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法院讲解
⑴ 铁路运输法院 地域划分
提起铁路,人们马上能联想到呜呜轰鸣的火车和遍布全国四通八达的铁路网络,说起法院,任何一个普通百姓也能信手拈来的说出几个。可是一说到铁路运输法院,大家的表情往往是一致的惊讶,很多人会不约而同地问到:“铁路还有法院啊?” 的确,铁路运输法院不同于其他地方各级人民法院。铁路运输法院是国家设在铁路运输部门的审判机关,是我国人民法院体系中专门法院的组成部分。说它是“专门法院”,主要指它的机构设置和案件管辖范围不同于其他人民法院。 铁路运输法院的设置区别于按行政区划设置的地方各级人民法院。铁路运输法院的设置同各铁路运输企业的设置是一一对应的。拿北京铁路运输企业北京铁路局来讲,北京铁路局辖区内设有两级专门法院:即北京铁路局所在地设北京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北京铁路局所辖原各铁路分局(现为各铁路办事处)所在地即北京、天津、石家庄分别设有三个基层铁路运输法院。 其次,铁路运输法院有自己专门受理案件的范围。第一,铁路运输法院作为专门法院不受理行政诉讼案件,即“民告官”的案件。第二,其受理的刑事案件多为发生在铁路系统机关、厂、站、段、所、队等单位的刑事案件;发生在旅客列车上和运行或停留的货物列车上的刑事案件;发生在铁路沿线的盗窃、破坏铁路器材和重要设施的案件等。第三,铁路运输法院不受理婚姻、家庭、继承等纯民事纠纷的案件。最高人民法院规定了十二类专门由铁路运输法院管辖的民商事案件,从此明确划分了铁路运输法院与地方人民法院对案件管辖的分工,这些案件类型分别是:铁路货物运输合同纠纷案件;铁路旅客和行李、包裹运输合同纠纷案件;由铁路处理的多式联运合同纠纷案件;国际铁路联运合同纠纷案件;铁路货物运输保险合同纠纷案件;代办托运、包装整理、仓储保管、接取送达等铁路运输延伸服务合同纠纷案件;国家铁路与地方铁路、专用铁路、专用线在修建、管理和运输方面发生的合同纠纷案件;铁路在装卸作业、线路维修等方面发生的委外劳务合同纠纷案件;铁路系统内部的经济纠纷案件;违反铁路安全保护法律、法规,对铁路造成损害的侵权纠纷案件;铁路行车、调车作业造成人身、财产损害,当事人向铁路运输法院起诉的侵权纠纷案件;上级人民法院指定铁路运输法院受理的其他经济纠纷案件。随后,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上述授权,另行指定了北京铁路运输两级法院受理民商事纠纷案件的范围。也就是在最高人民法院的上述规定外,北京铁路两级法院还应当受理铁路部门及其所属企、事业单位为一方当事人的各类合同纠纷案件;债权债务纠纷案件;侵权损害赔偿纠纷案件;房地产纠纷案件;铁路所属企业破产案件。另外还可以受理一方当事人原为铁路部门,现仍从事铁路运输服务、铁路工程建设、铁道设备制造、铁路通信的企、事业单位发生的上述五类民商事纠纷案件。但是北京铁路两级法院不能受理技术合同纠纷之外的知识产权纠纷案件。 铁路运输法院作为与铁路运输密切相关国家专门法院,它的审判工作完全独立于各铁路运输企业。当事人对基层铁路法院的一审裁判不服,可以上诉到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对铁路运输中级法院的一审裁判不服则可以上诉到省高级人民法院。各省的高级人民法院负责监督和指导本辖区内的两级铁路运输法院的审判工作,有权纠正各级铁路运输法院在审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⑵ 北京铁路运输法院的法院简介
北京铁路法院初建于1954年3月,当时称为“北京铁路沿线专门法院”,1955年3月更名为“北京铁路运输法院”,1957年9月予以撤销。1980年11月12日,北京铁路运输法院恢复筹建,1982年5月1日开始正式办案。2012年6月6日,北京铁路运输法院纳入国家司法管理体系,移交北京市委和北京市高级法院,实行属地管辖 。
1982至2012年,作为设立在铁路部门内部维护国家铁路经济命脉畅通的司法机关,北京铁路运输法院受理同级铁路检察院提起公诉的刑事案件和符合法律规定的刑事自诉案件,以及涉及铁路运输、铁路安全、铁路财产的民事诉讼一审案件。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指定,自2013年12月21日起,北京铁路运输法院同时受理北京市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内发生的运输合同纠纷一审案件和保险纠纷一审案件 。
北京铁路运输法院恢复成立后,相继在北京铁路局北京分局101会议室、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路31号、北京市丰台区莲花池东路130号办公,2015年10月起迁至北京市海淀区北蜂窝路甲5号 。
⑶ 为什么有铁路法院,他究竟是归高法管还是铁路部的私人刑堂
铁路法院初建于1954年3月,到1956年初,铁路运输检察院的各级机构普遍建专立。主要受理涉及铁属路运输、铁路安全、铁路财产的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
2009年7月8日, 中央下发关于铁路公检法管理体制改革的文件,要求铁路公检法整体纳入国家司法体系,铁路法院整体移交驻在地省(直辖市、自治区)党委、高级人民法院管理。截止2012年6月底,全国铁路法院完成管理体制改革,整体纳入国家司法体系。
