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日律师
在法律人之中,法官和律师扮演着两种不同的角色。法官是代表着国家审判机关,行使的是国家的公权力,进行裁判定夺案件,维护法律的尊严,捍卫国家的政权,保持当事人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而律师代表的是当事人的根本利益,他的职责是协助法院查明案件事实,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两者的身份地位、权利义务是不相同的,在维护社会主义法制事业的进程中发挥着各自的效用,正确处理法官与律师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它关系到司法审判的权威性,以及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司法公信力和案件的公平公正,所以我们应慎之又慎,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使之发挥最大的司法效用。 一、两者的权利、义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可知,法官是依法行使国家审判权的审判人员,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军事法院等专门人民法院的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审判员和助理审判员。法官的职责是依据法律和事实,定纷止争,化解矛盾纠纷,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和法律的尊严,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但法官的义务是在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基础上,维护当事人双方的合法权益,法官的一切行为都应在法律的允许范围内,否则就是违法,要受到法律的追究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可知,律师是指依法取得律师执业证书,接受委托或者指定,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律师应当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法律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律师的职责是在当事人授权范围内,行使代理权、辩护权、以及调查取证的权力,他的一切行为都是在授权范围内,律师在法庭上发表的代理、辩护意见不受法律追究,但是,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恶意诽谤他人、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言论除外。律师的义务是协助法官查明案件事实,依法行使自己的代理权限和辩护权限,维护自己代理一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法律的尊严。 由上可知,法官与律师在职责、义务方面是有区别的,法官是直接依据宪法、法律行使自己的审判权,处于居中裁判者的地位,维护的是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的是法律的尊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而律师是依据当事人的委托授权,在法律的允许范围内,协助法官在查明案件事实的基础上,维护自己所代表一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平与正义。 二、 二者的关系。 法官与律师是维系司法公正和保障当事人合法权利的重要角色,两者的关系不是隔绝、紧张、对立、防范,而是互相协作,理解和包容、相互交流。法官和律师虽在法律活动中扮演不同角色,但同为法律人,应在各自实践中同守一条底线,共担一份责任,实现良性互动。为此,应在完善制度、倡导诚信、加强沟通、互相监督等方面作出细致努力。英国著名思想家培根说过:法官与律师的关系不可太密,否则就难免有不公正的嫌疑。但两者的关系不是隔阂,而是理解;不是紧张,而是交涉;不是对抗,而是包容;不是防范,而是交流。法官和律师虽在法律活动中扮演不同角色,但同为法律人,应在各自实践中同守一条底线,共担一份责任,实现良性互动。 完善制度是构建法官和律师良性互动关系的前提。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律师的执业保障制度、司法独立制度,这是理顺法官和律师之间的关系的前提。首先要从司法体制上确立律师应有之地位和权利,保障律师意见的充分表达与被听取。其次要切实依法保障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改革法院目前的财政拨款体制,取消法院行政级别,防止司法行政化,等等。 倡导诚信是构建法官和律师良性互动关系的基础。法官和律师不是天生的亲家,也不是天生的冤家,而是同为法律人的本家。管子曰:诚信,天下之结也。意思是说,诚实和信用是联结天下所有人的纽带。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提出,要紧紧依靠学术界和律师界携手建设司法,因为如果建设司法不靠学术界和律师界的贡献,律师和法院对立,法律根本不可能健全。 加强沟通是构建法官和律师良性互动关系的渠道。