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立明法官
A. 东京审判的疑问
牛头不对马脚.他问的抄是总法官为什么会担心中国退出.而不是问中国的地位和荣誉。
很简单拉,这个判决是很多个国家一起商量,探讨,在做出决定的.当然 如果少了一个国家,会议就要终止,就不能一起探讨,所以总法官不想少了个中国而误了大局。
至少我是这样理解的。其实不用想的太复杂,简单,换个思维去理解。
B. 《马背上的法庭》观后感
马背上的法庭观后感 法庭,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名词,俨然是神圣的。这部《马背上的法庭》 ,也是从一个 侧面讲述了这个司法权力运作的空间维度。 影片讲述了一个“司法下乡”的故事,五十多岁的法官老冯、因为法官职业化而行将退休 的摩梭族书记员杨阿姨还有大学毕业刚参加工作的彝族大学生阿洛三人组成了一个特殊的 法庭——马背法庭,在这个移动的法庭上,他们在情与法碰撞中定纷止争。 在一般的法律人或中高层阶级的眼中, 纠纷应该通过传唤当事人到法庭的方式解决, 但 对于基层甚至是底层司法来说,却有可能是另一番景象, 《马背上的法庭》中, “法庭”是处 于一种主动上门服务性质的,这也油然成为了中国法制的一大特色。因为地区差异的关系, 另外再加上种种自然的、 人文的和历史的不定项及无可避免因素, 我国的国家权力对某些农 村乡土社会的控制相对来说还是较为松动和薄弱的,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思想基础,以及 各方面不等的基础层面,因此, “司法下乡”一词也成为了国家权力在其权力的边缘地带试 图以法律的方式建立自己的权威的有效屏障和保证, 这也从另一个方面使得国家意求的秩序 得以了贯彻落实。 在浩瀚的中国历史长河中,国家权力对广袤的农村都是显得望成莫及,渺小而卑微,曾 经的“农村包围城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如今,却也只是没多大性质度的存留,而 在影片中,也只有国徽和法官服昭示着国家权力的存在,仿佛成为了一种信仰,有些许宗教 意味了吧,但或许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而已。 “猪拱罐罐山案件”或许是对这部影片的一个 小概括,在这个案件中,我们可以看到两种不同的话语系统,一种是以老冯为代表的乡土性 话语系统,一种是以阿洛为代表的精英化话语系统。精英化话语系统是现代化的,在现阶段 中国话语系统中处于强势地位, 它总是表现为一种对传统的革命态度, 对西方文明的推崇备 至,以法治为其主要精髓。而乡土性话语系统是中国传统的表述,一种依靠传统生活的生存 态势,它注重伦理亲情、传统习惯,法律成为解决纠纷的补充性手段,是退而求其次的策略 性手段。 现代化是几代中国人的梦想, 但是, 中国不应该在现代化的过程中迷失方向。 迷失自我。 一个社群之所以称其为民族, 就在于它拥有自己独特的生存模式, 法治究其实质就是规则之 治,是一种能够有效运作的生活模式,在建构规则的过程中,不能总是照搬西方模式,更应 该的是“量体裁衣”。
C. 原告提供的时间。和案发的时间不想复合,应当如何处理
一审法院经过审理认为,被告庞某个人经营的玉林市玉州区锦兴果菜酸品厂被工商管理部门依法注销,被告作为本案的诉讼主体资格不适格。而且该案不属于劳动争议案件处理范围,不能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工伤保险条例》等相关的劳动法律法规处理;原告可通过其他方式,适用其他相关的人身损害赔偿法律法规处理。原告卜凌某、卜某、吴某在法院对该案件性质多次释明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其诉讼请求,本院对此依法不予采纳。遂裁决驳回原告卜凌某、卜某、吴某的起诉。
一审宣判后,原告不服,提起上诉。
二审法院经过审理认为,上诉人卜凌某、卜某、吴某起诉要求被上诉人庞某、杨某、庞某赔偿其亲属死亡的纠纷,属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的规定,依法应予受理。一审法院认为被告作为本案的诉讼主体资格不适格,裁定驳回上诉人的起诉不当,遂撤诉一审裁定,指令原审法院进行审理。
