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请求法院
1. 开庭前被告已经同意原告的诉讼请求,法院是否还要作出判决被告是否还要承担诉讼费
如果被告在庭前确认,同意原告的诉讼请求,并向原告履行或者双方达成了和解,则原告可以向法院撤回起诉,法院依法会作出撤诉裁定,诉讼费用由原告承担。
法律分析
被告诉讼请求认可,原告请求法院处理的对被告的要求,这种情况只要被告方认可原告的诉讼请求,法院一般都以庭前调解为主,如果原告坚持开庭审理,法院将会开庭进行审判。无论被告是否交纳法院判决的应当负担的诉讼费,原告预交的诉讼费用,法院都应当退还。法院绝对不能以被告尚未交纳为由拒不退还原告预交的诉讼费用。具体需要分情况,如果被告是庭审中自认,且不接受调解,则法院会根据确认的事实进行判决,被告承担相应的诉讼费用;如果被告在庭中自认,并通过法院与原告达成调解,则法院会出具调解书,诉讼费费用根据双方协商承担;如果被告在庭前确认,并向原告履行或者双方达成了和解,则原告可以向法院撤回起诉,法院依法会作出撤诉裁定,诉讼费用由原告承担。被告对原告诉讼请求认可的话可以委托专业的律师来帮助自己,在请求认可之前也应该清楚这些后果是什么,并且确定自己是可以接受的。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 第二百零七条 判决生效后,胜诉方预交但不应负担的诉讼费用,人民法院应当退还,由败诉方向人民法院交纳,但胜诉方自愿承担或者同意败诉方直接向其支付的除外。当事人拒不交纳诉讼费用的,人民法院可以强制执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二条 赔偿权利人起诉部分共同侵权人的,人民法院应当追加其他共同侵权人作为共同被告。赔偿权利人在诉讼中放弃对部分共同侵权人的诉讼请求的,其他共同侵权人对被放弃诉讼请求的被告应当承担的赔偿份额不承担连带责任。责任范围难以确定的,推定各共同侵权人承担同等责任。人民法院应当将放弃诉讼请求的法律后果告知赔偿权利人,并将放弃诉讼请求的情况在法律文书中叙明。
2. 法庭立案后。诉讼请求可以更改吗
法庭立案后,诉讼请求可以更改。
诉讼请求变更要求如下:
1、诉讼请求的变更应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
2、二审程序中能否变更诉讼请求;
3、诉讼请求的变更所涉及的新的诉讼请求应属于同一人民法院管辖,不违反专属管辖,属于人民法院主管范围,否则将不符合起诉条件;
4、判决驳回诉讼请求还是裁定驳回起诉。
立案流程如下:
1、原告向法皖起诉应提交诉状和有关的证据材料,并按照被告入数递交证据材料,同时填写诉状清单一式二份,一份交法院,一份原告留存;
2、立案及排期,法院接受当事人递交诉状后,应在诉状清单上署名;经审查,符合立案条件的当即立案;立案后,符合当即进行排期的,可同时确定开庭日期、时间、法庭和案件承办法官;
3、送达,当场立案的案件由立案法官将相关信息及时录入审判管理系统,并及时向原告送达立案通知书、法律文书送达地确认书、缆费通知书等材料;不是当场立案的上述材料可以通过邮政快递方式送达;
4、缴纳诉讼费用;
5、排期开庭;
6、判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第一百二十一条 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3. 向法院提起立案诉讼请求,大概需要多长时间就可以立案
法律分析:除了刑事案件立案没有规定立案时限,民事起诉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三条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4. 民事诉讼法哪一条规定法院判决不能超出当事人诉讼请求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虽然没有直接规定法院判决不能超出当事人诉讼请求,但规定超出诉讼回请求作出判决是答错误的,可以以此为由申请再审。就是说明法院判决不能超出诉讼请求。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 当事人的申请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再审:
(十一)原判决、裁定遗漏或者超出诉讼请求的;
5. 诉讼请求不明确法院如何处理
