》基本相同。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由中、英、美、苏、法、澳、荷、加、新(西兰)、印(度)、菲各1名法官组成,共11名;11国又各派检察官1人。澳大利亚法官 W. F. 韦布任庭长,美国律师J.基南任检察长。中国委派法学家梅汝璈为法官。由11国检察官组成的委员会于1946年4月29日向法庭提出起拆书。被告28人,除松冈洋右等3人已死亡或丧失行为能力外,实际受审25人。起诉书控告被告自1928年1月1日至1945年9月2日期间犯有破坏和平罪、战争罪和违反人道罪。审讯自1946年5月3日开始。1948年11月12日法庭宣布判处东条英机、广田弘毅、土肥原贤二、板垣征四郎、松井石根、武藤章、木村兵太郎绞刑,木户幸一等16人判处无期徒刑,东乡茂德判处20年徒刑 ,重光葵判处7年徒刑 。7人绞刑于1948年12月23日在东京巢鸭监狱执行。绞刑于1948年12月22日执行。自1950年起美国不顾世界舆论的反对,将判刑的首要战犯陆续释放出狱。这次审判并不能代表所有被侵略国家人民的意志。但确认侵略战争为国际法上的犯罪,策划、准备、发动或进行侵略战争者列为甲级战犯,是对国际法战犯概念的重大发展。
【电影版】
中文名称:东京审判
英文名称:The Tokyo Trial
发行时间:2006年
电影导演:高群书 Qunshu Gao
电影演员:曾志伟 Eric Tsang
曾江 Kenneth Tsang
林熙蕾 Kelly Lin
谢君豪 Kwan-Ho Tse
刘松仁 Damian Lau
朱孝天 Ken Zhu
英达 Da Ying
小池幸次
星野晃
小池荣
名取幸政
大岛宇三郎
地区:大陆
语言:普通话
◇ 剧情简介:
1946年3月20日,受中国国民政府的委任,作为远东国际大法庭的中国法官,梅汝璈飞抵东京。东京的中国同仁及朋友为梅汝璈举行了一个欢迎宴会,席间,顾毓秀郑重地赠送了一把宝剑给梅汝璈。《大公报》记者肖南负责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全程跟踪报道。在宴会上,他目睹了梅汝璈的激动和欢欣,但他却预感到梅汝璈此行必定艰难……
大审判终于开庭了,中国的审判团遭受了种种挑战和挫折,面对各国法官们的偏见与刁难,中国法官和检察官们与他们斗智斗勇,克服了对美国法律不了解的种种不利因素,在庭审辩论中取得了上风。日本右翼势力派刺客行刺梅汝璈,肖南得知后,立即赶往告知,最终挫败了刺杀计划。最后的审判到来了。远东国际大法庭做出判决,以东条英机为首的七名战犯被处以绞刑……
《东京审判》表现的是在1946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东京审判日本战犯的情况,是中国人在国际舞台上第一次成功地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尊严的故事。
当时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由11个国家的11名法官组成,整个法庭不赞成死刑的人居然占多数。以梅汝璈(刘松仁饰)为首的中国法官,最终是怎么样将东条英机等战争罪犯送上绞刑架的呢?影片创作者经过大量的历史调查,为观众揭露了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因为该片故事全部发生在1946年的东京,片中扮演梅汝璈的刘松仁,扮演向哲浚的曾江,扮演倪征燠的英达均一口流利的英语;扮演中国记者肖南和日本恋人和田芳子的林熙蕾操一口流利的日语汉语;而凭《南海十三郎》成为金马影帝的谢君豪和曾志伟的对白是日语;再加上由日本演员扮演的律师广濑一郎、战犯东条英机、板垣征四郎、松井石根、土肥原贤二;由美国百老汇著名演员扮演的盟国检察官季南、法庭庭长卫勃,无论叙述风格还是制作气势均强烈透出导演高群书深受好莱坞主流商业片的影响,是国产片中少有的具有好莱坞气象的大片。
该片获得第12届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与2007年第16届金鸡百花奖优秀故事片奖与最佳导演奖提名。
票房收入:2030万
【中国一代法学大家梅汝璈简介】:
梅汝璈(1904~1973)
中国法学家。字亚轩 。江西南昌人 。
20年代在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学习。在清华学习期间,梅先生在《清华周刊》发表多篇文章,如第286期的《清华学生之新觉悟》、第295期的《辟妄说》和第308期的《学生政治之危机及吾人今后应取之态度》等,表达出其年轻时代的忧国忧民之心。
1924 年自清华学校毕业后赴美国留学。
1926年在斯坦福大学获得文科学士学位,并被选入怀·白塔·卡帕荣誉学会。
1926年夏~1928年冬在芝加哥大学法学院攻读法律,并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在此期间,梅汝璈曾与同学施滉、冀朝鼎等组织了中山主义研究会,以响应国内发生的北伐革命行动。
1929年春,他游历了英、法、德、苏等国后回国。先后任教于山西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讲授英美法、政治学、民法概论、刑法概论、国际私法等课程,还担任过当时内政部参事兼行政诉愿委员会委员、立法院委员及立法院涉外立法委员会主任委员和外交委员会代理委员长、国防最高委员会专门委员、中山文化教育馆编译部主任及《时事类编》半月刊主编,同时在复旦大学、中央政治学校等院校兼职讲授英美法课程。