建议借助法官协会与律师协会,积极搭建平台,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比如相互协助开展法官、律师评议活动,相互通报违法违纪查处情况,开发利用法学教育资源,互派专家开展培训、研讨活动,探讨研究共同关心的法律理论与司法实践,提高法官和律师的业务能力,举办有关联谊活动,以此不断增进法官和律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实现工作互联、资源共享、载体互融。 互相监督是构建法官和律师良性互动关系的保证。随着法治进程的逐步推进,在未来司法体系中,律师不仅是不可替代的参与者和游戏规则的议定者,还是司法主体的人才和智慧来源,更是司法公信力的职业监督人。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联发的《关于规范法官和律师相互关系维护司法公正的若干规定》明确规定:律师对于法官有违反本规定行为的,可以自行或者通过司法行政部门、律师协会向有关人民法院反映情况,或者署名举报,提出追究违纪法官党纪、政纪或者法律责任的意见。反之,法官同样可以将发现律师的问题反映到司法行政部门、律师协会。进一步完善这一规定,使之更具体、便捷、可操作,力求把拓宽监督渠道、加强制约的力度落到实处。 三、法官和律师应保持一定的距离。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科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互联网已成为当今信息传递的重要平台,法官与律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成为被炒作的对象,特别是法官的言行举止,代表了法院的形象,我们的使命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在新时期的新要求、新期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百姓对我们的期盼是很高的,正如最高院院长周强同志在全国法官纪律作风电视会议上所讲的:我们要让老百姓在每一个案件当中都感受到公平公正。我们在办案时,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不能在办案当中给当事人合理怀疑的空间,我们与律师距离太近,或者过度接近的,就会给当事人怀疑的空间,即使我们之间是正常的工作需求,我们与律师之间的合作应是公开、透明的,要经得起群众的眼睛的考验,司法公信力需要我们法官与律师共同维护,要摆正各自在工作中的位置,共同维护法律的实施,共同维护法律的尊严,维护公平与正义。 总之,正确处理好法官与律师的关系,是构建法治社会的需求,我们要依法治国,没有法官与律师的良性互动是不行的,加强两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法制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共同推动社会的繁荣稳定与和谐,为着我们伟大中国的复兴之梦,各自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这是社会之福,也是人类之福,我们的中国梦一定会早日实现。
『贰』 律师怎样处理与法官的关系
作者:宋振江律师(河北浩博律师事务所主任,全国优秀律师) 按:律师与法官的关系是个敏感话题。年轻律师常常追问,老律师却又缄口不提。许多青年律师往往在此误入歧途。下面是本人的一点体会。感谢李文召律师的整理。 律师行业属于中介机构,是提供服务的,但又不同于一般的服务行业。律师的性质决定其要有绅士风度,贵族血统,这就要求律师拿捏好分寸,做到不卑不亢。当事人是你的客户,客户就是上帝,不能拒人于千里之外;法官呢,手里握着公权力,也不能太装,这些关系都得处理好,所以律师在处理这些关系上是很有讲究的。律师面对不同的当事人也是不一样的,当事人有穷富之人,也有城乡之别,雅俗之别,面对不同的人,得说不同的话。同样,法官跟法官也是不一样的,基层法官和中层以上的法官完全是不同的风格,基层法官相对来说更入俗一点,而中层以上的法官学院派的就多一点,可能更儒雅一些。有的法官很愿意跟律师接近,是想榨点油水,律师越是面对这样的法官越是得注意,这样的法官最容易出事。律师应该接近有思想有品位的法官,建立起来君子之交,找到一种知音、知己的感觉。往往这样的法官还是潜力股,有升迁的可能,一般人缘也好,能帮一些忙。 在中国,律师完全不跟法官搞关系,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所以,律师跟法官打交道,交朋友,关键就是怎样打交道,交怎样的朋友的问题。律师跟法官还是要交真诚的朋友,从法官中找到真正的友谊。这样至少在这个法院,会避免很多小麻烦,比如至少进门问题解决了吧,另外还可能知道一些内部消息。多少律师就是因为不知道内部消息被当事人炒掉了。当事人都打听到的消息,律师还不知道呢,当事人还怎么信任你?好多年轻律师说做不下去,一方面是案源问题,再一个就是有了案子,一个法官都不认识,也很难做下去,所以说律师在某个法院里面,一定要跟某个法官建立一种友好的关系,但是也不要把这种关系想得多肮脏,关键是一定要选择好法官,有些法官很愿意为你服务,但是这种服务是有偿的,这是很危险的,面对这样的法官,一定要注意,不能深交,一旦法官出事,律师也会被牵扯进去。这样的法官就好比是易燃易爆品,检察院盯的也比较紧,是很危险的。法官是有优劣之分的,选择一个好的法官,首先是选择了安全,同时也是选择了发展,这样的法官一般都发展得比较好, 再者,律师不可能跟所有的法官都建立好关系,找一个好的法官,可以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给办案带来方便。很早以前景法官就说过这样一句话“吃饭不办案,办案不吃饭”。这是一种很通俗的说法,朋友跟朋友之间不可能不吃饭,但是有一个前提就是在没有案子的情况下吃,这就靠人的自律。