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发言
㈠ 反服贸事件是什么
2014年3月17日,台湾地区“立法院”内政委员会等8个委员会联席初审《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中国国民党籍立法委员在混乱中引发了部分人士的不满。反黑箱服贸民主阵线等民间团体和学生18日晚间突破立法院警力,占领立法院议场。19日晚间,针对台湾部分团体和学生聚集台“立法院”抗议《两岸服贸协议》,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表示,大陆方面已经注意到台湾发生的情况。关于《两岸服贸协议》,国台办已多次表明看法,两岸经济合作给台湾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这是有目共睹的。23日早晨,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首度出面正式回应。同日晚,继占领台湾“立法院”后,有逾千名学运分子突破警方防线,冲入台湾“行政院”。
㈡ 香港的政治制度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政治体制是行政长官负责制,即行政主导、司法独立、行政与立法既内相制约又相配合。容香港特别行政区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其行政地位同省、自治区、直辖市等同,但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终审权以及货币发行权。
(2)立法院发言扩展阅读:
香港回归祖国后,“一国两制”由科学构想变成生动现实。中央政府严格按照香港基本法办事,认真履行宪制责任,坚定支持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和政府依法施政;
香港特别行政区依法实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继续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法律基本不变,继续保持繁荣稳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
中央拥有对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全面管治权,既包括中央直接行使的权力,也包括授权香港特别行政区依法实行高度自治。对于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高度自治权,中央具有监督权力。
㈢ 为什么台湾立法院里打群架而警察不去抓
民主政府的立法机构,例如美国国会、台湾的立法院,为了保障议员发言、内提案和表决的自由,容免遭外部势力的干涉,所以都订有“言论免责权”和“司法豁免权”条款
意思就是说,只要立法委员走进立法院,他基本上就处于完全自由不受规范的状态。他可以自由骂政府、骂其他议员、骂社会上其他人或机构,警察不能因为他诽谤或侮辱别人而抓他,因为他在立法院里所有言论都是免责的!
司法豁免权更厉害,这项权利规定“除非立法院通过,否则立法委员享有免责权”,因此即使立法委员本身是黑道大哥、强盗贩毒无恶不作,只要他还在立法院一天,警察就不能任意逮捕他
因此,一般情况下,警察是不会进入立法院的,因为立法委员在立法院内所有的言论都免责,而警察又不能逮捕委员!