1946~1948年,梅汝璈代表中国出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法官,参与了审判对20世纪30~40年代发生于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大规模侵略战争负有主要责任的日本战争罪犯的工作,同某些庇护日本战犯的势力进行了坚决而卓有成效的斗争。 在历时两年半开庭818次的漫长过程中,梅先生始终坚持法律原则,有礼有节,在“法官席位之争”、“起草判决书”和“坚持死刑处罚”等关键时刻维护了祖国的尊严和人民的利益,赢得了世界的赞赏与尊重,出色完成了任务,赢得了周恩来总理的高度评价:“他为人民办了一件大好事,为国家争了光,全国人民都应当感谢他。”时任教育次长兼国立政治大学校长顾毓琇先生曾赠剑与梅先生,并称他为壮士。
1948年底,国民党政府又任命他为行政院政务委员兼司法部长,他拒绝到任,并于一年后辗转到达北京,担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顾问兼条约委员会委员。
1954年当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大常委会法案委员会委员。他是第三、四届政协委员。此后,历任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案委员会委员,第三、四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以及世界和平理事会理事、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政法学会理事等职,为中国的外交事业和法制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60年代开始撰写《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一书。
1973年逝世,享年69岁。
梅先生著有《中国人民走向宪治》、《中国战时立法》、《告日本人民书》、《关于谷寿夫、松井石根和南京大屠杀》、《制定侵略定义的历史问题》、《世界人民坚决反对美国对日本的和约》等著作,遗著《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一书由其后人梅小璈先生于1988年在法律出版社出版。
据山西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校友、徐特立教育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尉迟华回忆,梅汝璈回国后因山西大学与清华有使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会通”这一办学宗旨相近的特点,欣然应聘法律系。在执教期间,他不仅强调“法治”的重要性,而且经常以“耻不如人”的清华精神谆谆告诫莘莘学子。
抗日战争之始,南开迁往昆明与北大、清华合并成立“西南联大”,他途经重庆,应当时担任教育部次长的清华校友顾毓琇的邀聘,担任该校的法律系教授。
梅先生因为是我国法学界权威,翌年被任命为我国参加“远东军事法庭”的首席审判官。
然而,中国虽然是同盟国中受侵略最惨的战胜国之一,但审判长由澳大利亚韦伯法官担任,美、中、英、苏、加、法、新、荷、印、菲十国法官的座次问题,开庭前预演时就发生了争议,因为庭长韦伯宣布入场的顺序为美、英、中、苏、加、法、新、荷、印、 菲,把中国法官的座次排在英国之后。梅汝璈立即对这一安排提出强烈抗议:“如论个人之座位,我本不在意。但既然我们代表各自国家,我认为法庭座次应该按日本投降时各受降国的签字顺序排列才最合理。首先,今日系审判日本战犯,中国受日本侵害最烈,且抗战时间最久、付出牺牲最大,因此,有八年浴血抗战历史的中国理应排在第二,再者,没有日本的无条件投降,便没有今日的审判,按各受降国的签字顺序排座,实属顺理成章。”接着,他愤然脱下象征着权力的黑色丝质法袍,拒绝“彩排”,他说:“今日预演已有许多记者和电影摄影师在场,一旦明日见报便是既成事实。既然我的建议在同仁中并无很大异议,我请求立即对我的建议进行表决。否则,我只有不参加预演,回国向政府辞职。”由于他的据理力争,庭长当即召集法官们表决,结果入场顺序和法官座次按日本投降各受降国签字顺序安排。这次预演虽然推迟了半个多小时进行,梅汝璈终于为我国争得了应有的位置,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尊严。
在对战犯量刑方面,再次发生激烈的争辩。一些来自未遭到日军过多侵略践踏的国家的法官们不赞成处以死刑。为了伸张正义,梅汝璈根据审判过程中两年来收集的日军暴行,例如在南京大屠杀中就用了砍头、挖心、水溺、火烧、砍去四肢、割下生殖器等令人发指的暴行,较之德军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单纯用毒气杀人残酷百倍,主张对首恶必须处以死刑。表决结果以6票对5票的微弱优势,把东条英机、土肥原贤二等七名首犯送上了绞刑架。
虽然从1946年5月开庭历时两年半的时间里他享受着丰厚的待遇,但是由于他从报上看到国内“讥饿”、“内战”的坏消息,对国民党政府彻底失望。所以当1948年12月国民党政府公布梅汝璈为行政院委员兼司法部长时,他拒绝去南京赴任履新。1949年6月南京、上海相继解放后,他由东京设法抵香港与中共驻港代表清华校友乔冠华取得联系,秘密由港赴京。抵京第三天,便应邀出席了中国人民外交学会的成立大会,周恩来在会上介绍:“今天参加这个会的,还有刚从香港回来的梅汝璈先生,他为人民办了件大好事,为国家争了光,全国人民都应该感谢他。”