一、当事人主张的法律关系性质与法院认定的不一致时,法院应当如何处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三十五条规定:“诉讼过程中,当事人主张的法律关系的性质或者民事行为的效力与人民法院根据案件事实作出的认定不一致的,不受本规定第三十四条规定的限制,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当事人可以变更诉讼请求。”即当事人主张的法律关系性质与人民法院认定的不一致时,应当告知当事人可以变更诉讼请求。这是释明制度在我国民事诉讼法中最直接的体现。所谓释明,是指在民事诉讼过程中,就案件的实体、程序、法律和事实问题,在当事人不明了的情况下,法官予以解释或明确,以保障其充分行使诉讼权利和适当履行义务的一种行为。在审判权的运行上,释明既是法官的一项权利,又是法官应尽的义务。如在审判过程中法官应当释明却没有进行释明,则属于违反法律程序,构成被二审法院发回重审的理由。所以,在当事人主张的法律关系与法院认定的不一致时,法院应当积极释明,否则就导致法律程序的错误。
二、在当事人变更诉讼请求时,法院应当如何处理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三十五条规定,经过法院释明,当事人变更诉讼请求的,人民法院应当重新指定举证期限。由于当事人已变更诉讼请求,需要重新指定举证期限,以便当事人能够就变更后的诉讼请求进行举证,保障当事人民事诉讼权利。否则,如果没有就变更后的诉讼请求重新指定举证期限,就会导致被二审法院以违反法律程序为由发回重审。
三、在当事人拒绝变更诉讼请求时,法院应当如何处理
释明是法律赋予法官的权利,也是其应当履行的义务。对于当事人而言,是否变更其诉讼请求是其享有的诉讼权利。当事人既可以变更诉讼请求,也可以不变更诉讼请求,法院不能替代当事人依职权变更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否则就违背法院居中裁判的角色。在当事人拒绝变更诉讼请求时,法院应当如何处理,《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三十五条未予明确。
在上述案件中,原告主张死者与被告存在劳动合同关系,但是经过开庭审理,一审法院认为死者与被告并不存在劳动合同关系,而是属于其他法律关系(雇佣关系),并多次向原告释明,告知其变更诉讼请求,但原告始终不予变更其诉讼请求,一审法院遂裁定驳回了其起诉。二审法院认为一审法院驳回起诉不当,遂撤诉一审裁定,指令原审法院进行审理。笔者认为,一审法院认定事实清楚,适应法律正确,二审法院撤销一审裁定不妥,理由如下:
其一,在法院认定的法律关系与当事人主张的法律关系不一致时,属于诉讼程序问题,在原告坚持其诉讼请求,而不依据法院的告知变更诉讼请求的情况下,法院应当作出程序性处理,即裁定驳回原告起诉,而不是驳回其诉讼请求,否则既侵害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又损害当事人的实体权利。
其二,《最高人民法院公报》刊登的案例对此已有相应指导。尽管我国不是判例法国家,但是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且经过《最高人民法院公报》刊登的裁判具有指导作用,可以作为各级人民法院审判案件的重要参考。《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06年第8期刊登的“上诉人北京新中实经济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和上诉人海南中实(集团)有限公司与被上诉人华润置地(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房地产项目权益纠纷”一案,最高人民法院经过审理认为,一审期间华润公司在起诉状、庭审陈述及所附证据材料中,均明确表示其主张项目转让款的依据为双方之间存在房地产项目转让的法律关系。一审法院基于审理查明的事实认为,华润公司诉请主张的“项目转让关系”不能成立,遂于庭审结束后至一审判决前,多次向华润公司行使释明权,告知其变更诉讼请求,否则自行承担诉讼风险,但华润公司拒绝对诉讼请求予以变更。由于华润公司主张的法律关系与一审法院根据案件事实认定的不一致,一审法院不应作出实体判决,而应驳回华润公司的起诉。一审法院在华润公司经释明仍未变更诉讼请求的情形下,迳行对华润公司未予主张的法律关系予以裁判,既替行华润公司的起诉权利,又剥夺了新中实公司和海南中实公司的抗辩权利,违反了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的法定程序,遂作出(2004)民一终字第107号民事裁定书,撤销了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驳回了原告华润公司的起诉。
综上所述,在当事人主张的法律关系与法院根据案件事实认定的法律关系不一致时,法院应当进行释明,告知当事人可以变更诉讼请求,如果当事人予以变更的,法院应当重新指定举证期限,如果当事人拒绝变更的,法院则应当裁定驳回其起诉,而不应作出实体裁判。
