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由法院仲
Ⅰ 发生劳动合同纠纷时仲裁和法院诉讼的流程是什么
劳动合同纠纷时仲裁流程:准备材料,申请仲裁,做出审理决定,开庭,明确请求,答辩,调查事实,举证质证,辩论,陈述,调解,调解不成,裁决,不服裁决起诉。
准备材料:劳动仲裁申请书及相关证据,证据包括申诉书(详细陈述申诉理由和要求,一式两份或按被诉人人数提供)、申诉人身份证明及复印件、被诉人工商注册信息资料、劳动合同、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提交证据材料清单》一式两份。
1..提交申请,仲裁委员会自收到申请书之日起5日内做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
2.仲裁委员会收到申诉书之日起五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仲裁庭开庭五日前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组建仲裁庭。
3.劳动争议仲裁公开进行,当事人接到通知,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对申请人按照撤回申请处理,对被申请人可以缺席裁决。
4.仲裁庭处理劳动争议应当先行调解,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促使当事人双方自愿达成协议,并将协议内容制作调解书,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发生法律效力。调解不成或者调解书送达前,一方当事人反悔的,仲裁庭应当及时作出裁决。
5.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批准可以延期,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院诉讼的流程:
1、起诉和受理。人民法院收到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后,进行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认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2、审理前的准备。正式审理之前人民法院还要做—些准备工作,比如向被告发送起诉状副本,组成合议庭,开展调查或委托调查,通知当事人参加诉讼等。
3、开庭审理。法庭调查时,按当事人陈述、证人作证、出示证言书证等证据、宣读鉴定结论和勘验笔录的顺序进行。进入法庭辩论后,先由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然后由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答辩,再由各方相互辩论。
4、依法做出判决。判决前能够调解的,还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Ⅱ 担保合同引起纠纷的 交由注册所在地人民法院和当地仲裁有什么区别,分别在什么情况下适用何种方式
仲裁的话,需要当事人在合同中或者事后达成一致同意并以书面形式约定到某仲裁委仲裁方可。仲裁一裁终局。效率较法院诉讼高。如选择了仲裁,就不能到法院进行诉讼。仲裁费没有规定可以减交、缓交、免交。
到法院审理的话,按照正常的诉讼程序走。没有约定仲裁的情况下,只能到法院起诉。
Ⅲ 仲裁裁决书应交由哪些法院来执行财产所在地中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九条当事人申请执行仲裁裁决案件,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Ⅳ 【通告函】吴倩:由于你12月15日开庭未到,现交由法院强制执行,冻结名下所有财产,包括但不仅限于微
摘要 短信上的内容都是假的哦,就是说给您压力,催您还款的,并不是说真的被公安机关或者真的被法院仲裁机构立案了,如果是政府部门立案的话,他们会邮寄给您送达材料的,不会发一条短信应付你的,像这种短信的话,都是贷款机构,发短信吓你,让你还款。
Ⅳ 仲裁协议效力认定的主体有哪些
仲裁庭的认定权
一项有效的仲裁协议是仲裁庭取得管辖权的依据。因此,在仲裁程序中,如果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提出异议,那么直接牵扯到仲裁庭是否享有对争议的管辖权。现代国际商事仲裁界普遍认为,仲裁庭有权对仲裁协议的有权性以及其自身的管辖权问题作出决定,这被统称为管辖权或管辖权原则。
管辖权原则对于仲裁来说还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对仲裁庭而言,它扩大了仲裁庭的权限,使得仲裁庭有机会对仲裁协议的有效性及其自身的管辖权问题“第一个发言”,并以此为基础继续仲裁程序直至作出裁决,虽然这种“发言”并不一定具有终局效力,但对于仲裁庭工作的进行却是非常必要的。
其次,从法院对仲裁的监督来看,它减少了法院介入仲裁程序的可能性、推迟了法院介入仲裁的时间,可以使仲裁更少、更晚受到法院的干预和影响。这符合国际商事仲裁制度中弱化法院对仲裁的干预的发展趋势。对于法院来说,相比将所有管辖权异议均交由法院决定的做法,管辖权/管辖权原则也有利于减轻法院的工作负担。
第三,就仲裁程序而言,它既加速了仲裁程序,同时又可以防止当事人恶意拖延和破坏仲裁程序,减少和防止当事人在两个战场 (法院和仲裁庭)作战,降低当事人的花费,提高仲裁效率。假如仲裁庭不享有对仲裁协议效力及管辖权异议的裁定权,那么一旦当事人提出此种异议,仲裁庭无权对此作出决定,而只能交由法院处理。这样的话,无论法院最终决定如何,仲裁程序势必受到影响,仲裁程序的延误在所难免。同时,当事人不得不既要面对法院又要面对仲裁庭,增大了负担。