当然,如果真的发生大状况(如立法委员被打死或打成重伤),还是有维持立法院秩序的人员可以介入的。不过事实上,立法院的打群架多半是做戏成分多,没有人真的想把对方打成重伤,大家都只是借机上上电视镜头、给自己累积些知名度而已。很多时候还会发生两派的立法委员本来有说有笑,电视摄像机一转过来,就开始叫骂、拿东西丢来丢去的事情
㈣ 黄世铭的监听事件
民进党籍高雄市议会副议长蔡昌达于2013年6月被特侦组起诉,10月1日中午蔡昌达召开记者会与党内同志同声痛批特侦组违法滥权,并公布首批黄世铭手稿签呈。蔡昌达表示,特侦组违反滥权,为办案而办案。特侦组监听他包括住家、服务处、公务与私人等9只电话。况且特侦组打击他的方式跟王金平“院长”如初一辙,也是趁他外出时,出其不意的起诉。此外,蔡昌达还表示,出炉的这份文件是蔡委任律师为了法庭答辩,权利前往调卷,才看到黄世铭的亲笔“指示”,取得过程完全合法。
律师出身的民进党籍高雄市议员连立坚表示,根据“法院组织法”第六十三条之一,特侦组“对人”只能办“正副总统”、“五院院长”、“部会首长”或“上将”,对事只能办“中央级选举”,而“检查总长”指定侦办的为重大贪渎、经济犯罪等。蔡昌达被特侦组诬控对地勇公司施压勒索一案,蔡昌达当时的身份为高雄县议员,此事并非选举案,更非重大贪渎、经济犯罪事件,依法特侦组无权侦办。
同党议员康裕成律师秀出资料表示,黄世铭为蔡昌达一案亲字批文“送特侦组郑深元检察官深入查办”,并盖上黄世铭的搜件章。康表示,黄世铭手写“深入查办”就是特别照顾,黄世铭已成政治打手,对蔡昌达名誉造成严重损害。 2013年10月7日因监听过程中存在行政疏失,”黄世铭首度认错。在“立法院”接受备询时,国民党籍“立委”廖正元批评他在特侦组办案时,犯有“监听‘立法院’电话查证不周”、“执行追踪没有落实”和“事后发言不谨慎”三大疏失。
在此之前,因特侦组监听“立法院”0972开头的节费电话,黄世铭被“法务部”调查小组进行了约询。虽然调查结果尚未出炉,但有消息称,他们倾向于认同黄世铭的解释:承办案件的特侦组检察官,误将该电话认作是民进党“立委”柯建铭助理的手机,因而向法院声请监听获许,并非有意监听“立法院”电话。黄世铭对“监听乌龙”具有行政疏失。
黄世铭此前因特侦组监听柯建铭,意外发现柯建铭请托“立法院长”王金平,要其就个案关说“法务部长”曾勇夫等人的对话,乃于夜晚向马英九汇报,引爆“关说门”事件。马英九和黄世铭站在了第一线,但从进展看,他们相当被动。
2013年9月11日,马英九大阵仗启动党纪,开除王金平党籍,想借此拿下王“不分区立委”职务,顺带将其拉下“立法院长”宝座。但王金平向台北地方法院诉求“假处分”,要求暂时保留行使国民党党员职权的权力。台北地院支持王金平请求。国民党提出抗告,但二审法院于2013年9月30日予以驳回。台湾是三审制,国民党本可再提抗告,但马英九经权衡后,决定不再抗告。这被认为是马英九拟缓和与王金平关系的迹象。
在此之前,台“行政院长”江宜桦受到“立法院”民进党籍“立委”抵制,连续多日无法上台作报告。僵局之下,江宜桦主动伸出橄榄枝,于2013年10月4日下午约见王金平,展现了善意。
㈤ 台湾学生为什么占领"立法院
主要原因:
1.服贸跨境不对等,威胁基层劳工:中国商品易销往台湾,台版湾商品却不易销往中国权,且中国无法提供台湾就业机会,而台湾业者却被迫放弃台湾市场⋯⋯还有一堆杂七杂八的东东
2.国民党立委为了党意牺牲民意,拟「强行」通过服贸协议(黑箱作业),大大地破坏了台湾民主制度,所以学生们才霸占立法院,要求撤回此协议。
我个人认为两岸服贸是必须的,这样台湾经济才能走向国际,但条例内容尚需商榷。看见很多大陆新闻指出两岸服贸明显对台让步,有利台湾经济,但其实是只对大财团和高级白领阶级有利,基层的服务业者深受威胁。
至於霸占立法院,的确野蛮,但是想想,一群人挤在里头没空调没厕所,物资要想办法运进来,还要跟外面警察拉扯,谁吃饱没事干这种蠢事?民主法治被破坏是全台人民的事,更何况是将来的国家骨干。
总之两岸服贸的事不能草率,对大陆来说或许没什麼,但对台湾来说却影响著百姓生计,内容有待改善啦!