D. “法官”代表什么
对法官的了解,应该是在从事律师工作之后,我不敢说我对法官了解有多深入,但就是这些片面的了解,我也是说这些现象发生在个别法官身上,我举一个例子,在开庭时常遇见法官对律师说,把主要观点说说就行了,为什么法官这样说,难道他不知律师代表的是当事人?非也,他当然明白。
我不想用多高深的理论来谈论这个问题,我也没有,我只是想从法官二字身上看能不能简单地解释这个问题。有时和同事闲聊,说为什么法官叫法官,而不叫法师呢?就像做教育的叫教师,做美容的叫美容师,有的同事说,因为他是官,是做法律方面的官,所以叫法官。听起来有点八卦,但听后联系到某些法官的所做所为,似乎有点道理。也许某些法官真把自己当成了官,所以敢对当事人指手画脚,敢对律师说三道四。但就是把自己当成官,也要当父母官呀,当成人民的公仆呀,当成是为老百姓谋福祉的官呀。
但问题是,法官不是官,去掉这个称谓,他/她和其他单位的人一样,不过是一个从事法律的工作者,是什么让他/她认为自己是个官了呢?这个问题一下子真不好回答,中国的体制,或是个人的观念作怪,也许都有吧。但要说到体制上,似乎又不成,国外有三权分立的,不也有法官枉法裁判的。这几年国家进行法制理念教育,进行三个代表教育,但似乎成效不大,好像教育得某些官员麻木了,再教育还是老样子,观念就是改变不了,这是不是某些法官认为自己是官的原因,不好回答。
有人发文说是某些律师让某些法官成为官了,说法有点刻薄,观点有点片面。律师是社会法律工作者,他要挣钱养家户口,那有拿着钱随便去请某些法官的道理,难道他觉得自己的钱多的用不玩了?有病的人才这样说,某些法官非要把自己当成官,才是造成律师的无奈之举。
记得杨立新教授授课时说,他有一次到法院去讲课或是什么,问一个法官,你认为法官代表的是什么?这位法官说,法官当然代表的是国家,是代表公权力的,杨教授反问,一个法官集国家的公权力于一身对付一个手无寸铁的被告人,你难道不觉得很残酷吗?这位法官无语。这位法官的回答也许能回答为什么某些法官把自己当成了官,正是他们认为自己是为国家服务的,才导致这种现象产生。杨教授说的好,法官代表的不是国家,而是法律,是站在公正的立场上,运用法律对被告人进行审判。
令人感慨,是呀,如果每个法官认为自己代表的是法律,还会认为自己是个官吗?还会有我前面所述现象的产生吗?但愿每个法官都知道.
E. 请问有阳光下的法庭2018年上映的由颜丙燕主演的在线免费播放资源
链接:
提取码:jzqq
《阳光下的法庭》
导演:李巨涛、陈立军
编剧:田水泉、郑红星、李巨涛
主演:颜丙燕、何冰、王志飞、刘之冰、瑛子、田牧宸、萧松原、廖京生、田小洁、果靖霖、姚安濂、牛宝军、高明、钱志、胡彩虹、呼延晓辉、温海波、白马竞、赵小锐、杨子骅、颜世魁、茹萍、于又川、陈逸恒、郑晓宁、朱辉、李学政、安迪、李霞、赵小川、白红标、丁一、逯军、刘欣、杨竣茗、张艺心、李雨洋、李之璇、宫海滨、李天涯、李金明、孙率航、品乐、张洪伟、刘季、郝文婷、杨凯涵、韩龙瑄、杨均柏、冯晓江、李素云、魏峰、齐晓梅、崔姗姗、王成、常泰、季马、玲珑、王艺萌、姚思思、傅晓明、康杰、贾小双、钱胤文、刘子铭、王仪伟、袁本君、徐昊宇、谷奔
类型: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中国大陆
语言:汉语普通话
首播:2018-04-08(中国大陆)
集数:36
单集片长:45分钟
又名:阳光法庭、人民的锤子(豆友译名)、CourtintheSun
由中央电视台、最高人民法院影视中心、青岛东唐影视科技有限公司出品的36集电视剧《阳光下的法庭》,将于4月8日起在央视综合频道晚8点黄金时间盛大开播。这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组建后,为积极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全国两会精神,全面深化依法治国实践,推出的一部“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的现实题材精品电视剧。
本剧以党的十八大之后推进的司法改革为时代背景,从一位国家二级大法官、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的视角切入,选取了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和积极影响的环境保护、跨国知识产权纠纷、平反冤错案件、攻克执行难、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司法保障等案例,以艺术化的表达,展示和剖析了人民法院在推进司法改革、建设智慧法院、维护公平正义等方面做出的积极探索和不懈努力,塑造了一批具有法治理想和法治情怀的司法工作者群像。
本剧演员阵容豪华,颜丙燕、王志飞、何冰、刘...