此外,反对仲裁的一方当事人很容易借此拖延和破坏仲裁程序。相反,如果采用管辖权/管辖权原则,那么在当事人提出异议时,仲裁庭就可以对此作出认定,使得仲裁程序在无需法院介入的情形下或继续或终结,从而提高了仲裁的效率,同时也免去当事人既打诉讼又打仲裁之苦。这样,还能有效的减少和防止当事人恶意延长和破坏仲裁程序。
Ⅵ 劳动仲裁案件应由哪级法院执行
第一要选择被执行人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
第二选择被执行人的主要财产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
按照《劳动法》第82条、83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逾期不作出仲裁裁决或者作出不予受理通知的劳动争议案件人民法院应否受理的批复》(法释[1998]24号)的规定,劳动争议当事人应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经仲裁委员会裁决后,当事人对裁决不服,可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劳动争议案件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是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
仲裁裁决被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执行的,当事人可以根据双方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重新申请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取得劳动仲裁裁决书后,裁定生效后,如果对方未履行裁决的,可向对方住所地或者财产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交执行申请,由法院强制执行。
(6)交由法院仲扩展阅读:
机构设置
仲裁法规定的仲裁机构,主要在直辖市、省会城市及根据需要在其他设区的市设立;而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的设置,主要是在省、自治区的市、县设立,或者直辖市的区、县设立。
裁决效力
仲裁法规定一般经济纠纷的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度”,即仲裁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劳动争议仲裁,当事人对裁决不服的,除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的几类特殊劳动争议外,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由此可见,劳动争议的裁决一般不是终局的,法律规定仲裁这一程序,主要是考虑到这类纠纷的处理专业性较强,由一些熟悉这方面业务的人员来处理效果比较好,有利于快速、高效地解决纠纷,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法院的诉讼压力,节约了审判资源。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劳动仲裁
Ⅶ 合同上有一条,如双方有异议,交由仲裁委员会仲裁的,我可以直接去法院起诉吗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事后双发达成补充协议,有效!如果一方申请仲裁,另一方在仲裁首次开庭之前对方没有提出管辖权异议,仲裁协议有效!如果一方申请仲裁,另一方提出管辖权异议,仲裁委无管辖权!如果一方诉讼,不管另一方是否有异议,法院都有管辖权!
Ⅷ 哪些纠纷可以提起人民法院仲栽
我不抄袭,我女朋友是律师,我帮你问了。
第一个问题:1、向法院提出申诉,必须要有可靠的证据为前提,法院才会受理。按照这个女士所说的,如果母亲过世后,就是证人之一去世,就必须提供当时的书面材料,也就是你们母亲,你,还有妹妹签订的证明书提供给法院作证。2、再者,你父亲去世,因为没有遗嘱,只能按法定继承,遗产应该这样分配:就拿这个房子来说,这虽然是你父亲登记在他名下的产权,但是也是你父母结婚后的共同财产,理应你母亲先得一半产权,剩下的再和你母亲,你,弟弟,妹妹,(如果你父亲的父母健在,也要算)平均分配。3、如果女士你要追究那个同学不按证明内容办,也是要提供证据,法院只受理有证据的案件,比如说书证,就是你,母亲,妹妹共同签订的证明书,人证,最好是与案件无关的第三者,可信度最高。
第二问题:协议书要双方签名盖章才可生效,而且协议书要按着民法的基本原则秉着平等自愿公平等的前提下签订才算有效。这位女士,当时的协议书应该是一式两份的,你只要提供你自己那份,那上面有你弟弟的字迹或者盖章签名即可。即使打印的协议书也应该是双方签名认可才能生效。
第三个问题:1、你可以到仲裁法院去申请仲裁或者你们区初级法院或者中级法院提出申诉。你先去法院,把你收集到的所有证据都提供上去,等法院审批,如果通过了,法院会通知你排庭,如果不通过,会告诉你缺少什么东西不予开庭。2、你弟弟这是无权处分,不用管他,直接去法院提起诉讼,原因在第一个答案里说了,你父亲的遗产应该是法定继承,也就是说,这个房子,你母亲本来就有二分之一,你,你母亲,你妹妹,弟弟只能分到剩下的二分之一,而且你们的原意是过户给母亲,所以,你弟弟违反了诚实信用的原则,这个房子他根本无权处分。
第四个问题:你的理由非常充分,只是你的证据我不知道你到底有多少,如果你按着我前面三个答案去做,把有力的证据收集齐,你起诉就能得到你应有的部分,最重要的是书证和人证,具体的我在上面三个答案都给予了提供。
全手动打字,希望能帮到你。
Ⅸ 交通事故是仲栽好,还是上法院好
视情况而定,如是轻微事故或损失不大或轻微伤的事故申请交警队调解就行。如果是重大事故或者财产损失较多的事故,可先申请交警调解,如不成的就只有上法院,交由法院判决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