㈥ 李庆安的其他信息
1984年她与丈夫两人结婚,同年6月夫妇俩就在美国置产买房子。
1985年她取得绿卡(永久居留权)。依美国法令,1979年到1989年申请的绿卡,并没有时效性。 1989年李庆安于美国产下一女。
1990年再度赴美,产下一子,其子女皆因美国为“属地主义”自动取得美国国籍。
1991年时成为美国公民。
长期从事新闻工作,知名度高。加上其父李焕、兄李庆华等家庭背景,在政坛上颇受人瞩目。 1993年8月当选国民党第14届中央委员。1997年8月当选国民党第15届中央委员。2000年4月加入亲民党,并为该党“立法院”党团发言人。后来又加入中国国民党。
政治主张:反对“台独”、“公投制宪”、军购,主张统一。主张国民党、亲民党应尽快合并。
家庭情况:夫余绍逖,是前台北市党部主委余钟骥之子,现为世界新闻传播学院管理系主任。育1子1女。父李焕,前“行政院长”。母潘香凝,前“国大代表”。长兄李庆中,原“行政院环境保护署”副署长,1992年辞职,从事文学创作。次兄李庆华,现职任“立法委员”,展望基金会董事长,亲民党籍。长姊李庆珠。
2005年县市长选举前已重回国民党,现在正参加2008年1月12日举行的第7届区域“立法委员”选举,李庆安在台北市第六选区(大安区)参选,对手是民进党籍的“立法委员”候选人罗文嘉.根据台湾TVBS民调中心在2007年10月30日到11月8日所作的民调显示,目前李庆安以59%的支持度领先对手罗文嘉的24%。
在2008年1月12日举行的第七届立法委员选举中,李庆安在台北市第六选区(大安区)选举中获胜,共得9万9294票,得票率为66.8%,而同选区民进党候选人罗文嘉仅获得4万8240票,得票率为32.5%.李庆安以超过6成的得票率连任成功。
2008年3月份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期间,在民进党一直攻击国民党“总统”候选人马英九拥有美国国籍被证明不实的情况下,李庆安又被民进党爆出依然具有美国国籍。目前,台湾“立法院”已授权调查全部“立委”的双重国籍。如果李庆安被证明的确拥有美国国籍,那么,她将不得不辞去“立委”职务,届时,她所在的台北市大安选区将进行补选,据说,台面下已经不少人拱国民党中常委连胜文、“六连霸”台北市议员蒋乃辛以及形象清新的台北市议员林奕华参选。 遭外界质疑有美国国籍的国民党“立委”李庆安在2008年12月30日晚间发布声明表示,虽然该问题尚由美国方面审查中,但为不忍中国国民党受此事牵连,她从即日起退出中国国民党。2009年1月8日,宣布辞去“立委”职务。
㈦ 中华民国约法的全文
(中华民国三年五月一日公布) 第一条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
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本于国民之全体。
第三条中华民国之领土,依从前帝国所有之疆域。 第四条中华民国人民,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法律上均为平等。
第五条人民享有左列各款之自由权:
一人民之身体,非依法律,不得逮捕、拘禁、审问、处罚;
二人民之家宅,非依法律,不得侵入或搜索;
三人民于法律范围内,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
四人民于法律范围内,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
五人民于法律范围内,有书信秘密之自由;
六人民于法律范围内,有居住迁徙之自由;
七人民于法律范围内,有信教之自由。
第六条人民依法律所定,有请愿于立法院之权。
第七条人民依法律所定,有诉讼于法院之权。
第八条人民依法律所定,有请愿于行政官署及陈诉于平政院之权。
第九条人民依法律所定,有应任官考试及从事公务之权。