F. 揭秘,什么样的人能入选最高人民法院首批员额法官
对审判委员会委员、现任或曾任巡回法庭主审法官按要求审查后,提请遴选委员会审议入额。
对审判员采取考核方式,择优入额。
对助理审判员采取业绩考核为主、考试为辅的方式择优入额。
G. 龚如心与哪些人争夺案件
1990年4月10日,龚如心的丈夫,华懋集团董事局主席王德辉被绑架,从此失踪。
1997年5月26日,王德辉的父亲王廷歆入禀香港高等法院原讼法庭,要求法庭宣布他失踪超过7年的儿子已经死亡﹐颁令执行他在1968年立下的遗嘱,龚如心提出反对(案件编号HCAP6/1997)。1999年1月14日,高等法院上诉庭基于王德辉法律上并未死亡﹐撤销王廷歆的申请(案件编号CACV24/1998)。
1999年6月,王廷歆入禀香港高等法院原讼法庭,申请宣誓证明王德辉已去世,于9月22日获得批准。
2001年7月28日,在香港漫画节《小甜甜Nina Nina》画册签名会上,龚如心表示自己已立下遗嘱,除了预留照顾(家中的)老人外,其余皆会捐给“华懋基金”作慈善用途。按当时报章报导,其资产估计约值三百亿港元。
2001年8月6日,王德辉遗嘱认证案正式在高等法院原讼法庭开审,涉及王德辉的两份遗嘱:一份在1968年订立,遗赠所有财产予王廷歆,而另一份在1990年失踪前订立,遗赠所有财产予龚如心。(案件编号HCAP8/1999)
2002年7月28日,龚如心《2002年遗嘱》所注明的订立日期。
2002年10月15日,案件审结,原定6星期的审讯最终用了共172天聆讯,创下香港民事诉讼纪录。11月21日,法官任懿君裁定王廷歆胜诉。
2002年12月11日,龚如心应商业罪案调查科邀请,协助调查有关她涉嫌伪造遗嘱一案。21小时后,警方正式拘捕龚如心,她获准自签500万港元保释外出。警方亦到华懋集团的办公室搜查,并且捡走部分文件。
2002年12月28日,龚如心入禀香港高等法院上诉庭提出上诉。
2003年9月29日,案件在高等法院上诉庭开审。(案件编号CACV460/2002)
2004年6月28日,上诉庭以2比1票数驳回龚如心提出的上诉,其中法官王式英裁定上诉得直,而法官杨振权、袁家宁则裁定驳回,但3名法官皆指没有证据证明龚如心亲手伪造王德辉的遗嘱。
2004年11月17日,龚如心获上诉庭批准上诉至香港终审法院。
2005年1月28日,龚如心被控以伪造、使用虚假文书及意图妨碍司法公正三项罪名,在东区裁判法院提讯,准以5500万港元现金保释候讯,打破香港历来涉及刑事案件的女性疑犯中,保释金额最高的纪录。(案件编号ESCC496/2005)
2005年7月11日,案件在终审法院开审,5名法官包括常任法官陈兆恺、李义,及非常任法官列显伦、鲍伟华、施广智,案件编号FACV12/2004。
2005年9月15日,龚如心胞弟,任职医生的龚仁心在其诊所所在的商场外遭4人袭击,其饲养的一只唐狗亦被打至重伤,嘈吵声惊动商场保安员而吓退匪徒。龚仁心相信他们意图绑架。
2005年9月16日,终审法院5名法官一致裁定龚如心胜诉,龚如心得到估计逾400亿港元遗产。
2005年12月3日,基于终审法院的判决,以及在遗嘱上找不到龚如心的指模,律政司撤销对龚如心的所有检控。
H. 中国政法大学的知名校友有哪些
1、学界校友:
郑成思、贺卫方、王人博、王保树、陈瑞华、江平、陈光中、张晋藩、李德顺、应松年、王名扬、潘汉典钱端升、胡建淼、王裕国、陈明华
2、政界校友(在职):
热地全国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央政法干校毕业
沈德咏最高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法大研究生院诉讼法专业毕业
张耕最高人民检察院常务副检察长北京政法学院法学基础理论专业毕业
王秀红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
鲍绍坤中央政法委副秘书
沈春耀全国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法大研究生院国际法专业毕业
王胜明全国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
朗胜全国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
赵大程司法部副法律系本科毕业
陈训秋司法部副
郝明金监察部副
赵岸青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纪检组长
