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长和法官的区别
① 法庭庭长大还是法官大
法庭庭长是行政级别,法官是业务职称,一般而言,法庭的庭长都是法官内,但法官不一定是庭长容。
法官也分成好多级别,比如法官、高级法官、大法官、首席大法官等等,每一等级的法官里又分成好多等级,如初级法官包括五、四、三、二、一级法官,高级法官分成四级高级至一级高级等等。一般而言,法院的审判由合议庭来审理,审判长加两个审判员构成合议庭,其中一个是审判长,两个审判员或陪审员。审判长就可以决定一个案件如何处理,所以,审判长的权力比较大。庭长一般是分配案件由哪个法官负责审理,案件是否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对一个案件的处理没有法律上的权力,但实际上可能会影响审判长的意见。希望这个回答对你有帮助。
② 审判长和庭长的区别是什么
审判长是庭审时的分工不同产生的。审判长来住持整个法庭审理的整回个过程的进度。开庭时答,法庭一般还会有两名审判员。而平时法院根据受理案件的性质不同,及各部门的不同职能分为像民事庭,刑事庭,执行庭等部门。而庭长就是这些庭的主管。就像学校里的教务处的处长。我原来是学过法律的,但是好多年没碰了,也许解释的不是很清楚。愿专家给楼主更详细的解释一下。^^
③ 庭长和法官哪个说了算
依据法律,应该是主审法官说的算,“错案终身追究”和“法官自由心证”,是法律赋予主审法官的权力。
但实际操作中,法官的裁判权受限,合议庭的裁判,庭长没有签字不能打出裁决文书。如果该院院长有不同意见,主审法官必须服从。
资料扩展:
院长和庭长是职务名称,一个法院的领导就是院长。庭长是一庭之长,比如法院民一庭庭长、民二庭庭长、刑一庭庭长、立案庭庭长等等。
1.顾名思义,所谓庭长,是指一个法庭的长官,是一种行政职务。
所谓主审法官,是指法院在审理一件案子的过程中,主持该案审判的法官,是一个人。
2.法庭庭长需由本院院长提名,当地人大任命方可有效;反之,庭长职务的免除程序也是一样的,同样需由本院院长提请,当地人大免除。所以,庭长不是谁想当就能够随便当得上的。
一旦任命,这种职务是长期性的,其在任期内对所管辖的法庭负全责,直至任期届满或终结。
3.任主审法官就简单得多了,在一个案件较复杂的情况下,需要组成3人以上的合议庭来审理,这就需要一个主审法官。
主审法官一般由庭长担任,也可以由其他资深法官担任,还可以由院长直接指定某法官担任。当然,如果某案件的审判工作只由一个法官来完成,那么TA就是主审法官了。
请注意,本段中使用的是“担任”一词,而不是“任命”。主审法官(或者是审判长)是临时性的,TA只对审理的本案负责任,案子审判完毕,这个职位也就不存在了。
4.综上所述,前者是一种长期职务,后者是一个临时职位,根据“物以类聚”的原则来判断,二者是不具备可比性的。所以也就无所谓谁大谁小了。
④ 院长、庭长、法官、审判长、检察长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1、首先来说,检察院和法院并不是一个机构,检察院是公诉机关,理论上是与政府平级的,法院是审判机关,和检察院一样,与政府平级。所以法院院长和检察长没有什么关系。
2、一个法院,院长是总负责人,只有一人。法官是审判人员,可以是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审判员和助理审判员。审判长是负责组织审判活动的审判人员,但审判长不是固定的职称,是为审理某一具体案件而临时设定的,院长、庭长、审判员均可担任审判长。
3、基层人民法院由院长一人,副院长和审判员若干人组成。中级人民法院由院长一人,副院长、庭长、副庭长和审判员若干人组成。高级人民法院由院长一人,副院长、庭长、副庭长和审判员若干人组成。
(4)庭长和法官的区别扩展阅读
1、人民法院院长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法院的负责人。负责领导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及其他日常工作。
2、庭长是一种固定职位。人民法院审判上诉和抗诉的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进行。合议庭由院长或者庭长指定审判员一人担任审判长。院长或者庭长参加审判案件的时候,自己担任审判长。
3、《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第二条明文规定“法官是依法行使国家审判权的审判人员,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军事法院等专门人民法院的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审判员和助理审判员。”
4、审判长是指在人民法院审判案件所组成的合议庭中,负责组织审判活动的审判人员。但审判长不是固定的职称,是为审理某一具体案件而临时设定的。
5、检察长是检察院主要负责人,统一领导检察院的工作。由区人民代表大会选举,经市检察院检察长提请市人大常委会批准任命,对区委、区人大和市检察院负责并报告工作。
⑤ 法院的庭长和法官哪个大
庭长是一种长期职务,法官是一个临时职位,根据“物以类聚”的原则来判断,二者是不具备可比性的。
一、庭长,是指一个法庭的长官,是一种行政职务。所谓主审法官,是指法院在审理一件案子的过程中,主持该案审判的法官,是一个人。