1950年,梅汝璈担任外交部顾问。1954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和人大法案委员会委员。此后,历任第三、四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以及世界和平理事会理事、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政法学会理事等职,为中国的外交事业和法制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1957年“反右运动”时,梅汝璈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在1966年爆发的“文化大革命”中,他遭到了更严重的批判。外交部的“造反派”在抄家时搜出那件他曾在东京审判时穿过的法袍,如获至宝,以为抓住了梅汝璈有反动历史问题的确切证据,并试图将其烧毁。但梅汝璈对此有理有节地应对抗争,并进行了巧妙的周旋,从而保存下了这件历史的珍品。
1973年,梅汝璈在饱受摧残之后,怀着对亲友的眷恋,对“文革”的不满和厌恶,对未能写完《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这本巨著的遗憾,在北京与世长辞,默默地离开了人间,终年69岁。
1976年底,他的家人遵嘱将厚达尺余的东京审判判决书中文原稿和他在东京大审判时穿过的法袍,无偿捐献给中国革命博物馆收藏,希望能作为历史的见证警示后人永远不要忘记过去的那段岁月。
【梅汝璈与东京审判】
当梅汝璈被任命为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法官时,他才42岁。在当时的中国法学界和司法部门,资望深、年龄大的人士比比皆是。可是,执法东京的重任却偏偏落到了刚刚步入中年的梅汝璈身上——这无不得益于梅汝璈多年来在法学研究、教学和司法实践方面的出色表现。舆论对他的评价是:精通法学理论,善于雄辩而又头脑冷静。
飞赴东京
1946年3月20日,上海华懋公寓1层的大厅里,受命担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法官的梅汝璈今天就要肩负祖国重托,飞赴东京。临行前,梅汝璈向新闻界慷慨陈词:“审判日本战犯是人道正义的胜利,我有幸受国人之托,作为庄严的国际法庭法官,决勉力依法行事,不负政府与国人嘱望。”
当日,《中央日报》、上海的《申报》《大公报》《新闻报》等中国最权威的媒体,纷纷在显著位置刊出消息:清算血债——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官梅汝璈今飞东京。
梅汝璈到达东京后,作为战胜国派出的法官,下榻于东京“帝国饭店”,出门有专车,餐厅有专席。优厚的待遇并不能使梅汝璈减轻对祖国命运的牵挂。他每天翻阅侍者送来的英文报纸,看到的是满目的凄凉:“饥饿的中国人在吃树皮、鼠肉和泥土”,“满洲大规模内战爆发,中国殷切期待马歇尔特使返华调停”。国破山河在,国家尊严何在?梅汝璈因此不愿去餐厅,只有按铃请侍者把早饭送到房间里来。
在盟军最高统帅部中国联络官为梅法官举办接风宴会。宴会上,时任国民政府教育次长兼国立中央大学校长的顾毓琇,将一柄装饰华贵的宝剑赠予梅汝。梅汝璈深深鞠躬,双手过顶接剑。他说:“‘红粉送佳人,宝剑赠壮士’。可惜我非壮士,受之有愧。”顾毓琇说:“你代表四万万五千万中国人民和千百万死难同胞,到这侵略国的首都来惩罚元凶祸首。天下之壮烈事,以此为最。君不为壮士谁为壮士!”
听罢,梅汝璈拔剑出鞘,动情地表示:“戏文中常有‘尚方宝剑,先斩后奏’。如今系法治时代,必须先审后斩。否则,我真要先斩他几个,方雪我心头之恨。……对这些战犯必予严惩,非如此,不能稍慰千百万冤死的同胞。我既受国人之托,定将勉力依法行事,断不使战争元凶逃脱法网!” 一番话,令在座者无不击掌称快。
《大公报》记者肖南负责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全程跟踪报道。在宴会上,他目睹了梅汝璈“天降大任于斯人”的激动和欢欣。他不无担忧。他以一个记者的敏感以及对社会现实、国际利益的透彻了解,预感梅汝璈此行必定艰难。毕竟,梅汝璈是一个留学美国,回国后又多年从事教学和法院工作的学者型专家。
回到饭店后,梅汝璈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想起了一位老朋友在得知自己将执法东京后吟诵出来的诗句:
法界推巨擘,中外早知名。
时也春正月,快哉此一行。
同仇增敌忾,官谳律长城。
我有拳拳意,非君孰与倾?
东京审判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撰写起诉书。但撰写起诉书首当其冲的问题是:控诉这些被告犯罪行为的时候,从什么时间算起?国际检查局内部对此发生了严重分歧。一种意见是:应该将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事件作为被告犯罪日期的起点。另一种意见是:应该将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卢沟桥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作为被告犯罪日期的起点。中国代表团的提出应以1928年1月1日日本制造“皇姑屯事件”为对日本战犯起诉的起始日。国际检查局内部经过郑重的讨论,赞成中国代表团的主张,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指控被告的犯罪行为从1928年开始到1945年为止,总共约18年。