强卫青海省省委中央政法干部管理学院毕业
袁纯清山西省省委法大研究生院学专业毕业
1、中国政法大学简称法大、政法大学。是一所以法学为特色和优势,兼有学、社会学、历史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的学科协调发展的中央部属高校。
2、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大学、首批入选“2011计划”高校。同时为国家111计划立项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学校是全国唯一拥有法治建设与人才培养基地的高校,是中国最著名的法律、学院校,被誉为“中国法学的最高学府”。
3、学校位于首都北京市,现有海淀区学院路和昌平区府学路两个校区。其中,学院路校区是学校的研究生院所在地,昌平校区是本科生、中欧法学院所在地。
4、中国政法大学是中央部属高校,一所以法学为主体,兼有文学、史学、哲学、经济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为全国75所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之一。
I. 跪求从法律角度写的《东京审判》的观后感,专业人士帮忙!!!😘😘
A 《东京审判》的观后感
东京审判,共开庭818次,法庭纪录48000页,判决书1200页,检察方与辩护方共提出证据4336件,双方提供证人1194人,其中419人出庭作证,整个审判共耗资750万美元。在审判中,同时还配备了大量翻译人员,并设有一个三人语言仲裁小组,以便当庭对翻译问题作出裁定。从而构成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审判,在现代国际法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东京审判,是对传统国际法原理的继承与发展,也是确立现代国际法尤其是战争法基本原则的一次重要实践,为20世纪下半叶对国际战争罪犯的审判提供了充分和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东京审判在现代国际法学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首先,东京审判确立了现代战争犯罪的新概念。1625年,格老秀斯在其名著《战争与和平法》一书中指出,对于违反国际法的犯人,捕获者或审判者有权处其死刑。但是,一直到二次大战前,战争犯罪的概念仅局限于违反战争法规或惯例的行为,如杀人、放火、奸淫、虐俘、残害平民等。东京审判(包括之前的纽伦堡审判)将战争犯罪的概念予以扩展,增设了破坏和平罪与违反人道罪。并通过审判实践,对这两种犯罪予以法理上的阐明。
东京审判确立的第二项新的战争罪是破坏和平罪,对于此项罪名,在法庭审理中曾有过激烈争论。被告方以两个质疑试图否定法庭的管辖权:一、被告们参与战争时,侵略战争是否已被定为犯罪?如果当时不定为犯罪,那么即使到了现在(审判时)定为犯罪,被告也是无罪的,因为“法律不能溯及既往”;二、纵使当时已定为犯罪,参与其事的个人是否也应该负责?
东京审判强调,上述两项质疑,早在纽伦堡审判时即已解决,其法理依据为:侵略战争早已在国际法上被公认为是犯罪,而且是“最大的国际性罪行”,这已由一系列国际公约所证明。东京审判指出,纽伦堡审判在法理上是充分的,它没有创设而只是以实践行为适时地宣布了侵略战争是犯罪这一项国际法原则。
至于个人是否应承担责任问题,法庭上被告以及西方某些国际法学者(包括东京审判的个别法官)提出了四个否定理由:
一、侵略战争是一种“国家行为”,是国家主权的一种行使或表现,对其负责的应该是国家而不应该是个人;
二、侵略战争是国际法上的犯罪,国际法是以国家而不是以个人为主体,个人在国际法上是没有责任的;
三、国际法对于违反它的规定的国家有制裁,但对于违反它的个人因没有规定制裁方法而无从着手处罚;
四、按照刑法原理,犯罪必须有犯罪者的“犯罪意思”,个人参加战争时是不可能有犯罪的意思的。
东京审判指出,关于第一项理由,由于国际法对国家和个人同时规定了义务,因此,对于破坏国际法的个人进行处罚是有法理根据的,在实践上也是有“奎林案”等所支撑的。法庭强调,说个人应对侵略战争负责,并不等于国家可以免除责任。但由于现代国际法对国家责任更强调的是民事赔偿,而加重民事赔偿又会增加各侵略国人民的负担,故强调对野心家和好战者个人的刑事责任,将是现代国际法发展的趋势。