第十条人民依法律所定,有选举及被选举之权。
第十一条人民依法律所定,有纳税之义务。
第十二条人民依法律所定,有服兵役之义务。
第十三条本章之规定,与陆海军法令及纪律不相抵触者,军人适用之。 第十四条大总统为国之元首,总揽统治权。
第十五条大总统代表中华民国。
第十六条大总统对于人民之全体负责任。
第十七条大总统召集立法院,宣告开会、停会、闭会。大总统经参议院之同意,解散立法院;但须自解散之日起,六个月以内,选举新议员,并召集之。
第十八条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及预算案于立法院。
第十九条大总统为增进公益,或执行法律,或基于法律之委任,发布命令,弄得使发布之;但不得以命令变更法律。
第二十条大总统为维持公安,或防御非常灾害,事机紧急,不能召集立法唠时,经参议院之同意,得发布与法律有同等效力之教令;但须于次期立法院开会之始,请求追认。
前项教令,立法院否认时,嗣后即失其效力。
第二十一条大总统制定官制宫规。大总统任免文武职官。
第二十二条大总统宣告开战、娟和。
第二十三条大总统为海陆军大元帅,统率全国海陆军。
大总统定海陆军之编制及兵额。
第二十四条大总统接受外国大使、公使。
第二十五条大总统缔结条约。但变更领土,或增加人民负担之条款,须经立法院之同意。
第二十六条大总统依法律宣告戒严。
第二十七条大总统颁给爵位、勋章,并其他荣典。
第二十八条大总统宣告大赦、特赦、减刑、复权;但大赦须经立法院之同意。
第二十九条大总统因故去职或不能视事时,副总统代行其职权。 第三十条立法以人民选举之议员,组织立法院行之。
立法院之组织及议员选举方法,由约法会议议决之。
第三十一条立法院之职权如左:
一议决法律;
二议决预算;
三议决或承诺关于公债募集及国库负担之条件;
四答复大总统咨询事件;
五收受人民请愿事件;
六提出法律案;
七提出关于法律及其他事件之意见,建议于大总统;
八提出关于政治上疑义,要求大总统答复;但大总统认为须秘密者,得不答复之;
九对于大总统有谋叛行为时,以总议员五分四以上之出席,出席议员四分三以上之可决,提起弹劫之诉讼于大理院。
前项第一款至第八款,及第二十条、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八条、第五十五条、第五十七条事件,其表决以出席议员过半数之同意行之。
第三十二条立法院每年召集之会期,以四个月为限;但大总统认为必要时,得延长其会期,并得于闭会期内召集临时会。
第三十三条立法院之会议,须公开之;但经大总统之要求或出席议员过半数之可决时,得秘密之。
第三十四条立法院议决之法律案,由大总统公布施行。
立法院议决之法律案,大总统否认时,得声明理由,交院复议;如立法院出席议员三分二以上仍执前议,而大总统认为于内治外交有重大危害,或执行有重大障碍时,经参议院之同意,得不公布之。
第三十五条立法院议长、副议长,由议员互选之,以得票过投票总数之半者为当选。
第三十六条立法院议员于院内之言论及表决,对于院外不负责任。
第三十七条立法院议员,除现行犯及关于内乱外患之犯罪外,会期中非经立法院许可,不得逮捕。
第三十八条立法院法,由立法院自定之。 第三十九条政行政以大总统为首长,置国务卿一人赞襄之。
第四十条行政事务置外交、内务、财政、陆军、海军、司法、教育、农商、交通各部分掌之。
第四十一条各部总长依法律、命令,执行主管行政事务。
第四十二条国务卿、各部总长及特派员,代表大总统出席立法院发言。
第四十三条国务卿、各部总长有违法行为时,受肃政厅之纠弹及平政院之审理。 第四十四条司法以大总统任命之法官组织法院行之。
法院编制及法官之资格,以法律定之。
第四十五条法院依法律独立审判民事诉讼、刑事诉讼;但关于行政诉讼及其他特别诉讼,各依其本法之规定行之。
第四十六条大理院对于第三十一条第九款之弹劫事件,其审判程序,别以法律定之。
第四十七条法院之审判,须公开之;但认为有妨害安宁秩序,或善良风俗者,得秘密之。