用尊严维护尊严
1946年4月,11国法官齐集东京,正式开庭审判的日子就要到了。但是,各位法官在法庭上的座位将按什么样的顺序来排列?这是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开庭前各国法官最为关注的问题。梅汝璈也不例外,他对助手说:“任何国际场合,争坐次在所难免,这是关系国家、民族地位和荣誉的大事,故应有的位置必须力争得到之。”
虽然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宪章没有明文规定法官席位的次序,但法官座位的排列次序却极其敏感,由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指定的庭长——澳大利亚的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法官卫勃,想使两位与他亲近的英美法官坐在他的左右手。卫勃提议,法官席次应该按照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惯例来安排,即以美、英、苏、中、法为序。但有的法官当即指出,按照联合国宪章,安全理事会的5个常任理事国是以中、法、苏、英、美(按照国名字母先后)为序的。微笑着倾听良久的梅汝璈终于说话道:“个人的坐次,本人并不介意,只因与各位同仁一样,是代表了各自的国家来的,所以我还须请示本国政府。”
这一军“将”得厉害。因预定的开庭日期将至,法官们如果都要请示国内而后定,必拖延时日。卫勃认定不能开这危险“先例”,忙说:“为确保准时开庭,坐次问题必须尽快排定,希望梅先生从大局出发。”
梅汝璈收敛笑容道:“同意庭长的意见,但中国代表应排在第二位。众所周知,中国受日本侵略最深,抗日时间最长,付出牺牲最大,审判的又是日本战犯。因此,有八年浴血抗战历史的中国理应排在第二。再者,没有日本的无条件投降,便没有今日的审判。故我提议,各位都不用争了,法官的坐次,按受降国签字的顺序排列,实属顺理成章。”他接着报了各签字国的顺序:美国、中国、英国、苏联、澳大利亚……俗话说“弱国无外交”,因此对于梅汝璈的提议,几个西方国家代表心里根本不愿接受。直到5月2日,即正式开庭的前一天,卫勃的真实意图才暴露出来。
下午4时,法官们都按要求做好了准备,在法官休息室集合。这时,卫勃突然宣布:法官座席的次序是美、英、中、苏、法、加、荷、新、印、菲,这是经过盟军最高统帅同意了的安排。按照这个安排,庭长右边是美、中法官,左边将是英、苏法官。很明显,英美居中,排挤中国,同时以压制加拿大作为陪衬(按照受降签字次序加拿大应排在法国之前)。大家不禁愕然。中国法官梅汝璈和加拿大法官麦克杜哥最为愤慨。梅汝璈当即指出:“这个安排是荒谬的,我绝不接受这种于法无据、于理不合的安排!”他愤然脱下象征着权力的黑色丝质法袍,欲退出预演,以示抗议。
开庭预演仪式已经推迟了约半个小时,审判大厅里的人们等得有点不耐烦了。此时此刻,没有人能承担得起推迟明天正式开庭的严重后果,因为这个日期已经向全世界宣布了。那是令人窒息的10分钟。当卫勃第三次来到中国法官办公室的时候,他盯着梅汝璈一字一句地说:“兄弟们同意你的意见,预演就按受降签字国次序进行。”
这时已经是下午5时了。一个争论多日、僵持很久的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在场的上海《申报》记者以自豪的神色告诉外国同行:“中国抗战长达8年,战胜日本功劳最大,应当占有这光荣的一席。”
舌战美国法官
当11位对日参战国的法官穿着法袍庄严地坐在审判席上等待预演开始时,法官之间又因国旗位置而发生的争执。这时候,审判席后面插着的参战国国旗,美国国旗插在第一位,中国国旗插在第二位,中国的法律顾问吴学义一看,立刻向梅汝璈打手势。梅汝璈马上心领神会,向庭长卫勃提出:“中国国旗应插在第一位。”
美国法官克莱墨十分傲慢地说:“为什么?”梅汝璈当即用流利的英语慷慨激昂地阐述了中国军民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直到1945年8月15日打败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和代价。他说:“残暴的日本法西斯分子在侵略战争中犯下了滔天罪行,深受其害的中国人民伤痕累累,几千万亡灵沉冤九泉。17年间,为抗击日本侵略者,我国军民伤亡逾3500万人,击毙击伤日军达130多万,占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伤亡总数的70%。事实充分证明,中国正是打败日本军国主义的主力。”
随即,中美双方展开激烈的争论。几番唇枪舌剑,美方理屈词穷,最终做出让步,中国国旗插在了第一位,美国国旗则移至第二位。这是自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代表团出席国际会议有史以来国旗插在首位的第一次!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是一个国家主权和尊严的标志。所以,当中国国旗刚刚插在第一位,国内新闻媒介就立即刊发了这一重大新闻,有的报纸还及时刊出“号外”。