第二和第三项理由也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国际法对处罚个人早已有了制裁方法,其实践事例也是举不胜举,从对海盗和贩卖人口的惩罚,到一系列国际公约,这个问题是早已解决了的。
对于第四项理由即犯罪的意思问题,东京法庭的判决书明确指出,第一,人人有知晓和遵守一切现行法(包括国际法)的义务,对于现行法的愚昧无知,不能作为免除个人罪责的辩护理由;第二,被告们在从事侵略的时候,纵使不能精确地了解侵略在国际法上是何等严重的罪行,但是以他们的知识和地位来说,他们决不会不知道破坏条约、攻击邻国的行为是错误和有罪的。因此,不能说他们没有“犯罪意思”。
东京审判的实践以及对上述法理的阐述,为二次大战后国际法上战争犯罪理论的发展贡献了有益的学术见解。1949年以后通过的各项旨在维护世界和平、保障人权的《日内瓦公约》,所遵循的就是由纽伦堡和东京审判所确立下来的关于战争犯罪的原则。1993年联合国安理会第827号决议通过的《审判前南罪犯国际法庭规约》和1994年安理会第955号决议通过的《卢旺达国际法庭规约》,所依据的主要也是上述战争犯罪的概念,只是在表述时作了一些变化而已。
其次,东京审判确立了各项战争犯罪的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包括:
一、追究犯罪者个人的刑事责任原则;
二、官职地位(官方身份)不免除个人责任原则。
三、长官命令不免除个人责任。
这部影片让我看得热血沸腾,参加东京审判的中国法学界成员主要有法官梅汝璈,检察官向哲濬,法官助理杨寿林,检察官顾问倪征等。在两年半漫长的审判中,向哲濬检察官、倪征顾问等尽心敬业,有时常常是废寝忘食,全力寻找各种证据,在一次次的辩论中,以一桩桩铁证历数了各个战犯的种种侵华罪行。在定罪量刑阶段,梅汝璈法官又日夜与各国法官反复磋商,最后终于将坂垣征四郎、土肥原贤二、松井石根这三个对中国人民犯下累累罪行、欠下无数血债的战犯,连同东条英机等一起共7人,送上了绞刑台,为受到日本侵略者残害的中国以及亚太地区人民伸张了正义。
东京审判,不管是从法律意义上说还是从政治意义上说,她都唤醒了人们那颗爱国的心。让人们的心为之颤抖!
J. 大法官的历任
·第一届大法官(37-47)
燕树棠向哲濬(38.4.1-47.9)黄又昌魏大同(38.4.1-47.9)张式彝(37.7-37.11)苏希洵(38.4.1-47.9)李伯申(37-40)夏勤(38.4.1-39.9)胡伯岳黄正铭(41.4.1-47.9)洪文灡徐步垣(41.4.1-47.9)张于浔(37-40)王风雄(41.4.1-47.9)林彬(37-40)曾劭勋(41.4.1-47.9)刘克隽蔡章麟(41.4.1-47.9)沈家彝韩俊杰(41.4.1-47.9)翁敬棠何蔚(41.4.1-47.9)叶在均(40.4.1-47.9)
·第二届大法官(47-56)
林纪东曾繁康 徐步垣 黄演渥 胡伯岳史尚宽黄正铭胡 翰 (51.7-56.9) 曾劭勋 (47.7-53.1) 史延程 王之倧 诸葛鲁 洪应灶 黄 亮 (53.9.16-56.9) 金世鼎王昌华(53.9.16-56.9) 景佐纲
·第三届大法官(56-65)
林纪东黄演渥 (56-60) 金世鼎 胡伯岳黄亮景佐纲 王之倧 欧阳经宇 李学灯田炯锦(60-60)黄正铭(56-60) 戴炎辉 (60-61) 管欧陈朴生(61-65)张金兰 (大法官)(61-65) 范馨香 (61-65) 洪应灶陈世荣(61-65) 程德光 (56-58)翁岳生(61-65) 曾繁康
·第四届大法官(65-74)
陈朴生涂怀莹翁岳生李润沂(65-71)林纪东蒋昌炜 瞿绍先 洪逊欣 (65-70) 梁恒昌 杨与龄 范馨香 杨日然 (65-71)陈世荣杨建华(65-71) 郑玉波李钟声(65-71) 姚瑞光马汉宝(65-71)
·第五届大法官(74-83)
刘铁铮 瞿绍先 范馨香 (74-76.11) 杨与龄 马汉宝 杨日然 (74-83) 杨建华 史锡恩翁岳生陈瑞堂 李钟声李志鹏吴庚 张承韬 郑健才 张特生
·第六届大法官(83-92)
翁岳生陈计男刘铁铮曾华松吴庚董翔飞王和雄杨慧英王泽鉴戴东雄林永谋苏俊雄林国贤黄越钦施文森赖英照城仲模(辞职获准)谢在全孙森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