第四十八条法官在任中不得减律或转职;非依法律受刑罚之宣告或应免职之惩戒处分,不得解职。
惩戒条规,以法律定之。 第五十条新课租税及变更税率,以法律定之。现行租税,未经法律变更者,仍旧征收。
第五十一条国家岁出岁入,每年度依立法院所议决之预算行之。
第五十二条因特别事件,得于预算内预定年限,设继续费。
第五十三条为备预算不足或于预算以外之支出,须于预算内设预备费。
第五十四条左列各项支出,非经大总统之同意,不得废除或裁减之:
一法律上属于国家之义务者;
二怜法律上之规定所必需者;
三履行条约所必需者;
四陆海军编制所必需者。
第五十五条为国际战争或战定内乱及其他非常事变,不能召集立法院时,大总统经参政院之同意,得为财政紧急处分;但须于次期立法院开会之始,请求追认。
第五十六条预算不成立时,执行前年度预算;会计年度既开始,预算尚未议定时亦同。
第五十七条国家岁出岁入之决算,每年经审计院审定后,由大总统提出报告书于立法院,请求承诺。
第五十八条审计院之编制,有约法会议决之。 第五十九条中华民国宪法案,由宪法委员会起草。
宪法起草委员会,以参政院所推举之委员组织之。其人数以十名为限。
第六十条中华民国宪法案,经参政院审定之。
第六十一条中华民国宪法案,经参政院审定后,由大总统提出于国民会议决定之。
国民会议之组织,由约法会议议决之。
第六十二条国民会议,由大总统召集并解散之。 第六十四条中华民国宪法未施行以前,本约法之效力与宪法等。
约法施行前之现行法令,与本约法不相抵触者,保有其效力。
第六十五条中华民国元年二月十二日所宣布之大清皇帝辞位后优待条件、清皇族待遇条件、满蒙回藏各族待遇条件,永不变更其效力。
其与待遇条件有关系之蒙古待遇条件,仍继续保有其效力;非依法律,不得变更之。
第六十六条本约法由立法院议员三分二以上或大总统提议增修,经立法院议员五分四以上之出席,出席议员四分三以上之可决时,由大总统召集约法会议增修之。
第六十七条立法院未成立以前,以参政院代行其职权。
第六十八条本约法自公布之日施行。民国元年三月十一日公布之临时约法,于本约法施行之日废止。
㈧ 蒋伟宁做错了什么为什么被学生质问
民进党学生认为,蒋在请各大学‘关心’反媒体垄断的学生的名义下,实则在向学生施压,教育部也在掩护媒体垄断。
据台湾《联合报》4日报道,台湾“教育部”上周发文给各大学,要求他们“关心”参与反媒体垄断的大学生,被外界质疑是“向学生施压”。为此,民进党“立委”3日要求台“教育部长”蒋伟宁到“立法院”进行报告,并邀请部分参与“反媒体垄断运动”的学生列席会议。民进党“立委”邱志伟、郑丽君等轮番上台发言,宣称“历史会记下这个污点”,并痛批蒋伟宁是“中央大学之耻”,要求蒋伟宁进一步“道歉”。民进党“立委”还不断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台湾清华大学学生陈为廷甚至在备询台怒斥蒋伟宁是“一个伪善的部长”、“一个满口谎言的部长”、“一个不知悔改的部长”,并数度阻止蒋发言辩解。
对于公文他表示,“教育部”每天早上都有舆情会报,前几日会报提到学生守夜抗议时,他只想到“天气冷了,这么多小孩在外面”,应该关心一下学生,没想到公文在2天后、学生都撤了才发出,内容也变了样。
㈨ 议会暴力的暴力议会的起源
罗马帝国的皇帝们有时英明有时疯狂,一个个权势滔天,但罗马并非一直都是由这些独裁者统治着,曾几何时它是一个总体民主的社会。他的领导由选举产生。而且无人能拥有过多的权力,他们称这一政体为共和国,它持续了500年之久。那么为什么罗马放弃了这种明显合理的制度,转面依附于皇帝呢?
公元前146年,第三次布匿战争结束,迦太基被夷为平地,为持续一个世纪的布匿战争画上了句号,标志着罗马建国近600年来的开疆拓土达到了新顶峰,也标志着罗马开始成为古代西方世界的霸主。然而大量迦太基奴隶被卖到罗马后,地主们土地兼并的劳动力问题被解决了,大量平民不得不离开土地,涌入罗马城。