中国代表团从抵达东京到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正式开庭的40余天时间里,凭着对正义事业的高度责任感,进行着这场为千百万受害者伸冤报仇的艰苦斗争。他们没有辜负祖国人民的期望,28名甲级战犯得到了应有的惩罚。东条英机等7名主要甲级战犯被判死刑。作为中国代表团的主要成员,梅汝璈凭着他丰富的经验和渊博的法律知识,全程参加了这次审判,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审判进行到后期,围绕对战犯的量刑问题,法官们发生了激烈的争辩。
军事法庭的11名法官中,一些人所在的国家在二次大战中没有过多遭到日军的侵略践踏,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残暴罪行缺乏切肤之痛,他们因此主张对战犯从宽处理,有的法官则由于国内刑法废除了死刑而不赞同对战犯处以死刑,还有的则以人道主义为由,反对处死罪大恶极的战犯。
梅汝璈用充分的证据证实了日军的暴行,例如,光在南京大屠杀中,日军就使用了砍头、挖心、水溺、火烧、砍四肢、割生殖器等令人发指的暴行,较之德军在奥斯维辛集中营单纯用毒气杀人的办法残酷百倍。
鉴于此,梅汝璈主张对日军首恶必须处以死刑。在梅先生的慷慨陈词和据理力争下,11名法官就死刑问题进行表决,结果以6票对5票的微弱优势,把南京大屠杀的罪魁祸首土肥原贤二等7个日本主要战犯送上了绞刑架。
在法庭最后环节的工作——判决书的书写问题上,梅汝璈再次以其凛然正气和爱国之心为中国人争得了荣誉和尊严。当时,有人主张判决书统一书写,但梅汝璈认为,有关日本军国主义侵华罪行的部分,中国人受害最深,中国人最明白自己的痛苦,中国人最有发言权,因此,这一部分理当由中国人自己书写。经过他的交涉,由这次历史性审判而形成的长达90余万字的国际刑事判决书,留下了梅汝璈代表4亿多受害中国人民写下的10多万字。
对于那场如同硝烟一般逝去的历史审判,日本国内也许有人有不同的看法,但梅汝璈先生的一段话,或许能让人更深刻地理解什么是战争和历史:
“我不是复仇主义者,我无意于把日本军国主义欠下我们的血债写在日本人民的账上。但是,我相信,忘记过去的苦难可能招致未来的灾祸。”
㈥ 材料 远东国际法庭法官既为由日本投降书上签字受降各国所派遣,法官们的席次当然应该以受降签字国的先后
(1)背景:日本法西斯侵略战争失败;美国等盟国对日本实行占领与管制;开始非军事化、民主化改革。理由:最重要国际组织的既成事实;国际惯例;法庭所在国最高军事当局首领的同意。 (2)原因:中国为战胜国,在国际反法西斯战争中贡献巨大;中国未受到应有的尊重;中国法官代表民族利益。评价:抗战关系到中国的地位、荣誉和尊严。 |
㈦ 二战时苏联的编制军衔(政委是分等级的,都有那些级)
1935年至1940年苏联军衔:
一、 最高军衔:
苏联元帅(1);
二、 陆军和空军指挥员和士兵军衔:
1、高级指挥员:
一级集团军级(2)、二级集团军级(3)、军级(4)、师级(5)、旅级(6);
2、上级指挥员:
上校(7)、少校(9);
3、中级指挥员:
大尉(10)、上尉(11)、中尉(12);
4、初级指挥员:
大士(15)、副排级(16)、班级(17);
5、战士:
红军战士(19)
三、 海军指挥员和士兵军衔:
1、高级指挥员:
一级舰队级(2)、二级舰队级(3)、一级分舰队级(4)、二级分舰队级(5)、海军上校(6);
2、上级指挥员:
海军中校(7)、海军少校(9);
3、中级指挥员:
海军大尉(10)、海军上尉(11)、海军中尉(12);
4、初级指挥员:
海军大士(15)、海军班级(17);
5、战士:
红海军战士(19)
四、政工人员军衔:
1、高级政工人员:
一级集团军政委级(2)、二级集团军政委级(3)、军政委级(4)、师政委级(5)、旅政委级(6);
2、上级政工人员:
团政委级(7)、营政委级(9);
3、中级政工人员:
大尉政治指导员级(10)、上尉政治指导员级(11);
五、 陆军和空军技术人员军衔:
1、高级技术主管:
集团军级工程师(3)、军级工程师(4)、师级工程师(5)、旅级工程师(6);
2、上级技术主管:
一级军事工程师(7)、二级军事工程师(9);
3、中级技术主管:
三级军事工程师(10)、一级军事技术员(11)、二级军事技术员(12)
六、 海军工程技术人员军衔:
1、高级技术主管:
舰队级工程师(3)、一级分舰队级工程师(4)、二级分舰队级工程师(5)、三级分舰队级工程师(6);
2、上级技术主管:
一级军事工程师(7)、二级军事工程师(9);
3、中级技术主管:
三级军事工程师(10)、一级军事技术员(11)、二级军事技术员(12)
七、 各军兵种勤务部门军衔:
1、高级军需、行政主管:
集团军级军需(3)、军级军需(4)、师级军需(5)、旅级军需(6);
2、上级军需、行政主管:
一级军需员(7)、二级军需员(9);
3、中级军需、行政主管:
三级军需员(10)、一级军需技术员(11)、二级军需技术员(12)
八、各军兵种勤务部门军医军衔:
1、高级军医主管:
集团军级军医(3)、军级军医(4)、师级军医(5)、旅级军医(6);
2、上级军医主管:
一级军医(7)、二级军医(9);
3、中级军医主管:
三级军医(10)、主任助理军医(11)、助理军医(12)
九、各军兵种勤务部门兽医军衔:
1、高级兽医主管:
集团军级兽医(3)、军级兽医(4)、师级兽医(5)、旅级兽医(6);
2、上级兽医主管:
一级兽医(7)、二级兽医(9);
3、中级兽医主管:
三级兽医(10)、主任助理兽医(11)、助理兽医(12)
十、 军事司法人员:
1、高级军事司法主管:
集团军级军法官(3)、军级军法官(4)、师级军法官(5)、旅级军法官(6);
2、上级军事司法主管:
一级军法官(7)、二级军法官(9);
3、中级军事司法主管:
三级军法官(10)、军法官(11)、初级军法官(12)
与通用军衔对照:
苏联元帅——元帅
一级集团军级、一级舰队级——大将
二级集团军级、二级舰队级——上将
军级、一级分舰队级——中将
师级、二级分舰队级——少将
旅级、海军上校——上校
上校、海军中校——中校
少校、海军少校——少校
大尉、海军大尉——上尉
上尉、海军上尉——中尉
中尉、海军中尉——少尉
大士、海军大士——上士
副排级——中士
班级、海军班级——下士
红军战士、红海军战士——二等兵
1945年苏联军衔:
一、最高统帅:苏联大元帅(1);
二、元帅:苏联元帅(2);
三、陆军、空军、防空部队将官:
1、合成军队(步兵、摩托化步兵、机械化步兵)将官:
大将(4)、上将(5)、中将(6)、少将(7);
2、合成军队工程勤务将官:
上将工程师(5)、中将工程师(6)、少将工程师(7);
3、合成军队技术勤务将官:
技术勤务上将(5)、技术勤务中将(6)、技术勤务少将(7);
4、空军(防空航空兵、远程航空兵)将官:
空军主帅(3)、空军元帅(4)、空军上将(5)、空军中将(6)、空军少将(7);
5、空军工程勤务将官:
空军上将工程师(5)、空军中将工程师(6)、空军少将工程师(7);
6、空军技术勤务将官:
空军技术勤务上将(5)、空军技术勤务中将(6)、空军技术勤务少将(7);
7、空降兵将官:
空降兵上将(5)、空降兵中将(6)、空降兵少将(7);
8、空降兵工程勤务将官:
空降兵中将工程师(6)、空降兵少将工程师(7);
9、空降兵技术勤务将官:
空降兵技术勤务中将(6)、空降兵技术勤务少将(7);
10、炮兵(高射炮兵)将官:
炮兵主帅(3)、炮兵元帅(4)、炮兵上将(5)、炮兵中将(6)、炮兵少将(7);
11、炮兵工程勤务将官:
炮兵上将工程师(5)、炮兵中将工程师(6)、炮兵少将工程师(7);
12、炮兵技术勤务将官:
炮兵技术勤务上将(5)、炮兵技术勤务中将(6)、炮兵技术勤务少将(7);
13、装甲兵将官:
装甲兵主帅(3)、装甲兵元帅(4)、装甲兵上将(5)、装甲兵中将(6)、装甲兵少将(7);
14、装甲兵工程勤务将官:
装甲兵上将工程师(5)、装甲兵中将工程师(6)、装甲兵少将工程师(7);
15、装甲兵技术勤务将官:
装甲兵技术勤务上将(5)、装甲兵技术勤务中将(6)、装甲兵技术勤务少将(7);
16、骑兵将官:
骑兵上将(5)、骑兵中将(6)、骑兵少将(7);
17、骑兵技术勤务将官:
骑兵技术勤务中将(6)、骑兵技术勤务少将(7);
18、工程兵(驻垒地域)将官:
工程兵主帅(3)、工程兵元帅(4)、工程兵上将(5)、工程兵中将(6)、工程兵少将(7);
19、工程兵工程勤务将官:
工程兵上将工程师(5)、工程兵中将工程师(6)、工程兵少将工程师(7);
20、工程兵技术勤务将官:
工程兵技术勤务上将(5)、工程兵技术勤务中将(6)、工程兵技术勤务少将(7);
21、通信兵将官:
通信兵主帅(3)、通信兵元帅(4)、通信兵上将(5)、通信兵中将(6)、通信兵少将(7);
22、通信兵工程勤务将官:
通信兵上将工程师(5)、通信兵中将工程师(6)、通信兵少将工程师(7);
23、通信兵技术勤务将官:
通信兵技术勤务上将(5)、通信兵技术勤务中将(6)、通信兵技术勤务少将(7);
24、铁道兵将官:
铁道兵上将(5)、铁道兵中将(6)、铁道兵少将(7);
25、铁道兵工程勤务将官:
铁道兵上将工程师(5)、铁道兵中将工程师(6)、铁道兵少将工程师(7);
26、铁道兵技术勤务将官:
铁道兵技术勤务上将(5)、铁道兵技术勤务中将(6)、铁道兵技术勤务少将(7);
27、技术兵(汽车兵、化学兵、探照灯兵)将官:
技术兵上将(5)、技术兵中将(6)、技术兵少将(7);
28、技术兵工程勤务将官:
技术兵中将工程师(6)、技术兵少将工程师(7);
29、技术兵技术勤务将官:
技术兵技术勤务中将(6)、技术兵技术勤务少将(7);
30、军需勤务将官:
军需勤务上将(5)、军需勤务中将(6)、军需勤务少将(7);
31、军需工程勤务将官:
军需勤务中将工程师(6)、军需勤务少将工程师(7);
32、军需技术勤务将官:
军需技术勤务中将(6)、军需技术勤务少将(7);
33、军医勤务将官:
军医勤务上将(5)、军医勤务中将(6)、军医勤务少将(7);
34、军医工程勤务将官:
军医勤务中将工程师(6)、军医勤务少将工程师(7);
35、军医技术勤务将官:
军医技术勤务中将(6)、军医技术勤务少将(7);
36、军事卫生勤务将官:
军事卫生勤务少将(7);
37、兽医勤务将官:
兽医勤务上将(5)、兽医勤务中将(6)、兽医勤务少将(7);
38、兽医工程勤务将官:
兽医勤务中将工程师(6)、兽医勤务少将工程师(7);
39、兽医技术勤务将官:
兽医技术勤务中将(6)、兽医技术勤务少将(7);
40、军法勤务将官:
军法上将(5)、军法中将(6)、军法少将(7);
41、军法技术勤务将官:
军法技术勤务中将(6)、军法技术勤务少将(7);
42、行政勤务将官:
行政勤务上将(5)、行政勤务中将(6)、行政勤务少将(7)。
四、陆军、空军、防空部队校官:
1、各兵种校官:
上校(8)、中校(9)、少校(10);
2、各兵种工程勤务校官:
上校工程师(8)、中校工程师(9)、少校工程师(10);
3、各兵种技术勤务校官:
技术勤务上校(8)、技术勤务中校(9)、技术勤务少校(10);
4、军需勤务校官:
军需勤务上校(8)、军需勤务中校(9)、军需勤务少校(10);
