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法院诉前调解

法院诉前调解

发布时间: 2020-12-22 13:23:14

1. 一般的民事诉讼开庭前进行调解吗

一般民事纠纷,现在都进行调解。不仅起诉前调解,内起诉后开庭前调解,开庭后还可以调解。即使容到执行阶段,也能进行执行和解。案件进入二审程序,进入再审程序,还可以调解。简单说,调解贯穿民事纠纷的始终。诉讼中间的调解是人民法院和当事人进行的诉讼行为,调解协议一旦双方签字,并经法院依法确认,与法院判决具有同等效力。针对案件的难易程度和不同情况,在实践中,人民法院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方式进行调解:1、诉前调解。2、立案调解。立案调解是人民法院在立案时,及早介入,对案件进行调解,是对诉前调解的一种有效补充。3、庭前调解。庭前调解指在诉讼程序启动后,开庭审理之前,由法院组织纠纷当事人进行和解,并促使当事人达成合意从而解决纷争的诉讼活动。4、书信(网络、短信)方式调解。5、社会化调解。6、开庭调解。开庭调解是指在开庭审理时,对当事人进行调解,是开庭审理的组成部分。7、庭后调解。庭后调解是指庭审结束后,判决下发前法院组织当事人进行调解。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九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2. 起诉前调解是法院通知原告吗

先行调解是复由法院通知原告,民事制案件,开庭时法官都会先询问是否调解,被告要求调解,需要原告同意调解,如果原告不同意,法官会按程序判决。

开庭传票送达之后,当事人一方有正当理由的可以申请延期,申请延期被批准后,法官会通知改期开庭。没有延期开庭的,需要按传票时间开庭。

《民事诉讼法》第九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第九十三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

第一百二十二条:当事人起诉到人民法院的民事纠纷,适宜调解的,先行调解,但当事人拒绝调解的除外。



(2)法院诉前调解扩展阅读:

调解员可以采用其认为有利于当事人达成和解的方式对争议进行调解。这种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调解程序开始之后,调解员可以单独或同时会见当事人及其代理人进行调解;调解员单独会见一方当事人的,可向他方当事人通报单独会见的情况。

当事人另有要求的除外;调解员可以对争议进行面对面的调解,也可以进行背对背的调解;在调解过程中,调解员可以要求当事人,提出书面或口头的建议或方案。

3. 法院起诉前的调解算不算法院立案

诉前调解不算立案。

只有向法院递交了“起诉书”和相关证据资料,回法院立案庭收到答这些资料,进行了审查,认为符合立案条件,并出具加盖法院公章的“受理(或立案)通知书”后案件才算立案。

另外,还应当在7日内缴纳诉讼费用。所以,只有具有“受理(或立案)通知书”的案件才算了立案,没有这资料的就不算立案。

(3)法院诉前调解扩展阅读:

诉前调解方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法官调解,在立案庭专设调解法官,负责主持诉前调解工作。另一种就是适度社会化调解。由调解法官在征得当事人同意的前提下,委托相关基层调解组织依法调解,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民调解工作优势,为当事人降低诉讼成本,为法院减轻负担。

为了与诉讼程序衔接,诉前调解的法院应当是对调解事项有管辖权的法院。对诉前调解的案件,立案庭在起诉后应当登记,以便纳入流程管理,同时也保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比如能够中断诉讼时效。调解过程中应当制作笔录,把诉前调解与证据交换结合起来,保全、固定证据,归纳争议焦点,即使调解不成,也可以为诉讼程序做好铺垫。

4. 法院给我发来诉前调解是不是被起诉了

是的。虽然法律没有明确规定所有的案件一定要诉前调解。但是目前大部分法院都会在正式立案之前要求,进行诉前调解,如果调解达不成一致,法院才会正式立案审理。

5. 民事诉讼法院庭前调解注意事项有哪些

一般民事纠纷,现抄在都进行调袭解。不仅起诉前调解,起诉后开庭前调解,开庭后还可以调解。即使到执行阶段,也能进行执行和解。案件进入二审程序,进入再审程序,还可以调解。简单说,调解贯穿民事纠纷的始终。诉讼中间的调解是人民法院和当事人进行的诉讼行为,调解协议一旦双方签字,并经法院依法确认,与法院判决具有同等效力。针对案件的难易程度和不同情况,在实践中,人民法院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方式进行调解:1、诉前调解。2、立案调解。立案调解是人民法院在立案时,及早介入,对案件进行调解,是对诉前调解的一种有效补充。3、庭前调解。庭前调解指在诉讼程序启动后,开庭审理之前,由法院组织纠纷当事人进行和解,并促使当事人达成合意从而解决纷争的诉讼活动。4、书信(网络、短信)方式调解。5、社会化调解。6、开庭调解。开庭调解是指在开庭审理时,对当事人进行调解,是开庭审理的组成部分。7、庭后调解。庭后调解是指庭审结束后,判决下发前法院组织当事人进行调解。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九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6. 法院诉前调解不成 法院多久能给立案

法院诉前调解不成,符合起诉条件的,法院会在七日内立案。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如下:

1、第一百一十九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2、第一百二十二条当事人起诉到人民法院的民事纠纷,适宜调解的,先行调解,但当事人拒绝调解的除外。

3、第一百二十三条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6)法院诉前调解扩展阅读

诉前调解具有灵活和简易等优点,但却没有法律规定且在程序上也呈现出非法律性、非正式性,所以为了当事人的利益应该严格控制其适用范围。根据司法实践,参考各地法院的做法,诉前调解只适用于以下一些调、撤率较高的案件:

(1)家庭纠纷类,如:婚姻、抚养、赡养、收养、监护婚、继承等。

(2)相邻关系类,如:宅基地和不动产纠纷等。

(3)小标的额案件,如:小额的债务纠纷、小额的合同纠纷等。

(4)人身损害赔偿类,如交通事故和工伤事故引起的权利义务关系较为明确的损害赔偿纠纷。

(5)民间借贷纠纷类,如诉讼标的额较小,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较为明确的民间借贷案件。

(6)其他事实清楚、法律关系简单、权利义务明确、争议不大的纠纷。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人大网—《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热点内容
原立法法 发布:2025-04-23 03:24:09 浏览:464
涉及劳动法的服务期 发布:2025-04-23 03:18:22 浏览:351
合同法设备卖方赔偿 发布:2025-04-23 03:16:56 浏览:622
民法典通过后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4-23 03:15:28 浏览:502
行政立法权的主体 发布:2025-04-23 03:12:31 浏览:823
劳动法简答题试题 发布:2025-04-23 03:07:41 浏览:116
刑法体系题 发布:2025-04-23 03:07:31 浏览:12
新的巡视工作条例 发布:2025-04-23 02:45:03 浏览:899
刑事案件司法鉴定 发布:2025-04-23 02:30:54 浏览:849
广州司法考试考场 发布:2025-04-23 02:23:44 浏览: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