我们已经知道,平民是罗马具有选举权的公民,他们开垦荒地或从罗马属国分得一份土地,从事个体农业生产。平民有替罗马国家服兵役的义务,是罗马军队的主要来源。但是,公元前四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在罗马征服意大利、进而确立其在地中海地区霸权的过程中,农民连年随军出征,他们的土地无人耕种,战胜后大规模使用奴隶劳动的大庄园迅速遍布各地,小农经济无力与之竞争,纷纷破产、土地也被兼并。因此平民强烈要求重新得到土地。并且,马略改革前的罗马的兵役法规定,服兵役的人必须自备服装和武器,还必须有土地产权。由于平民破产,他们无资格再去当兵,因而罗马国家面临兵源枯竭局面。为解决上述问题,在公元前2世纪下半叶,格拉古兄弟毅然发动了一场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改革运动。
公元前134年12月10日,提比略-格拉古在平民的支持下当选为保民官。一上任,他就制定了一个土改方案,其中规定:每户公民占有国有土地不能超过1000犹格(约合250公顷),超过部分由国家偿付地价后收归国有,然后分成每份30犹格的小块土地分给无地平民。然而,这个方案遭到了拥有大量土地的贵族保守派的强烈反对,春去秋来,正当土地改革举步维艰、缓慢开展之时,提比略保民官的任期快要届满了。为防止改革事业中途夭折,提比略决定再次竞选下一年的保民官。时间在拉锯战中过得飞快,转眼任期快要到了,为了确保法案的连续性,提比略·格拉古决定再次竞选护民官。罗马法律没有排除连选连任护民官的特殊规定,法律只禁止高级行政官连选连任,护民官是平民官吏,不是国家的官吏,因而不是法律意义上的高级官吏。不过,他要连选连任则违背惯例,况且,随着投票日临近,他也未必能获胜,他树敌太多,既得罪贵族,又因为罢黜了同僚,人民开始怀疑他有专制倾向。贵族派决定抓住时机给他最后一击。当人民在卡皮托山上集会时,各方展开激烈争议。会场吵闹声太大,听不清演讲内容。提比略·格拉古用手指着头做了个手势,他是想告诉友人他受到生命威胁。有人立即报告元老院说他要求给自己戴上王冠。祭司长西庇阿·纳吉卡率领大批元老和大量门客,拿起武器,跑到人民大会向改革派发起攻击。那些平时拥护他的群众,那些促使他背叛自己阶级的贫困平民,这时一哄而散,没有谁给他提供保护,他被元老们用乱棍打死。这一天,共有300多人死于棍棒和石块。
格拉古的死,是罗马共和国建立以来元老院第一次使用公开暴力的方式来处理统治阶级之间的分歧,暴力已经不再单纯是平民和贵族之间的事情。普鲁塔克说:“以前的问题,无论大事还是小事,双方都通过友善的方式妥协来解决争端:元老院由于害怕人民而妥协,人民由于对元老院尊敬而妥协。”
元老院暴力解决问题不好说谁对谁错,然而代表穷人利益的独裁者死亡,合理的共和制仍然继续前进。
公元前107年马略就任执政官之后,他放弃征召有产公民服役的公民兵制,改行募兵制,凡志愿又符合服役条件的公民无论财产等级皆可应募入伍。服役期为16年,国家负担武器装备并发薪饷,退伍后分给土地。马略还把属于同盟者身份的意大利城市和农村的自由民征募入伍,加之大量的无产贫民皆可参加军队,罗马兵源问题得到解决。马略整顿军纪,严格训练,使士兵战斗力大为提高。马略的军事改革结束了罗马公民兵制度,解决了因小农衰微导致的兵源枯竭问题,使大量的无产贫民加人军队,既巩固了罗马政权,又稳定了罗马社会。但是马略的改革使原有的公民兵变成了长期服役的职业军队,士兵成了雇佣军人,必然严重依赖将领,军队日益成为将领个人实现政治野心、夺权政变、制造内乱的工具,为军事独裁政治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公元前44年,独裁官凯撒在元老院被元老们刺杀,使得共和制继续活到到公元前27年1月13日,这一天屋大维实行元首制。
虽然很难分清谁对谁错,元老院暴力仍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应与平民间打架做区别。
