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和法官商议量刑叫什么

和法官商议量刑叫什么

发布时间: 2022-04-24 08:45:39

『壹』 法律量刑的标准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另外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具体规定,第一条 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规定的“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包括挪用者本人使用或者给他人使用。
挪用公款给私有公司、私有企业使用的,属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
第二条 对挪用公款罪,应区分三种不同情况予以认定:
(一)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构成挪用公款罪。
挪用正在生息或者需要支付利息的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但在案发前全部归还本金的,可以从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给国家、集体造成的利息损失应予追缴。挪用公款数额巨大,超过三个月,案发前全部归还的,可以酌情从轻处罚。
(二)挪用公款数额较大,归个人进行营利活动的,构成挪用公款罪,不受挪用时间和是否归还的限制。在案发前部分或者全部归还本息的,可以从轻处罚;情节轻微的,可以免除处罚。
挪用公款存入银行、用于集资、购买股票、国债等,属于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所获取的利息、收益等违法所得,应当追缴,但不计入挪用公款的数额。
另外根据该司法解释第三条之规定: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以挪用公款一万元至三万元为“数额较大”的起点,以挪用公款十五万元至二十万元为“数额巨大”的起点。挪用公款“情节严重”,是指挪用公款数额巨大,或者数额虽未达到巨大,但挪用公款手段恶劣;多次挪用公款;因挪用公款严重影响生产、经营,造成严重损失等情形。
“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以挪用公款五千元至一万元为追究刑事责任的数额起点。挪用公款五万元至十万元以上的,属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情节严重”的情形之一。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情节严重的其他情形,按照本条第一款的规定执行。
各高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按照本解释规定的数额幅度,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也就是说,在量刑上,法官的自由裁量权还是很大的。从你说的二百二十万来看,确实是“数目巨大”了,所以感觉该判决较为恰当。
另就补充提问的回答:数目巨大不退还的要判十年以上的,因为有了退还情节故判在十年以下,我前面就说过在这方面审判的法官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况且我毕竟没有对这个案子有个感性的了解,或许这个案子有一些例如群众反响比较恶劣,上级部门比较关注等等社会因素在内也会影响最终的判决结果。还有就是感觉你是在对该案是否应该上诉进行犹豫,我不知道你的身份所以无法对你进行某些建议,所以感觉这些事情还是当事人自己拿主意比较好。

『贰』 什么是量刑建议权

量刑建议权的理论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一条。对于认罪认罚案件,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判决时,一般应当采纳人民检察院指控的罪名和量刑建议。量刑建议权是公诉人依照法律所享有的在庭审过程中向法官提出量刑建议的权力。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一条
对于认罪认罚案件,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判决时,一般应当采纳人民检察院指控的罪名和量刑建议,但有下列情形的除外:
(一)被告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或者不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的;
(二)被告人违背意愿认罪认罚的;
(三)被告人否认指控的犯罪事实的;
(四)起诉指控的罪名与审理认定的罪名不一致的;
(五)其他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情形。
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量刑建议明显不当,或者被告人、辩护人对量刑建议提出异议的,人民检察院可以调整量刑建议。人民检察院不调整量刑建议或者调整量刑建议后仍然明显不当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作出判决。

『叁』 在法庭上,审判罪犯量刑的人,是由哪些成员组成的他们在审判犯人中,各自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一般刑事案件都是合议庭审理,也就是三个法官或是法官和人民陪审员组成,从法律规定来说,三个人都可以对定罪量刑发表意见,最终的意见以多数人的意见为准。但是,在实践中的,拿意见的是主审法官(不一定是审判长),法官的意见经过庭长和院长的批示后就会成为判决,合议庭的其他两个人通常都会顺从主审法官的意见。

『肆』 审判时,公诉机关的量刑意见的作用

公诉机关的量刑意见只能是法官量刑时的参考,因为案件涉及定性以及庭审调查出现的新的情节,法官量刑时既有比公诉意见量刑重的情况,也有量刑轻的情况,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是根据事实和法律做出罪与刑相适应的判决.公诉机关对法院的作出的判决在量刑方面有不同的意见,可以在判决后,实施法律监督,提出抗诉.

『伍』 法官量刑一般怎么确定的

合议庭成员经过讨论后民主决策,一人一票,确定刑期。
如果无法确定,报审判委员会决定。

『陆』 刑事案件开庭审理,法院对于检察院建议量刑必须采纳吗

不是必须采纳的;量刑建议不过是检察机关行使量刑监督权的一种体现,检法两家存在争议的情况是很常见的;若检察机关认为法院的量刑与量刑建议差别太大且无正当理由,则可考虑通过抗诉的形式行使审判监督权。

『柒』 量刑情节竞合是指什么,数个量刑情节竞合如何

1、量刑情节:是指在某种行为已经构成犯罪的前提下,人民法院对犯罪人裁量刑罚时应当考虑的,据以决定量刑轻重或免除刑罚处罚的各种情况。

2、量刑情节的竞合:是指在一个刑事案件中,一个犯罪嫌疑人,的定罪量刑时,出现多个量刑情节并存的情况。比如:抢劫罪中,行为人是已满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的情节,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同时存在自首的情节,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3、对于不同类型的量刑情节竞合,采取不同的适用方式。比如:应当类,可以类,从类,加减类等等:

(一)适用量刑情节的方法

(1)禁止重复评价。1、作为定罪使用过的事实情况,在量刑时不再作为量刑情节;2、已经作为减轻、免除处罚情节使用过的事实情况,不再作为从轻情节使用;3、已经作为法定量刑情节使用过的事实情况,不再作为酌定情节使用。

(2)全面、综合分析。1、对有利于或不利于被告人的情节,量刑时应当兼而顾及,给予同等重视;2、对各个情节分析,结合考虑犯罪的基本事实,从而得出一个总体的结论。

(3)优先适用。在同一案件中多种量刑情节并存的情况下:1、法定量刑情节优于酌定量刑情节;2、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情节并存时,排列在前的优先考虑;3、"应当"情节优于"可以"情节。但"可以"情节一经认定为该案适用的情节,也就由法律上的"可以"情节转化为司法上的"应当"情节;4、犯中情节优于犯前和犯后情节。

(4)权重对等。应根据具体量刑情节的轻重程度,决定适用从宽从严的幅度大小。

(二)多个同向量刑情节并存的适用

这里同向量刑情节是指已经确定适用从轻、减轻、免除或是从重处罚功能的情节。多个同向量刑情节并存是指从宽处罚情节与从宽处罚情节并存,从重与从重处罚情节并存。从宽处罚情节并存包括以下八种情形:多个从轻并存、多个减轻并存、从轻与减轻并存、多个从重并存、多个免除并存、从轻与免除并存、减轻与免除并存、以及从轻、减轻与免除并存。显然与免除情节并存时,其他从宽情节均已失去意义,对被告人应免除处罚。所以只需对前四种情况作出区分即可。第一多个从轻量刑情节并存时,必须考虑该犯罪的社会危害性的大小和法定刑的轻重,然后考虑从轻处罚情节对量刑的影响。第二多个减轻量刑情节并存时,必须考虑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大小与法定刑轻重,再结合减轻情节而定,对于犯罪的社会危害性较小,法定较低的案件,若有两个以上减轻情节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免除处罚。第三从轻与减轻量刑情节并存时,也应根据其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大小与法定刑轻重来考虑是从轻处罚,还是减轻处罚,抑或免除处罚。第四多个从重量刑情节并存时,从严情节的量刑同整个犯罪社会危害性程度成正比关系,即案件的社会危害性大,从严情节的量刑作用就大,反之就小。两个以上从重情节,在相应的法定刑幅度内要判处较重的刑罚,甚至可以判处法定最高刑,但不能变为加重处罚。

(三)多个逆向量刑情节并存的适用

(1)从重情节与从轻情节并存。在这种情况下,一般应当先考虑从重情节,在从重处罚的基础上考咋再虑从轻处罚情节。先从重,可以在法定刑内确定上限,既有利于实现刑罚惩罚犯罪的目的,又能帮助法官划定犯罪处刑的范围,再从轻,可以使得从轻情节得以实现,体现刑罚设定的人性化。


(2)从重情节与减轻情节并存。对于此,一般应当先考虑减轻处罚情节,在与罪行相应的法定刑幅度的最低刑以下酌定一定的刑罚,然后在减轻处罚的基础上再予以从重处罚。此举即可充分体现从重情节和从轻情节的作用,又能很好的平衡而这对量刑的影响,避免顺序颠倒产生的适用从重情节无意义的结果。


(3)从重情节与免除情节并存。这种情况下,不能简单的决定免除处罚,一般情况下,应首先考虑免除情节对量刑结果的影响,然后再考虑从重情节,综合平衡二者对刑罚的影响力的大小,而不能轻易为之。


(4)从重情节与从轻、减轻情节并存。结合前两种情形,应当先考虑减轻情节,在与罪行相适应的法定刑幅度的最低刑以下酌定一定的刑罚,然后再从重处罚,最后在考虑从轻处罚。


(5)从重情节与从轻、减轻、免除情节并存。这种情况,由于行为人存在多种从宽情节,其社会危害程度与人身危险性会随之相应降低,可以考虑从宽情节先合并予以免除处罚,在此基础上适用从重处罚情节与免除处罚情节并存的情形。

『捌』 庭审中量刑者是公诉人还是审判长是否要根据公诉人的提议量刑,还是审判长及合议庭的意见

公诉人只能提出量刑建议,不能决定刑罚;
公诉人提出的量刑建议,原则上对法院的审理没有影响;
法院的审理是完全独立的,具体刑罚完全由审判长、合议庭依据法律及犯罪事实做出。

『玖』 如何量刑法官失职罪立案标准

法官失职罪立案标准是,造成死亡人以上,或者重伤2人以上,或者轻伤5人以上的、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以上的或者是其他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形。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热点内容
当法官有生命危险 发布:2025-02-12 16:18:10 浏览:714
考法官公务员经验谈 发布:2025-02-12 15:41:00 浏览:707
建筑设计方法学 发布:2025-02-12 15:28:06 浏览:800
安阳法院月薪 发布:2025-02-12 15:26:06 浏览:127
美国就香港立法 发布:2025-02-12 15:25:14 浏览:731
原因行为民法 发布:2025-02-12 14:51:44 浏览:165
九六年刑事诉讼法 发布:2025-02-12 14:50:47 浏览:346
合同法406条规定 发布:2025-02-12 14:46:02 浏览:442
司法考试报名入口通道 发布:2025-02-12 14:41:03 浏览:901
民事送诉讼法 发布:2025-02-12 14:33:13 浏览: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