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1. 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本院判决以外的什么案件
法律分析:死刑案件和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的案件。最高人民法院除审理在全国范围内造成重大影响的案件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及相关法律,作为国家最高审判机关,最高人民法院审理下列案件:一、审理法律规定由它管辖的和它认为应当由自己审判的第一审案件;二、审理对高级人民法院、专门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的上诉、抗诉、申请再审与申诉案件。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法》第十六条,最高人民法院审理下列案件,(一)法律规定由其管辖的和其认为应当由自己管辖的第一审案件;(二)对高级人民法院判决和裁定的上诉、抗诉案件;(三)按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规定提起的上诉、抗诉案件;(四)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起的再审案件;(五)高级人民法院报请核准的死刑案件。
2. 最高人民法院死刑复核要多长时间
最高人民法院死刑复核要几周,几个月甚至一年,个别案件复核期限长达数年,具体由法院视案件情况决定。死刑复核是一个特殊程序,我国法律对死刑复核程序的期限没有明确规定。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三百四十四条
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案件,应当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一)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未上诉、人民检察院未抗诉的,在上诉、抗诉期满后十日内报请高级人民法院复核。高级人民法院同意判处死刑的,应当在作出裁定后十日内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不同意的,应当依照第二审程序提审或者发回重新审判;
(二)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上诉或者人民检察院抗诉,高级人民法院裁定维持的,应当在作出裁定后十日内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三)高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未上诉、人民检察院未抗诉的,应当在上诉、抗诉期满后十日内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高级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应当讯问被告人。
3. 死刑是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的吗
死刑是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的,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版高人民法权院核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十八条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缓期执行的,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或者核准。
(3)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五十七条对于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在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时候,应当把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改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
第六十九条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过三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一年,有期徒刑最高不能超过二十年。
4. 对于死刑判决的案件应该由哪一级法院核准
对于判决死刑的案件应该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核准制度是指由各市中级法院宣判死刑后,犯人没上诉或犯人上诉后各省高级人民法院复核后,交给最高人民法院审核,最高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对其审核的制度。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四十七条
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的,应当由高级人民法院复核后,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高级人民法院不同意判处死刑的,可以提审或者发回重新审判。
高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的,和判处死刑的第二审案件,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5. 死刑缓期执行是否必须报最高院核准
死刑缓期执行不需要报最高院核准。
根据相关规定,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的核准权在高级人民法院,而死刑立即执行的核准权在最高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判处的案件报请死刑复核应由高级人民法院复核后,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高级人民法院判处的案件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是指对应当判处死刑,但又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犯罪分子,在判处死刑的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实行劳动改造,以观后效。依据我国法律规定,对于应该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的同时宣告缓期2年执行。
对于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的有以下六种法律效果:
1、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
2、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
3、如果故意犯罪,情节恶劣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
4、对于故意犯罪未执行死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限重新计算,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5、限制减刑;
6、终身监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十八条 【死刑、死缓的适用对象及核准程序】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
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缓期执行的,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或者核准。第五十条 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故意犯罪,查证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
6. 判死刑的案件由哪一级人民法院核准
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案件应当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核准通过后才能执行死刑。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
【法律依据】
《刑法》第四十八条
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缓期执行的,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或者核准。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七条
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的,应当由高级人民法院复核后,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高级人民法院不同意判处死刑的,可以提审或者发回重新审判。
高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的,和判处死刑的第二审案件,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7. 哪些情形依法须报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您好,您所问是否是如下问题:下列哪些情形依法须报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A,B,C)
A.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死刑复核案件
B.犯罪分子没有法定减轻处罚情节,但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的案件
C.因有特殊情况,可以不受实际执行刑期的限制决定假释的案件
D.追诉时效经过20年以后,仍有必要追诉的案件
《刑法》第48条第2款规定,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缓期执行的,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或者核准。因此,A项正确。第63条第2款规定,犯罪分子虽然不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但是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因此,B项正确。第81条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假释后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因此,C项正确。第87条规定,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据此,D项不是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而是由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综上,本题正确答案是ABC.