中国台湾地区“立法委员”集体打架
在中国台湾地区,议会暴力通常是指“立委”斗殴或“立委”群殴,是中国台湾“立法委员”集体打架意思,被认为是台湾民主政治的一个独特现象。台湾当局“立法院”发生打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80年代。一般以1988年4月7日民主进步党“立委”朱高正跳上主席台殴打“立法院长”刘阔才为首件议会暴力。在早期,中国国民党时代,随“国民政府”来台之原中国各省籍“立委”、“国民代表”在不用经过选举的情况下,任期可以无限制。议会决议过程,老“立委”的票数全被国民党掌握,因而与在野党冲突甚至发展到肢体冲突。而现在,参与斗殴的”立委“,通常可以获得媒体的特别关注进而吸引选票,有政治作秀之说。
军系“立委”对民进党“立委”
1990年至1993年,郝柏村任“国防部长”和“行政院长”时,军系“立委”、“秩序组”和驻卫警为“悍卫国防部”而几乎天天打架,这时民进党只有12席,有时有人(例如卢修一)被打到住院,甚至有一次“立法院长”动用警察权将所有民进党“立委”赶出“立法院”。
1990年3月7日上午11时,“立委”陈水扁参加“国防委员会”的会议,质询“国防部长”郝柏村是否在政争时有意推翻李登辉,郝答不宜说明;陈又问如果以后再发生政争时郝要站在那边,这时主席周书府说这超出质询范围,两方发生口角,因此周宣布休息。下午1时,陈继续上台质询其他关于“国防”预算事项,郝继续避重就轻,说以后再书面回复,这时周就说以后所有东西都书面回复,换下个“委员”,于是陈不满翻桌,张俊雄、戴振耀也跟着翻桌。这时郁慕明听到“国防委员会”有事,便赶来拿椅子乱摔,说“他妈的你们敢摔我也敢摔”,卢修一也拿起椅子要打郁,郁则拿摄影机脚架抵挡,大家打成一团。
黑色恐怖
1993年后,民选“立委”大量进入“立法院”,这时许多有黑道背景的人士也进入“立法院”。这时国民党在“立法院”有个组织称为秩序组,大多都是“武功高强”的人士加入,如赵振鹏、林明义、施台生等。
1993年5月5日,国民党“立委”林明义和民进党吵架;下台后,民进党“立委”苏焕智劝他忍耐一点(卡忍耐),但林却误听为“干你娘”,于是拿黑金钢大哥大朝苏头上猛砸下去。
1996年3月3日,民进党秘书长邱义仁在回民进党部途中遭3名不明人士殴打,后来民进党的证据指向“立委”罗福助。
1996年6月14日,国民党“立委”沈智慧质疑“国事论坛”的登记有人让别人顶替,要求重新登记顺序,并将登记簿紧抱在怀。这时新党“立委”傅昆成便说如果沈不放手便要咬她;后来傅真的咬沈,沈则回踢到傅的膝盖,傅又回踢,沈紧急就医,后来验伤证实沈真的右手被咬伤,私处有擦伤。
1999年4月26日,在审查“环保署”预算休息时,民进党“立委”赖劲麟因不明原因摔下楼梯,头、颈、腹、手肘多处瘀伤、流血。传是被国民党“立委”曾振农殴打并故意推下楼,此后“立法院”楼梯间开始装监视器。
2001年3月27日,亲民党“立委”李庆安(后为国民党“立委”)在“教育委员会”质询“教育部长”曾志朗,怀疑景文工商学校有黑金介入,这时无党籍“立委”罗福助认为李在影射他,两人发生口角,李拿茶杯向罗泼水,罗便打李一巴掌。
近期
近期“立法院”已不像以前真枪实弹的打架,逐渐沦为“作秀”、“政治表演”和互丢便当、茶水的「制造垃圾比赛」。
2004年11月6日,亲民党籍“立委”锺绍和与民进党“立委”郭荣宗等,对召开“全院联席会或各委员会议”一事意见上不一致,而在“立法院”发生斗殴。
2004年3月23日,“立法院”朝野“立委”协商行政验票的办法未果,在“立法院”中发生严重肢体冲突。
2003年,在讨论军购条例的过程中,“立法院”场面失去控制,朝野“立委”互相谩骂并互丢午餐便当。
2007年1月19日,“立法院”正讨论事项第一案“中央选举委员会组织法草案”之时,蓝绿阵营的“立委”之间再次爆发严重的肢体冲突,“立法院长”王金平遭波及。“立委”强行霸占主席台,并将鞋丢向“院长”,却打偏击中王金平“院长”身旁护驾的“立委”。