5、军需工程勤务校官:
军需勤务上校工程师(8)、军需勤务中校工程师(9)、军需勤务少校工程师(10);
6、军需技术勤务校官:
军需技术勤务上校(8)、军需技术勤务中校(9)、军需技术勤务少校(10);
7、军医勤务校官:
军医勤务上校(8)、军医勤务中校(9)、军医勤务少校(10);
8、军医工程勤务校官:
军医勤务上校工程师(8)、军医勤务中校工程师(9)、军医勤务少校工程师(10);
9、军医技术勤务校官:
军医技术勤务上校(8)、军医技术勤务中校(9)、军医技术勤务少校(10);
10、兽医勤务校官:
兽医勤务上校(8)、兽医勤务中校(9)、兽医勤务少校(10);
11、兽医工程勤务校官:
兽医勤务上校工程师(8)、兽医勤务中校工程师(9)、兽医勤务少校工程师(10);
12、兽医技术勤务校官:
兽医技术勤务上校(8)、兽医技术勤务中校(9)、兽医技术勤务少校(10);
13、军事卫生勤务校官:
军事卫生勤务上校(8)、军事卫生勤务中校(9)、军事卫生勤务少校(10);
14、军事卫生技术勤务校官:
军事卫生技术勤务上校(8)、军事卫生技术勤务中校(9)、军事卫生技术勤务少校(10);
15、军法勤务校官:
军法上校(8)、军法中校(9)、军法少校(10);
16、军法技术勤务校官:
军法技术勤务上校(8)、军法技术勤务中校(9)、军法技术勤务少校(10);
17、行政勤务校官:
行政勤务上校(8)、行政勤务中校(9)、行政勤务少校(10);
18、行政技术勤务校官:
行政技术勤务上校(8)、行政技术勤务中校(9)、行政技术勤务少校(10)。
五、陆军、空军、防空部队尉官:
1、各兵种尉官:
大尉(11)、上尉(12)、中尉(13)、少尉(14);
2、各兵种工程勤务尉官:
大尉工程师(11)、上尉工程师(12)、中尉工程师(13);
3、各兵种技术勤务尉官:
技术勤务大尉(11)、技术勤务上尉(12)、技术勤务中尉(13)、技术勤务少尉(14);
4、军需勤务尉官:
军需勤务大尉(11)、军需勤务上尉(12)、军需勤务中尉(13)、军需勤务少尉(14);
5、军需工程勤务尉官:
军需勤务大尉工程师(11)、军需勤务上尉工程师(12)、军需勤务中尉工程师(13);
6、军需技术勤务尉官:
军需技术勤务大尉(11)、军需技术勤务上尉(12)、军需技术勤务中尉(13)、军需技术勤务少尉(14);
7、军医勤务尉官:
军医勤务大尉(11)、军医勤务上尉(12)、军医勤务中尉(13)、军医勤务少尉(14);
8、军医工程勤务尉官:
军医勤务大尉工程师(11)、军医勤务上尉工程师(12)、军医勤务中尉工程师(13);
9、军医技术勤务尉官:
军医技术勤务大尉(11)、军医技术勤务上尉(12)、军医技术勤务中尉(13)、军医技术勤务少尉(14);
10、兽医勤务尉官:
兽医勤务大尉(11)、兽医勤务上尉(12)、兽医勤务中尉(13)、兽医勤务少尉(14);
11、兽医工程勤务尉官:
兽医勤务大尉工程师(11)、兽医勤务上尉工程师(12)、兽医勤务中尉工程师(13);
12、兽医技术勤务尉官:
兽医技术勤务大尉(11)、兽医技术勤务上尉(12)、兽医技术勤务中尉(13)、兽医技术勤务少尉(14);
13、军事卫生勤务尉官:
军事卫生勤务大尉(11)、军事卫生勤务上尉(12)、军事卫生勤务中尉(13)、军事卫生勤务少尉(14);
14、军事卫生技术勤务尉官:
军事卫生技术勤务大尉(11)、军事卫生技术勤务上尉(12)、军事卫生技术勤务中尉(13)、军事卫生技术勤务少尉(14);
15、军法勤务尉官:
军法大尉(11)、军法上尉(12)、军法中尉(13)、军法少尉(14);
16、军法技术勤务尉官:
军法技术勤务大尉(11)、军法技术勤务上尉(12)、军法技术勤务中尉(13)、军法技术勤务少尉(14);
17、行政勤务尉官:
行政勤务大尉(11)、行政勤务上尉(12)、行政勤务中尉(13)、行政勤务少尉(14);
18、行政技术勤务尉官:
行政技术勤务大尉(11)、行政技术勤务上尉(12)、行政技术勤务中尉(13)、行政技术勤务少尉(14)。
六、陆军、空军、防空部队士兵:
1、各兵种勤务军士:
大士(15)、上士(16)、中士(17)、下士(18);
2、各兵种勤务兵:
上等兵(19)、列兵(20)。
七、海军各兵种勤务将官:
1、海军指挥、舰艇勤务将官:
海军元帅(4)、海军上将(5)、海军中将(6)、海军少将(7);
2、海军舰艇工程勤务将官:
海军工程上将(5)、海军工程中将(6)、海军工程少将(7);
3、海军工程勤务将官:
海军上将工程师(5)、海军中将工程师(6)、海军少将工程师(7);
4、海军技术勤务将官:
海军技术勤务上将(5)、海军技术勤务中将(6)、海军技术勤务少将(7);
5、海军航空兵将官:
空军元帅(4)、空军上将(5)、空军中将(6)、空军少将(7);
6、海军航空兵工程勤务将官:
空军上将工程师(5)、空军中将工程师(6)、空军少将工程师(7);
7、海军航空兵技术勤务将官:
空军技术勤务上将(5)、空军技术勤务中将(6)、空军技术勤务少将(7);
8、海军陆战队将官:
上将(5)、中将(6)、少将(7);
9、海军陆战队工程勤务将官:
中将工程师(6)、少将工程师(7);
10、海军陆战队技术勤务将官:
技术勤务中将(6)、技术勤务少将(7);
11、海军海岸勤务将官:
海岸勤务上将(5)、海岸勤务中将(6)、海岸勤务少将(7);
12、海军海岸工程勤务将官:
海岸勤务上将工程师(5)、海岸勤务中将工程师(6)、海岸勤务少将工程师(7);
13、海军海岸技术勤务将官:
海岸技术勤务中将(6)、海岸技术勤务少将(7);
八、海军各兵种勤务校官:
1、海军指挥、舰艇勤务校官:
海军上校(8)、海军中校(9)、海军少校(10);
2、海军工程勤务校官:
海军上校工程师(8)、海军中校工程师(9)、海军少校工程师(10);
3、海军技术勤务校官:
海军技术勤务上校(8)、海军技术勤务中校(9)、海军技术勤务少校(10);
4、海军航空兵校官:
上校(8)、中校(9)、少校(10);
5、海军航空兵工程勤务校官:
上校工程师(8)、中校工程师(9)、少校工程师(10);
6、海军航空兵技术勤务校官:
技术勤务上校(8)、技术勤务中校(9)、技术勤务少校(10);
7、海军步兵校官:
上校(8)、中校(9)、少校(10);
8、海军陆战队工程勤务校官:
上校工程师(8)、中校工程师(9)、少校工程师(10);
9、海军陆战队技术勤务校官:
技术勤务上校(8)、技术勤务中校(9)、技术勤务少校(10);
10、海军海岸勤务校官:
上校(8)、中校(9)、少校(10);
11、海军海岸工程勤务校官:
上校工程师(8)、中校工程师(9)、少校工程师(10);
12、海军海岸技术勤务校官:
技术勤务上校(8)、技术勤务中校(9)、技术勤务少校(10);
九、海军各兵种勤务尉官:
1、海军指挥、舰艇勤务尉官:
海军大尉(11)、海军上尉(12)、海军中尉(13)、海军少尉(14);
2、海军工程勤务尉官:
海军大尉工程师(11)、海军上尉工程师(12)、海军中尉工程师(13);
3、海军技术勤务尉官:
海军技术勤务大尉(11)、海军技术勤务上尉(12)、海军技术勤务中尉(13)、海军技术勤务少尉(14);
4、海军航空兵尉官:
大尉(11)、上尉(12)、中尉(13)、少尉(14);
5、海军航空兵工程勤务尉官:
大尉工程师(11)、上尉工程师(12)、中尉工程师(13);
6、海军航空兵技术勤务尉官:
技术勤务大尉(11)、技术勤务上尉(12)、技术勤务中尉(13)、技术勤务少尉(14);
7、海军陆战队尉官:
大尉(11)、上尉(12)、中尉(13)、少尉(14);
8、海军陆战队工程勤务尉官:
大尉工程师(11)、上尉工程师(12)、中尉工程师(13);
9、海军陆战队技术勤务尉官:
技术勤务大尉(11)、技术勤务上尉(12)、技术勤务中尉(13)、技术勤务少尉(14);
10、海军海岸勤务尉官:
大尉(11)、上尉(12)、中尉(13)、少尉(14);
11、海军海岸工程勤务尉官:
大尉工程师(11)、上尉工程师(12)、中尉工程师(13);
12、海军海岸技术勤务尉官:
技术勤务大尉(11)、技术勤务上尉(12)、技术勤务中尉(13)、技术勤务少尉(14);
十、海军各兵种勤务士兵:
1、海军(舰艇、基地、指挥后勤机关)军士:
海军准尉(15)、海军上士(16)、海军中士(17)、海军下士(18);
2、海军海军(舰艇、基地、指挥后勤机关)水兵:
上等红海军战士(19)、红海军战士(20);
3、海军航空兵、步兵、海岸勤务军士:
大士(15)、上士(16)、中士(17)、下士(18);
4、海军航空兵、步兵、海岸勤务兵:
上等兵(19)、列兵(20)。
1941年至1945年苏联军衔与职务对照:
国防人民委员、副委员——苏联元帅;
总参谋长——大将;
军区司令员、兵种司令员——大将、上将;
集团军司令员——上将、中将;
军长——中将、少将;
师长——少将、上校;
旅长——上校、中校;
团长——中校、少校;
营长——少校、大尉;
连长——大尉、上尉;
副连长——上尉、中尉;
排长——中尉、少尉;
司务长——大士、上士;
副排长——上士、中士;
班长——中士、下士;
副班长——下士、上等兵。
㈧ 远东军事法庭共几位法官
按实际情况远东军事法庭应有六人以上十一人以下的法官。
《远东国际军事内法庭宪章》容第2条规定:“本法庭应有六人以上十一人以下之法官,由盟军最高统帅就签订日本投降书各签字国所提名之人选及印度与菲律宾共和国之代表中任命之。”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又称东京国际军事法庭,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46年1月19日,远东最高盟国统帅部根据同盟国授权,公布《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宪章》,宣布成立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东京审判日本战犯(又称东京审判)。由美国、中国、苏联、英国、法国、荷兰、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印度和菲律宾这些胜利的同盟国共同任命法官审理。
审判于1946年5月3日开始进行,1948年11月12日结束,历时两年半。这次审判共开庭818次,出庭证人达419名,书面证人779名,受理证据在4300件以上,判决书长达1212页。判决书对日本帝国主义策划、准备和发动对中国和亚洲、太平洋战争的罪行进行了揭露,并宣判25名被告有罪。
㈨ 民国25年的驻闽第三绥靖区司令部是什么职级的军事机构,绥靖区司令部军法官是什么职级的
兵团级,军法处长一般少将。
㈩ 军事法官和部队律师的军衔军职问题
军队法官是专复职的,在副大制军区以上单位的法院任职,军衔一般为少校到大校之间。
军队律师既可以是专职的也可以是兼职的,只要通过国家律师司法考试,具备律师资格就可以是军队律师,所以,军队律师的军衔不受限制,可以是士官,也可以是中尉、上尉、少校、中校甚至大校。
呵呵,不知我的解释你能否看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