法律分析: 诉讼请求不明确,法院一般会驳回请求,要求重新明确诉讼目的。如果诉讼方不提交明确的诉讼请求,则法院会停止立案。 起诉必须符合的条件之一就是要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起诉状也应当记明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九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第一百二十一条 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6. 如何向法院发起诉求
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法律文书叫《民事诉状》,具体格式如下:
民事诉状原告:XXX,性别:XX,民族:XX,身份证号码:XXXXXX,家庭住址:XXXXXX,联系电话:XXXXX被告:XXX,性别:XX,民族:XX,身份证号码:XXXXXX,家庭住址:XXXXXX,联系电话:XXXXX
诉讼请求:请求人民法院依法判令:
1、被告归还借款xxxx元及资金占用利息;
2、本案诉讼费用有被告承担。事实和理由X年X月X日,被告向原告借款XXXX元,并由被告向原告出具了借条一张,解天上注明借款归还日期为X年X月X日前,借款到期后,经原告多次催收,被告拒不归还借款,故原告起诉来院,请求依法判决。综上所述,本案因被告拒不履行还款义务而起,属被告的违约责任,请贵院查明本案真是情况,满足原告诉求。此致XXX人民法院具状人:XXXX年X月X 日
7. 法院可以变更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吗
法院是不可以变更当事人的诉讼请求的,如果当事人是自己想变更的话,那可以向法院申请,然后可以更改诉讼请求。
8. 诉讼请求怎么填写
诉讼请求包括的内容如下:
1、原被告的基本信息;
2、有明确的诉讼请求;
3、有事实和理由;
4、尾部应写明起诉至某法院,最后原告签字捺印或盖章,写明日期。
法院就诉讼请求进行审理判决,诉讼请求必须要明确表达清楚自想要达到的目的,想要实现什么样的权利。例如财产侵权诉讼请求应写明请求赔偿的数额及费用明细并要求诉讼费用由被告承担。
在写诉讼请求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语言的简洁性。诉讼请求要写得言简意赅、简明扼要,要求用最概括、最凝炼的语言表达出当事人想要表达的全部意思;
2、注意请求的明确性。请求事项必须写得明确、具体,不能写得含糊其词、抽象笼统;
3、注意请求的合理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六十九条 人民法院收到当事人提交的证据材料,应当出具收据,写明证据名称、页数、份数、原件或者复印件以及收到时间等,并由经办人员签名或者盖章。第一百条 调解达成协议,人民法院应当制作调解书。调解书应当写明诉讼请求、案件的事实和调解结果。
调解书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送达双方当事人。
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第一百二十三条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第一百五十五条 判决书应当写明判决结果和作出该判决的理由。判决书内容包括:
(一)案由、诉讼请求、争议的事实和理由;
(二)判决认定的事实和理由、适用的法律和理由;
(三)判决结果和诉讼费用的负担;
(四)上诉期间和上诉的法院。
判决书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
9. 什么叫诉讼请求
行政诉讼中具体的诉讼请求是什么?
具体的诉讼请求是法院决定是否立案的必备条件
诉讼请求一般是指原告向法院提出的,要求法院予以判决当事人希望法院对其请求作出与之相应的确认、给付、形成这些具体的判决。
行政诉讼中具体诉讼请求是指:
1、请求判决撤销或者变更行政行为;
2、请求判决行政机关履行特定法定职责或者给付义务;
3、请求判决确认行政行为违法;
4、请求判决确认行政行为无效;
5、请求判决行政机关予以赔偿或者补偿;
6、请求解决行政协议争议;
7、请求一并审查规章以下规范性文件;
8、请求一并解决相关民事争议;
9、其他诉讼请求。
当事人单独或者一并提起行政赔偿、补偿诉讼的,应当有具体的赔偿、补偿事项以及数额;
请求一并审查规章以下规范性文件的,应当提供明确的文件名称或者审查对象;
请求一并解决相关民事争议的,应当有具体的民事诉讼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