2007年5月8日,同样是审议“中选会组织法草案”时,民进党的“立委”为了阻挡草案二读,抢占被蓝营“立委”包围的主席台,“院长”王金平无法主持会议。蓝绿阵营爆发激烈肢体冲突,更投掷水杯、鞋子、文件等。事后两者又互推责任,民进党方面认为国民党“立委”霸占主席台,最大责任应由前党主席马英九来负;国民党方面则认为“民进党不照议事规则,拒绝表决,还诬赖马英九”。王金平也谴责民进党“以各种手段阻挠议事运作”。
2007年5月21日,台南市议会民进党籍市议员刘益昌,因不满国民党籍市议员谢龙介印制“民进党贪腐”扑克牌,刘在议会上向谢泼粪。
2009年4月22日,民进党“立委”邱议莹上午不满国民党“立委”李庆华发言时说她“没家教”、“泼妇”,上前甩了李庆华一巴掌,并在散会后上前追打。
台湾“立法院”曾以“证明“立委”斗殴比战争更有政治效果”而获1995年搞笑诺贝尔奖的和平奖。
韩国
近年,议会暴力的现象似乎扩散至韩国,2004年3月12日,韩国总统卢武铉遭弹劾前夕,一群亲卢武铉的议员在国会内与反对派展开约20分钟的肢体衡突。
墨西哥
墨西哥国会亦于2006年发生国会议员冲突的事件。墨西哥总统候选人维森特·福克斯当选总统当日,一群国会议员在国会内爆发了激烈的肢体衡突。
日本
据日媒报道,当地时间2015年9月17日下午,在日本参议院安保法特别委员会上,该国执政联盟凭借人数优势通过了安保相关法案。
会议开始不久,佐藤正久便遭到在野党议员的围堵,现场秩序近乎失控。同样出席会议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则坐在不远处静观事态发展,未出面表态。在会场外,当日仍有反对安保法案的民众从早上9时起在日本国会前集会,在雨中激烈抗议,要求废除这一法案。
尽管日本政府此次提交的两个法案名称中都有“和平”二字,但正如日本民众在首相官邸前抗议时打出的“这不是和平法案,是杀人的战争法案”、“首相,你不要侮辱我们的智慧”等标语口号一样,无论取了多好听的名字,新安保法案的本质都与其号称的“和平”相悖。
此外,该法案还剥夺了日本国会向海外出动自卫队的立法权力、将其划归给行使行政权的内阁来决定,此举被指明显违反了和平宪法第九条的相关规定, 即不保有军队、放弃以国权为基础的对外交战权。
日本舆论也指出,安倍重走军事大国道路的做法,对内践踏了宪法体制和议会民主制,对外则是在走“穷兵黩武”的战前老路。(完)
意义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不在议会里打就会在战场上打;议员不在议会里面争斗,群众就会在街头争斗。相比之下,议员在议会里面争斗,哪怕打得头破血流,是人们捍卫自身利益代价最小的方式。在国会中最可耻的不是打架的议员,而是那些沉默的代表。
㈩ 王定宇被爆出轨,你知道这个人吗
王定宇是民进党籍“国大代表”黄昭凯办公室主任。台湾省台南市人,毕业于台湾成功大学外语系,曾经是南都电台我爱台湾主持人。曾经作为民进党民代与国民党代表洪秀柱对战。
台湾民进党的官员桃色新闻不断,根据台湾的媒体报道,民进党内再爆桃“色风波”。现年52岁已婚的民进党“立委”王定宇,被爆料与小17岁的民进党发言人同居,并多次被台湾媒体爆料进出该发言人台北的住处。
王定宇“好男人形象”
王定宇和小11岁的妻子结婚19年,育有三个孩子,一家五口三代同堂,住在仁德区。邻居住户对王定宇夫妻的印象都是很好的,“常常一起现身,看起来感情很好”。王定宇的岳母也表示女儿跟女婿感情很好,很恩爱,岳母还说女儿从头到尾都知道他租房子的事,并不是外面传的那样。
并表示,当年王定宇疯狂地追求女儿。绯闻事件应该是别人乱说,纯属一场误会。王定宇的友人在脸书贴出王定宇替太太庆生的照片,王定宇不但送给太太一束鲜花,二人还甜蜜地与三个儿子合照。
曾经张定宇为妻子写下100多封情书。不知道,当他再读这些情书的时候,会不会感觉很讽刺。