如能给出详细信息,则可作出更为周详的回答。
8. 如果被判死刑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后可以再上诉吗
不可以上诉,最高人民法院判处和核准的死刑判决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如果被告人及其亲属认为案件确有错误,可以向最高人民法院或者最高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申诉不影响判决的执行。
法律分析
国家实行的是二审终审制,二审死刑的话,被告是无权上诉的,但是国家针对死刑案件有一个死刑复核制度,即所有的二审维持死刑的案件都要报请最高人民法院复核,如果最高人民法院不予核准死刑发回重审,那还是有可能改判死缓的。二审判死刑后,二审法院把死刑立即执行报给最高法院做死刑复核,最高法如果认为不该判死立执,会发回二审法院重审。如果核准死刑,接下来就要执行。缓刑称暂缓量刑,也称为缓量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专成犯罪、应属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予以量刑,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死刑缓刑简称为死缓,属于死刑的一种。死缓是对罪行足够死刑者,在判处死刑的同时给与2年的缓期。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如果故意犯罪,情节恶劣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后执行死刑;对于故意犯罪未执行死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重新计算,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十条 人民法院审判案件,实行两审终审制。
第二百四十四条 第二审的判决、裁定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都是终审的判决、裁定。
第二百五十一条 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应当讯问被告人,辩护律师提出要求的,应当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在复核死刑案件过程中,最高人民检察院可以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意见。最高人民法院应当将死刑复核结果通报最高人民检察院。
9. 死刑一律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判断题,答案为错误的,求解释
死刑一律都要经过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核准指上级法院对于下级法院送交审查的事项进行的审核及批准。法院以外的机关报请法院裁定,不属于核准。
高级人民法院,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一级审判机关,由院长一人,副院长,庭长,副庭长和审判员若干人组成,设刑事,民事,经济,行政审判庭和其他需要设立的审判庭,并设审判委员会,其上级人民法院为最高人民法院。
职责:
1、审判依法由其管辖的第一审案件;
2、审判对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裁定的上诉和抗诉案件,以及省级人民检察院依审判监督程序提出的抗诉案件;
3、依审判监督程序提审或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下级人民法院确有错误的生效判决,裁定。
高级人民法院的主要任务是对本辖区内中级人民法院和基层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进行指导和监督,审理不服中级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的上诉案件。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之规定,高级人民法院也管辖少量的第一审民事案件,即管辖在本辖区内有重大影响的民事案件。
什么事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在实践中,首先各地一般都以诉讼标的额大小为标准,具体数额则由各高级人民法院根据本地的情况作出规定后报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后来改为由最高人民法院根据各地区具体情况作出规定。
死刑,也称为极刑,处决,生命刑,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刑罚之一,指行刑者基于法律所赋予的权力,结束一个犯人的生命。
死刑是刑法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也作为一种刑罚普遍存在于各国刑法体系中,因为生命的宝贵性和不可再生性,死刑成为刑罚体系中最为严厉的刑罚方法,故又被称为极刑。
遭受这种剥夺生命的刑罚方法的有关犯人通常都犯了严重罪行。尽管这严重罪行的定义时常有争议,但在现时保有死刑的国家中,一般来说,谋杀必然是犯人被判死刑的其中一个重要理由。
死刑曾遍存在于各国刑罚之中,自启蒙运动后,是否废除死刑这一议题在学术层面产生激烈讨论并且在司法实践层面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十八条 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
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缓期执行的,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或者核准。
10. 判决死刑的案件由哪一级人民法院核准
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案件应当由最高人民法院进行核准,核准通过后,才能执行死刑。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
【法律依据】
《刑法》第四十八条
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缓期执行的,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或者核准。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七条
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的,应当由高级人民法院复核后,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高级人民法院不同意判处死刑的,可以提审或者发回重新审判。
高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的,和判处死刑的第二审案件,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