在这种情况下,律师不要给人施压,不要像拧螺丝一样,越拧越紧。长期的交往,不要太短见。还有一句话就是“徇私不枉法,枉法不徇私”,前半句是说,别的律师跟法官交谈可能得注意方式,法官也可能不太有耐心听,但是作为朋友的律师来了,说话更随便一点,法官也更有耐心听下去。但是法官也不一定就按律师的意思办,要维护公正,这在中国才是现实的;后半句相对就不太好理解,但一说就明白,是指,有些案子判的可能是有问题,但是绝对不是因为徇私,可能是基于各种压力,比如社会稳定啊,上级压力呀等等,但是一句话,和“私”无关。这样的法官交往起来是很让人放心的。真正的朋友不会因为别的顾忌疏远,但是可能会因为他的提拔,事务多了,避讳也多,见面不太方便,但是感情还是很好。 跟法官交往,还要注意要客观的对待,有的法官,或者不跟律师交换意见,或者是交换起来,容易针锋相对。这种情况,一是因为法官可能受贿,站在对方立场说话;再一个是,法官从策略角度来讲,他听一方律师的意见,对方不在场,避免一面之词,要扮演对方的角色,来进行一场辩论,其目的是了解真相,寻求公正,当然也不排除在调解的时候压你一把。不要因为这个对法官怒发冲冠,对立起来。当然也有一种法官,看卷后,确实会有先入为主的认识,不善于掩饰自己的观点,在面对律师时把自己的观点流露出来了,这样的法官是最可爱的,很淳朴的。这样的法官,律师更不能把他当敌人,这更容易成真正的好朋友。知道他在想什么才知道怎样去应对,怎样去组织证据,不要拘泥于去探究没有说服法官的原因,法官很多时候会受到政策或上级的干扰,不能因此对他本人产生成见,要办一个案子交一个朋友,而不是给自己添一堵墙,有的律师就做的很好,就是因为与人为善,善交朋友。律师就是要把法官当做自己的盟友,本来对方当事人一方已经是对立面了,更没有必要与法官相悖。 要想交到层次较高的朋友,很重要的一点是自身要具备较高的素质,自身的素质达不到,这样在法官的眼里也会受鄙视。律师作为一个没有公权力支撑的社会角色,要想与法官平等交流,就要凭借自身较高的素质。通过在与法官的沟通交谈中,就能感知案件的走向。律师自身强大,自身修养较高,有人格魅力,才能有希望结交到良师益友,此外,不要指望与所有的法官结交,总有远近之分,法官与律师交往也有选择性,要考虑安全性,不可能结交那些心无城府的人,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法官与律师的交流不排除出于善意的相互帮忙,特别是在个人生活方面,比如买车买房子女入学等等方面,凭借自己的资源为别人方便,这与行贿受贿是有明显区分的。 再有,要不吝于赞美法官,无论是公共场合还是私人社交场合要去肯定法官,可能这些赞美有助于其升迁,关系自然拉近。还可以组织一些有益的活动,例如踢足球、旅游之类的活动,都能增进关系。在中国做律师,水至清则无鱼,单纯,不能与法官只有纯粹的业务关系,肯定是要建立个人关系。 最后,也是很重要的一点,与法官的交往要保持低调,不能到处炫耀,否则法官会提防你,把你拒之千里。
『叁』 法官与律师的区别。
1、两者的工作目的不同,法官为国家工作,律师为钱也就是为自己而工作
2、两者的思维方式不同,法官是站在公正的角度思维的,而律师是站在自己当事人的角度思维的,哪怕是恶人,也要站在恶人的角度思维
3、两者的性格不同,法官是稳重内敛的性格,而律师则是张扬外显的性格
律师不同于古代的讼师、状师。是指依法取得律师执业证书,接受委托或者指定,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
法官是指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产生,在司法机关(一般指法院)中依法行使国家审判权的审判人员,是司法权的执行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第二条明文规定"法官是依法行使国家审判权的审判人员,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军事法院等专门人民法院的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审判员和助理审判员。
(3)法官日律师扩展阅读:
法官应当依法履行的义务
(一)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
(二)审判案件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秉公办案,不得徇私枉法;
(三)依法保障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
(四)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维护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五)清正廉明,忠于职守,遵守纪律,恪守职业道德;
(六)保守国家秘密和审判工作秘密;
(七)接受法律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
中国《律师法》第二十五条明确规定了律师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内容和范围:
(一)担任法律顾问;
(二)担任诉讼代理人;
(三)担任刑事辩护人;
(四)担任非诉讼代理,参与调解和仲裁;
(五)解答法律咨询,代写法律文书等,以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
『肆』 检察官,法官,律师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检察官,法官,律师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检察官是依法履行国家检察权的检察人员,包含最高检、地区各个人民检察院和军事检察院等专业检察院的检察长、检察长、检察委员会、检察员和护士检察员。检察官务必忠诚实行宪法学和法律法规,一心一意服务于人民。检察官依法做好本职工作,受法律法规维护。