⑷ 铁路运输法院的介绍
铁路法院初建于1954年3月,到1956年初,铁路运输检察院的各级机构普遍建立。主要受理涉及铁路运输、铁路安全、铁路财产的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2009年7月8日, 中央下发关于铁路公检法管理体制改革的文件,要求铁路公检法整体纳入国家司法体系,铁路法院整体移交驻在地省(直辖市、自治区)党委、高级人民法院管理。截止2012年6月底,全国铁路法院完成管理体制改革,整体纳入国家司法体系。最高法院《关于全面深化人民法院改革的意见》,即人民法院第四个五年改革纲要(2014--2018)指出,根据中央司法改革精神,铁路法院将改造为跨行政区划法院。即以科学、精简、高效和有利于实现司法公正为原则,探索设立跨行政区划法院,构建普通类型案件在行政区划法院受理、特殊类型案件在跨行政区划法院受理的诉讼格局。将铁路运输法院改造为跨行政区划法院,主要审理跨行政区划案件、重大行政案件、环境资源保护、企业破产、食品药品安全等易受地方因素影响的案件、跨行政区划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案件和原铁路运输法院受理的刑事、民事案件。目前,北京铁路运输中级法院、上海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已经改造为跨行政区划法院,即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
⑸ 铁路法院与人民法院的区别
铁路法院人民法院都是刑事司法审判权,铁路法院主要审判是在铁路沿线或者铁面运运营客车列车,货车上产生的司法法律纠纷,人民法院主要审判地方性的法律纠纷。
⑹ 铁路法院受案范围是什么
【法律分析】
1、犯罪行为人破坏铁路设备,构成犯罪的,由犯罪发生地的铁路法院进行管辖;2、从事铁路运输行业的职工在执行职务过程中犯罪的,由犯罪地的铁路法院进行管辖;3、涉及铁路旅客包裹、运输、货物运输等合同纠纷、保险纠纷等,也由铁路法院管辖。受案范围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具有国家行政职权的机关和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不服,依法提起诉讼的,属于人民法院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铁路运输法院创建于1954年3月,到1956年初,铁路运输检察院的各级机构普遍建立。主要受理涉及铁路运输、铁路安全、铁路财产的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铁路运输法院案件管辖范围的若干规定》 第一条 铁路运输法院受理同级铁路运输检察院依法提起公诉的刑事案件。
下列刑事公诉案件,由犯罪地的铁路运输法院管辖:
(一)车站、货场、运输指挥机构等铁路工作区域发生的犯罪;
(二)针对铁路线路、机车车辆、通讯、电力等铁路设备、设施的犯罪;
(三)铁路运输企业职工在执行职务中发生的犯罪。
在列车上的犯罪,由犯罪发生后该列车最初停靠的车站所在地或者目的地的铁路运输法院管辖;但在国际列车上的犯罪,按照我国与相关国家签订的有关管辖协定确定管辖,没有协定的,由犯罪发生后该列车最初停靠的中国车站所在地或者目的地的铁路运输法院管辖。
⑺ 铁路运输法院是不是专门人民法院
铁路运输法院是国家设在铁路运输部门的审判机关,是我国人民法院体系中专门法院的组成部分,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
⑻ 石家庄铁路运输法院的介绍
石家庄铁抄路运输法院现位于石家庄市新华区公里街3号。1954年初,天津铁路局在铁路沿线建立专门法院,后合并与北京铁路运输法院,石家庄分局设派出庭,负责刑事案件的审判工作,1957年7月撤销。1980年12月石家庄铁路运输法院重新筹备,1982年5月正式办案。2013年10月1日开始受理指定管辖案件。
⑼ 铁路运输法院的历史沿革
铁路法院初建于1954年3月,当时称为“铁路沿线专门法院”;
1955年1月,最高人民内检察院容建立了铁路水上运输检察院,部分地方也相继建立了铁路运输检察院和水上运输检察院。到1956年初,铁路运输检察院的各级机构普遍建立。在15个铁路局建立了铁路运输检察院,在50个铁路分局建立了铁路运输检察分院。
1957年9月根据国务院《关于撤销铁路、水上运输法院的决定》予以撤销。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全面启动,1980年7月25日,根据司法部、铁道部联合发出《关于筹建各级铁路法院有关编制的通知》,在北京设立铁路运输高级法院(1987年5月撤销),在铁路局所在地设立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在铁路分局所在地设立铁路运输法院。
1980年左右,全国铁路运输法院筹备建立,1982年5月1日正式办案。
2009年7月8日, 中央下发关于铁路公检法管理体制改革的文件,要求铁路公检法整体纳入国家司法体系,铁路法院整体移交驻在地省(直辖市、自治区)党委、高级人民法院管理。截止2012年6月底,全国铁路法院完成管理体制改革,整体纳入国家司法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