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法院判依

法院判依

发布时间: 2022-04-24 08:18:14

法院判决引用法律依据的法律形式有哪些

法院可以作为判案依据的法律形式主要包括法律及法律解释、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或者单行条例、司法解释。其它的规范性文件,根据审理案件的需要,经审查认定为合法有效的,可以作为裁判说理的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裁判文书引用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规定》
为进一步规范裁判文书引用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工作,提高裁判质量,确保司法统一,维护法律权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等法律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 人民法院的裁判文书应当依法引用相关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法律文件作为裁判依据。引用时应当准确完整写明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名称、条款序号,需要引用具体条文的,应当整条引用。
第二条 并列引用多个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引用顺序如下:法律及法律解释、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或者单行条例、司法解释。同时引用两部以上法律的,应当先引用基本法律,后引用其他法律。引用包括实体法和程序法的,先引用实体法,后引用程序法。
第三条 刑事裁判文书应当引用法律、法律解释或者司法解释。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裁判文书引用规范性法律文件,同时适用本规定第四条规定。
第四条 民事裁判文书应当引用法律、法律解释或者司法解释。对于应当适用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或者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可以直接引用。
第五条 行政裁判文书应当引用法律、法律解释、行政法规或者司法解释。法院判决引用法律依据是对于应当适用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部门公布的行政法规解释或者行政规章,可以直接引用。
第六条 对于本规定第三条、第四条、第五条规定之外的规范性文件,根据审理案件的需要,经审查认定为合法有效的,可以作为裁判说理的依据。
第七条 人民法院制作裁判文书确需引用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之间存在冲突,根据立法法等有关法律规定无法选择适用的,应当依法提请有决定权的机关做出裁决,不得自行在裁判文书中认定相关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
第八条 本院以前发布的司法解释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

❷ 法院判决离婚的依据有哪一些

法院判决离婚的依据是夫妻感情是否破裂,这是法院判决离婚的唯一标准。如果夫妻之间一方存在重婚;与他人同居;家庭暴力等情况的,可以认定为夫妻感情破裂。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❸ 法院判决流程

法院判决流程分为开庭、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被告人最后陈述、评议、审判五个阶段。
法律分析
法院判决流程第一步为开庭。开庭前需准备:各人进场,书记员点清当事人是否到齐并宣布法庭纪律,随后法官们进场,全体起立,坐下后,审判长敲法锤,宣布开庭,简述案由。当事人介绍审判人员,告知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义务,询问当事人有没有要回避的,没有的就继续进入下一轮,有则需要延期审理。第二步法庭调查。由公诉人读起诉书或原告读起诉状,原告有代理人的要读代理词,同时被告自我辩护,有代理人的,代理人宣读辩护词或答辩词。接下来双方轮流举证,并就证据能否被采纳或其证明力大小互相辩论。第三步法庭辩论。等双方都举证完完,审判长宣布结束法庭调查,开始法庭辩论,公诉人、被告人或双方当事人及其代理人轮流发表对自己有利的对案件的处理意见。第四步被告人做最后陈述或双方当事人作最后发言。当审判长认为事实都辩清楚了之后,会结束法庭辩论,进行这一环节。第五步合议庭退庭评议。评议内容是讨论如何判案,此环节为保密环节。最后当庭宣判或宣布定期宣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九十条 公诉人、辩护人应当向法庭出示物证,让当事人辨认,对未到庭的证人的证言笔录、鉴定人的鉴定意见、勘验笔录和其他作为证据的文书,应当当庭宣读。审判人员应当听取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意见。
第一百九十一条 法庭审理过程中,合议庭对证据有疑问的,可以宣布休庭,对证据进行调查核实。人民法院调查核实证据,可以进行勘验、检查、查封、扣押、鉴定和查询、冻结。

❹ 法院判案是依据法律法规还是按风土人情常理

主要依据法律法规,有些情况下也会适当考虑风土人情常理,这就是法官的自由裁量权了

❺ 法院判决依据法律还是法规

法律分析:可见,民事法院所作出的任何一种判决,其依据必然是我国的法律制度。当然,每一起不同的民事纠纷当中,法院的判决依据在这里根本就无法一概而论。程序法只是用来约束民事法院的审判工作,民事纠纷关键还是要参考相应的实体法进行判决的,毫无法律依据的判决是不产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所依据的法律依据是与各种民事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等等,理论上的问题就没有必要再探讨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六十一条 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第一百四十九条 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❻ 法院判决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不包括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第一百三十八条判决书应当写明:(一)案由、诉内讼请求、争议的容事实和理由;(二)判决认定的事实、理由和适用的法律依据;(三)判决结果和诉讼费用的负担;(四)上诉期间和上诉的法院。判决书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

❼ 法院判决依没有认可的遗嘱复印件判决,请问是认定错误吗

应该属于事实认定错误。遗嘱是复印件,且未经一致认可,故该遗嘱复印件不能作为证据使用。

❽ 杭州杀妻碎尸案凶手二审维持死刑,法院判决的依据是什么

杭州杀妻碎尸案凶手二审维持死刑,法院判决的依据是什么?下面就我们来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一番探讨,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到有需要的朋友们。

综上所述,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觉得,许国利因家庭婚姻矛盾对老婆来某某心存憎恨而故意夺走其性命,其手段已组成故意伤害罪。许国利有蓄谋地犯案,并虚构虚假信息遮盖罪刑,主观性恶变极深,犯案方式尤其残酷,社会发展影响巨大,罪刑极为比较严重,原则上依规惩治。许国利起诉及辩护律师要求评定没罪或从轻处理惩罚的原因不够,不予以采取。到庭检察员的建议创立,给予采取。原判判罪和法律适用恰当。定罪量刑适度。审判程序合理合法。故做出前述判决。

❾ 二审法院判决依我没交诉讼弗由维持原判

二审法院判决以没交诉讼为由维持原判的说法是错误的。
如果上诉人没有按时缴纳上诉费,二审法院只能裁定按上诉人自动撤回上诉处理,而不会判决维持原判。
如果二审作出判决,就是正常生理案件,与是否交纳上诉费没有关系。
最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百一十三条规定:原告应当预交而未预交案件受理费,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其预交,通知后仍不预交或者申请减、缓、免未获批准而仍不预交的,裁定按撤诉处理。

热点内容
当法官有生命危险 发布:2025-02-12 16:18:10 浏览:714
考法官公务员经验谈 发布:2025-02-12 15:41:00 浏览:707
建筑设计方法学 发布:2025-02-12 15:28:06 浏览:800
安阳法院月薪 发布:2025-02-12 15:26:06 浏览:127
美国就香港立法 发布:2025-02-12 15:25:14 浏览:731
原因行为民法 发布:2025-02-12 14:51:44 浏览:165
九六年刑事诉讼法 发布:2025-02-12 14:50:47 浏览:346
合同法406条规定 发布:2025-02-12 14:46:02 浏览:442
司法考试报名入口通道 发布:2025-02-12 14:41:03 浏览:901
民事送诉讼法 发布:2025-02-12 14:33:13 浏览: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