邢事律师和行政部门律师,依照服务项目目标和工作中真实身份,分成社会发展律师、企业律师和公职人员律师。律师业务流程关键分成起诉业务流程与非诉讼业务
『伍』 法官和律师,谁更懂法
具体问题复具体分析。立法机关制制定法律也需要法官、律师、学者进行参与。制定法律过程繁琐,还需要到法工委备案,人大通过。法律主要总结归纳社会常见问题,那有些偶发案例、或伴随时代发展产生的新型案例,就比较难以处理,所以法院会有法官会议,在审判过程中,立法上没有规定或规定不明的就会依照法官会议做出的结论来对案件进行审理和认定。有决定全的才是~~所以呢,高下立断。
『陆』 经常听到法官改行当律师,为何法院留不住人
经常听到法官改行当律师,为何法院留不住人?因为律师当法官一般是法院发出邀请,答应律师可以直接当副庭长副院长之类职务的。律师当法官,因为有前面所说的利诱,所以律师大多数不愿意。而法官当律师,都是法官辞职之后在家里等三年,然后去律师所,先当一年的实习律师,之后申请执业证当执业律师,并且终生不能在自己原辖区执业的。所以法官当律师都是自愿的,不为利诱,因而更多的法官当律师。
经常听到法官改行当律师,为何法院留不住人?工作收入就不谈了,公务员取消了很多福利,连平常喝酒吃饭也要小心翼翼,不能影响国家形象。这几年,很多法官跳槽做了律师,律师去做法官的,也有,但很少。大部分都是那种,法院向资深律师抛橄榄枝,承诺高级别的岗位和丰厚的待遇,也是为了弥补法官不断流失的空缺。
『柒』 律师和法官哪个好
一、收入上,确实能多赚点。
律师是典型的金字塔结构行当。做不下去的,往往是死在前三年,能熬到六七年往上的,收入都不差。更高级的大PAR咱不说,上海的律师年平均创收好像是五十万左右,那到手小四十万是有的。
至于法官,全国各地普通法官收入在几万到二十来万不等,把奖金也算在内。沿海地区高些,但工作量大很多。
至于争议最大的黑色收入,肯定有老鼠屎的存在,但据我自身感受,一线城市绝大部分办案法官没黑钱可拿的;就算有时遇到,干这行的胆子小,也不敢拿或者说不会那么傻去赌自己的前途。所以说一些黑钱,是不是交到法官手上去了,还是被中间环节骗去了,真的很难讲。
当然,一定有人会说,你级别不高看不到,你太天真不懂行。我当然没法说自己一定是对的,只能说我对的概率更大:
1、我是真正在里面干过的,接触过无数个案子,无数个法官。比道听途说同学怎样怎样、亲戚怎样怎样要靠谱。
2、至于说我看不准的,不懂行的。我只想说,天天处理社会阴暗面,我接触过的各色人群数不胜数。论人性的把握、看人之准确,还是经历了些磨练的。
3、然并卵。可能信的会信,不信的因为自己没进来干过,光听我说依旧不会信,我也能理解。所以我说我的,给愿意信的朋友一句实话而已。
二、地位上,律师未必低。
1、有句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你挣得是别人一个零头,家里老婆孩子亲戚面前、家外同学聚会朋友碰头,哪直得起腰杆?分享一个玩笑见闻:
某沿海地区法院邀请高级律师来竞聘高级法官,搞半天没人报名。实在太难看了,请司法局协调邀约了几个来面试。面试时领导对某律师说,你如果来,我们申请作为特殊人才引进,给你三十万一年、高级法官职称。那哥们笑笑说,还是算了,我一年缴税一百多万。
2、关于法官尊荣感,或者说“感觉”。
这取决于你想做哪种法官。
有些法官,尤其是一些老法官,确实有高高在上的优越感。也许他们享受的是别人服服帖帖的感觉。我做法官、做律师时都遇到过。
但是,那是真正的荣誉吗?
谁不知道,这时候对你服服帖帖,因为你手上有权,别人不想得罪你,背后指不定怎么骂。真判输了,一样对你不死不休(千万别小看利益的力量)。
『捌』 法官和律师结婚有什么后果
其实法官和律师是可以结婚的啊,但是结婚之后俩人其中之一必须转行。
这就是所谓的回单方退出机制。若一家之答中有法官有律师,那么司法公正会受到很大的威胁。
『玖』 做法官和律师哪个好
如果你想做官儿,当公务员,那肯定是法官,因为法官在诉讼中专中国拥有高于律师的属权力。
如果你只想挣钱,那么可以先做法官,培养关系人脉,再做律师,这恐怕是只有中国才有的特熟路线(人英美都是先做律师,有了水平才敢做法官)
如果你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还有追求的话,那就做律师,一直做下去,最有技术含量。
『拾』 法官和律师有什么区别
律师和法官的区别如下:
1、两者的工作目的不同,法官为国家工作,律师为钱而工作,律师依法取得律师执业证书,接受委托或者指定,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
2、两者的思维方式不同,法官是站在公正的角度思维的,律师是站在自己当事人的角度思维的;
3、两者的性格不同,法官是稳重内敛的性格,律师则是张扬外显的性格。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
第三条
律师执业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恪守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
律师执业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律师执业应当接受国家、社会和当事人的监督。
律师依法执业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害律师的合法权益。第二十九条
律师担任法律顾问的,应当按照约定为委托人就有关法律问题提供意见,草拟、审查法律文书,代理参加诉讼、调解或者仲裁活动,办理委托的其他法律事务,维护委托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