二、主审法官(或者是审判长)是临时性的,TA只对审理的本案负责任,案子审判完毕,这个职位也就不存在了。在一个案件较复杂的情况下,需要组成3人以上的合议庭来审理,这就需要一个主审法官。主审法官一般由庭长担任,也可以由其他资深法官担任,还可以由院长直接指定某法官担任。当然,如果某案件的审判工作只由一个法官来完成,那么TA就是主审法官了。
(5)庭长和法官的区别扩展阅读:
法官是指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产生,在司法机关(一般指法院)中依法行使国家审判权的审判人员,是司法权的执行者。在不同法系的国家中法官的角色不尽相同,但要求都是不偏不倚、不受他人影响或掣肘、刚正无私地根据法律判案。
在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第二条明文规定“法官是依法行使国家审判权的审判人员,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军事法院等专门人民法院的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审判员和助理审判员。”
在民事诉讼审判中法官应当是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产生的,依法行使国家民事诉讼审判权的审判人员,而且法官在审判过程中不应受任何行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的干扰。法官应当是独立的、中立的享有法定的裁判权,具有当然的裁判权威的第三方。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也规定了法官的权利和义务,法官依法履行职责,并受国家法律保护。法官必须忠实执行宪法和法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参考资料:庭长-网络法官-网络
⑥ 审判长和法官有什么区别
法律分析:审判长都是法官,法官不一定是审判长,普通案件要组成合议庭开庭,坐在中间负责此案的法官就是审判长,审判长是每个个案负责的法官,如果是只有一个法官审理的,该案就不存在审判长,法官称为审判员。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第三十条合议庭由法官组成,或者由法官和人民陪审员组成,成员为三人以上单数。
合议庭由一名法官担任审判长。院长或者庭长参加审理案件时,由自己担任审判长。
审判长主持庭审、组织评议案件,评议案件时与合议庭其他成员权利平等。
⑦ 法官和庭长是同一人吗
前者是一种长期职务,后者是一个临时职位,根据“物以类聚”的原则来版判断,二者是不权具备可比性的。所以也就无所谓谁大谁小了。
【一】顾名思义,所谓庭长,是指一个法庭的长官,是一种行政职务。所谓主审法官,是指法院在审理一件案子的过程中,主持该案审判的法官,是一个人。
【二】法庭庭长需由本院院长提名,当地人大任命方可有效;反之,庭长职务的免除程序也是一样的,同样需由本院院长提请,当地人大免除。所以,庭长不是谁想当就能够随便当得上的。一旦任命,这种职务是长期性的,其在任期内对所管辖的法庭负全责,直至任期届满或终结。
【三】任主审法官就简单得多了。在一个案件较复杂的情况下,需要组成3人以上的合议庭来审理,这就需要一个主审法官。主审法官一般由庭长担任,也可以由其他资深法官担任,还可以由院长直接指定某法官担任。当然,如果某案件的审判工作只由一个法官来完成,那么TA就是主审法官了。请注意,本段中使用的是“担任”一词,而不是“任命”。主审法官(或者是审判长)是临时性的,TA只对审理的本案负责任,案子审判完毕,这个职位也就不存在了。
⑧ 法院里庭长和法官谁大
庭长比法官职务大。
只有法官才能当庭长。
不是法官的一定不能当庭长。
一个庭可以有好几名法官。
法官一定要接受庭长的领导。
⑨ 在法院中,院长,审判长,审判员及庭长有什么不同
法庭上有六拨人,法官组成的合议庭或独任庭,书记员,法警,公诉方或原告方,被告方,旁听人员,要是重犯,说不定也有武警押着.
关键是合议庭或独任庭了,在不同诉讼里,如何组成是不同的.
刑事诉讼中,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由审判员三人或者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共三人组成合议庭进行,但是基层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可以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判,就是独任庭。高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由审判员三人或五人或七人,或者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共三,五,七人组成合议庭进行。人民法院审判上诉和抗诉案件,由审判员三人或五人组成合议庭进行.死刑复核案件,由审判员三人组成合议庭进行.而且,合议庭由院长或者庭长指定审判员一人担任审判长。院长或者庭长参加审判案件的时候,自己担任审判长。审判长要指挥诉讼,但评议时与其他法官一样只有一票权.其他的审判人员,审判员就是法院里的专职法官,人民陪审员是法院吸收共同参与审判的非职业法官,可以来自社会个阶层,在审判中与法官同权,是为了使审判平民化,民主化
民事诉讼中规定的较粗,由审判员、陪审员组成,只要是单数就行,但我也没看过有超过三个的.简易程序仍是用独任庭.
行政诉讼中,合议庭的成员应当是三人以上的单数,没有独任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